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事迹材料

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

12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小康路上迈大步]小康路上迈大步 ----记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党委先进材料 距和静县城30公里处,有一个景色秀丽、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型小城镇,平整宽阔的村、镇道路两旁,排列着错落有致的居民点。一排...+阅读

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

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蔡瑞祥,八公山区山王镇工农村村民,今年35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十多年来,我以坚强的毅力从事食用菌的种植、开发与研究工作,凭着一股永不低头的韧劲走市场,闯市场,致富不忘乡亲,带领乡邻一起走出了条艰苦的致富之

路。下面,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

苦苦寻求艰难的创业之路

1990年高考,我落榜了,和许多落榜生一样,苦闷彷徨,感到人生无路可行。正当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之时,父亲劝我:“咱上不了学,难道在家就吃不上饭了?你要是不想种地,干脆跟咱村的阿宝一起外打工算了。”看着身边的年轻人一批批地外出打工,看着种田微薄的收入,我寻思着:难道非得要外出打工不可吗?在家就真的没有出路了?那段时间里,我苦闷极了,常常彻夜难眠,寻思着怎样能摆脱贫困。我坚信,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动脑筋,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六安朋友。听他介绍种植食用菌发展前景很好,市场销路也不错,我于是抱着试试看态度,从他那儿买了菌种,在自家园地里尝试着种了一分来地的食用菌。于是,我有事没事就往他家跑,一边帮帮他的忙,一边学习种植技术。一来二往,慢慢便熟了,于是我就从他要了一些食用菌方面的书籍,摸索干起来。成功的道路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复杂,学的还是不得要领,第一年,我种植的平菇失败,血本无归,一下就亏本2000多元。面对失败的结局,别人异样的目光,我一筹莫展,丧气急了,就在我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村支书一班人来到我家,安慰我,鼓励我,让我静心寻找失败的原因,鼓足勇气,来年再干,临走时他们还把2000元现金交到我的手里,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干,一定干出个样来。同时,一再嘱咐我的父母不要泄我的气,要千方百计支持我。

得到村委会的鼓励和帮助,得到父母的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通过认真查找,我总结出失败的原因还是技术问题。第二年我没有贸然行事,而是认真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我一面自费购买了食用菌种植技术书籍和专业杂志20余种,一面又多方拜名师实地学习食用菌种植。我先后到上海、江苏、浙江及我省的合肥、六安、阜阳、凤阳、寿县等地,虚心向农技师请教,请他们帮助指导,仅安徽农业大学、凤阳农技师范学院两所院校我就跑了20余趟。一次在从寿县学习培育食用菌试管菌种技术回家的路上,遇上了大雨,为了保护好刚培育出的菌种,我把雨衣脱下来包住了试管,推着自行车在风雨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到家我一下子就病倒了,发烧好几天,可是为了让新培植的菌种及时安种,我硬是支撑着将500多袋菌种一一安置下地。由于我执着和痴迷,凭着我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刻苦钻研。1998年秋,我种植的500袋平菇终于获得了成功,产量达到15000多斤,纯收入5000余元。成功的喜悦极大的鼓舞着我,到1999年,我从创业之初的一间小屋数百袋菌种,发展到10个大棚15个品种,年收入一下子就达到了6万元。

然而,市场是无情的,也是变化难测的,2000年市场上平菇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我本以为能大赚一笔的平菇,却意外亏了本。面对失败的惨痛结局,我独自蹲守在塑料大棚里,苦苦地思索:种什么菇才能赚钱,才有出路呢?随后,在一次去浙江学习时,我意外发现金针菇销售价格不错,市场前景也很好。为了取得真经,我就独自一人在浙江金华的一家金针菇种植户无偿打工。三个月过去了,我不仅学会了栽培技术,而且还聘请到了一位师傅上门前来指导。在老师悉心指导和我细心管理下,我种植1000余袋金针菇再一次获得成功。金针菇上市畅销,效益可观,我当年的纯收入就达到9万多元。我家里不仅装上了电话,购买了高档电器、摩托车,而且还翻盖上了新楼房,摆脱了贫困,我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

传代帮扶热情服务乡邻群众

2000年7月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我事业上的一个转折。在村党总支的培养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我认识到,光自己致富不算富,必须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走共同发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让身边的农民兄弟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我的致富之路引来许多乡邻前来上门求教,有本村的村民,也有外地的农民,还有一部分下岗的城市职工,对他们的来访求教,我都无偿地耐心地把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甚至主动上门指导他们如何育种栽培。我村北五队村民蔡传厚,生活一直比较困难,也没有一技之长,我主动找到他,向他介绍自己从事食用菌的经历和经验,我告诉他,食用菌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只要技术学好、学精,产出是投入的2-3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行业。我无偿援助他优质的菌种,教给他12全文查看技术。现在蔡传厚已发展成为4个种植大棚,年收入两万余元的种植能手,年收入达两万多元,家里不仅还了债,还盖了新房。附近的种植户人人都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很多人经常打电话问信息,问技术,我都耐心的解答。我们村的种植户石秀清,年初种金针菇3万袋,由于开袋过迟出现问题,我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他家帮助指导,结果金针菇很快长出来,及时地赶在春

节上市,卖上了很不错的价格。他的爱人逢人就夸我的好。

革新技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掌握了金针菇种植技术,只是我走出的第一步。从几年的实践中我看到,食用菌种植要发展,就必须让产品走上更大的市场。为拓宽食用菌种植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我购买了许多食用菌技术书刊,每天学习到深夜,并到外地考察,掌握了制作菌种的技术,建立了自己的菌种培养室。我先后引进了杏苞菇、白灵菇、木耳、银耳等新品种,不仅分别制出了菌种,还一个一个地进行试种研究,取得了第一手技术资料,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储备了技术,为调整好食用菌的产品结构打下了基础。原来生产平菇只能在春秋季节,我就动脑子想,如果能象反季节蔬菜那样种植,在市场上一定畅销。于是我就着手实验生产高温平菇,终于获得了成功。近两年在春季金针菇全部收完以后,我就接着种高温平菇和木耳,从午收开始到夏季,平菇在市场上价格很好,提高了效益,也丰富了市场供应。今年7月,我在专业杂志上获得了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技术设备信息,就带着5万多元现金赶到辽宁参加培训,购买了设备。回家以后很快投入使用。原来培养固体菌种需要30天至40天,现在采取液体培养菌种仅用3天时间,大大缩短了菌种培养周期,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双培双带”活动在我村开展以来,更激发了我的干劲。我在带领更多的农民朋友共同发展的同时,主动向更广阔的市场冲击。2004年8月,在区、镇、村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经有关部门批准,我投资30万元创办了蔡氏食用菌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新建了一个160平方米的菇房和100平方米的培养室,修整了一条100米的生产路,研究开发高档食用菌特色品种,为农民朋友提供优质菌种,无偿传授食用菌技术,并负责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按照章程和种植户签订的种植合同,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充分调动起了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的积极性。目前,中心已开发出“鸡腿菇”、“香乳菇”、“黑木耳”、“双孢菇”、“鲍菇”等八个食用菌新品种,带动了数十余个种植户增收致富,产品销售到上海、江苏及我省蚌埠、合肥、六安、阜阳等地。在区科技部门的帮助下,现在,我正积极申报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和区级农业科技项目。近日,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和村主任的指导下,我正在着手制作工农村食用菌种植专业网站,发布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的信息,提高服务中心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我不会忘记,我的成功是党组织的帮助和农民朋友的支持的结果。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团结邻里,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乐于助人,扶弱济困。每逢过年过节,我都到困难户、五保户家里帮扶解困。03年大汛,我来到大堤上驻守大堤的抗洪勇士送到价值两千多元的西瓜、矿泉水,为他们敬献一片自己的心意,我感到无比自豪;今天能坐在这里向汇报我取得的一点成绩,我感到无比光荣。今后,我将组织和社会各届人士对我的关心和厚爱,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我将更好地回报给我的农民朋友和父老乡亲。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12全文查看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

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蔡瑞祥,八公山区山王镇工农村村民,今年35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十多年来,我以坚强的毅力从事食用菌的种植、开发与研究工作,凭着一股永不低头的韧劲走市场,闯市场,致富不忘乡亲,带领乡邻一起走出了条艰苦的致富之

路。下面,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致富不忘乡邻,携手共奔小康》。苦苦寻求艰难的创业之路1990年高考,我落榜了,和许多落榜生一样,苦闷彷徨,感到人生无路可行。正当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之时,父亲劝我:“咱上不了学,难道在家就吃不上饭了?你要是不想种地,干脆跟咱村的阿宝一起外打工算了。”看着身边的年轻人一批批地外出打工,看着种田微薄的收入,我寻思着:难道非得要外出打工不可吗?在家就真的没有出路了?那段时间里,我苦闷极了,常常彻夜难眠,寻思着怎样能摆脱贫困。我坚信,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动脑筋,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六安朋友。听他介绍种植食用菌发展前景很好,市场销路也不错,我于是抱着试试看态度,从他那儿买了菌种,在自家园地里尝试着种了一分来地的食用菌。于是,我有事没事就往他家跑,一边帮帮他的忙,一边学习种植技术。一来二往,慢慢便熟了,于是我就从他要了一些食用菌方面的书籍,摸索干起来。成功的道路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复杂,学的还是不得要领,第一年,我种植的平菇失败,血本无归,一下就亏本2000多元。面对失败的结局,别人异样的目光,我一筹莫展,丧气急了,就在我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村支书一班人来到我家,安慰我,鼓励我,让我静心寻找失败的原因,鼓足勇气,来年再干,临走时他们还把2000元现金交到我的手里,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干,一定干出个样来。同时,一再嘱咐我的父母不要泄我的气,要千方百计支持我。

得到村委会的鼓励和帮助,得到父母的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通过认真查找,我总结出失败的原因还是技术问题。第二年我没有贸然行事,而是认真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我一面自费购买了食用菌种植技术书籍和专业杂志20余种,一面又多方拜名师实地学习食用菌种植。我先后到上海、江苏、浙江及我省的合肥、六安、阜阳、凤阳、寿县等地,虚心向农技师请教,请他们帮助指导,仅安徽农业大学、凤阳农技师范学院两所院校我就跑了20余趟。一次在从寿县学习培育食用菌试管菌种技术回家的路上,遇上了大雨,为了保护好刚培育出的菌种,我把雨衣脱下来包住了试管,推着自行车在风雨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到家我一下子就病倒了,发烧好几天,可是为了让新培植的菌种及时安种,我硬是支撑着将500多袋菌种一一安置下地。由于我执着和痴迷,凭着我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刻苦钻研。1998年秋,我种植的500袋平菇终于获得了成功,产量达到15000多斤,纯收入5000余元。成功的喜悦极大的鼓舞着我,到1999年,我从创业之初的一间小屋数百袋菌种,发展到10个大棚15个品种,年收入一下子就达到了6万元。

然而,市场是无情的,也是变化难测的,2000年市场上平菇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我本以为能大赚一笔的平菇,却意外亏了本。面对失败的惨痛结局,我独自蹲守在塑料大棚里,苦苦地思索:种什么菇才能赚钱,才有出路呢?随后,在一次去浙江学习时,我意外发现金针菇销售价格不错,市场前景也很好。为了取得真经,我就独自一人在浙江金华的一家金针菇种植户无偿打工。三个月过去了,我不仅学会了栽培技术,而且还聘请到了一位师傅上门前来指导。在老师悉心指导和我细心管理下,我种植1000余袋金针菇再一次获得成功。金针菇上市畅销,效益可观,我当年的纯收入就达到9万多元。我家里不仅装上了电话,购买了高档电器、摩托车,而且还翻盖上了新楼房,摆脱了贫困,我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传代帮扶热情服务乡邻群众2000年7月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我事业上的一个转折。在村党总支的培养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我认识到,光自己致富不算富,必须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走共同发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让身边的农民兄弟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我的致富之路引来许多乡邻前来上门求教,有本村的村民,也有外地的农民,还有一部分下岗的城市职工,对他们的来访求教,我都无偿地耐心地把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甚至主动上门指导他们如何育种栽培。我村北五队村民蔡传厚,生活一直比较困难,也没有一技之长,我主动找到他,向他介绍自己从事食用菌的经历和经验,我告诉他,食用菌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只要技术学好、学精,产出是投入的2-3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行业。我无偿援助他优质的菌种,教给他[]技术。现在蔡传厚已发展成为4个种植大棚,年收入两万余元的种植能手,年收入达两万多元,家里不仅还了债,还盖了新房。附近的种植户人人都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很多人经常打电话问信息,问技术,我都耐心的解答。我们村的种植户石秀清,年初种金针菇3万袋,由于开袋过迟出现问题,我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他家帮助指导,结果金针菇很快长出来,及时地赶在春

节上市,卖上了很不错的价格。他的爱人逢人就夸我的好。革新技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掌握了金针菇种植技术,只是我走出的第一步。从几年的实践中我看到,食用菌种植要发展,就必须让产品走上更大的市场。为拓宽食用菌种植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我购买了许多食用菌技术书刊,每天学习到深夜,并到外地考察,掌握了制作菌种的技术,建立了自己的菌种培养室。我先后引进了杏苞菇、白灵菇、木耳、银耳等新品种,不仅分别制出了菌种,还一个一个地进行试种研究,取得了第一手技术资料,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储备了技术,为调整好食用菌的产品结构打下了基础。原来生产平菇只能在春秋季节,我就动脑子想,如果能象反季节蔬菜那样种植,在市场上一定畅销。于是我就着手实验生产高温平菇,终于获得了成功。近两年在春季金针菇全部收完以后,我就接着种高温平菇和木耳,从午收开始到夏季,平菇在市场上价格很好,提高了效益,也丰富了市场供应。今年7月,我在专业杂志上获得了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技术设备信息,就带着5万多元现金赶到辽宁参加培训,购买了设备。回家以后很快投入使用。原来培养固体菌种需要30天至40天,现在采取液体培养菌种仅用3天时间,大大缩短了菌种培养周期,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双培双带”活动在我村开展以来,更激发了我的干劲。我在带领更多的农民朋友共同发展的同时,主动向更广阔的市场冲击。2004年8月,在区、镇、村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经有关部门批准,我投资30万元创办了蔡氏食用菌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新建了一个160平方米的菇房和100平方米的培养室,修整了一条100米的生产路,研究开发高档食用菌特色品种,为农民朋友提供优质菌种,无偿传授食用菌技术,并负责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按照章程和种植户签订的种植合同,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充分调动起了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的积极性。目前,中心已开发出“鸡腿菇”、“香乳菇”、“黑木耳”、“双孢菇”、“鲍菇”等八个食用菌新品种,带动了数十余个种植户增收致富,产品销售到上海、江苏及我省蚌埠、合肥、六安、阜阳等地。在区科技部门的帮助下,现在,我正积极申报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和区级农业科技项目。近日,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和村主任的指导下,我正在着手制作工农村食用菌种植专业网站,发布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的信息,提高服务中心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我不会忘记,我的成功是党组织的帮助和农民朋友的支持的结果。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团结邻里,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乐于助人,扶弱济困。每逢过年过节,我都到困难户、五保户家里帮扶解困。03年大汛,我来到大堤上驻守大堤的抗洪勇士送到价值两千多元的西瓜、矿泉水,为他们敬献一片自己的心意,我感到无比自豪;今天能坐在这里向汇报我取得的一点成绩,我感到无比光荣。今后,我将组织和社会各届人士对我的关心和厚爱,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我将更好地回报给我的农民朋友和父老乡亲。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 ——省国信集团帮扶黄圩镇纪实 地处三市五县交界之处的响水县黄圩镇,曾经是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地方。过去有民谣称:“小小张黄六,直通...

小康路上桥头堡——记峦庄镇元潭村党支部 元潭村位于峦庄镇正南方向4公里处,辖12个村民小组228户860人,现有耕地540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该村山高沟深,地域狭长,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和...

农民土发明造福乡邻典型事迹材料在**县,一个叫**的木匠,为了“躲懒”,自己琢磨、鼓捣出一种可以在手扶拖拉机牵引下播种玉米并自动铺膜的小机器。清明过后,**区的县份相继进入玉米播种期,这种1米来高、造型简洁...

甘当小康路上的领头雁———记优秀共产党员赵练甘当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记优秀共产党员赵练 在府谷,一提起哈镇糜茬焉村党支部书记赵练,人们总会诙谐地叫他“发‘羊’财支部书记”,确实,大家了解赵练、认识赵练是因为他对...

创建五好支部率领群众奔小康生活一、 抓班子、带队伍,为创五好支部打基础。 海舍力党支部有党员25名,60岁以上党员5名,35岁以下党员8人,是一个结构合理的党员队伍。两委班子实行交叉任职。只有有一个坚强有力、...

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城市近郊的××镇,人们在不经意间会发现一个绝佳的人居环境:这里的春天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这里的秋天挂满了累累硕果,这里...

《颂祖国建小康》歌咏比赛开幕词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满怀豪情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由区党委、、区工会共同举办的地区庆祝建国54周年《颂祖国建小康》歌咏比赛,今天在这里隆重地开幕...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