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公文写作

抢抓机遇要尊重客观和注重后发优势

12月01日 编辑 fanwen51.com

[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xx路汽车街北起中和桥、南至宁溧路,全长3.4公里,宁溧路北侧东起双龙街立交桥,西至卡子门广场,全长2.2公里,总面积70万平方米(1050亩)。目前共有汽车相关企业179家,其中汽车销售企...+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把握好机会,抢抓机遇,但抓住机遇也要注意好相关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论文吧。论文关键词:机遇,尊重,客观,注重,优势

一、积极进取、抢抓机遇是必要的最近,《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一个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必须有突出的主导战略和解决突出的矛盾,贵州省最突出的矛盾是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因此要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个建议很鼓舞人心。基于合理保护的理由,落后地区如果不发展工业,会使工农业都维持落后,从而难以取得区域分工和贸易的优势,也不利于地区间协调发展。而且,落后地区只有加快发展步伐,才能实现赶超。当前,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一步深入开发西部,为贵州争取跨越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何抢抓新一轮大开发机遇,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应该成为我们的关注焦点。所以,不是自甘落后、局限于资源禀赋和眼前条件来获得资本积累与产业自然演进,而是积极进取、抢抓机遇,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很有必要。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客观历史过程的影响,才有利于找准过去的问题所在,也只有尊重产业转换的客观规律,才有利于找准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

二、历史回顾

(一)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中的非市场因素长期以来,加快工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一直是我省建设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由于受制于历史发展水平和区位、资源状况等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一直为资金、技术、交通、信息等制约所困惑。除了按市场机制自然演进导致发展相对困难和缓慢外,还受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宏观产业布局的影响。放远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变也影响和制约着贵州的发展。近代史表明,我省某些特定时期出现的工业与城市的较显著的发展往往是非市场因素所促使的。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向大后方转移形成一定规模的军工、机械制造、汽修、配件等产业,也导致城镇外来人口的增加;建国以来,以国防战略为背景的三线建设在贵州形成了一些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机械、电子产业,还有以支持全国现代化建设为目的的能源、资源开发和原材料生产等基地的建设,这些工业和生产基地的发展也促进了诸如六盘水、凯里、遵义、安顺、都匀等城市的发展。

(二)地区生产总值的结构变动特征以产值构成衡量,建国以来贵州工业化进程是显著的。1949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是第一产业83%、第二产业12.5%、第三产业4.5%,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变为第一产业41.7%、第二产业40.2%(其中工业32.7%)、第三产业18.1%,而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是第一产业28.1%,第二产业48.2%(其中工业44.3%)、第三产业23.7%。2007年,贵州的产值构成变为第一产业16.8%,第二产业42.3%(其中工业37.1%)、第三产业40.9%;全国变为第一产业11.3%、第二产业48.6%(其中工业43.1%)、第三产业40.1%。可见,改革开放三十年,贵州与全国的产值结构变动都呈现第二产业(包括工业)的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第一产业下降和第三产业上升的幅度都很大,产值结构主要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形成消长的特征。由于贵州过去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因此其包括工业在内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应该是显著的。作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相当于产业资本装备率),贵州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2007年,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与生产总值累计的比率为41.76%,全国这一比率为38.82%。同期,贵州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国有比重为59.9%,,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1%。显然,这些与贵州省工业结构偏重工业、偏能源和资源型产业有密切关系,也与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投资形成资源型生产基地的宏观产业布局有密切关系。

(三)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不理想导致效率相对低我们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减视为工业强弱的增减。国际比较,我国第二产业的产值构成并不算低。前已述及,早在改革开放初期,贵州和全国都超过了40%。而本世纪以来,作为制造业强国的日本、德国以及美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31%(2004年)、26%(2003年)、22%(2000年)。不过,他们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都在2%以下,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都超过了60%。这至少说明,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真正的工业化并不等于工业产值比重的增加,而是工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和对附加价值的贡献加大,还有工业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整个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第三产业发展与现代化的支撑。而结构不理想导致效率相对低正是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实践表明,贵州建国以来形成的工业结构对利税收入和增强本省资本积累的贡献有较大局限,在产业偏重,偏能源、资源型产业的背景下的一个较长时期,省内利税形成的支柱产业却主要是烟酒产业。电力、煤与煤化工、磷与磷化工、铝等能源型、原材料型产业成为利税收入支柱则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这主要与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等相伴随,有国家大规模投资于能源、基础设施为支撑。至于高新技术产业、特殊装备制造业、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要想真正成为规划中的特色优势产业,尚需时日。就省内各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看,2007年与1978年比较,第二产业从63.5%下降为43.6%,第一产业从11.5%下降为10.2%,第三产业则从25.0%迅速上升到52.2%,翻了一倍。西电东送的确促进和开辟了产值利税增长的新渠道,也带动了贵州煤炭生产、煤化工产业和耗能型产业以及一些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国家行政力量主导和地方政府间协调而形成的一种资源配置和交换关系,也是一个存在若干内不稳定因素的买方市场。作为卖方的贵州,尽管知道在电的进网价、落地价与当地消费价之间有很不利于自己的价值转移,却没有讨价还价的筹码,而且还受高额违约赔款合约所制约,但作为买房的沿海发达地区,则因为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利用核、煤等发电的潜在能力而加大了主动性和谈判的筹码。近来,贵州出现确保自身工业发展用电需要而调整电力东送的倾向,而沿海也有靠自己发电确保电力需求的倾向。因此,贵州今后的能源产业乃至整个工业的发展应该有新的考虑。当然,这也要靠发展和结构调整来实现。抢抓机遇要尊重客观和注重后发优势

延伸阅读:

抢抓机遇加快崛起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按照省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进一...

以人为本抢抓机遇努力实现xx经济跨越式发展江岸线,但绝大部分岸线未得到开发,处于自然闲置状态;江南江北之间的心理距离大,人才流失严重,人口整体素质不高。这五大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甚至导致加速经济...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