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语故事宾至如归]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阅读
【成语】: 冷眼旁观
【拼音】: lěng yǎn páng guān
【解释】: 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出处】: 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宋·朱熹《答黄直卿》:“故其后复申炎所陈,荐举之说,乃是首尾专为王地,冷眼旁观,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举例造句】: 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 ★《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是宋朝大学者朱嘉的『朱文公文集』中的一句话。冷眼什么意思啊?冷眼:意思是冷静或冷漠的眼光。眼睛是心灵的小窗户,冷眼既冷心,其实说的是一种冷静、质疑的心理状态。
我最近看到一本杂记,里面记录了一些过去的陈年往事。我发现那时候人看事情,角度跟我们现在人不太一样,看著非常有意思。其中的一段正好诠释了我们今天这个成语,跟大家说说这段往事。
这本杂记的作者是一位清朝末年的官员,听他说话的口气,官还不小,大概是当时江浙一代省一级的领导干部。
那时候天下动荡,内部刚闹过太平天国,把半个中国搅得稀烂;外部就更甭提了,那是又割地又赔款。到这会儿,大清帝国已经是奄奄一息,半死不活了。
这位叫程道清的官员自认为官还算清廉,但他有自己的生财之道。在自己任上实在不好意思下手,他就把大儿子安排去了南洋做生意。你想江南物产丰富,上面又有人罩着,这进出口贸易能不好做吗?十几年下来,老大在南洋成了巨富。之后就一直捎信回来央告老程,豪宅都买好了,别在这儿费劲了,乾脆辞官去南洋算了。
老程看着国势颓靡,心里也是万念俱灰。走还是不走?正犹豫的功夫,京城传来消息,说光绪皇帝要变法了。
周围的人都很兴奋,众口一词,说这位光绪皇帝别看岁数不大,但聪慧过人,刚毅果决,是百年一遇的圣君;而且最近还得到了一位诸葛亮式的人物,叫康有为。那道德文章写的,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学术界都管他叫康圣人。有这一君一臣主持变法图强,大清国中兴有望,肯定是有救了。
本来已经收拾包准备出国的老程听到这些,心里也是一阵激动。但冷静下来一想,这么大事光听别人说不行,他自己要亲自进京看看。拿定主意,他煞有介事地找了个借口,带上一位半师半友的师爷老洪,俩人就进京了。
京城果然跟传说的一样热闹,但老程不为所动,视而不见。他走动门路,他要亲眼见见这位刚亲政不久的青年圣君。钱能通神,没费多大劲,老程就得到了面圣的机会。
这一天,老程穿过紫禁城,来到养心殿,见到了这位被全国人民寄以厚望的光绪皇帝。
结束了覲见礼仪。大概是刚亲政,也想结交外臣,光绪一点架子没有。过来扶老程起来,亲自安排座位。然后俩人相对而坐,聊上天儿了。
问过几句地方政务,光绪说起了家常,住的驿馆怎么样啊?底下人伺候的好不好啊?今儿早上吃得什么呀?老程挺感动,赶紧一一作答,到最后说,今儿早上吃了三个鸡蛋一碗粥。
什么?光绪一听吃了一惊,脸一下就沉下来了,冷笑着问:你今儿早上吃了三个鸡蛋?老程吓了一跳,心说,怎么急了?三个鸡蛋怎么了?他抬眼看看皇帝身后的太监,只见那帮家伙一个个脸色惨白。老程就知道这里面有事,而且还是大事。
他急忙起来解释,我吃的都是没人吃的臭鸡蛋。光绪看着他,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到这会儿,刚才谈话的气氛已经没有了,双方简单敷衍了几句,老程赶紧告辞出来了。
气急败坏的老程回到馆驛,立刻叫来洪师爷,花钱打听给我查清楚,这仨鸡蛋到底怎么回事?洪师爷很能干,不到一天就打听明白了,原来这鸡蛋里还真有骨头。
一般市面上鸡蛋三枚铜子一个,可内务府串通太监给光绪报的帐是二十六两银子一个。光绪平日节俭,一个都舍不得吃。今儿听老程一口气就吃了仨,那可是七十八两银子啊,一顿早饭就如此豪奢,光绪心里已经认定老程是个贪官,而且还是个大贪官。
老程听完两眼发直,欲哭无泪,嘴里念叨着,三枚铜钱一个鸡蛋,两千铜钱换一两银子,二十六两银子,那得买多少鸡蛋哪,就是全皇宫的人敞开吃也吃不了啊。老程说完是放声大哭。
等哭完了,天也黑了,两人相对枯坐。还是洪师爷劝,您也别伤心,皇上被宵小所围,不是还有康圣人吗?只要这个人行,国家照样有救。老程点头,最后两人决定,老程回去上班,留下洪师爷继续观察情况。
三个月后,洪师爷从北京回来了。俩人赶紧找了间僻静屋子,洪师爷单独向老程匯报。话没开口,洪师爷先重重叹了口气,之后,说了这三个月的所见所闻。
当时老程回去没几天,变法就开始了。
变法的第一步:废除科举!诏书下达的第二天,北京就乱了,京城万名举子群起动乱。本来嘛,十年寒窗苦读,这两年又一直忍饥挨饿地在北京漂着,举子们容易吗?好不容易等到金榜题名的机会了,你老康却要废科举,这还让人活吗?结果这一万多学生就跑到天安门外金水桥边静坐绝食去了。康有为当时看傻了眼,好在皇上没有下令开枪,一看原来举子们这么不乐意,得,这条命令暂时就算了。
变法的第二步:废除寺庙和道观,寺庙及道观全部改为小学学堂。结果詔书下达的第二天,北方各省就全乱了。各地有名的高僧老道一块儿进京上访,留在家里的小和尚、小尼姑和小老道则深入发动群众。没几天,老百姓都不干了,都说皇上现在只认东洋和西洋,不认亲爹和亲娘了。皇上一看,得,既然和尚老道都反对变法,那这条命令暂时也算了。
变法的第三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大理寺,总之,凡是沾一个寺字的机构,统统撤销。下岗人员自谋生路。爱谁谁,就这么着了。
刚才说的是外面乱,这会儿连里面也乱了。上万干部下岗,这帮爷是好惹的么?当即拆毁衙门,搬走桌椅,连门窗都扛回家去烧火了。而且放出话来,做饭缺米,烧火没柴,今天烧衙门,明天就要烧皇宫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皇上一看,咱们统治阶级内部别乱哪,既然大伙都有意见,这条命令也算了,暂不执行。
延伸阅读: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王祥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被命令打扫牛棚。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释义]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语出] 汉 刘向《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
负重致远的成语故事负重致远的成语故事 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负是背着;致是送到。比喻能肩挑重任。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有哲理的成语故事九个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四字成语“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描述的哲理是什么: 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朱和...
百川归海的成语故事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祟兵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
中华成语故事安贫乐道【成语】: 安贫乐道 【拼音】: ān pn l do 【解释】: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处】: 《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代的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成语】: 守株待兔 【拼音】: shǒu zhū di t 【解释】: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故事】: 宋国...
涸辙之鱼的成语故事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