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交际礼仪

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11月19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九象网: .9xwang.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历史和现代详尽阐述了中国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并从寓意、形制、色彩、图案、材料和配饰等各方面举例说明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现,对中国传统婚礼服以后的发展以及设计方向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

目前国内的中式婚礼服呈现出明显的购买趋向。中式婚礼服凭

着其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有利的本土亲和力,在婚礼服市场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新人倾向于中式婚礼服。随着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传统婚礼服也将迎来流行高峰,并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然而从我国婚礼服现状上来看,传统婚礼服有着极大的欠缺,有设计和质量方面,也有款式和颜色更新方面,尤其是一些传统婚礼服缺乏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要改变现状,首先必须让传统婚礼服能表达显示出文化内涵,再与流行元素紧密结合。

中国传统婚礼服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化的特征而出现、发展和变化的。传统婚礼服的核心就在于其民族特性的表现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这样,传统婚礼服才将更具生命力。离开民族特性,而一味的追求传统元素堆积和服饰内容表象化,只会落于俗套或本末倒置。所以研究或设计中国传统婚礼服要对其本身民族特性进行深入地解析。

1.婚礼服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婚礼服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服属于礼服的一种,特指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穿着的服装,包括服装、服饰品及配饰。有着统一的色彩、样式与寓意,是装点婚礼,点缀气氛,扮靓新人,表达寓意的主要手段。中国各朝各代以及世界各国各地的新郎新娘都要穿着婚礼服。不断演变的婚礼服,是表现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成为礼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2.传统婚礼服发展中的民族特性表现

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在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尤为明显。婚礼服因婚礼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婚俗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无论婚礼服怎样有其自身的变化,都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服饰的发展与演变的制约,与其民族特性息息相关。各个朝代婚礼服的发展和演变,又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密切。

2.1发展概况

据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婚礼服,多样丰富,特别是汉族的婚礼服。随着时代的发展,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婚礼服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近些年,国内服装界忽视了对民族婚礼服装的研究与革新。

婚礼服在婚礼上有重要的意义,时期、地域、民族、风俗不同,婚礼服也各自独具风采。婚礼服作为服装习俗,也必然带着浓厚的民俗色彩。它既受宏观方面如民俗文化的影响,在微观方面,婚礼服也表现品质的差异。在形式上服从于惯制,具有一定规范性,色彩鲜明华丽,款式高雅,内涵又寓意吉祥喜庆,标志性与誓言性也很强。

2.2发展简史

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经过中国服饰几千年的变革,婚礼服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发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纵观华夏婚礼,古代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中国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步完善,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各种礼仪出现,不同场合穿戴的服饰也不尽相同,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等。周代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庄重,与后世婚制中有所不同。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的服饰为爵弁,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新娘在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拜见公婆时则穿宵衣,发饰有纚、笄、次。新娘头戴“次”,以“纚”(宽二尺二,长六尺,古代二尺二约50厘米)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

秦汉时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婚礼服形式采用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汉代曾采用12种色彩的丝绸设计出不同身分的人穿用的婚礼袍服。

唐制婚礼服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男服绯红,女服青绿。钗钿礼服是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身穿大袖衫长裙,披帛,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常作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这种繁复的婚礼服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出现假服,即当时贵族子孙婚娶可以使用冕服或弁服,官员女儿出嫁可以穿用与母亲的身分等级相符的命妇服,平民结婚也可穿用绛红色公服。“假服”发展到清代,新娘通常穿红地绣花的袄裙或旗袍,外面“借穿”诰命夫人专用的背心式霞帔,头上簪红花,拜堂时蒙盖头(红色遮面巾);新郎通常穿青色长袍,外罩绀12全文查看色(黑中透红)马褂,戴暖帽并插赤金色花饰(称金花),拜堂时身披红帛(称披红)。

宋代尚简,婚服虽然已经不是隆重繁重的钗钿礼衣,但依然是花钗大袖礼服。

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间,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的,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新嫁娘则用凤冠霞帔。过去此俗多流行于满族、汉族、朝鲜族及其他民族。据《清稗

类抄》云:“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汉代惟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之首服,饰以凤凰。其后代有沿革,或九龙四凤,或九翠四凤,皆后妃之服。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然《续通典》所载,则曰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谓凤冠霞帔,于典制实无明文也。至国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帔,以表示其为妻而非妾也。”头戴凤冠,脸遮红盖头,上身内穿红绢衫,外套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霞帔,再挎个子孙袋,手臂缠“定手银”;下身着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新娘造型。直到清代,汉族妇女仍穿着这样的传统服装成亲而决不穿旗装。

近代汉族传统新娘礼服为上袄下裙,袄为红色或石青色,裙为大红颜色,叫做“红喜裙”,头戴凤冠,新郎礼服为长袍马褂。富裕者,材料讲究,有刺绣等装饰。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辛亥革命后,婚礼服日益多样化。汉族等多以漂亮、崭新的西服、时装为时兴婚嫁衣。男子礼服一种为西式,一种为中式。分担礼服与常礼服,大礼服分昼夜两种。昼礼服长与膝齐,袖与手腕齐,前对襟,后端开衩,黑色,穿黑过踝的靴;晚礼服类似西式燕尾服,穿短靴,前缀黑结。穿大礼服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女子婚礼服装有中式风格的大红绣袄、绣裙;也有西方引进的白色灯笼袖拖地连衣裙。20年代以后,婚礼变得多样化,都市女子结婚采用头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手持白色花束,举行"文明"结婚,而农家女子仍然穿红袄戴珠冠,乘坐红轿,保持着旧式风俗。在50年代,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婚礼服则演变为新郎穿蓝色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或红袄裙。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新郎新娘都是清一色的蓝色制服,时髦一点儿的则穿上绿色军装,或一件军绿服装套小花袄。民间婚礼服大多为日常生活服装,注重朴素整洁。城市里人们基本上用常服,即没有婚礼服;在农村,比较多的人用传统的婚礼服,如新娘穿红衣服。进入80年代初,中国传统的婚礼服开始和国外接轨,新郎穿西服、新娘穿婚纱成为时尚和主流。80年代以后,婚礼服已不拘一格。有的穿传统民族服装的衫、袄、旗袍;有的穿西式婚礼服。新娘裙装通常为高腰式连衣裙,裙后摆长拖及地。新娘配用露指手套,手握花束,头戴花冠,花冠附有头纱、面纱。中期以后,出现了婚纱,然后越来越多。婚礼过程中新娘可能会换服装,换下婚纱,换上西服套装或中式礼服,如旗袍等。90年代,在城市里,女穿婚纱,男穿西装的方式已经成为主要方式。在小城镇,富裕的农村,大多也是这样。而在比较传统的地区,可能用比较旧式的服装,如中山袄裤。

3.现代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现

目前婚礼服种类繁多,流行的新婚礼服主要有以中国传统旗袍为代表的中式礼服和源于西方的各式婚纱,与新娘礼服配套的是新郎西服。在中西文化结合的背景下,现代人对婚礼服的要求已有所不同,婚礼服潮流,更讲求将中西特色的设计精粹融于一体。

中国传统婚礼服有礼服和旗袍等。礼服包括晚宴服、送客服、回门服等;旗袍讲求贴身的剪裁,尽显女性的线条美。并采用织锦缎、真丝、带有吉祥喜庆图文的中高档面料等。现代旗袍多样的领子袖子及精细的绣花,闪闪钉珠图案或装饰品,都显现出民族的独特性来。

4.少数民族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现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礼服与汉族有很大差异,但也是其民族特性的表现。许多民族的婚礼服饰都有着一些世代流传下来的特殊风俗讲究。少数民族的婚礼服饰,很大程度上是把盛装当作嫁衣,精装版的民族服饰便是他们的礼服。

瑶族姑娘在婚礼服上有许多装饰,如开屏孔雀,水中游戈的鱼,三十六颗梅花等。苗族姑娘极其喜爱佩带银饰,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两只衣袖有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袖口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多穿百褶裙,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水族婚服多以水家布缝制的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压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彝族新嫁娘在出嫁之日要着花边红色喜衣、红色喜帕(类似汉俗的盖头),披一件精工制作的羊毛披毡。朝鲜族人举办婚礼时新郎要头戴纱帽,身穿礼服,脚穿白袜;新娘头挽"大发",上戴"簇头里",发钗上悬垂两条宽"发带",垂于前胸两侧,穿淡绿色上装,下穿红色长裙,外披长衣,脚穿白袜和勾勾鞋。回族办婚礼,都要穿上红色的棉袄,主要是讲究吉庆。新娘头上还要搭上一块红绸子或红纱头巾。侗族等地区有新娘穿旧衣出嫁的风习流行,新娘出嫁这天,送亲的姑娘都穿新衣,戴银器、首饰,惟独新娘却穿着旧衣、草鞋,且无头饰、首饰,不带嫁妆。壮族新娘出嫁时要穿黑色的嫁衣,并由穿黑衣裤的伴娘陪伴,打着黑伞去男家。壮族认为穿黑色嫁衣才表示喜庆、吉利。

由中国传统婚礼服文化发展的整个历程我们会发现,尽管婚礼服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演变,它所蕴含的民族特征的核心意义却仍然没有改变的。

5.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形式

无论传统婚礼服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还是在其自身寓意、形制、色彩、图案、材料、配饰等方面的表现特征上,处处都体现了它深刻的民族性。

5.1寓意形制表现

从风俗上来看,中国民间结婚办喜事时,绝大多数地区和民族都有特制的新婚礼服。婚服要新,取“新婚大喜”之意。若着旧装,则不吉利,或有新人不贞之嫌。但一些少数民族除外。在我国,服饰审美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服装被纳入社会体系中,开始了它的变化与发展。当服饰艺术融入了礼仪教化、伦理道德、宗教训诫的内容后,便摆脱了具象表现的束缚,逐渐形成为独特的意象艺术,婚礼服尤其如此。它所表达的寓意为吉祥喜庆、高贵欢快,成双成对、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誓言。

古代婚礼服的样式为梁冠礼服,基本为直裾,上面附加一些礼服的配件,比如玉佩、彩绦、络穗、蔽膝、绶佩等。这些都是作为礼服不可少的,身上再披红花结带。女式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婚礼服受当时服饰影响,中国服装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大一统观念,即人们在穿着中习惯于不突出个性;服装造型上重视二维空间效果,在结构上采取平面的直线裁剪法;中式服装强调用来保护人体的,所以剪裁得十分宽松。服装的形制标志着平衡、和谐。

现代传统新娘礼服款式最多见的是旗袍,也有上袄下裙或其他带有中式元素的样式,领子、袖子、门襟、下摆等处都增加了一些现代感的设计。

5.2色彩图案表现

婚礼服共同点大多是注重色彩,搭配上对比强烈、色彩鲜明,并加上夺目的配饰。中国人的婚礼主色是红色,男女婚服,皆应是大红色。红色在中国是幸福、吉祥、喜庆的颜色,意味着幸运、幸福、威严、生命、兴旺、爱情、热烈,是传统性的用于喜庆活动的颜色。历朝女式婚服颜色多为大红色,男式的唐宋至明也都是红色,但秦汉是黑色。红色婚服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汉代以前大多是周制婚礼,玄黑色和纁黄色的婚礼服,象征着天地的神秘色彩。

到了现代,婚礼服的色彩更加缤纷,没有了严格的限制,出现粉红、紫色、宝蓝、金黄、橘红等颜色。新娘如穿旗袍、西式衣裙、中式袄裤,几乎都是红色——大红、粉红、桃红等。新郎的西装的大多是深色——深蓝、蓝色、灰色,也有白色。

传统婚礼服图案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有龙凤呈祥、戏水鸳鸯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吉祥图案,象征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成双成对,或五子登科,象征早生贵子。图案本身也很有讲究,对襟是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

5.3材料配饰表现

传统婚礼服的材质受到当时服装面料的影响,多为丝绸、锦缎、棉麻等。旗袍的面料多用织锦缎、素缎或库缎等丝绸织物,上面多有刺绣。受到外来婚礼服的影响,一些新面料也运用到传统婚礼服中,如羊绒,加入氨纶的合成面料、高档精纺纯毛、丝绸或混纺面料,真丝绸缎或闪光的人造纤维,毛花呢等。服装上还大量运用了亮片、蕾丝、饰花、饰珠来装饰。

在婚礼服中配以大量配饰也是中国民族特性的一大表现。饰品以金银、玉器居多。唐朝时新娘的发簪金翠花钿、霞帔、红盖头,新郎的金花、红帛。明清新娘的凤冠霞帔(以象征吉祥)、项圈天官锁、红色绣花鞋等。辛亥革命时新娘佩戴红绒花,以谐音“荣华”,象征富贵。

6.对现代传统婚礼服设计的启示

对传统婚礼服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给予现代传统、民族婚礼服的设计有所指导和启发。为现代婚礼服提供资源,使其设计更加丰富、理性。其一,要遵循传统文化设计。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中国传统婚礼服鱼龙混杂、参差不齐,设计上过于纷杂、零乱,缺少文化特征与内涵。另一方面,一些古装电视剧或舞台中的婚礼服也存在有许多臆断的设计成份,而没有考虑到当时朝代的服饰文化。虽然一些古装偶像剧、喜剧可以有较多的现代设计,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背景等。其他的历史剧等更应该遵照历史事实。其二,要注重发展与创新设计。中国传统婚礼服的设计亦不是一定要严格按照史实而设计,不是把古代的服饰纹丝不动搬到现代设计中,应立足现代纵观历史,挖掘传统婚礼服中之精髓。发展与变化是现代传统婚礼服的趋势,以史为鉴,加入现代设计元素与自己的创意,才能使传统婚礼服久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婚礼服的设计也必将追随时尚的潮流,让古代精神融于未来精神,把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下所表现的不同的神气与韵味互补地强化和体现。设计师们用简单的形式语言和视觉语言要素,以理解其神韵的境界和眼光去设计,才能使作品平中见奇。

中国传统婚礼服装的产生与发展背景是中国文化的积淀,因而最适合中国的国情。民族婚礼服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尽显女性的曲线美,高雅脱俗,举行婚礼后,仍可作为日常服装穿用,而欧式婚纱就不具备这些优点。另一位服装界的设计专家认为,现代人都强调个性发展,婚礼服装也同样应该穿出自己的特色来。因此,我们应该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又不失民族特色的婚礼服,来弘扬中国根深蒂固的优良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徐杰舜,1998,《汉族民间习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王明泽,1995,《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龚书铎,1997,《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

山内智慧美,2001,1,《汉族服饰文化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包昌法,顾惠生,1988,《新婚礼服100例》[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2全文查看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历史和现代详尽阐述了中国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并从寓意、形制、色彩、图案、材料和配饰等各方面举例说明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现,对中国传统婚礼服以后的发展以及设计方向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目前国内的中式婚礼服呈现出明显的购买趋向。中式婚礼服凭

着其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有利的本土亲和力,在婚礼服市场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新人倾向于中式婚礼服。随着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传统婚礼服也将迎来流行高峰,并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然而从我国婚礼服现状上来看,传统婚礼服有着极大的欠缺,有设计和质量方面,也有款式和颜色更新方面,尤其是一些传统婚礼服缺乏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要改变现状,首先必须让传统婚礼服能表达显示出文化内涵,再与流行元素紧密结合。中国传统婚礼服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化的特征而出现、发展和变化的。传统婚礼服的核心就在于其民族特性的表现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这样,传统婚礼服才将更具生命力。离开民族特性,而一味的追求传统元素堆积和服饰内容表象化,只会落于俗套或本末倒置。所以研究或设计中国传统婚礼服要对其本身民族特性进行深入地解析。1.婚礼服的重要性古往今来,婚礼服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服属于礼服的一种,特指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穿着的服装,包括服装、服饰品及配饰。有着统一的色彩、样式与寓意,是装点婚礼,点缀气氛,扮靓新人,表达寓意的主要手段。中国各朝各代以及世界各国各地的新郎新娘都要穿着婚礼服。不断演变的婚礼服,是表现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成为礼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2.传统婚礼服发展中的民族特性表现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在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尤为明显。婚礼服因婚礼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婚俗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无论婚礼服怎样有其自身的变化,都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服饰的发展与演变的制约,与其民族特性息息相关。各个朝代婚礼服的发展和演变,又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密切。2.1发展概况据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婚礼服,多样丰富,特别是汉族的婚礼服。随着时代的发展,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婚礼服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近些年,国内服装界忽视了对民族婚礼服装的研究与革新。婚礼服在婚礼上有重要的意义,时期、地域、民族、风俗不同,婚礼服也各自独具风采。婚礼服作为服装习俗,也必然带着浓厚的民俗色彩。它既受宏观方面如民俗文化的影响,在微观方面,婚礼服也表现品质的差异。在形式上服从于惯制,具有一定规范性,色彩鲜明华丽,款式高雅,内涵又寓意吉祥喜庆,标志性与誓言性也很强。2.2发展简史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经过中国服饰几千年的变革,婚礼服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发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纵观华夏婚礼,古代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九品官服——凤冠霞帔”。中国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步完善,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各种礼仪出现,不同场合穿戴的服饰也不尽相同,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等。周代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庄重,与后世婚制中有所不同。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的服饰为爵弁,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新娘在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拜见公婆时则穿宵衣,发饰有纚、笄、次。新娘头戴“次”,以“纚”(宽二尺二,长六尺,古代二尺二约50厘米)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秦汉时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婚礼服形式采用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汉代曾采用12种色彩的丝绸设计出不同身分的人穿用的婚礼袍服。唐制婚礼服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男服绯红,女服青绿。钗钿礼服是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身穿大袖衫长裙,披帛,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常作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这种繁复的婚礼服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出现假服,即当时贵族子孙婚娶可以使用冕服或弁服,官员女儿出嫁可以穿用与母亲的身分等级相符的命妇服,平民结婚也可穿用绛红色公服。“假服”发展到清代,新娘通常穿红地绣花的袄裙或旗袍,外面“借穿”诰命夫人专用的背心式霞帔,头上簪红花,拜堂时蒙盖头(红色遮面巾);新郎通常穿青色长袍,外罩绀[]色(黑中透红)马褂,戴暖帽并插赤金色花饰(称金花),拜堂时身披红帛(称披红)。宋代尚简,婚服虽然已经不是隆重繁重的钗钿礼衣,但依然是花钗大袖礼服。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间,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的,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新嫁娘则用凤冠霞帔。过去此俗多流行于满族、汉族、朝鲜族及其他民族。据《清稗

类抄》云:“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汉代惟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之首服,饰以凤凰。其后代有沿革,或九龙四凤,或九翠四凤,皆后妃之服。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然《续通典》所载,则曰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谓凤冠霞帔,于典制实无明文也。至国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帔,以表示其为妻而非妾也。”头戴凤冠,脸遮红盖头,上身内穿红绢衫,外套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霞帔,再挎个子孙袋,手臂缠“定手银”;下身着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新娘造型。直到清代,汉族妇女仍穿着这样的传统服装成亲而决不穿旗装。近代汉族传统新娘礼服为上袄下裙,袄为红色或石青色,裙为大红颜色,叫做“红喜裙”,头戴凤冠,新郎礼服为长袍马褂。富裕者,材料讲究,有刺绣等装饰。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辛亥革命后,婚礼服日益多样化。汉族等多以漂亮、崭新的西服、时装为时兴婚嫁衣。男子礼服一种为西式,一种为中式。分担礼服与常礼服,大礼服分昼夜两种。昼礼服长与膝齐,袖与手腕齐,前对襟,后端开衩,黑色,穿黑过踝的靴;晚礼服类似西式燕尾服,穿短靴,前缀黑结。穿大礼服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女子婚礼服装有中式风格的大红绣袄、绣裙;也有西方引进的白色灯笼袖拖地连衣裙。20年代以后,婚礼变得多样化,都市女子结婚采用头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手持白色花束,举行"文明"结婚,而农家女子仍然穿红袄戴珠冠,乘坐红轿,保持着旧式风俗。在50年代,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婚礼服则演变为新郎穿蓝色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或红袄裙。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新郎新娘都是清一色的蓝色制服,时髦一点儿的则穿上绿色军装,或一件军绿服装套小花袄。民间婚礼服大多为日常生活服装,注重朴素整洁。城市里人们基本上用常服,即没有婚礼服;在农村,比较多的人用传统的婚礼服,如新娘穿红衣服。进入80年代初,中国传统的婚礼服开始和国外接轨,新郎穿西服、新娘穿婚纱成为时尚和主流。80年代以后,婚礼服已不拘一格。有的穿传统民族服装的衫、袄、旗袍;有的穿西式婚礼服。新娘裙装通常为高腰式连衣裙,裙后摆长拖及地。新娘配用露指手套,手握花束,头戴花冠,花冠附有头纱、面纱。中期以后,出现了婚纱,然后越来越多。婚礼过程中新娘可能会换服装,换下婚纱,换上西服套装或中式礼服,如旗袍等。90年代,在城市里,女穿婚纱,男穿西装的方式已经成为主要方式。在小城镇,富裕的农村,大多也是这样。而在比较传统的地区,可能用比较旧式的服装,如中山袄裤。3.现代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现目前婚礼服种类繁多,流行的新婚礼服主要有以中国传统旗袍为代表的中式礼服和源于西方的各式婚纱,与新娘礼服配套的是新郎西服。在中西文化结合的背景下,现代人对婚礼服的要求已有所不同,婚礼服潮流,更讲求将中西特色的设计精粹融于一体。中国传统婚礼服有礼服和旗袍等。礼服包括晚宴服、送客服、回门服等;旗袍讲求贴身的剪裁,尽显女性的线条美。并采用织锦缎、真丝、带有吉祥喜庆图文的中高档面料等。现代旗袍多样的领子袖子及精细的绣花,闪闪钉珠图案或装饰品,都显现出民族的独特性来。4.少数民族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婚礼服与汉族有很大差异,但也是其民族特性的表现。许多民族的婚礼服饰都有着一些世代流传下来的特殊风俗讲究。少数

延伸阅读: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2005年6月3日通过) 一、我们的队名:中国少年先锋队。 二、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 1、服务的职能。农村合作社,要为农民服务,使农民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购置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较高的价格销售出自己的产品。给社员提供技术...

中国应当走新型合作化道路中国应当走新型合作化道路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型合作化股份公司农民股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2],其中,农...

中国共青团的入团誓词共青团员入团誓词 当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仿佛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去不屈不挠的奋斗史,...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合作组织的制度思考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合作组织的制度思考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制度需求成本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也是一种...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性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性 近几年来“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目前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中国朝前走》串词朗诵词《中国朝前走》歌词中国朝前走》串词朗诵词 在更始开放中,我们年夜白了日新月异;在实现小康中,我们体味了翻天覆地;有一种感受叫幸福,有一种激情叫前进! 下面请听由xxxxx带来的《中国朝前走》 《中...

中国第一批女坦克手专题片解说词1939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就说过:“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东方,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对中国革命妇女的伟大作用就作了高度评价。在人民军队创建8...

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申请书10篇参考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委托...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