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大家是不是都还在为毕业论文烦恼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阅读
赫哲族传统乐器改良
摘 要:赫哲族传统乐器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口弦和萨满仪式中所用的击节乐器萨满鼓。
在当代社会,虽然这两样乐器都失去了传统社会的实际功能,可出于文化符号的考虑和艺术表演的需要,它们都在悄然发生着形制和功能上的变化,这无疑是一种良性改革,本文针对笔者所见,略作综述。
关键词:赫哲族传统乐器;口弦;萨满鼓
1 口弦乐器概述
口弦这件小型乐器,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作口琴。
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口弦并不鲜见,也都有自己的称呼,如彝族叫洪洪,傈僳族叫玛哥,白族叫毕协,傣族叫拜,景颇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锡伯族叫玛肯,独龙族叫芒锅,高山族称嘴琴。
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因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口弦。
口弦的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拨动和抻动两种,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区。
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多片弦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动,便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
另外的一种抻动口弦,在每个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条丝线,演奏时将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片振动发音。
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呈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交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
2 赫哲族口弦
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由金属材质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演奏。
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形如丁字,两端饰彩线,平时放置鱼形木雕琴盒中。
琴身有中指那么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成外壳,中间嵌上细长的钢簧制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
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儿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赫哲族口弦属于弹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用口腔做共鸣,依靠口腔与舌的变化改变音色,同时用手指拨动琴弦。
它的演奏方法是:用左手的大指、食指、中指握住口弦圆柄部位,用牙齿顶住琴身,用嘴唇包住琴身尾部,右手食指向后方拨动簧片。
第八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明新老人将赫哲族口弦加以改良,经过30多次的试验、改装、制造,他自认为能够演奏旋律,这一效果的实现实际上是依靠口腔的空间变化得以实现的,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和突破。
改良后的琴体为铜质结构,甚至构成了系列成品样式,增加了双簧口弦琴、三簧口弦琴。
3 萨满鼓概述
温特,汉译神鼓。
历史上,温特在赫哲人的生活中不仅作为祭器使用于萨满祭祀仪式中,也作为乐器在民间流传。
温特,是赫哲族萨满祭祀仪式中的标志性乐器。
3.1 温特的传说
在赫哲人那里,鼓声的象征意义最为古老的解释是雷。
萨满借助于雷的力量,驱魔逐妖、惩恶扬善。
温特还是萨满的运输工具,它象征着船或马。
凌纯声在松花江下游考察赫哲族时搜集的《一新萨满》故事中,就记载了一新萨满过河无桥遇阻,将手中神鼓抛入河中变为一艘小船而得以过河的故事。
3.2 温特形制
赫哲族温特为木框,以狍皮或鱼皮蒙制并用鼓槌击打的单面鼓。
温特,是赫哲族萨满的象征。
从田野考察的情况来看,赫哲族萨满的温特形制最为独特,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材料上,都很古朴、奇特,较多保留了渔猎经济时代的原始风格。
(1)圆弧――长方形萨满鼓。
鼓身很大,口上下呈圆弧状,鼓身左右为直线形,鼓面中间有明显的接缝痕迹;其尺寸接近于近代民族学者较早的记述,纵径为52~77cm,横径为40~48cm;这种形制的萨满鼓份量较重,制作工艺比较粗糙。
(2)椭圆形萨满鼓。
鼓身较重,鼓圈厚达2.5cm,纵径为60~78cm,横径为37~51cm。
这种形制的萨满鼓,形状接近于长方形圆弧形鼓,但鼓圈弧度较大,上下左右浑圆为一体,所以还是属于椭圆形。
鼓面中央设一铁质圆形抓环,用以持鼓。
鼓槌为木制,槌身裹带毛的兽皮,木柄缀以彩绸为穗。
(3)蛋卵形萨满鼓。
鼓身比较轻盈,呈上圆下尖的形状,纵向直径为48cm,鼓身中间最宽的横径为27.5cm。
值得注意的是,这面鼓没有东北地区诸民族萨满鼓上常见的用于持鼓的抓环和连接抓环与鼓圈的鼓绳;鼓面为大鲜鱼皮,是用一排密密麻麻的圆头铁钉固定在萨满鼓的鼓圈上,鼓圈为柔性较强的柳条弯制而成。
萨满在演奏时,用手抓持神鼓尖形的底部。
与这面鼓相配的一只鼓糙,是用桦木削刻而成,一面为光板,一面粘贴毛皮。
凌纯声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记载了3面温特,其中两面为椭圆形(有形制数据),一面为圆形(无形制数据),鼓的背面以一铜圈为中心,用4条皮带分结于鼓缘,铜圈即为持鼓的把手。
鼓面以兽皮蒙之。
其材质,鼓圈用黄柏犁、松木、槐木、柏木、揪松等木料。
鼓槌用旱柳木、桦木等做槌心,槌面包以水獭皮或狍皮,槌背刻有图案。
3.3 温特鼓点和演奏方法
赫哲族神鼓的可信的演奏方法基本失传,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借助于前辈学者的描述来考察。
据《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记述:舞时手持鼓槌击鼓,击法与普通击鼓不同,其鼓槌非直下,是斜击鼓面。这种斜击鼓面的方法,是由于赫哲族使用的萨满鼓鼓面较大。
斜击与直击相较,斜击时,鼓槌触击鼓面的面积和部位更大一些;同时,也是由于鼓面面积较大而演奏者的臂长有所限制所致。
4 当代萨满鼓改良和应用
据笔者采风发现,由于经济生活的变迁,皮毛制品的稀缺,新型材料以廉价、易得、神似的优点,取代了传统鼓类乐器繁冗的制作程序,复合鼓面、纤维鼓面、塑料鼓面,甚至以玻璃钢为替代原料的乐器制作让人目不暇接。
另外,鼓的功能失去了原始祭祀、萨满乐舞的伴奏神器作用,而通常是文艺表演的道具,也被作为载体,绘制了很多象征性的图腾或图案,用以展示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小小的民族乐器所产生的变化,以及由民族内部个体自觉性地创造和改良,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诉求,即变化求新!赫哲族同胞也更多地认识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自身繁衍的作用。
因此,小小的改良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一种意识上的自觉回归和自我认同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J].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2] 吉林省民族研究所.萨满教文化研究(第2辑)[M].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3] 刘桂腾.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三)赫哲族萨满乐器[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03).
[4] 刘桂腾.萨满教与满洲萨满跳神的乐器――对神鼓和腰铃的民族音乐学考察[J]. 中国音乐学,1994(02).
延伸阅读: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分别随机选择2013年1月之后和之前的各3O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之后的3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血原因分析毕业论文是检验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文档,如何写好毕业论文也成为每个即将毕业的学子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论文范文 【摘要】 目的 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