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法律制度

房屋确权纠纷答辩状

01月10日 编辑 fanwen51.com

[房屋买卖答辩状]房屋买卖答辩状1 双方在订立该《住房买卖协议》时违背了《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平等处分权的规定,依法应认定为无效。 双方可以协商解除,或另行商...+阅读

房屋所有权纠纷案之答辩状

答辩人:李永年,女,1954年3月8日生于湖南省耒阳市小水镇,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道办事处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居民,现居住于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道办事处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9巷5号2楼

答辩人因与刘美胜房屋所有权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一、答辩人依法行使占有权和使用权,习惯性地居住、拥有、出租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9巷5号2楼、3楼房屋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历史地形成的一个客观事实。

涉案系争标的物房屋整栋楼共七层。

刘美胜占有、使用、出租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9巷5号1楼、4楼、5楼、6楼、7楼;反之,身为原告刘美胜之长辈的答辩人和真正的原始房屋主人廖秋老人两个人却只共同占有、使用、出租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9巷5号2楼和3楼。

以价值对比来讲,答辩人和真正的原始房屋主人廖秋老人两个人只拥有大约五分之一。

这,本来就是是两位老人忍气吞声一再容忍、一再忍让的不合理结果。

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9巷5号真正的原始房屋主人理所当然是已故的廖秋老人;理由确实非常简单,就因为只有已故的廖秋老人才是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的原居民。

答辩人与刘美胜均系已故的廖秋老人之亲属,均系后来入住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的新居民。

答辩人系廖秋老人之合法妻子。

与廖秋老人朝夕相伴,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相扶到老近十年,系廖秋老人之主要家庭成员,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家庭实际成员;理应对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9巷5号的房屋享有所有权,理应成为理应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管理区长安南街9巷5号房屋真正的房屋主人;更何况廖秋老人生前已经有书面文件托付于有关方面。

刘美胜则系廖秋老人名义上的养子。

虽然,实际上,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尽过养子应尽的儿女义务。

鉴于历史因素与家庭关系等原因,答辩人自始迄今都愿意与刘美胜维持现状以和睦相处。

二、原告刘美胜起诉状中的陈述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

1、原告刘美胜与已故的廖秋老人曾经口头约定建立抚养关系不假,可是,刘美胜并未实际成为已故的廖秋老人的养子,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更加从来没有尽过做儿女的义务。

尤其是,廖秋老人1996年第二次从韶关监狱回来之后,刘美胜夫妇从不照顾廖秋老人;不但不照顾还经常打骂廖秋老人,刘美胜之妻子更是常常咒骂廖秋老人该死的老头早点死了算了。

这些正是廖秋老人经钟少康介绍认识答辩人,并且自从廖秋老人出狱回家十几天就自然而然地由答辩人照顾廖秋老人的饮食起居一直到廖秋老人终老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和事由。

因此,根据相关历史事实和刘美胜的种种恶劣行径与斑斑劣迹,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刘美胜当初与已故的廖秋老人口头约定建立抚养关系自始就是动机不纯,居心不良----旨在改变其自身境遇,和谋取将来廖秋老人的可能财产,肯定不是有心来照顾廖秋老人的饮食起居,为廖秋老人养老送终,尽养子应尽之伦理义务。

刘美胜当初信誓旦旦改姓廖,改姓名为廖美胜并且征得刘美胜父母之同意,取得当时的管理部门的准许,到公安机关进行了户籍登记。

廖美胜入户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之目的达到后,很快就要求改回刘美胜。

此举大有深意呀!足以表明更加足以证明:刘美胜当初与已故的廖秋老人口头约定建立抚养关系确实是动机不纯,居心不良。

当年因为廖美胜入户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之目的达到后,很快就要求改回刘美胜一事,廖秋老人当即勃然大怒,愤怒地指责刘美胜不诚实,不可信,居心不良,昧良心。

只是,已经引狼入室,悔之晚矣。

从那时之后,廖秋老人与刘美胜夫妇极少来往,极少言语交流,最为恶劣的是,1996年刘美胜接到村委会和热心人士的通知让刘美胜去监狱接廖秋老人回家时刘美胜置之不理;不但不去接回家,廖秋老人回到家后也还是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这是廖秋老人一生之中最大的隐痛。

廖秋老人这心中的隐痛常常因为刘美胜夫妇的不作为和种种不当作为而不时疼痛发作直至终老。

由此可见,刘美胜当初与已故的廖秋老人口头约定建立的所谓抚养关系甫一开始即已经实质性地消亡殆尽。

刘美胜夫妇与已故的廖秋老人自始至终从来就不可能和睦相处,刘美胜夫妇也从来就没有照顾过廖秋老人的饮食起居。

2、就涉案系争标的物房屋本身来说,其宅基地系集体分配所得。

集体分配宅基地的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政策;这一户肯定是廖秋老人一户。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断定,如果没有廖秋老人肯定没有讼争标的物房屋之宅基地,没有集体分配所得宅基地哪里得来涉案系争标的物房屋。

一言以蔽之,涉案系争标的物房屋之宅基地及其建筑物之原始所有人理所当然是廖秋老人和答辩人,而不是刘美胜。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刘美胜是依附于廖秋老人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三、刘美胜起诉状中那份被自称为《承诺书》的书面文件系刘美胜伙同他人伪造之物,不应当被采信。

如前所述,刘美胜夫妇与已故的廖秋老人自始至终从来就没能和睦相处,因此刘美胜夫妇也从来就没有照顾过廖秋老人的饮食起居。

换言之,刘美胜提交给法庭的那份所谓的《承诺书》的订立基础的确不曾存在更加无从产生。

尤其令人无法置信的是刘美胜夫妇与已故的廖秋老人自始至终从来就不可能和睦相处势同水火,《承诺书》如何能够和平自愿地订立呢???让廖秋老人与刘美胜在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等合情合理合法的情况之下签订这样一份所谓的《承诺书》是肯定没有可能的;也就是说这样一份所谓的《承诺书》是肯定不具备法律上的真实性的。

此其一。

其二,更加重要的是,这样一份所谓的《承诺书》,其内容明显不合情理,明显违背事理,明显严重侵犯答辩人的基本人权;所以,无论如何,这份所谓的《承诺书》是因违法而无效的;是绝对不应该让其生效的。

自从1996年以来一直是答辩人与廖秋老人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相依为命,一直是答辩人照顾廖秋老人的饮食起居,刘美胜夫妇从来就没有照过顾过已故的廖秋老人的饮食起居,《承诺书》缘何会凭空而生???

答辩人与廖秋老人自1996年始至廖秋老人被原告谋杀之日两人相濡以沫,相依为命,朝夕相处,如影随形,寸步不离,为什么会对这份所谓的《承诺书》的签订过程当中的一切一无所知,丝毫没有察觉???

为什么刘美胜及其同伙要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围绕那份所谓的《承诺书》来进行缠讼??

刘美胜及其同伙要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围绕那份所谓的《承诺书》来进行缠讼,当然是在滥用诉权,滥用司法资源,也就是试图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企图借助司法资源谋求非法利益!

刘美胜及其同伙的的确确就是一群试图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非法之徒,企图以行使合法诉权的方法谋求非法利益的非法之徒!我们从中可以明显作出判断:刘美胜及其同伙的确是彻头彻尾的利令智昏、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的非法之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刘美胜及其同伙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围绕那份所谓的《承诺书》实施缠讼的行为是在其他更加卑鄙、粗暴的流氓手段无法达到其卑鄙目的之后的黔驴之技。

答辩人完全相信人民法院不会让非法之徒刘美胜的阴谋得逞的!

其三,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刘美胜及其同伙几次诉讼所使用的所谓经过律师见证的所谓的《承诺书》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那份所谓经过律师见证的所谓的《承诺书》的内容也是牛头不对马嘴,乱七八糟的,同一律师见证书之中有三个完全不同的日期。

这些已经足以证明那份所谓经过律师见证的所谓的《承诺书》均系刘美胜等伙同他人伪造之物,不应当被采信。

其四,即便真有订立所谓的《承诺书》,换言之,即便这份所谓的《承诺书》具备某种真实性,刘美胜夫妇自始至终从来就没有照顾过廖秋老人的饮食起居,换言之,刘美胜从来就没有履行过《承诺书》中约定的义务,身为所谓的《承诺书》之中承诺人之一的刘美胜实属根本违约;应该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人民法院又如何能够支持刘美胜的诉讼主张呢?

依情依理依法,人民法院均理所当然不能够支持刘美胜这种不法不义之徒通过诉讼取得本来不应该属于他的房屋的所有权的确认!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家庭人伦,道德礼法乃几希者之一端。

刘美胜及其同伙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围绕一份所谓的《承诺书》来进行缠讼企图霸占本来就不属于更加不应该属于他们的房产,确属违背家庭人伦,不管不顾道德礼法的无情之举,更是背离礼数而又于法于理极端不妥的非法行为。

自古迄今,中国人有这样一个共识: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言多语失皆因酒,义断亲疏只为钱。

概而言之,刘美胜的起诉是因财迷心窍而泯灭了最基本的良知良能之余的一系列错误行为之一,这是真正的恶人先告状,刘美胜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根据,严重侵犯答辩人的最基本人权利益,同时严重侵犯公共利益,严重违背善良风俗,更加缺乏法律依据,依法应当驳回。

四、就涉案系争标的物房屋本身之土地而言,其宅基地系集体分配所得之宅基地,农村集体土地体系之下的宅基地确权之有关事宜系一个行政事项,应该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明确确认。

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明确确认之后仍然发生纠纷方能进入司法程序。

因此,有鉴于此,在没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明确确认之前,人民法院应该依法驳回刘美胜的起诉。

五、有充分证据证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2003】云法民一初字第473号民事判决迄今尚未生效;也不应该让其生效。

答辩人于2003年9月27日收到前述判决,2003年10月8日向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2003年10月9日向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缴交了上述案件上诉审程序的诉讼费。

刘美胜提交给法庭的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案件审结情况表》清楚载明生效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这明显是一个( ⊙o⊙ )千真万确的错误。

而且,如前所述,那份所谓经过律师见证的所谓的《承诺书》系刘美胜等伙同他人伪造之物,人民法院当然不可能支持这样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没有任何理由让其生效,应该依法揭露刘美胜等一伙人的阴谋诡计,应该依法惩罚刘美胜等一伙人的丧尽人伦的违法行为。

当然,答辩人任何时候都真诚希望刘美胜本人能够早日幡然悔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遵守中华之传统美德。

俗话说寸心不昧,万法皆明;浪子回头金不换嘛!果真如此,答辩人当然可以宽以待人,摒弃前嫌,握手言和,和睦相处,何乐而不为哉!

诸君切记:人在做,天在看!

此致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

二零**年六月六日

房改房产权纠纷案答辩状法律评析

答辩状答辩人:XXX,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住所:XX市XX区桃李园8号楼502室。

被答辩人:XX大学住所:XX市文化路12号答辩人对XX区

人民法院受理的被答辩人诉答辩人房屋权属纠纷一案答辩如下:

一、本案所争执房屋产权清晰,是答辩人经合法房改程序购得的房屋,已由XX市房产管理局颁发拥有全部产权的《房屋所有权证》证明,依照《宪法》和《民法通则》,公民取得的合法财产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答辩人所取得的房屋是于1999年通过集资建房的方式,交款54,000元。

房屋建成后,2001年与被答辩人签订《公有住房买卖合同》,参加了学校统一的房改程序,按照XX市的房改政策以成本价购得住房,并由XX市房产管理局颁发了XX区字第03-01087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房产证上未记载任何权项限制,产权关系明确,答辩人对房屋拥有完全的所有权。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

依法登记的房屋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

答辩人对所诉房屋拥有无可争议的所有权,并不存在所谓房屋权属争议,人民法院也不能以司法权直接代替房管行政机关的行政确权行为,所以,请求法院保护答辩人依法应享有的合法产权,驳回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

二、教育部所谓未满服务期擅自离开教育岗位,学校有权按原价收回住房的规定不是强制性规定,而是任意性规定。

从规范的表述来看,学校有权收回住房是学校的一项权利,权利既可行使亦可放弃。

从双方购房协议的约定看,被答辩人放弃了这项权利。

在房改过程中,答辩人于2003年与被答辩人还签订过补充《协议书》一份,该协议在限制了答辩人不得出租、赠与房屋,仅限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居住等义务的同时,也约定乙方(答辩人)不再需要校内住房欲出售时,须首先报甲方(被答辩人)同意,甲方有优先回购权,按房产交易管理部门评估计价交易。

该约定显然与被答辩人现在所主张的按原售价收回住房的规定自相矛盾。

协议中并没有类似如果乙方未满服务期擅自离开学校,学校有权收回住房的约定,这说明被答辩人已放弃了收回住房的权利。

因此,双方既然有约定,就应该依约定行事,约定的效力优先于教育部[教发199823号]文的规定。

况且,《公房出售合同》及补充协议、《聘用合同》(劳务协议)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独立的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属于民事行为,因此在签订这两个合同时,合同双方的地位、主体资格是平等的,按照公平、自愿、合法的原则签订。

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一旦违约,就应以合同为依据承担违约责任,这是合同法的规定,而绝不允许离开合同以其它单位单独通过下文件来强行解决因履行合同出现的纠纷。

不然,所签合同及合同法中规定的违约责任条款就失去了作用。

从法理而言,答辩人对经行政机关确权的住房所有权属于物权,而被答辩人主张依据违反聘约追究答辩人违约责任的请求是债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是不能对抗物权的。

物权具有优先效力。

就此而言,教育部的规定实质上构成了国家机关以行政命令方式无偿剥夺私人合法财产的行为,这是违反宪法规定的。

三、答辩人从未与被答辩人签订过什么《聘用合同》,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未满服务期擅离教育岗位的问题。

答辩人在2002年10月在被评为副教授职称后,2002年12月,被答辩人单位根据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0年6月2日,人发[2000]5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规定(2002年7月6日 国办发[2002]35号)进行了新一轮的职称评聘分开制度改革,在这一轮职称聘任中,答辩人并未与被答辩人签订《聘任合同》,而是向被答辩人首先在2003年5月提出调动申请,申请虽得到教学单位主管领导的批准。

但到学校时,校方以种种理由拒不审批,因被答辩人迟迟不予办理后干脆提出辞职(依照人事部《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被答辩人应在三个月内办理),但被答辩人还是依然拖延不办。

要说明的是,被答辩人所提供的《聘任合同》并非答辩人的签名,答辩人也从未见过这份《聘约》,这一点法庭可以进行笔迹鉴定。

因此,答辩人并非擅自离开教学岗位,而是依人事调配的正当程序要求办理,只是被答辩人迟迟拖延不办,答辩人才无奈之下离开学校。

其次,关于委培研究生协议的约束力问题。

理由是:第一,答辩人认为,该协议与房改没有关系。

该协议签于1995年,而这时全国还没有进行房改呢,根据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的效力不能及于该研究生委培协议。

第二,鉴于2003年这次新一轮聘任实际上已否定了原来的研究生委培协议,同意聘任者要重新起算服务期,而答辩人在这次聘任中并没有续签聘任合同。

答辩人因此也并不存在未满服务期的问题。

第三,这种长达服务期八年的委托培养协议也显然不是答辩人愿意签订的,因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山东XX学院因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不高(学校还曾因大量委培研究生而赢得了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之美名),在当时情况下,学校对本校教师考研究生是要求一律报考委托培养,不允许考统配的,因此,教师只要考研,就只能报考委培,与学校签卖身协议,这种合同显然是不能受到法律保护的。

这也是后来国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职务职称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的弊端,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关键原因。

事实上,合校后的山东XX大学后来也修订了委托研究生服务的期限,原来的规定已归于无效。

学校在人才流动过程中的这种以住房限制人才流动的做法甚为广大教师所不满,答辩人虽然也十分理解学校发展中的人才流失问题,但不应该采取这种不近人情的方式,而更应注重以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学校有这么多教师流失,更应该多从管理上找找原因,申请调离的教师多数是受到不公正待遇才寒心离开的。

这是题外话,不再赘言。

四、我们对被答辩人所主张适用的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的效力存在质疑,它与目前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的有关公房买卖的新文件和政策精神相悖,冲突部分已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能适用于本案。

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限制交易到鼓励自由交易,从不完全产权到完全产权的发展进程。

具体体现在: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住满5年才能上市,至2002年各地开始探索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减少限制房改房上市的条件。

2002年3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开放和搞活住房二级市场的意见》( 鲁政发[2002]22号)第一项

(三)规定加快房改房屋房产权属登记发证进度。

房改售房单位没有办理权属证书的要抓紧申报,已办理的权属证书必须尽快发给职工个人。

尚未发证的已购公房申请上市的,房管部门要优先为其办理登记发证。

因历史原因造成确权资料不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房改房屋,可以在售房单位出具保证书并冻结相应售房资金的前提下,先为购房职工办理权属证书,消除职工房改购房的后顾之忧。 第二项

(二)二规定:简化已购公房上市审批程序。

取消已购公房上市交易过程中房改部门、原产权单位和售房人夫妻双方单位的审批环节。

除位于机关办公区、学校教学区和重要机关、单位集中宿舍区的住宅外,取消原产权单位的优先购买权。

全省所有市、县要确保于2002年上半年全面开放已购公房上市交易。(该意见适用于高等院校)至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务院公报2003第27号]

(十)搞活住房二级市场。

要认真清理影响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的政策性障碍,鼓励居民换购住房。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和原公房出售合同另有约定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对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设置限制条件。

以房改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上市出售时,原产权单位原则上不再参与所得收益分配。

关于执行上述通知的2003年12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3】116号)第12项重申了国务院的上述精神(该意见也明确适用于高等院校)。

上述规定已将限制住房上市的条件仅局限于法律、法规和原公房出售合同另有规定。

而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并不属于法律法规,因此,现在对本案已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其规定也与2002年以后国家和省政府关于鼓励房改房上市的精神相抵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9条规定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中关于限制房改房上市的规定事实上已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已不能适用于本案。

至于原公房出售合同,合同中也并没有聘任期未满校方有权收回住房的规定。

而且,根据省政府上述( 鲁政发[2002]22号)文精神,因答辩人所属房屋不在学校教学区内,因此,甚至连合同所约定的被答辩人方的优先购买权也不应再受保护。

因此,被答辩人要求答辩人缴回住房显然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其所依据的政策现在已失去效力。

被答辩人不仅不应收回住房,还应积极为被答辩人办理齐全房屋产权的全部手续,包括为答辩人的房屋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为被答辩人所购住房上市创造条件。

五、国家房改售房带有福利售房的性质,其中包含着房改参加者,包括配偶一方的工龄补贴、一次性购房补贴等福利补助。

而这些补贴是基于对购房人购房时的身份和对国家贡献大小的确认,是全国性的而不是一个单位实施的政策。

如果收回住房,参加房改者将再也无法享受这些待遇,也就等于剥夺了这些人的房改资格。

从这一点理解,答辩人认为,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是为指导高校住房改革而颁布的具有时效性的政策性文件,其主要针对的是房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房改完毕之后。

如果认为教职工未满服务期擅离教育岗位学校有权按原售价收回住房的规定是针对房改完毕之后,那么,就会明显造成教育领域广大教职员工与其他行业,如企业职工、国家公务员等的待遇不平等,因为这些行业的员工辞职、离职都不曾有这种政策限制,只由双方合同加以约定。

因住房的价格近几年飞速上涨,收回住房与不收回住房所造成的购房人的差价损失已不是小数字。

这种政策的不平等已有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之嫌。

这也是2002年以后国家住房政策取消政策性和体制性限制住房上市的实质原因。

这一点请法庭慎重考虑。

学校收回住房也应给答辩人以市场评估价补偿方为合理。

六、本案显然涉及国家房改政策的适用问题,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就是房改政策文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对 张建诉宏达公司涉及房改政策的公房买卖纠纷一案的讨论意见认为:如果当事人争议的核心是房屋买卖,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益纠纷,处理时涉及房改政策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如果当事人争议的核心为是否适用房改政策以及如何适用房改政策的,不属于民事权益纠纷,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人民法院不宜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本案答辩人和被答辩人双方所诉争核心问题不是房屋买卖,更不是房屋权属争议,因为房屋买卖早已完成并经依法确权。

本案争议的核心是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文的适用问题,这显然是房改政策的适用问题。

人民法院如果依据该文件撤销异议人的房屋产权证,等于司法权僭越行政权,混同了行政部门的行政确认权与人民法院审判权的关系,这也正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作出上述倾向性意见的主要原因。

因此说,该案不应属于民事权益纠纷,因此,人民法院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倾向性意见驳回被答辩人诉讼请求。

此致XX区人民法院

房屋确权纠纷答辩状

延伸阅读:

管辖异议答辩状管辖异议答辩状应该怎么写?下面就由范文小编来为大家整理相关的范文! 管辖异议答辩状(1) 答 辩 人: 路,男,汉族,生于1978年,现住鹤壁市淇滨区,联系电话。 代理人:贾红营,河南XX律...

货物买卖合同答辩状货物买卖合同答辩状1 商品房买卖合同民事答辩状 答辩人(原审原告):,,汉族,19年月日生,住所地:省市镇,公民身份号码:,电话: 被答辩人(原审被告):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市路,法定代表...

抚养费纠纷被告答辩状抚养费纠纷被告答辩状答辩状是一种法律文书,在很多场合都要用到!大家了解答辩状吗?以下是FANWEN51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抚养费纠纷被告答辩状,欢迎大家阅读! 抚养费纠纷被告答辩状...

离婚财产纠纷答辩状离婚财产纠纷答辩状(1) 吴XX离婚财产纠纷民事答辩状 答辩状 答辩人(被告):吴XX,男,汉族,19XX年X月X日出生,身份证号:XXX7,现住成都市武侯XX街X号X栋X单元X号。 电话:XX. 委托代理人:...

管辖权答辩状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带来管辖权答辩状范文三篇,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大家! 管辖权答辩状(1) 答辩人:高xx 高XX诉刘XX离婚纠纷一案,因被告刘XX提出管辖权异议,现答辩人针对被...

买卖纠纷答辩状买卖纠纷答辩状1 答辩人:xxxxxxxxx有限公司 地址:xxx东新乡小洲村委会胡家村 法定代表人:黄xx, 联系电话:13xxxxxxx 委托代理人:万xx,南昌市为民法律服务所 法律工作者。 因东光县...

被告答辩状会给原告吗被告答辩状会给原告吗【1】 1、原告有权要求看答辩状,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

房屋继承答辩状范例继承纠纷的案件一直都有。那么继承纠纷的答辩状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房屋继承纠纷的答辩状范例,以供参考。 继承答辩状范例一 答辩人:李_______(系原告李_____...

诉讼第三人答辩状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