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公文写作

2017电影观后感大全

02月19日 编辑 fanwen51.com

[地雷战观后感150字]地雷战观后感150字,地雷战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地雷战观后感150字怎么写,下面带来地雷战观后感150字范文,欢迎阅读。 地雷战观后感150字[1]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爱国主义...+阅读

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1】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7月。

它的发生是日本密谋已久的。

观看《甲午风云》,我深深地被邓世昌那伟大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

日寇击沉中国商船。

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两次请战均拒绝。

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

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后旗舰被日击伤。

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邓世昌和那些爱国将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我十分痛恨那些贪生怕死的清朝官员,他们虽然是中国人,却不想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贪生怕死,遇到战争就退缩,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失去了当中国人的资格,和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邓世昌是一个愿为国家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愿为民族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我们要好好的学习邓世昌的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在长大了以后继续发扬这一种精神。

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实习的单位和这部电影里的有些人有些奇妙渊源,也因为久闻大名,终于找来看了。

片头悲壮激昂的音乐响起的一瞬间就后悔了,知道又给自己找不痛快了,一向对这种真诚的老电影没有免疫力,就好像对《野猪林》,看一次哭一次,百试不爽。

配乐真好,很用心,民乐,尤其是琵琶用得恰到好处。

国诚刚被除名回家那一段,用力拉的号子一语双关,乃无声处惊雷。

老演员台词功夫真好,字字入耳,分寸、语气、语速都恰到好处。

邓世昌愿为百姓代写代奏万民折,百姓感恩,跪倒一片,顿时眼泪难忍。

不是为万民景仰皇帝英明什么的,是为邓的责任感和勇气。

父母官也好,公仆也好,服务者也好,无论如何自处,至少他知道自己为谁办事,知道哪些事情即便危及个人安危也义不容辞。

中国老百姓太善良太软弱,只要稍给条活路,稍做点人事就感恩戴德,唏嘘。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2】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为响应集团公司的要求,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素质,观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感受颇深,写此观感。

本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再现了社会的封闭和,到1984年中国言论的“禁区”。

这部片子对“脱敏”有突出贡献,成为舆论的强烈印象。

至于这样的“脱敏”尺度是否令人满意,以及这些“脱敏”是否足够恰当,价值观不同的人自然会有延伸性争论,但这些争论并不损害片子影响的高度正面性。

谈新中国的历史,一直有一些敏感的“禁区”。

在整个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里,禁区就更多一些。

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

张和谐,共识不足时,回避分歧就成了最常用的选择。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体制根源,但不全是。

问题在于,社会多元化和互联网推动的全球化在将中国政治话语的一个个“禁区”团团围住,这些禁区通常只能在官方舆论场上得到维持,民间的实际舆论拥有众多渠道,禁区成了似有似无的东西。

中国新的话语禁区明显减少,但依然有一些。

老的禁区打破了不少,但也有一些“维持了现状”。

我们认为这一大方向是积极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片子是其中有标志性意义的进展。

最重要的或许是,要尽量减少话语禁区,这已成为执政力量和主流社会的共识。

用限制人们谈论敏感话题来推动社会治理,这只能是不得已时的权宜之计,而不能作为常规性手段使用,管理者们对此都已清楚。

为打破那些仍存在的话语禁区,需要一些条件。

它们包括,公开谈论那些敏感事件和人物不会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剧烈混乱,也不会导致尖锐的政治猜测或冲突。

此外,开放这些讨论不能消耗国家的过多注意力,更不能加剧不同人群之间的分裂。

然而每一个敏感话题的超越,还是需要魄力。

社会技术力量的进步对开放敏感话题形成倒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像薄熙来、周某某被查处过程,舆论在事情尚有不确定性时就积极参与进来,恐怕就是合力造成的。

回过头看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敏感话题的公开,都对国家稳定最终形成积极影响。

这些开放逐渐积累了社会的承受力,突发事件不再像过去那样震撼,中国“什么都发生”,人们“什么都议论”,但社会稳定在表面无序中形成了韧性。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今后要尽可能避免新话语禁区的形成。

每一个新话语禁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堰塞湖”,它今天封堵得越严密,就有可能积累出一些相应的负面作用。

对于已有的话语禁区,应当看到,围绕它们的某种“堰塞湖”已经形成,它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些逐渐消解,实现话题开放的“软着陆”。

有些可能要等更长时间,等到社会有了更多共识之后,再逐渐放开。

应当说,这是中国全社会面临的考题,它不光是政府怎么做的事情。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中国社会上,对这个社会的问题和消除它们的难度,都多少是明了的。

一方面我们呼唤全面的改革,包括逐渐铲除导致话语禁区存在的那些文化和制度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应清楚,这样的改革既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也是全社会很多其他改革的集成过程。

我们尽力而为,但决不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本片从人物上诠释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的风格和水平。

一个平淡的细节,引起我无限的感慨,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就是那拨开云雾,唤来教育春天的巨人。

{历史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在电视剧第四集中,有一个非常平淡的细节,叶帅征求邓小平恢复工作的意见,邓小平主动要求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主抓科技和教育。

后来,邓小平给中央写信,主动请缨主抓科技和教育。

作为一个当今年代的大学生,看到这个情景心情激动,为邓小平的深邃、博大、崇高而折服。

中国教育的春天,就是邓小平拨云化雾给我们带来的。

没有邓小平复出后立即在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就没有我们坐进大学的教室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可能会有今天的生活。

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着高远而深邃的眼光,在粉碎了“四人帮”百废待兴、万事重启的纷繁局面下,邓小平思考的是国家的现代化和发展。

他在剧中深刻地指出: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必须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

他还没有正式恢复工作,就开始部署科学和教育工作。

正是这两个大会,吹响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进军号,也使千千万万科技人员、“臭老九”被解放出来,重新回到知识的殿堂。

邓小平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是长期一贯的。

早在1954年,邓小平就要求办好学校,培养好的干部,要整顿教学纪律,要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

1958年邓小平指出“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并强调保证教育的经费,提高师资质量。

1977年8月,邓小平在讲话中肯定了全国教育战线17年是红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是辛勤劳动、努力工作的。

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知识分子特别是“臭老九”的名誉要恢复。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3】

《城南旧事》以它那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镜语表现了一个时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

在影片中,小英子是故事中的叙事人,但由于她的年幼,这就必然消解文本的深层语意欲望对象缺席的象征意味,从而也推卸了小英子的社会行为承担责任。

影片最大的魅力就是编导有意让真正的叙事人即成年后的“小英子”(也可说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与被叙述的故事拉开时空距离,使影片的叙事风格笼罩了一段惆怅、朦胧的情感色彩。

在影片开始的情景里,小英子学着骆驼咀嚼的模样,这不仅反衬了她内心的天真和童稚,更为重要的是奠定了她在影片中的叙事视点。

全片大多数镜头是以小英子的低视角的主观镜头拍摄的,这样,随着小英子那纯真目光的追溯,“一切都离我而去”的伤怀情绪显得尤为真切,同时也显得更加凄婉和痛楚。

从影片的内容上看,故事中所讲述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相当凄惨的,但语调还是相当温婉。

如秀贞发疯了,是因为与她相好的大学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被警察抓走,生死不明。

导演是用秀贞那哀伤的画外音讲出来的,镜头在当年曾居住过这对恋人的房屋内缓缓地移动,那朱红的被剥落的墙壁和窗户仿佛烙下了他俩情感的印迹。

这些都为影片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想象空间,使观众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秀贞与那大学生的自由恋爱为宗族礼法不能容忍,私生的孩子却作为耻辱扔到齐化门,直至母女俩相见后去火车站,以至最终惨死于火车巨轮之下,似乎是那个社会给她们安排的必然归宿。

影片为了表现这一悲惨的人物命运,精心拍摄了雨夜送别的场面,让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镜头画面,大雨中,给母女俩送行的小英子晕倒了。

画外传来买报声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

导演在这里没有让小英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太多的打击,也不想让她纯净的眼睛蒙上太厚的灰尘,一切沉重的精神浩劫都推到了幕后,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相反,在表现年幼的妞儿和小英子相互关爱和体贴上,导演却有意依仗各种视听形象的延续和积累,来渲染内心情感氛围的弥漫和扩散。

通过四次拍摄藤箱里的小油鸡和荡秋千的镜语抒写,刻画了她俩内心的童真纯朴、伤感失意、离愁别恨,以及辛酸孤独的种种情愫,这种情感一直贯穿在影片那舒缓而又沉静的节奏感中。

正因为如此,小英子离别时的愁绪叠化在《骊歌》的旋律中,想恋着那荡悠悠的秋千,想恋着那毛茸茸的小鸡。

在她那回瞻留恋的目光里,辗转出一种沉重的叹息,滋生出一种纤美而又忧伤的诗意,正如影片中那屋檐下的夜雨,荡涤成水圈,成涟漪般的弥散开来。

如果说影片的上半段落,小英子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她感受到的那些残酷的现实只是新奇,那么到了下半段从小英子在病床上苏醒开始,却是一场梦魇的逃脱和突围。

从这以后,小英子开始成熟起来了,她也逐渐领会到了世间的复杂与苦楚。

世界对于天真纯朴的小英子来讲。

本应象海跟天那般绚丽多彩。

在影片中两次出现吟诵《我们看海去》的片断就鲜明地寄予导演的这一主观愿望。

在荒草园里,小英子遭遇了和蔼而又憨厚的小偷。

萦绕在他俩头顶上的乌鸦的嘶鸣和聒噪声似乎就昭示着一种宿命的悲剧氛围。

从小英子和小偷的几次交谈中,我们知道小偷是好人,社会现实却逼良为盗。

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在偷盗别人钱财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苦难。

可在小英子那纯洁善良的目光背后,她不经意间又害了小偷。

她把一尊小佛像(这可喻指小偷寻求出路的内心需要)送给了一个摇拨浪鼓的便衣警察,却成了小偷被抓的一个依据。

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

在她还来不及忏悔的心灵里,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伤痕。

正为著名诗人北岛在《触电》中写的那样: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

当善良的小英子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不幸。

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静地离去,化作台湾墓地里的一方石碑。

而她父亲的墓地里六次红叶叠化的镜头,无疑将影片贯穿的离别主题推向了高潮,接着宋妈告别了小英子一家,骑上丈夫牵来的小毛驴儿回家乡去了,留给这位善良女人的是失去儿女的落寞与孤独。

这时的小英子趴在马车后坐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巢穴。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

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但这又不尽然,因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城南旧事”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事情了。

她有着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旧事”,是他们记忆中挥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们情感深处发酵过的一坛陈年老酒,所以他们用自己的心滋润着孕育着那段“城南旧事”。

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忏悔意识来追忆,而是以一种豁达从容的祥和心态来体味。

所以影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象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

2017电影观后感大全

延伸阅读:

长征观后感400长征观后感(一) 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长征,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飘过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长征的故事很多,我虽...

中国人要来了观后感《中国人要来了》,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于2011年推出的两集纪录片,该片从西方媒体视角描述了中国在非洲和美洲的经济影响力。下面FANWEN51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人要来了》...

捉妖记观后感400《捉妖记》这部电影一出,将让“胡巴”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特别受小孩子的喜爱。下面FANWEN51小编要给大家分享几篇关于《捉妖记》的400字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捉...

看地道战观后感500看地道战观后感500字,地道战这部影片中的人物都很聪明,日本军总以为很聪明能够打败八路军,却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被八路军打得落花流水,下面带来地道战观后感500字相关文章,欢迎阅...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00字左右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00字左右,电影主要讲了雨来经常逃学去玩水,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本领,日本人让他们学习日语,雨来和他的朋友与敌人周旋,斗智斗勇,下面带来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00字左...

观后感作文400大家看过什么精彩的电影,可以写一份观后感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哦!以下是观后感作文400,请参考! 《机器人总动员瓦力》观后感【1】 电影观后感今天,我去电影院看电影。 片名是《机...

胜利日阅兵式观后感胜利日阅兵式观后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下面带来胜利日阅兵式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胜利日阅兵式观后感【1】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周年,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

长征观后感2000字观《长征》有感一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

名胜古迹观后感大家去参观名胜古迹观吗?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名胜古迹观后感,一起感受一下那些神秘古老的古迹吧! 名胜古迹历史感想【1】 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桂林目前已建水电站达550座,在建待...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