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是什么]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筭数书》 《筭数书》是一部数学问题集。全书有近七十个题名。题名有的以计算方法命名,如“相乘”、“分乘”、“约分”、“合分”、“径分”等;也有的以...+阅读
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是什么
《典论·论文》是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世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但是很可惜,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只剩下残章断简。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
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他的《典论论文》虽短,却提出了下列有关文学批评的四个主要问题: 文学作品的功用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他肯定文章(指诗、赋、散文、 应用文)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他对传统的文章(“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但可惜的是,在《典论•论文》里,他并未对这一观点加以详细的展开论述。不过,仅仅是提出这一口号,他在文论史上已经是功不可没了。这就突破了前此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文学的重要地位。 作家修养和作品风格 他说:“文以气(指才气,即个性)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有本质根据),不可以力而致(努力勉强求得一致)”。清指俊爽超迈的阳刚之气,浊指凝重沉郁的阴柔之气,人的气质个性可大致分成这两大类。 《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就是文论史上著名的“文气”说。以“气”论文和作家,是曹丕《论文》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曹丕所谓的“文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没有伦理色彩。
“文以气为主”尤其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建安七子各自显示出各自的才能,究其原因,是由“性”的差异所导致。诗这种观点也合符于魏晋人崇尚自然的风气。 由于曹丕非常强调创作个性的这种独特性和不可改变性,一方面突出了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意义,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否定了现实习染同样可以改变创作风格的可能性。这是其理论的缺陷。在《典论•论文》中还对文学批评的态度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比如反对“文人相轻”和“贵远贱近”,主张“君子审己以度人”,这对文学批评也是良好的倡议,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不同文体特点、标准 在《典论•论文》里,曹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在分析作家才能个性各有所偏的同时,曹丕提出了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本”指文章的本质特征,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体特征或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其“本”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形态、语言形式、体貌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 接着曹丕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 之各异。四科共计八种,其中奏议与书论属于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于有韵之文。其本质相同,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情感。但其“末异”,也就是说,在其文体特征上,奏议要文雅,书论重说明,铭诔尚事实,诗赋则应该华美。
雅、理、实、美,就是“末异”,它们都是关于文体的不同风格体貌。所以,曹丕的“文本同而末异”,说的就是文体和风格的关系,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风格特征。“文本同而末异”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 指出文学批评应有正确态度 他指出有两种错误态度要不得:一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这就是尊古卑今的观点,这在东汉的桓谭已有指出,但那是就学术而言 ,曹丕却专就文学再指出,也就有了新意。一是“暗于自见 ,谓己为贤”、“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各以所长 ,相轻所短”。这就指出了“文人相轻”的积习,是他的创见。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文人之间互相贬损的弊习,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且为文人之间的相处指明了正确道路。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有哪些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郭绍虞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980年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是在四卷本基础上精选编辑而成,共选中国古代、近代文学批评论文(含论诗诗)66种,其中先秦5种,两汉4种,魏晋南北朝5种,唐8种,宋10种,金1种,元2种,明9种,清11种,近代11种。书中按作者时代编次选录,入选各篇,其与文学理论无关 部分,采取节录方式,并有注明。凡入选文字,均兼采各种版本加以校勘,正文以一本为主,于篇末注明版本出处。在每篇正文之后,有注释与说明文字。全书选目精审得体,注释重字词训释,浅易明晰;说明既能阐发文本大意,又能明其渊源流变,于初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者,最为便利。 文心雕龙注 (南朝·梁)刘 勰 著 范文澜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各包括25 篇。
上编前5篇带有导论性质,后20篇分述各文体特征与流变;下篇25篇主要讨论文学创作风格与批评的原则、方法,以及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末篇《序志》为全书序言。范注以清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为底本,参以孙仲容手录顾千里、黄荛圃合校本,谭复堂校本,日本铃木虎雄校勘记和赵万里校唐人残写本,并吸收了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等研究成果,进行校勘与注释。范注不限于疏通文句,凡与理解文本有关的文献,均详细引录,故与各种 注本比较,最为详赡。书前附有铃木虎雄《黄叔琳文心雕龙校勘记》的“绪言”和“校勘所 用书目”亦便于学者参考。 诗品注 (梁)钟 嵘 著 陈延杰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钟嵘《诗品》是一部专论五言诗及其诗人的文学批评著作,作者选择从汉到齐梁间诗人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评第,并在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钟嵘提倡“自然”与“真美”的诗歌理论批评风格。
陈注参照多种版本,进行整理,并作注释,清通简要,便于初学。书后附录“诗选”,系注者所辑录钟嵘《诗品》论及的作品,尤便于读者检核、参考。书末缀有注者跋语,对钟嵘选诗、评第略有论及,亦具启发意义。 沧浪诗话校释 (宋)严 羽 著 郭绍虞 校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以禅喻诗、着重探讨诗歌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郭氏此书以明嘉靖本为底本,参考《诗人玉屑》所引加以校订,注释于胡鉴《沧浪诗话注》、胡才甫《沧浪诗话笺注》颇多节取,并兼采陶明《诗说杂记》中有关解释沧浪的论点。书前有“校释说明 ” ,于沧浪之版本、观点作出简要的梳理与评价。书中依据原著《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顺序,分作“校”“注”“释”,校文多为考异,有纠谬之功;注文重在词语典故的出处,简要清明;释文在渊源探究与理论发明,兼具导读作用。
书后附录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有助读者对严氏诗学观的了解。该书为目前和研究《沧浪诗话》最为详明的著述。 原诗 (清)叶燮 著 霍松林 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叶燮《原诗》是一部推究诗歌创作本原、以反对文学复古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分为“内篇”“外篇”,其中关于“正”与“变”、“识”“才”“胆”与“理”“事 ”“情”诸端探讨,均多真知灼见。霍氏校注,以《清诗话》为底本,用叶燮《已畦集》本校勘,对《原诗》进行校正、分段、标点、笺注。书前冠有“前言”,对《原诗》理论思想 与风格作简要说明与评价,书中笺注着重于引语的出处和有参考意义的材料,词语一般未作解析。 艺 概 (清)刘熙载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刘熙载《艺概》是一部谈文论艺的理论批评著作。
作者讨论文艺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部分。刘氏在《 叙》中自谓其评论方法是“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即用简炼的语言,作突出重点的评论,通过“触类引伸”,来显示复杂的内容。综观全书,尤其是论文、诗、词、赋的部分,其对作家作品的评定,对文学形式的流变,对艺术特征的阐发等,时有卓见确论。该版《艺概》,系王国安依据清同治十二年(1873)原刊本整理,加以标点,对原本个别错字,亦予纠正。书前有王国安所撰“前言”,对原书有条分缕析的说明。 人间词话新注 王国维 著 滕咸惠 校注 齐鲁书社 1982年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
上卷系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下卷系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王氏零星论词言论。全书有“校”“注”两部分。“校”说明与其它版本(特别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作比较)文字重要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献的精审态度 。“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其引文亦能注明出处,使人一目了然。书前有周振甫《序》和滕咸惠自撰的论文《略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其中滕文于《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以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论述较详,可供读者参考。 谈艺录 钱钟书 著 中华书局 1984年 《谈艺录》系钱钟书的一部...
延伸阅读:
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是?第一部散文集是?都是谁写的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另外附上我国文坛其他部分信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
中国现代文学的十大代表作是什么现代文学可分三个时段阅读: (1)1919——1927,重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巨匠鲁迅。 文学研究会: 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
什么是经典文学为什么当代不产生经典文学经典文字经典的标准,是看它的文学价值,还是看它是否能伴你到久远的以后,还是看它是否写出了一些可能被压制或淡忘的人和事,作家们自己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在蒂姆·洛特看来,经典必...
中国最早的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是什么南朝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批评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间,全书分50篇,内容丰富,见解卓越,皆“言为文之用心”,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四个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三部曲是什么举例如下: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和《十字架》。 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什么《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诗歌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并且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和风土物 产,因此以“楚辞”命名。西汉末年,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没有什么正版之说,每个学校用的版本都不一样。 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在用的最广泛的是袁行霈先生的版本,一共四册。 中国现代文学史,用的最广泛的应该是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编写的...
什么是儿童文学的批评什么是儿童文学的批评,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 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儿童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分...
3d动画电影请问中国第一部3D动画电影是叫什么3d动画电影请问中国第一部3D动画电影是叫什么,求已完结的三国类网游小说:目前网络上有四个版本: (1)中国第一部3D动画电影是一部叫的适合于学前儿童观看的电影。。。。。。。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