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美的意义]数学文化和数学美与数学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数学好比一个人,其专业知识好比人的骨架,其蕴含的文化好比人的肌肉,其蕴含的美好比人的血液。一个人不仅要有骨架,而...+阅读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体系,这些概念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形成一些新的判断。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却离不开判断和推理。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正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标,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二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又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怎样才能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数的组成,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
延伸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步骤和方法有哪些读书交流一、步骤: 1、研读课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领会《课标》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的过程。 2、理解教材、把握教材 因为数学的知识结构是呈链条状、螺旋上升的,只有把握...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这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预设出更有效...
谈如何科学合理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碾伯水磨营学校教师 陈良德“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中如何有效的体现并实现教学目标,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
如何培养5岁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也曾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烦恼过,后来我为孩子买了一套丛书,是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头脑风暴系列,一共有5本,分别是《让脑力激荡的300个推理思维游戏》、《让脑力激荡的300...
如何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数学、规律发现、行为感统、形象思维、理解力、抽象思维、学习能力培养及情绪管理。具体把孩子逻辑认知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3岁直接思维阶段,其中2-3...
需要一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名称:《利息》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学生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利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版本的教材,我说的是人教版的。 14题 A,活一点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准备头饰,把画面的内容表演出来,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理解层次,也可以参加学生表达自...
有关大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论文请参考: 《浅议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梁淑珍 国家的富强靠创新,民族的兴旺靠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24一、提供巨大的探索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尝试、解决对小学生而言,凡是人的可能性得到开发,潜在能力得到实现,都可谓是一种创新。小学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独自探索解决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