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
在一家投行的前两轮面试中,通常要接受五六个人的拷问,到纽约参加最后一轮面试,则要在一天之内至少见8个人。这么多轮面试成百上千的问题中,钱的问题并不算刁钻,Rob也不算最恶的恶人。
参加摩根斯坦利的最后一轮面试时,一位分析员刚走进会议室,样子就让我颇感意外:他的衬衣袖子高高地挽起,领带歪斜着挂在胸前,双眼还布满了通红的血丝。面无表情地与我握手寒暄后,他不动声色地发问了:如果你找到一份工作,薪水有两种支付方式:一年12000美元,一次性全部给你;同样一年12000美元,按月支付,每月1000美元。你会怎么选择?
我心里嘭地一跳,这人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我嘱咐自己千万别慌,刚要迅速回答,却又突然意识到,如果简单地说选择第一种,答案太过绝对了。
我想,我不如搬出课本里的名词:这取决于现在的实际利率。如果实际利率是正数,我选择第一种;如果是负数,我选择第二种;如果是零,两者一样。同时,我还会考虑机会成本,即便实际利率是负数,假如有好的投资机会能带来更多的回报,我还是会选择第一种。
说完这一长串的答案,我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因为我知道回答这类问题时,相对于答案本身,思考的过程更被看重。
一般人都说选择第一种,你还不错,考虑得很周全!淡淡的一句点评后,他并没有就此罢休,那实际利率又是什么呢?
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幸好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还没有完全荒废,我在心里庆幸。
现在的联储基金利率是多少?通货膨胀率在什么水平?
这一次,我真的被问住了!我实在想不通,我与他素昧平生,他何苦这么咄咄逼人呢?
准备面试时,我就告诉自己要秉承一个原则:不懂的千万不能装懂,不知道的更不能胡编乱造。于是,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对不起,我不知道,不过如果需要,我回去查清楚后,马上打电话告诉你。
后来,我的确听说过一个中国女孩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告诉面试她的美国人,说她的最爱是开赛车。乖巧的东方瓷娃娃却热爱西方式的疯狂和刺激,这让从小就不说谎的美国人信以为真,神魂颠倒。然而,公司里的中国同事却一语道破天机,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女孩是在杜撰。结果可想而知,空欢喜一场的美国人发现,乖巧的瓷娃娃居然连驾照都没有,于是高呼上当受骗,而那个中国女孩,自然也无缘那份工作。
那位分析员不依不饶又提出一个通常只有咨询公司才会问的智力测验:9个硬币,有一个重量和其他的不一样,你用两只手,最多几次可以找出这枚特殊的硬币?
三次。我不服输地飞快回答。
还是9枚硬币,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两次就可以找出这枚特殊的硬币,这个条件应该怎么修改?
告诉我这枚特殊的硬币比其他的硬币重还是轻。
当我再一次以飞快的速度给出了正确答案,他终于低声说了句Good,然后问,你现在有没有其他投行提供的工作?一共有几个?是哪些公司?
笑容悄悄地爬上了我的嘴角,他的表情终于不再横眉冷对,提的问题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据说在我的评定书上,他填写的意见是: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
明天请看:我到摩根斯坦利总部报到,正式成为了MA的一名分析员。自从坐在办公桌前,一天一天,我时刻都在等待着召唤。直到第10天我忍不住主动拨通了Jim的电话,要求面谈,但Jim居然一口回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