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降招聘门槛“工作经验”或不再是拦路虎]毕业季即将到来,不少毕业生已提前行动,奔波于各招聘会现场,记者了解到,鉴于用工日益趋紧,眼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设置的招聘门槛越来越低,针对毕业生特点,有企业量身设岗位,有的甚至先...+阅读
6月8日讯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牵动着成千上万个有毕业生家庭的敏感神经。我市高校本站的求职就业情况怎样?哪些现实问题成了阻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壁垒?日前,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针对此类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及途径增加了新元素,但主观认知不成熟,偏向性较强,能动性较差,缺乏适应能力在调查中凸显出来,也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拦路虎。
调查中发现,我市多数应届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常常表现出就高弃低现象。他们把自己的就业地区限制在了大中城市,并且对就业地区的整体要求较高。调查中,有22.1%选择在省会城市就业;有20.7%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就业;有36.1%选择在本省或其它省的省会以外城市就业。在被调查的学生中,37.5%毕业生最看重就业地区的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而仅有12.5%的学生看重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对企业的要求偏硬轻软。应届高校毕业生对求职企业的要求一直以来都是求职路上的拦路虎,其主要原因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对自身与求职企业间关系的认识不足。企业在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时,往往考虑到人才培训、企业文化灌输和人才在企业工作时间长短等高成本付出的软性问题。而多数情况下,应届高校毕业生却戴着偏硬轻软的眼镜看企业。调查显示,28.8%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26.9%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看重薪水高低;35.6%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看重个人发展空间,而只有7.7%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看重公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过度依赖网络信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断增加的求职压力,应届高校毕业生对网络普遍产生依赖心理且总体依赖程度偏高。调查显示,超过87%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就业信息,只有13.0%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不依靠网络。在问及公务员招考信息的来源时,有68.8%的被调查者表示网络是其重要来源之一。不少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网上投简历换取就业机会。在被调查者中,有34.6%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有网络投简历,然后去面试的想法。再次,完全依靠网络就业大有人在。调查显示,有23.1%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存在完全依赖网络获得工作的心理。
主动适应能力差。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应届高校毕业生多数的反应是望职兴叹,很少有积极积累经验的行动。在问及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时,有38.5%的学生认为就业人数太多,有27.9%的学生意识到自身就业期望太高,有26.9%的学生表示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有9.1%的学生认为企业的要求太高,有4.3%的学生将原因归结为金融危机,只有33.7%的学生意识到社会经验不足。由于应届生刚刚步入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对就业形势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就业率降低。
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打开就业之门?有专家建议,高校内就业专职机构应协调对应的专业教学部门,建立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求职培训机制,设置针对本站的短期培训课程,开展多媒体、多信息源的速训教育和指导,尤其是要加强扩招以来大众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群体的就业工作引导。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多渠道完善信息服务。要保持网络监测,科学管理,既要保证信息高速度、大范围交流,同时还要确保安全、可控。同时,各高校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完善自身的教育机制,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