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论文

05月13日 编辑 fanwen51.com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1】 摘要:《手工》是幼儿园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深受儿童喜爱的课程之一,手工制作是幼儿园环境布置、自制教具所采用的常用方法,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阅读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论文

【摘要】由美国肇始的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从批判的角度对学前教育中原有的主流话语进行了反思,强调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适应。

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正在对一些主流观念进行重新思考。

在学前教育概念重建理论的指导下,一些原有的学前教育质量标准或曾经被否定的学前教育观念,如今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概念重建;中国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

概念重建(reconceptualize,也被称为再概念)是课程研究领域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变。

概念重建运动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当时美国的一批课程学者对传统课程观念展开全面批判,并希望对传统课程观念进行重建。

〔1〕1971年,麦克唐纳明确提出概念重建一词。

〔2〕概念重建主义者把自博比特、查特斯等人的早期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到泰勒原理以及基于泰勒原理发展而来的种种课程研究观念统称为传统课程论,认为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

〔3〕自1980年起,概念重建主义者致力于课程改革实践,并逐步构建和完善了自身的理论框架。

基于批判主义视野,学前教育领域也展开了对主流学术话语的反思与批判。

一、在实践中发展:学前教育概念重建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源于美国部分学者对适宜性发展课程(DAP)的批判。

学者的批判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运动深深地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概念重建运动始于1990年在美国田纳西州召开的早期儿童教育质的研究研讨会。

〔4〕199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召开了首次以早期儿童研究、理论与实践概念重建为题的研讨会,此后该研讨会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与会者相对固定,因此可以称之为学前教育的概念重建运动年会。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前几年相对集中在美国进行,目前其影响已经扩展到欧洲、大洋洲和亚洲。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的内容主要有:挑战旨在控制并限制人类思维的宏大叙事;认识并尊重人类存在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政治与历史的差异性。

再概念主义者一直致力于揭示那些处境不利并被贴上不恰当标签的人群的生存环境。

与此同时,再概念主义者还努力避免自身产生新的真理或宏大叙事。

再概念主义者反对把真理绝对化,强调认识的相对性。

再概念主义者对主流的学前教育质量观进行了批判,强调早期教育质量要融入社会文化背景。

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是不同的,所以学前教育质量也应该从追求统一的标准到追求意义的生成,即学前教育质量具有动态性与相对性,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5〕还有一些概念重建者认为:当代教师教育中主流的原则既不能说是坏的原则,也不能说是好的原则,这些原则不能被毫无疑问地采纳。〔6〕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成长不是线性的,而是复杂的,普适的理论不适合教师个体。

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经验是复杂的,是不可预期的,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需要依赖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哲学思想的变化以及方法与实践的变化。

〔7〕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个人意义。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与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存在一定差异。

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主义者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他们彼此的具体课程主张差别很大。

如果细加分辨,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可以大致分为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与批判课程论两类。

〔8〕存在现象学课程论强调课程与个体经验或体验的联系,批判课程论则强调反思性实践。

与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相比,学前教育概念重建更偏向于批判性,强调公正、平等,强调对差异性的关注。

需要强调的是,学前教育领域也关注课程领域概念重建主义者的生活经验理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恰恰体现了现象学尊重生活、尊重不同经验的观点。

当代学前教育领域概念重建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主题是:(1)对皮亚杰理论的批判;(2)强调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主义人类学视野。

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者提出了超越早期教育质量的口号。

他们认为,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的教育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文化的智慧,无法证明哪一种文化好,哪一种文化不好。

针对一些幼儿园对瑞吉欧的崇拜与模仿,研究者多次强调要从各自的文化立场出发,在分享重建瑞吉欧体系的过程中要从各自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角度出发。

〔9〕

罗高福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比较研究后认为,过去以欧美中产阶级的教育观作为标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进行评价,实际上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建立在皮亚杰认知理论基础上的所谓科学的学前教育儿童观,特别是全球影响甚大的适宜性发展课程(DAP),实际上是一个极大的缺憾,因为皮亚杰的研究过于关注人的智力问题,把儿童作为脱离文化背景的普遍定义的儿童,DAP课程以认知为基础,忽视了儿童的文化问题。

概念重建主义者对DAP的批判极为成功。

托宾认为,全球化时代下的学前教育质量标准的一体化并不适合各种特殊的文化背景。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的一个最大特点体现在教师的反思上。

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起始于对学前教育方法的反思。

建立在现代认知科学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过于强调教师对儿童的观察,强调理论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影响。

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在学前教育中不存在普适的概念,因此宏大叙事性的研究方法并不适合学前教育研究。

二、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在中国

由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等之间存在的联系,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在接受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同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学前教育概念重建运动倡导的课程重建观念。

随着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影响的扩大,中国学前教育界开始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进行反思,这也间接反映了再概念运动在中国的影响。

比如研究者对教师的定义已经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园丁、春蚕、蜡烛转变为今天的对话者、理解者、支持者、合作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成长者;儿童的角色也从习得者转变为成长者、探索者。

另外,对知识观的重新理解也引发了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传统观念的重新思考,比如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关注从单纯地关注西方转向关注国情,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上也出现了转向,从单纯地关注优质幼儿园转向关注郊区、城镇相对处于劣势的幼儿园。

朱家雄提出不能按西方人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的学前教育,也不能在全中国实行统一的学前教育评价标准。

朱家雄还对中国学前教育界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反思,比如不假思索地照搬国外的幼教理论,没有考虑本土文化的适应性等。

①过去,学前教育质量的主流话语主要体现在其技术性和可控性上,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学前教育方法从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传播到全世界。

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学前教育质量标准的借鉴,能满足部分公民对高水准学前教育的需求,但是同时也有可能丢失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10〕

学前教育的概念重建,是对现行以及传统的学前教育观念的再思考,强调学前教育要与文化、社会、儿童的环境相一致,最终实现和谐发展。

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值得重新思考的有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师幼比例、过程与结果、识字教学等问题。

按照西方的师幼比理论,集体教学存在一系列不足,诸如人均活动面积太小,儿童与教师的交流机会少等。

但是在教师数量无法与儿童人数相匹配的情况下,集体教学能够明显缓解幼儿园师资不足的缺陷,对于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具有一定作用。

托宾比较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后发现,集体教学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如同伴间的交往更多,虽然它可能存在着影响师幼间互动次数的弊端,但是在重视集体教学传统的文化里,集体教学的益处能够得到社会认同。

分组教学则源自西方主流的学前教育理论。

尽管分组教学能让儿童受到更多的关注,但在经济不太发达而且重视集体教学的文化背景中,在学前教育中开展集体教学更合适。

在我国一些地区,受经济发展影响,幼儿园园舍建设的速度无法满足人口发展的需求,有的班级儿童人数达到60人之多。

这种师幼比例明显达不到主流学前教育理论的要求。

按照美国学前教育质量标准的底线,这种大大超过师幼比要求的幼儿园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社会性、语言、情感和认知发展。

然而,托宾的研究说明,儿童人数多的班级更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这些幼儿园的儿童离开幼儿园时,他们与美国儿童一样已经为未来的成功做好了准备。

对中国一些学前教育资源相当匮乏的地区而言,要求当地的学前教育机构做到师幼比、儿童自主探索、教师个别化教学以及环境与幼儿互动等,不仅是不合适的,而且可能十分有害,〔11〕因为这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不相适应。

受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影响,国内学前教育界基于对儿童游戏的重视,强调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在过程与结果之间要重视过程。

特别是在游戏过程中,理论研究者一直强调要重视过程而不能重视结果,特别强调儿童的探究式学习,并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儿童主体性的发挥。

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被认为有损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儿童发挥主体性。

以儿童初次开宾馆房间的房门为例,西方主流的儿童教育理论主张让儿童自己尝试,探索开锁的方法;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人通常是一次性教会儿童如何直接开锁,然后让儿童在练习熟练的基础上再探索新的方法。

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的效果。

尽管西方的探索式学习一度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教育方式,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人的传授同样具有一定教育价值。

中国目前主流的学前教育观反对儿童识字,认为现行的儿童识字教学有损儿童的身心健康。

然而,陈鹤琴与张宗麟经过研究后认为,在幼儿园可以进行识字教学。

他们认为:在讲了猫的故事以后,给他看一个猫字,一张猫的图画,小孩子不但对于这个故事的兴趣格外好,而且对这个故事的情节记得格外牢。〔12〕陈鹤琴还介绍了数种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的方法。

但他们同时强调,幼儿园的识字教学应该适应儿童的需要。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幼儿园和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还存在着识字教学的内容。

学前教育机构进行适当的识字教学,这一方面迎合了家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对读书、识字的重视。

根据陈鹤琴与张宗麟在鼓楼幼儿园的研究,在教师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适当满足家长对儿童识字教育的要求。

学前教育的再概念主要强调对当代主流学前教育观进行重新思考,如儿童观、教师观、专家观等。

随着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加深,以及人类生态学的深入人心,在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的指导下,中国学前教育可能会更好地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理论间的关系。

比如,中国的幼儿园已经开始认识到因地制宜办园的重要性,从过去的大一统模式逐步走向生态式的课程取向。

这些趋势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学前教育的理性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学前教育正在走向成熟。

不过,一些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方面的束手无策也说明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中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比较深厚的国家,在对外交流中如何坚持自己的文化立场,如何在传统文化中发掘学前教育的智慧又不拘泥于传统,这对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参考文献:

〔1〕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61.

〔2〕PINAR W F.Autobiography,politics and sexuality〔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1994:63.

〔3〕〔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26,27-28.

〔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5〕DAHLBERG G, MOSS P, PENCE A.Beyond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Postmodern perspectives〔M〕. London: Falmer Press,1999:8-10.

〔6〕MARIANNE NBLOCH, THOMAS S POPKEWITZ.Constructingtheparent, teacher, andchild: Discoursesof development〔M〕 LOURDES DIAZ SOTO. (eds.) The politic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2002:31.

〔7〕ALMA FLEET,CATHERIN PATTERSON. Professional growth reconceptualized: Early childhood staff searching for meaning〔EB/OL〕. 〔2006-03-25〕.: . ecrp.uiuc.edu.

〔9〕FU V R.Constructing a pedagogy of possibilities through arts and aesthetics〔R〕. Blacksburg: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to Inform Teach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

〔10〕〔11〕朱家雄.由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想到的: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四〔J〕.幼儿教育,2007,(5):4-6.

〔1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文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241-242.

延伸阅读:

学前教育毕业实习总结3篇学前教育毕业实习总结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检查,下面提供学前教育毕业实习总结,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毕业实习总结1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幼儿园实习已经四个月了,四个月...

幼儿园学前教育实习总结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大家应该积极参加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实习,进一步体验幼儿园生活,学...

学前教育教师个人简历模板导语:好的简历能帮我们敲开一份好工作的大门,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制作一份好的简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学前教育教师个人简历模板 2009.09 2013.06 xxx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工作实习总结实习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可以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更可以找到和书本上完全不一样的知识面。下面搜集了学前教育工作实习总结,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工作实习总结1 寿...

2016年8月学前教育实习报告学前教育系于xx年11月18日22日安排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在学生结束实习之际,特将本次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习的组织情况 本次认识实习参加的班级有学前021班、022班、023...

大学生学前教育实习报告3000字从XX.7月份至XX年5月份通过学校组织的这次。让我第一次与幼儿亲密接触,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亲自尝到了在一线奋战的...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实习报告我是来自20xx学前教育xx班的xx,这次为期一个半月的毕业总实习,我被分配到了xx市xx幼儿园,在这个幼儿园里,我担任的是小班的主教。 在xx市xx幼儿园实习的短暂时间里,在幼儿园各位...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总结3篇实习是在校大学生了解国情,接触社会,投身改革,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提供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总结范文,欢迎...

学前教育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的实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xx年x月x日,在老师的带领下,...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