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12月19日 编辑 fanwen51.com

[以科学发展观激活县域经济]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中央及地方难以化解的历史性难题,而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县域经济一直又难以走出发展缓慢的“困局”。因此,如何激活县域自然就成了关系地方经济兴衰和中国...+阅读

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畴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城镇化是处于初期阶段的城市化模式,基本上是属于县域经济的一个概念。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分析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关联度,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是实现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首先,现代化的农业是以规模经济为主要特点。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历史看,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发展城镇化,使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有限土地集中耕种,从而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其次,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多,生活质量的提高,刺激了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如牛奶、肉食、蔬菜和水果消费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反哺”农业,加速农业的资金积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是实现县域工业化的载体。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促进。伴随城镇化的发展,人才、资金、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向城镇聚集,随着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新知识的发展,工业企业的集聚度不断提高,同时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城镇化是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首先,城镇化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如果有20%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新增加的城镇居民将使县域消费总需求增加近20%。其次,城镇化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绿化、亮化、美化,为城镇居民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最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这些成果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提供更多机会,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城镇不仅是县域范围内现代文明的载体,更是新观念的辐射源。对新事物的不断接受和认识,推进人的观念更新,带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围绕“三农”,许多专家学者一致提出“要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观点。事实证明,要使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流失,实现在本地转移,使农民在家乡能够力有所使、才有所用、心有所归、身有所属,为本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就必须为他们干事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生产生活创造优越的环境。而这一平台的搭建和环境的创造,只有通过加强城镇建设来实现。

延伸阅读:

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近年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地方的省域经...

提高执政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执政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提高执政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你们前来参加并指导会议,在此,我代表县委常委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为新型城镇化保驾护航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联合召开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座谈会,深入分析城市内涝原因,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湖北、安徽、江苏等8个省市发展改革委、建...

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一)坚持绿色发展 部分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快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亮点。相对于大城市,县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贯穿生态绿色、集约发展的理念,促进工业生态...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