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稿的写作]一、广播稿的概念 1、广播的含义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前者我们通常称为广...+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对策青少年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他们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青少年成长的条件和成长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青少年这个特殊的年龄群体中极少部分由于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因素不良影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前,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构成部分。青少年犯罪不仅危害本人、家庭和周围的社会环境,更主要是对整个社会未来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在外国俗称为青少年“地震”,将其和大自然的浩劫相提并论。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同样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包括较年轻的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认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对于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以下本人就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作浅显的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深刻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前提。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社会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社会意识的变化。青少年犯罪也烙上了时代的印痕。青少年犯罪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一些新特点,青少年犯罪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犯罪动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发育阶段,在心理上、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很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非常复杂,极不稳定。他们精力旺盛、好动,但理性意志薄弱,逞强好胜心切、易偏激,为所欲为强烈,稍有诱因,一触即发,极易发生突发性犯罪。其表现是犯罪动机简单,作案没有明确目的,一般没有事先预谋,多属一时的感情冲动,有的是出于好奇自我表现和寻求刺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以侵财性犯罪为主
进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欲型的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如1997-2000年南京玄武区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类型比较中:侵财性的犯罪在1997年是166件,在2002年是323件,其中增幅为;94.58。①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状况依旧表明,物欲型的犯罪依然上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据司法部的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中,侵财犯罪占了相当的比例。1996年至2001年前3个季度,盗窃、抢劫、抢夺和诈骗等四类侵财案件分别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80.
7、8
1、80.
3、79.
6、81.7和81.8。②当前,受社会上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人的“潇洒”消费的影响,大部分青少年中产生了强烈的或畸形的物质欲望,盲目的追求享乐,当通过正当的渠道不能满足其欲望时,往往是通过盗窃,抢劫等不正当途径来获取。
〈三〉团伙性犯罪居多
青少年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势单力薄,求众好胜的犯罪心理。他们通过结伙,相互壮胆,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感,在团伙之间,互相教唆,互相利用,互相依存。因此,他们多是三五成群,七八一伙共同作案,青少年结伙暴力犯罪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手段越来越狠,甚至结成类似帮会,黑社会等形式的形形色色违法犯罪团伙,称霸一方,抢劫,勒索,摆场子打架等,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青少年生性喜欢结伴而行,团伙作案成为其主要犯罪形式。许多地方甚至出现带有“黑帮”、“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共同犯罪,内部团伙有“老大”、“老二”、“老三”等。有自己的纪律,有活动地点和活动习惯,作案有明确的分工,其中,校园黑帮在未成年人黑帮中占很大的比例。在一些大、中学校出现了诸如“虎头帮”、“神鹰会”、“青龙帮”等黑帮。无论是无知的小学生、初中生,还是趋于成熟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喜欢结伙打架、聚赌,他们中所谓的“好哥们”只要“一人有事,人人喊打”的口号时时刻刻在他们的脑海里,幼稚的想法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一样的让人恐惧,让人措手不及,它给我们的社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四〉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
通过调查了解,青少年犯罪中“三化”现象极为明显。一是成人化、智能化。高科技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日益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据安徽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犯罪中,运用技术手段作案的占被调查案例的37.6,如伪造证件进诈骗,伪造犯罪现场,清除犯罪痕迹,用万能钥匙开门入室做12全文查看“梁上君子”,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加强联络,增加作案的“安全性”等。青少年求知探索欲旺盛,模仿性极强,尤其对破坏事物的接受力强,感染快,再加上现代信息的传播便利,人们的交流增多,使犯罪方式,作案手段在青少年中的传播速度快,犯罪的方式和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二是暴力化。暴力型青少年犯罪是指青少年凭借自身的自然力或借助一定的、具有杀
伤性能的器械以强暴手段或以其他危险方式,对人或物施暴并造成损害后果或造成危险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一般包括杀人、伤害、放火、爆炸、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等。例:1997-2002年南京玄武区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类型比较,1997年的暴力犯罪53件,2002年为109件,增幅达105.66.③可见,暴力犯罪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有一起暴力犯罪的案例是这样的:有位女孩认为女友抢走了自己的男友,15岁的小茵残忍地连刺14岁的小静17刀。又如我院的刚进校的新生因为其下铺的同学和他开了一句玩笑,就为这么芝麻大的小事而趁其熟睡的时候对其连刺数刀,就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白白断送了,他们都是刚进校的大学生,彼此都还不熟悉,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残忍的他却狠心对死者实施如此大的暴力行为。总之,暴力型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尤其是日前经济体制转变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分配的不公,腐败现象的出现,导致个人、群体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解决,抢劫杀人、报复杀人、强奸杀人、抢夺杀人、公开持枪抢人等暴力型案件连续发生,并呈越演越烈的趋势。
〈五〉青少年犯罪趋于低龄化
从年龄反面看:近年来,犯罪的高发年龄在18岁左右,其中以14-16岁少年犯罪更为突出,并呈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以前,青少年犯作案的高峰年龄,以16至18岁年龄段为多,而近几年,则以13至15岁年龄段为多,一些青少年犯从10岁、11岁就开始小偷小摸,到12至14岁就已经能“小人作大案”了。如果算上违法情节轻微,或年纪太小不以犯罪论处的,则犯罪的始发年龄更小,有的11岁、12岁就开始有劣迹,有的13岁、14岁就进行犯罪活动。④目前,我国的黑社会犯罪团伙外围成员已经出现了中学生。另外,在校生犯罪有增多的势头,有的学生逃学、辍学、离家出走、流浪到社会后以盗窃、抢劫为生。
〈六〉农村籍、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青少年犯罪几率增大
农村社会从封闭型开始向开放型转变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使过去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了较大的自由度。由于劳动生产力提高和人口增长,也由于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不断膨胀,通过外界信息不断的输入,使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不再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存方式,目光转向外面精彩的世界,当这股力量开始流动时,便形成了“民工潮”,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给城市治安带来了威胁。这些所谓的“民工”大多是文盲、半文盲,文化素质低,当他们来到繁华又精彩城市时,往往把持不住自己,迷失了方向,最后走上犯罪道路。在2001年农民盗窃犯罪中,年龄小于20岁的占3人,占总人数的15.78;抢劫罪的平均为25.7岁,年龄小于20岁的占35;小于26岁的占7.1.在2002年农民抢劫犯中,抢劫平均年龄下降到20.5岁,被告人全部为26岁以下青年。⑤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因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下面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探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点: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权忘义、惟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加之,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混乱。还没有完全纳入法制轨道。漫步街头、网吧、舞厅、游戏机室、录象厅,一家挨着一家,特别是地下黑网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现在学生不到校上课,离家出走,基本上都是在网吧。甚至个别的学生在上学途中要挤点时间到网吧过过瘾,不少学生为此荒废学业,学校无奈,家长无奈。
2.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进人们奋发向上、低级、庸俗文化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的进步。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他有损人民健康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记得上学期在〈〈今日说法〉〉里看到这样一则案例:有个孩子经常看这样的电影,在他的心中树立了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一次踢球时与另一位同学产生了摩擦,他回教室从包中拿出一把匕首,刺了这位同学两刀,他当时还以为没事。但这位同学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时,他才如梦方醒。他说:“电影里的人被刺几下是没事的,一会儿就能起来,可是没想到……他最后被判无期徒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即有家庭、学校教育滞后、缺陷的因素,也有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但是,淫秽、色情、凶杀、恐怖的电影、电视、图书刊物等也对青少年犯罪起着直接诱发作用。大量事实证明:不良的音像、书刊制品不仅对人产生消极影响,更能使人堕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黄毒的冲击。青少年学生由于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对具有色情暴力内容的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缺乏抵制力,盲目的追求模仿,往往是“一看、二学、三堕落“。由于黄色诱发的强奸、流氓、抢劫、凶杀等犯罪,其社会危害性远远超过黄色传媒本身。最近统计,因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35倍多。公安部最近公布数字表明:到2003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105万人,青少年占72,而且男性吸毒者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者80从事卖淫活动。⑥
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放任子女不良习惯和行为,使他养成任性、执拗、蛮横、朝野、放纵等畸型性格,当其不断增长的需求欲望在家庭得不到满足时,就很容易采取犯罪的手段。各种调查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负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
1.父母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错误的影响,有的父母本身具有反社会倾向,对现实不满,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牢骚,说一些前途无望的话,这必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潜移默化的产生反社会的欲望;有的父母经常向孩子潜输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如“金钱万能”,的思维定势。
2.不健康的家教模式的影响。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实行“高压型”家教教育,要求儿女言行必须按成年人意愿行事,稍有越轨轻则训斥,重则体罚。这种家教容易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发展和人格异常。有的孩子可能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15岁的白某,初中毕业后待业,常夜不归宿,多次遭其父殴打,其父的管教方式不当引起白某的逆反心理,父女矛盾逐渐加剧。女儿遂产生杀父念头并够得鼠药伺机作案。1998年9月27日,白某用鼠药将其父毒死,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实行“溺爱型”家庭教育,娇宠、放纵、甚至护短,久而久之,养成其贪吃、贪玩、任性、骄横等不良个性,一旦遇有适宜的环境,贪图享乐就会演变成违法犯罪;⑦如:孙小宋,14岁时曾因犯强奸罪而被判刑3年,其母亲采取不正当手段使其服刑7个多月便报外就医。
其后,他纠集了一个9人的青少年犯罪集团。强奸、肆意殴打他人,凶残的暴行领人发指。1998年,孙小宋被依法判处死刑。⑧而与之相反的呢?有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实行“放任型”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的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泄露。可见,对孩子的教育既不能不管、又不能过分地管,要做到适度。
3.受父母离异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父母离异会严重的影响孩子的心理、感情的正常发展,在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孩子的饿心理上总感到父母离异是坏事,因此,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心理成长至关重要,离异单青家属中,青少年的犯罪率明显的高于正常家庭,其原因在于离异单青家庭中,子女缺乏家庭教育,失去家庭的幸福,或在新家庭中成为多余的人,使他们饱受离异家庭的痛苦,从而到社会上寻找“关心”、“同情”,往往被坏人拉拢,引走上犯罪。如:李某某,男,18岁,无文化,5岁时其生父因酒精中毒死亡,失去了父爱,后其母改嫁。由于自幼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教育,生活上无保障,精神上无寄托,流浪到街头,从8岁时就开始学摸包,9岁时开始学抽烟,由于无人管教,在邪路上越滑越远。终于发展到抢劫他人财物的严重地步。⑨抢劫犯彭某某,男,21岁,出生8个月丧父,8岁时母亲改嫁,由于无人照管,染上不良习性。后因抢劫被判刑4年,刑满释放后又开始吸毒,因无钱买毒品,又开始实施盗窃、抢劫、作案22次,仅抢劫现金就2600余元。可以想象以上两则中的两名案犯,如果从小就在完整的家庭中、在父母的关怀和精心照料下生活,也许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家庭结构的完整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三〉法制、学校教育滞后
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制教育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有些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导致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青少年自身更是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区别。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杀人一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为揭开“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全面的调查、测骗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情绪的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和“扭曲的人生观”使得马加爵变得不“正常”,很难想象,一个被彻底扭曲的人还能有正常的喜怒哀乐。连喜怒哀乐都被扭曲的人该是多么的可怕!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因压抑而扭曲,因扭曲而麻木,因麻木而冷淡,因冷淡而更加的扭曲……。⑩这种性格的形成让我们不能不再次反思我们眼下的教育体制。我们是否把人文教育放到了应有的位置?我们是否从小培养了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当学生受到压抑的时候,我们是否提供了正常的疏通渠道?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司法机关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才能根除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使社会治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要想真正的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必须从实、从严、从细抓起。而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清除和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和蔓延。
从家庭方面进行预防
1.提高家长的素质,完善家庭教育。
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之所以能够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最了解自己的子女,最愿意为教育子女有所付出,最便于言传身教,而且血缘及抚养关系又使其教育具有特殊的权威性。正是这些家长形成了一支数以万人计的教育大军,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但现实情况是,这支教育大军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长的素质偏底,许多家长教育不得法,有的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上严重失职。对此应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对策。
提高家长的思想品德、文化教育素质。
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家长的示范作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父母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及生活细节都会给子女深刻的影响,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素质,用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子女,并且身体力行,为了子女起好的表率作用。
其次,家长的文化素质对于家庭教育的状况也很重要。一般来讲,家长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其子女的犯罪率就相对较低。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他们深刻掌握文化知识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因而注意从小抓起,不因一时或暂时的利益而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学习儿女化知识是家庭子女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也就从客观上减少了子女与不良文化及环境接触的可能性。同时,一定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家长本身具备较好的教育能力,因而这类家长能及时正确把解答子女提出的问题,并能注意教育方法,善于因势利导,启发子女进步成长,不致出现偏差。
〈2〉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家庭教育。
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程度,要使整个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都真正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避免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利于将重视家庭教育的风气推广到城乡的千家万户,家长以教育好子女为荣,以子女堕落犯罪为耻。
总之,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着眼,在整个方法体系中,应特别注意到以下几点:一要宽严适度,既要严格管教,又要耐心教育,发现子女有不好倾向时,要认真教育,切不可马虎放过。而要信任尊重,对孩子要多鼓励表扬,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而不要滥用批评训斥,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哪怕是出现了严重错误和轻微违法行为,也仍然相信他们能改正,在此前提下才有利于教育帮助。三要善于诱导,即使孩子犯了过错,也要注意启发教育,讲清道理,指出危害,分析原因,指出改正办法,使孩子心悦诚服,切记简单粗暴,那样往往适得其反,只会把孩子更快地赶到邪路上去。四要防微杜渐,对于子女细微变化,开始沾染不良习性的某些征兆,父母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引导纠正,而不能以“孩子还小”、“问题不大”为寻次遁词,听之任之,否则势必导致“小洞不缝,大洞难补”。五要因人施教,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气质等个性特点应有一个清醒、科学的认识了解,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学好向上,预防不良倾向的产生和发展。
当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成为健全的社会细胞,家长们都明确教育好子女是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则青少年犯罪就从根本上得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现象,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必将大大减少。
〈二〉从学校方面进行预防。由于学校集中了大量的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有经验的老师,学校教育的内容比其他方面的教育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它传授着历史的和现代的、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的知识,故学校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所以,通过学校进行各式各样教育,使青少年懂得遵纪守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具体对策措施有以下几点:
1.学校环境治理对策。
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和解决学生学业不良的问题。学校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教学,从实际水平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使之逐步达到教学计划要求。学校要以科学的观点指导教学,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以避免学习成绩差而发展成为学习品德“双差”。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严格防止学生旷课、逃学,严格控制学生流失。学校对待后进生要坚持“三不准”,即不准随意的停课,不准轰出教室,不准挤出学校,对待有流失意向的学生要做到“三快”,即家访要快、教育要快、回收要快。
2.端正办学思想、强化教育优势。
学校必须进一步的端正办学思想,从实际行动中而不是从口头上确立“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的观点。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全面关心所有学生的情感,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科学教育方法帮助后进生。提倡“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光荣”的精神,像抓升学率那样来抓后进生的教育。以抓尖子生那样的感情来抓后进生的转化。使后进生能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去受教育,在严格而又和谐的情境里领悟道理,在情感交流的相互理解中获得启迪。这样才能逐步减少流失生,辍学生的数量,使学生们都能安心在学校学习而不流向社会,减少学生犯罪率。
3.坚持疏导原则,占领课外阵地。
各级各类学校应做到“堵”与“疏”相结合,即要形成严格的文化“过滤网”,努力净化学生的各种文化娱乐环境,控制“黄毒”传播,要用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去占领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阵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未成年人有较多的余暇时间和充沛的剩余精力,这种剩余精力不向积极方面引导,就必然向积极方面释放。开展以上活动,可以将他们的剩余精力引导到有益活动方面,这不仅可以预防犯罪,还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素质高雅的学生。
4.加强综合治理,优化社会环境。
要使学生不中途退学,不做违反犯罪之事,除了要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外,还必须特别重视学校的外部环境。要通过大众传播渠道所具有的覆盖面大、信息流通广,影响深等特点,建立强有力的正确舆论导向、文化导向、法律导向,形成综合治理的立体网络。文化部门应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尽可能逐步增加各种文化设施,特别要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弥补学校在这方面的不足,吸引广大学生多参加社会上健康有益的文化科技活动。为了避免中学生过早卷入成人文化娱乐场所。文化、公安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录象厅室、台球室、电子游戏机室的管理,认真执行有关的规定,在学校附近区域内严禁设立台球室、电子游戏机室、录像室;其他地方的有关场所也不得在上课时间内接纳学生打台球和玩电子游戏机;对于带赌博性质的游戏机要严格的取缔。积极为学生创造丰富而健康的精神产品,重视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关系教育。
社会文化生活净化
不良文化尤其是色情文化和暴力文化不仅仅会助长社会风气的败坏,而且会助长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发生。面对市场上流行的“黄毒”现象,我们必须同“黄毒”进行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我们必须运用法律武器,严惩黄色传媒制作者,贩卖者。与此同时,使性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同步进行,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对性问题和黄色传媒的正确认识,增强抵御黄色传媒侵蚀的能力。
注:
①法制网2002年
②中华财税信息网质疑“严打”惩治成果2004年8月19日
③法制网2002年
④吴大华〈〈犯罪与社会〉〉2001年
⑤法制网2002年
⑥博客中国网青少年犯罪高发.中央高层急谋对策2004年8月27日
⑦史昭乐、彭德全《青少年犯罪与公共安全》1986年
⑧郭霖〈〈解读对与错〉〉
⑨〈〈法制日报〉〉2000年6月27日
⑩陈清华〈〈中国青年报〉〉之特约评论“马加爵一案”2004年
12全文查看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对策青少年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他们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青少年成长的条件和成长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
延伸阅读:
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总结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总结一 根据顺义区精神文明办,顺义区关心下一代协会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意见的有关要求,石园街道办事处和学校联合开展了暑期夏令营活动,我校于7.7日...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谜语故事司马光与友人斗文 宋代有个大文人,名叫黄庭坚,他七岁的时候就会写诗,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史学家司马光听说以后,很想请他来做助手,于是,就邀请黄庭坚做客,实际上是要考考他。 司马光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
浅析行政诉讼法修改下的行政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1989年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在二十多年中解决了许多“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问题,但也存在很多弊端,2013年年末其修正案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被审议,这是一次改变较...
浅析关注民生与行政司法救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行政法学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中已成为一门充满无限生机的学科。每一种行政法理论背后,皆蕴藏着一种国家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但确立党的纲领而且确立了...
浅析人大主导、行政主导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这就提出了人大立法主导权的问题。人大在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
浅析我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包括其未履行应有职责的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行为。在我国管理实践中,要...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
浅析两会议案怎么写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下面是小编特意准备的浅析两会议案怎么写,供各位阅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