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什么及什么的成语]1.由表及里 【拼音】: yóu biǎo jí lǐ 【解释】: 表:表面;里:本质。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出处】: 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阅读
中国的成语有不少源于史实或寓言故事,也有源于生活习俗的。这些成语大多容易找到出处,极少因年代久远而不易搞清的。 有学者以为三长两短指的是未盖上盖儿的棺材,因为棺材正好由三块长木板、两块短木板构成一个匣子。棺材是用来装死尸的,“三长两短”在口语中常指意外的灾祸、有生命危险的事故,或许与此有关。这位学者担心随着火葬制度的推行,后世见不到棺材也就搞不清“三长两短”的来源了。“三长两短”指棺材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人死后棺材岂能不盖上盖儿?且不说盖棺论定,不盖之棺焉能下葬?可是盖上盖儿那就不是“三长两短”而是四长两短了,或许另有他解。 对照《辞源》、《汉语大词典》、《成语辞典》等书,“三长两短均”只有释义与例句,没有出处。较早的例子有明朝的,如范文若《鸳鸯棒传奇·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以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也有:“倘有三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个扯得你住!”。 《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用现代话作一简要复述: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另一种说法为:铸剑大师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铸过“三长两短”五把名剑:纯钧、磐郢(又名胜邪)、湛卢、巨阙和鱼肠。其中纯钧、磐郢(胜邪)和湛卢为长剑,巨阙和鱼肠为短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历史上有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说的是剑客专诸,受吴公子光收买,要刺杀吴王僚。僚王爱吃烤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手托鱼盘,鱼肚子里就暗藏利刃,趁机刺杀了僚王。那把锋利的短剑就被后人称作鱼藏剑,三长两短则成了意外灾祸的代名词。 “三长两短”有时也被缩略成“长短”,意思不变。《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个孩子。要有个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三长两短 【读音】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借指人的死亡。 【出处】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 【示 例】
1、 巴金《春》,“万一海儿有个~,那我也活不下去了。”
2、 要是万一李嫂子有~,真是可惜!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延伸阅读:
关于姿态的成语及解释关于姿态的成语及解释 (一) 【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洋洋自得】:犹言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妖声怪气】:说话腔调妖里妖气,姿态怪异而轻佻...
描写夏天的成语及解释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汗流如注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
及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及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 迫不及待、 望尘莫及、 愚不可及、 始料不及、 猝不及防、 力所能及、 噬脐莫及、 措手不及、 过犹不及、 触手可及、 由此及彼、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看图猜成语大全及答案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 3、余音绕梁 4、盲人摸象 5、鸡飞蛋打 6、心照不宣 7、人走茶凉 8、刀光剑影 9、七嘴八舌 10、悲喜交加 11、雷声震耳 12、舍己救人 13、眉目传情...
数典忘祖这一成语出自何处?其本意是什么【拼 音】 shǔ diǎn wàng zǔ 数典忘祖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数典而忘其祖。” 【解 释】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
望尘莫及的故事成语望尘莫及的由来尘莫及出自《庄子·田方子》篇: 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解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带佩字的成语及名词带金佩紫 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带牛佩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戴鸡...
关于兔子的对联及成语成语:东兔西乌动如脱兔龟毛兔角狐死兔泣狐兔之悲见兔放鹰见兔顾犬狡兔三窟惊猿脱兔犬兔俱毙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守株待兔兔起凫举兔起鹘落兔丝燕麦兔死狗烹兔死...
关于包含珠玉的成语及解释[珠玉在侧] 侧:旁边。比喻仪态俊秀的人在身边。 [字字珠玉]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