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简析人文旅游景观中导游员的文化底蕴

12月19日 编辑 fanwen51.com

[在英文导游员讲解中“察言观色”的妙用]好的毕业论文是需要毕业生们全身心投入的,但是很多毕业生都是潦草地写完,然后上交,最后还是被知道老师打回来重改。其实,毕业生们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用心去调查去撰写就可以了。...+阅读

人文旅游景观是文化内涵的延伸,想要让旅游者相对完整地了解一个文化景物,有赖于导游员的文化底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献上简析人文旅游景观中导游员的文化底蕴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哦!

摘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发展,伴随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者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一般性介绍式的导游,而是需要更加具有艺术魅力的导游,希望通过旅游活动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中专生因为受到学识和见闻的限制,景点讲解时往往只会照本宣科,即使今后考取到导游证仍无法胜任高层次旅游团队的接团任务,长此以往也可能因为工作长期的停滞不前,无法从工作中找寻乐趣,从而甚至放弃导游员这个职业,因此如何提高其文化讲解技能成为了摆在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职生应通过强化自身的文化知识,运用灵活的导游方法,全面地把文化景观所包容的内容介绍给旅游者。

关键词:文化讲解技能、中职生

本文将以福州的三坊七巷为例,推介给学生介绍景观文化的技巧。

一、 突出景点的文化内涵

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大地上,无论山水还是人文建筑都渗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被受外国人崇敬。就如,著名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博士,即使在行程紧张的访华期间,都会抽空到天坛公园,并且先后共计11次。是什么驱使基辛格如此痴迷中国的天坛公园呢?答案是:文化。基辛格在一次与记者的问答中是这样说的,就财力而言,美国可以建造10个天坛,但却造不出北京天坛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宁愿千里迢迢来北京参观天坛,而不愿看美国本土仿照出的天坛的原因。所以在讲解北京的天坛时,导游员要重点要突出中国千年的文化思想——敬天。除了介绍建筑时体现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在介绍自然景物的时候也要突出文化内涵,例如讲解天坛园内大片的树龄达百年的古松柏树,要突出其为天坛所创造的古雅文化氛围,突出中国人固有的敬重大自然的环保思想。

也许有人该问,向北京这样的有着三千年建城史的八朝古都,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介绍起来有何难。那其他的城市呢?其实不然,任何的城市、任何的景点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都有着当地的文化,以此为卖点才能吸引到游客。就以近年来福州大力打造的“三坊七巷”为例吧。来过“三坊七巷”的游客有点觉得它只是一个商业街,和杭州的清河坊、北京的王府井没什么两样,一个字“俗”。而有的游客却对这恋恋不忘,甚至会陷入深思中,也用一个字形容就是——“雅”。是什么造成如此大的悬殊呢?是游客的品味、兴趣的问题吗?我想并不完全是。造成这两种的结果的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导游。如果导游只带领游客逛逛南后街,买买工艺品,游客当然就会认为这里只是一条仿古的商业街。但如果导游带领游客进入各家大院,讲解各式的建筑部件,游客就会感觉到这里是“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让游客在这纵横交错的坊巷间体会到中国人所追求的和谐,“品味”到福州人的“虾油味”。

二、 突出景点的育人作用

景物虽是一堆死物,但聪明的中国人总能在其中找到欣赏它的乐趣,然后将其转化成陶冶情操的一种方法。就如中国的山水,历史上许多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作家、艺术家,都以山水为师,因而造就了“师法自然”的传统思想,在引导旅游者欣赏自然景观时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宣传环保理念。自然景物具有育人的作用,人文景观亦然,就如福州的三坊七巷,它拥有大小200多间的明清建筑,建筑中无处不夹杂着人生寓意,可以给游客带来启示,想想有时候是不是该放慢自己的脚步,今天极力追求的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的名人故居,它的育人警世作用更不用多言。三坊七巷出现过150多位名人,其中不乏对中国近代、现代的科技、文化、民族事业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物,如林觉民、严复、陈宝琛、沈葆桢、林则徐等等。就拿林则徐为例,在讲解中除了要突出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外,还可以从讲解其儿时的故事、日常的生活入手,让游客感受一下这位伟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其“海纳百川,壁立千仞”的胸怀是如何产生的。

三、 展现当地文化

任何中国景观,都折射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那换句话说,任何地区的景物,都能折射出当地的哲学思想。因此要让外地的游客了解当地人的思想,建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导游员想要让外地人从建筑中体会当地的文化,就要懂得善于发现各地建筑的不同,然后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不同。就那闽南建筑与福州的建筑做比较,在泉州的晋江、厦门的同安一带的古厝曾流行用红砖砌墙,除了就地取材的方便原因外,其深红的颜色暗含着当地人不服输、爱拼才会赢的奋进思想。而福州的三坊七巷的外墙则是灰色的,撇去用材的原因,单从颜色角度来分析。灰色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平淡、阴沉,而它却恰恰反映的是福州人的生活方式——宅,“家”是福州人最喜欢呆的地方。但灰色却又是一个复杂的颜色,漂亮的灰色常常要优质原料精心配制才能生产出来,而且需要有较高文化艺术知识与审美能力的人,才乐于欣赏。因此,灰色也能给人以高雅,精致、含蓄、耐人寻味的印象,并且灰色明暗度适中,是最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颜色,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福州人的思想,福州人虽追求的是小富即安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却是最真实的。这些内容在导游词中并不会有,而是要导游员去发现,去总结,然后再将它展现在游客面前,跟游客产生共鸣。

四、 搭建古人今人情感交流的桥梁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其《文化苦旅》中,与先人、古人进行情感交流,风景名胜起到一个媒介作用,将旅游者同古人、学者落在一起。如果说风景名胜是媒介,那么导游员就是那个传声筒,他让现代人同已作古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古人、先人的情感产生交流。一位资深导游员曾跟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她以前常带游客来游览林觉民故居,平时讲解的时候,她最多一挑些关键的词句结合所见来说,因此从来没有一位游客会耐心地倾听。但有一次,她带台湾的一位历史学者来林觉民故居,当时因为窗外飘起了雨丝,由于没带伞,所以导游就在这座老宅里中念起《与妻书》,四周寂寂无声,大家都被当时的气氛所感染,被林觉民的这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所感动。当他读完那封《与妻书》后,所有的游客以及他自己都被震撼了,大家都为其鼓掌,甚至有些游客潸然泪下。后来,随团中的一位老教授还在市政府的宴会上赞扬了这位导游。后来,她将《与妻书》背下,并请教了语文老师朗诵的技巧,自此以后,每当她带团到林觉民故居,她一定会声情并茂地为游客朗诵《与妻书》,让游客真切地体会到林觉民的对妻子的不舍、对阴阳相隔的无奈,对理想百死不悔的气概以及对天下人的博爱胸怀,这一举动也成为了其带团的一大看点。

中专生,年轻、有活力,最初带团时凭的是热情,但热情的“保鲜度”是不高的,如想要细水长流、历久弥新的话,就需要在生活中历练,积累知识。当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时,知识就会厚积薄发,讲解也会收放自如并能感动你的游客,那时就能体会到成就感带来的快乐而更加地热爱导游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王连义.导游技巧与艺术[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3]蒋文中.导游语言艺术一本通[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简析人文旅游景观中导游员的文化底蕴

延伸阅读:

浅析文化资源的整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参与自然、人文审美需求的增加,旅游景观设计在挖掘、整合景区的文化资源方面,应该有更高要求。其中文学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资源的整合对于提升区...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