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读后感
(一)
这是一篇纪念文章。是冰心纪念母亲逝世的文章,《腊八粥》别出心裁,通过农历十二月八日煮腊八粥的风俗,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冰心母亲的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和栗子。小的有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冰心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吃。
这篇文章具有肃穆与天真的感人力量。冰心用轻柔的笔致书写母亲煮腊八粥的往事,真是能从一篇文章中悟出很多道理呀!
腊八粥读后感
(二)
“初学喊爸爸的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腊八粥给我的印象是暖和浓稠温馨的,把大枣、栗子、花生仁儿、桂圆放在锅里跟红小豆糊糊涂涂煮在一块儿,冒着热气儿,再放些白糖,就成了一锅美味的腊八粥。读了沈从文的《腊八粥》,我更是有种想让妈妈赶紧做一锅,马上来一碗的冲动。沈从文(1902-1988),作家、文物专家,我喜欢他清新活泼的写作风格,叫人读完以后不禁回想。诺贝尔奖文学委
员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曾说过“我知道沈从文先生在1988年非常非常接近获奖,但他不幸去世了。如果他没有去世的话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就是沈从文,他把锅里的腊八粥比喻成“一碗正在叹气的粥”,我还真是头一次听到这种新奇的想法呢!大清早,庭院里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夜晚,院里传出孩子银铃般的笑声,勺子敲打碗的声音……那个腊八粥的夜晚真是如梦如幻。
八儿非常想瞧瞧母亲怎么熬制腊八粥,便让母亲把他抱起来看。他有一颗好奇心,奇怪为什么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粥为什么是深褐色的,母亲给他耐心讲解,说罢,便把他放了下来。八儿嚷着要吃三碗粥,还都是放糖的……读完这些,我很眼馋文中的八儿有这些儿时的快乐。想想我小时候,感觉腊八粥就是平淡无奇的,只是尝尝味道罢了,从没考虑过其他问题。(.9xwang.)而八儿却不一样,他对身边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疑问在心里,获取答案的过程就是寻求快乐的过程。为什么我不能像八儿这样,留心观察身边的每样东西,去好好地享受生活呢?
我住在一个小区里,没有朋友。我的快乐不是源自书本,就是一些电子游戏,经常整个下午闷在家里,对什么事儿都不闻不问。看书烦了,就打开计算机玩游戏,两者不停重复,乏味极了。父母经常讲一些他们小时的乐趣来馋我,比如跟伙伴们一起弹玻璃球、滚铁圈、跳皮筋、跳房子、掷沙包等等。我太向往他们的童年生活了,想得失魂落魄!一次次期盼父母带我到小区的院子里玩一下这些梦寐以求的游戏,而他们总是用“没时间,自己玩去”来拒绝我。跟这相比,周末抽空儿带我爬山,简直就是奢侈了!
我很失望,但我不应该责备父母,辛苦工作一天,争取回家来静静的休息一下,确实没什么心思陪我下楼玩。
我要自己去观察生活!你知道腊八粥与释迦牟尼成道有关吗?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与佛教有关,太多有意思的事情需要我去了解!你瞧,我现在又对糖产生兴趣了。糖为什么有的甜,有的不甜却散发清香?制造原料有什么区别吗?甘蔗有几种?我通过查资料的方法去获得答案,心情好时还会向父母显摆一下,满足了好奇心,我就能睡个好觉,做个美梦。
我已经开始学着观察生活,享受生活,提问生活了,每天懂一点儿,对此我感到很快乐。你呢?
腊八粥读后感
(三)
读了《腊八粥》这篇文章,我觉得:人应该要勤劳,不应该好吃懒做。文中的主人公,爸爸妈妈去世了,看米缸中的米还是满的,衣柜中的衣服还有一整柜,便不去劳作。他整天在家里游手好闲不干一点事。到了冬天,家中已经没什么吃的了,邻居看在去世的老人面子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给碗汤,这才能吃段日子。到了腊月,天寒地冻,家中没有火,只好卧在凉炕席上。这时,他们发现了砖缝中有米。豆什么,就一粒一粒抠出来,放到锅里去煮。谁知,刮来一阵大风,房子已多年没修,禁不起大风一刮,房子马上塌了。
故事中的主人公到了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的。因此做事应该考虑后果,不然到了最后才后悔,这是没用的。只有在事情还未发生前,阻止它,我们才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