[某市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某市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上半年,我市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阅读
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是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会实现全面小康。梧桐街道残疾人生活状况如何,始终牵动着街道党委和办事处的心。为准确掌握全街道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摸清残疾人生活困难状况,近期以来,街道开展了残疾人入户状况调查
,详细了解残疾人生活来源、经济收入和贫困状况。
一、梧桐街道残疾人基本状况 梧桐街道是全市政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有各类残疾人1335人,其中城镇残疾人526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809人,占残疾人总数60.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88人,占6.6%,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养育,或通过社会救济。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7人。从家庭情况看,全街道有230多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尚有部分劳动能力、可扶持的36人。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450元左右,农村在300元左右。全街道特困残疾人中有108人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从总体上看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较困难的。 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返贫,全街道贫困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工作任务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党委、办事处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与社会各项事业一视同仁。为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结合实际,根据桐乡市残疾人扶贫工作计划和残疾人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关于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通知》等文件。街道结合实际也制定了扶助残疾人的措施和办法,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脱贫、维权、社会福利等方面给予保障,努力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这些政策为残疾人致富脱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调查显示,全街道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53人次,共计投入资金37万多元,使25名残疾人脱贫;每年平均走访慰问残疾人30余户,送去慰问金达26.7万余元;享受低保救助的残疾人13人,临时救助131人;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26对。市级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深入村和社区为残疾人办实事,对残疾人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向农村残疾人发放实用技术书籍,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 全街道有350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和治疗,通过开展各类活动,59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96 %以上,有效缓解了残疾人看病难,因病返贫的问题。 全街道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2008年5人,扶持17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城乡残疾人达350人次;2004年以来,累计资助23名残疾儿童少年重返校园。 全街道助残环境明显改善,公德意识明显增强,基层助残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扩大。我街道自2004年已连续5年深入开展康复工程捐赠活动,帮助残疾人康复、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实施危房改造,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三、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在农村,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有的残疾人家庭全部是残疾人,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调查显示,我街道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一定的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另外,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影响,致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四、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关系到全街道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纳入社会扶贫工作的总盘中,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工作中存在12全文查看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
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和个体经营、直接扶持残疾人脱贫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单位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农村新型残疾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再适当提高。 四是建立救助制度。政府设立救助资金,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中、小学或特教学校无法交纳学杂费的残疾人均能申请到特困救济补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继续开展康复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对贫困残疾人的扶助要优先考虑,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继续深入开展康复工程等爱心捐赠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倡导“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全街道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12全文查看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是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会实现全面小康。梧桐街道残疾人生活状况如何,始终牵动着街道党委和办事处的心。为准确掌握全街道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摸清残疾人生活困难状况,近期以来,街道开展了残疾人入户状况调查
,详细了解残疾人生活来源、经济收入和贫困状况。
一、梧桐街道残疾人基本状况 梧桐街道是全市政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有各类残疾人1335人,其中城镇残疾人526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809人,占残疾人总数60.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88人,占6.6%,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养育,或通过社会救济。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7人。从家庭情况看,全街道有230多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尚有部分劳动能力、可扶持的36人。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450元左右,农村在300元左右。全街道特困残疾人中有108人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从总体上看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较困难的。 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返贫,全街道贫困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工作任务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党委、办事处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与社会各项事业一视同仁。为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结合实际,根据桐乡市残疾人扶贫工作计划和残疾人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关于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通知》等文件。街道结合实际也制定了扶助残疾人的措施和办法,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脱贫、维权、社会福利等方面给予保障,努力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这些政策为残疾人致富脱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调查显示,全街道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53人次,共计投入资金37万多元,使25名残疾人脱贫;每年平均走访慰问残疾人30余户,送去慰问金达26.7万余元;享受低保救助的残疾人13人,临时救助131人;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26对。市级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深入村和社区为残疾人办实事,对残疾人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向农村残疾人发放实用技术书籍,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 全街道有350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和治疗,通过开展各类活动,59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96 %以上,有效缓解了残疾人看病难,因病返贫的问题。 全街道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2008年5人,扶持17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城乡残疾人达350人次;2004年以来,累计资助23名残疾儿童少年重返校园。 全街道助残环境明显改善,公德意识明显增强,基层助残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扩大。我街道自2004年已连续5年深入开展康复工程捐赠活动,帮助残疾人康复、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实施危房改造,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三、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在农村,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有的残疾人家庭全部是残疾人,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调查显示,我街道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一定的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另外,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影响,致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四、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关系到全街道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纳入社会扶贫工作的总盘中,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
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和个体经营、直接扶持残疾人脱贫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单位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农村新型残疾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再适当提高。 四是建立救助制度。政府设立救助资金,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中、小学或特教学校无法交纳学杂费的残疾人均能申请到特困救济补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继续开展康复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对贫困残疾人的扶助要优先考虑,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继续深入开展康复工程等爱心捐赠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倡导“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全街道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延伸阅读:
某市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工作经验作法某市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工作经验作法 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工作,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坚持“一访二问三承诺”(访民情民意;问群众所需,问发展良策;进行党性承诺、岗...
对某市农村经纪人的分析思考文章标题:对某市农村经纪人的分析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农村悄然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农村经纪人,他们既代...
某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某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时期,也是加快我市工业...
某市残联打造高素质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平湖市残疾人专职委员自去年选配上任以来,在其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使残疾人工作触角延伸到了村、社区,延伸到了每个残疾人家庭,使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更是为...
赴某市考察残疾人专职委员配备工作后的思考4月22日,我受县残联史水良理事长之托,带队去江苏省句容市就残疾人专职委员配备工作进行考察学习,随行的还有海盐县委组织部参照办主任、县财政局社保科科长和县残联组宣部主任...
某市残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近年来,平湖市残联在上级残联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夯实残联组织建设基石,不断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