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四下乡”活动情况汇报]根据《××县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集中活动方案》的要求,我局组成“四下乡”法律宣传小分队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并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阅读
2017年下乡知青有什么补贴?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2017年下乡知青补贴政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下乡知青补贴政策
老知青有退休补偿系谣言 市社保局:政策未出台
“家有知青的注意了,看是否符合条件进行补偿。”
近日,一则打着知青可有退休补偿名号的微信消息在朋友圈中流传开来,这条微信中显示,凡当过知青的老年人,均可在每月的退休金中得到50到600元不等的相应补偿。
2月28日,记者求证济宁市社保局得知,这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2月24日,退休数年的王阿姨在微信上收到一条老同事发来的消息,仔细一看内容,王阿姨高兴坏了。
原来,这条微信上写道“给老知青补偿的方案终于定下。
一、插队和兵团一样待遇。
二、目前退休金不足每月4000元的,每月补600元;不足6000元的,每月补300元;不足8000元的,每月补100元;超过8000元的,每月补50元。
三、下乡时间不足三年的,按上述档次的80%补偿;不足六年的100%,超过六年不满十年的,120%;十年以上的,150%.
四、各省市可以跟据本地区的财政状况,提高此比例,但最高不得超过50%.”除此之外,微信里还提到了养老金增加的消息,上面写道“养老金增加的可靠消息,每人130元,工龄工资每年3元,再在2014年12月工资的基础上增加4%.去年是3%,提高了1%.16日到账。
六十岁加20元,七十岁加40元,八十岁加60元。
上述是今天开会得到社保局证实。”
“看到这个消息后我半信半疑,但是上面写着社保局已经证实了,而且是我以前的老同事发来的,我觉得应该是真的。
”王阿姨告诉记者,她随后便把这则消息分享给女儿赵女士。
“现在微信上谣言太多,老年人的辨别能力也比较差,我看这个消息并不像官方发布的,便打电话到社保局进行询问求证。
”赵女士说,当时工作人员就告诉她,根本没有这回事。
赵女士告诉记者,母亲曾是知青,那段经历让她吃了不少苦,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他们那个年代特有的经历,现在听说有国家补偿的消息,她们的小圈子里传得很厉害。
”赵女士说,但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谣言也让她感觉很心塞。
“像我母亲都快60岁了,听到这种消息可高兴了,但这始终是个假消息,编这种东西骗老年人的人实在不道德。”
随后,记者联系了济宁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从未听过类似“知青养老补偿金”方案。
“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我们没有开会确认,也没有向任何人证实过,更没有接到过任何类似文件。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至今未收到关于2016年企业养老金调整的相关文件,所以现在仍然执行2015年出台的企业养老金调整办法。
“一切消息还是要以我们的官方网发布为准。”
知青的养老金参保是如何规定的
所谓“老知青”,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初从城镇上山下乡到农村当知青的这一大批人。
目前,这一大批人中的大多数已到了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
他们中的许多人返城后工资不高,退休后收入就更少,还有不少人因企业的关、停、并、转下岗而多年生活无着落,因而成为社会又一新的困难群体。
“老知青”中的特困群体问题不仅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在大多数地方一直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从有关媒体看,这个问题不仅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和大城市存在,而且在不少中、小城市和城镇同样比较突出。
目前从不少渠道反映的信息看,“老知青”问题在不少地方解决得并不如意。
为此,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老知青”给予更多的关注,妥善解决“老知青”社会养老问题,把它看做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我们建议:
1.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出台有关政策规定,出面协调地方有关部门,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把返城知青的退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关系转到现在的居住地。
2.各地政府制定出台有关政策规定,原城市下乡知青“农转非”后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市居民“低保”时,其知青身份和下乡年限以原劳动(知青办)管理部门审核认定的结果为准。
具体操作办法应由省级政府统一制定。
同时,通过国家有关方面出台的相应政策,规定各级劳动保障、民政、财政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将已经“农转非”的下乡知青作为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市居民“低保”覆盖面的重点,尽快纳入保障范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老年大国。
知青作为今日中国老年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多,情况也更为复杂,急待政府和社会各方给予关注和支持。
本文仅根据国内已公布的各类相关数字和政策,对当前中国知青养老问题作一深入剖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阅读】知青养老问题解读
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慨况
中国从21世纪初就进入老龄社会。
根据国际统计的惯例,通常60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10%,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中国早在2005年,60岁以上人口比率就已达11.5%,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达到7.6%。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亚洲老年人口的二分之一,截至2011年底的数据,大陆60岁以上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13.7%。
而在2014年3月的全国人大、政协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养老研究学者的最新数字,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己达2亿,占全国人口15.4%。
中国三无老人(即无子女、无老伴、无经济来源老人)已达3000万,而全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生活自理能的老人有3000万,空巢老人有1亿。
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曾提出:中国养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老龄人口基数过大。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
并预测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3亿,2025年达到3亿,到2035年,中国将会出现不足两名纳税人就要养活一名养老金领取人。
由于老龄人口呈现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趋势很明显,加之“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特定结构,中国未来的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而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更使中国面临的养老压力空前沉重。
受知青返城相关政策的影响,中国第一大市上海现时号称中国“头发最白”的城市,全市人口中超过20%逾60岁。
而到20030年,这一比例将达40%。
北京的老龄人口现时占总人口比率也超过了15%。
不久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1990年18个中国人养一个老人;2000年10个人养一个;现在3个养一个;很快就将要2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
“银发潮”的来袭令中国跑步进入老龄社会。
二、知青老年化状况
在中国社会养老的大形势下,知青老龄化状态及养老问题尤为严峻。
中国改革进程中出现各类的不完善“阵痛”,诸如基尼系数过高,贫富差距过大,缴纳社保金和退休养老金领取出现双轨制,社会养老资源稀缺匮乏等,知青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一)据有关专家统计:中国60岁至70年老年人中,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占到70%左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有企业亏损倒闭、破产、改制。
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其中知青占75%左右。
21世纪初至今退休的老年人中,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占三分之二。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老知青刘晓萌在《不要美化上山下乡》一文中说:“现在城市的底层,被边缘化的贫民,很多都是当年的知青。
前几天看到知青作家梁晓声有个谈话,他说85%的知青处在社会底层。
落入底层的原因当然有多种,有的原本就是工农子女,家境差、文化水平低,又没有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他们在农村呆的时间较长,后来没能升入大学;再有就是他们的家庭出身不好。
所以我觉得不能忘记这些人。
他们落到今日的境地,当初政策的制定者要负很大责任”。
(二)知青老人中的绝大多数处于社会的最低层,退休金低,仅够维持自身生活,若患病或需要护理,就会捉襟见肘,无力承担,陷入窘困境地。
2013年2月2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全国老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绝大多数知青未富先老,退休后由于领取的退休金少,社会保障低,早已沦为社会最低层的庞大弱势群体。
学者杨娟、李实在《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5期刊登《下乡经历对知青收入的影响》指出:“文革的十年浩劫造就了一代特殊的人群——知青。
他们经历了经济转型中不可避免的几次震荡:年轻时遭遇文革不得不下放到艰苦的农村或农场,中年时因为教育程度所限面临下岗的困境,晚年时其子女的就业状况又出现严峻的挑战。
”该文指出:“上山下乡使知青的教育中断,从而可能会影响到之后的收入水平。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收入会随着教育水平或教育年限的提高而增长,所以上山下乡对知青的收入水平有明显负作用。
文革造成一代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中断,类似于欧洲国家所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减少了年轻人的教育投入,也使其收入遭到损失”。
该文并指出:“通过运用经济和统计的分析方法,估计了下乡经历对知青工资的影响。
发现下乡经历对知青收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
低收入知青群体的差距非常大,也就是说一部分知青的生活将非常艰难。
对排除政策补偿的工资进行OLS的回归结果表明,下乡经历对知青收入的影响显着为负”。
(三)由于中国1979后来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加速了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因知青家庭基本上都只生育一个子女,知青老龄化后,许多知青子女不在身边,养老靠子女成为一种奢求,导致知青老人中空巢现象很普遍。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知青老人已逐渐进入半失能、失能状况,更令晚年养老举歩维艰。
三、知青养老抽样调查
笔者是一位1969年下鄉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老知青,大量耳闻目睹周边熟悉的知青老年之艰辛凄凉,一直密切关注知青老人到生活状况,不久前自发做了一個知青老年生存状况的调查,对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四营26连、28连、30连的扬州知青返城后的状况及养老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把調研知青分為四种类型;
(一)特困户:有的知青经济条件差,终生未娶,无子女,孤寡老人;有的知青已丧偶,40多岁就下岗,身患疾病,每月只有300多元生活费。
子女也是普通工人,收入较低。
這樣的特困户有18人,占调查知青总数400人的4.5%。
(二)贫困户:有的夫妻双方是知青,都是下岗、退休职工,单位倒闭或卖给私人老板、原单位领导层。
他們的职工身份已置換,买断工龄,一次性拿了2-3万元的买断金,失业回家,“五金一险”要由自己交;或由原单位先帶交,但个人要打借条,退休后在退休金中扣除。
一些人失业后雖又重新工作,但都是无技术含量,劳动量大、报酬低的工作,还要供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生活十分窘困。
這樣的贫困户有365人,占调查人数的91.5%。
上述的特困户与贫困户合计有383人,占调查人数的95.75%。
(三) 富裕户:知青夫妻双方或一方是企事业单位、國企的领导、中层干部、學校教师等。
他們退休前的收入颇丰,退休后所領的退休金達5000元以上, 還有医保、商业保险、年金等。
这样的知青富裕户有9人,占调查知青的2.25%。
(四) 富足户:有极少数知青回城后較為幸運,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经商下海,经过努力拼搏,如今事业有成,成为知青中的成功人士,经济相當富足。
这样的知青有3人,占调查知青的0.75%。
上述的富裕户与富足户合计有12人,占调査人数的3%。
以上知青养老状况调查結果雖然范圍有限,但卻是全国知青老年生活状况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江苏属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 知青状况已經较其它地区為好,相信其他內陸省市的情況會更差。
四、知靑养老调查結果综合分析
根據上述所作的抽样调查,筆者特對國內知青晚年養老情況作一粗略分析。
(一) 贫困户占絕大多数
筆者調查的特困户与贫困户占95.75%,占调查知青的絕大多数,這一情況值得注意。
清华大学教授李強認為,現時生活在城市底层的民众有55%,中层阶级約占30%左右。
按照李强教授的分析,知青的贫因比率是李強教授分析比率的0.75倍,明显高于其他的社會群体。
知青老人的絕大多数生活在中國社会底层,低退休金仅能维持日常简单生活,平时的文化生活,休闲旅游,定期体检等有品质的生活需求,只是一种奢求。
若遇患病需要治疗护理,或生活失去自理能力,就必然陷入窘迫凄凉的境遇。
现在內地老人中常见的心血管病,只要住院检查治疗10多天,就得花费1萬多元,除去医保能报销75%,病人还要自费30%另还要付“门槛”费800元。
如果碰上动手术,連手术费、住院费、护理费、“红包” 在內,动辄就要几万、十几万,这对于只有1000多元退休金,勉強渡日的知青老人,實在是难以承受的负担,故有知青這樣無奈自嘲;“小病拖,大病扛,只有等着见阎王”。
有一位男知青出身贫寒,身患肺结核、内风湿多種疾病,终身未娶,孑然一身,成了孤寡老人,长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也无钱到医院治疗护理。
扬州市仅有一家公立的福利老人院,远在郊区,床位早滿,排队輪候要10年后,而且不接收失能老人。
故此,这位知青只能孤身躺在家中,死拖活捱,靠社区義工不定期地探望、顿饭,有時送一次饭要吃
一、二天。
盡管當地知青已經组织起来,經常送饭护理,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無法给予穩定、有保障的治疗护理和生活照应。
2013年,这位长期臥床患病的知青死在家里一星期后才被人发现,還是知青和社区派人把其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火化后骨灰无人要,無法安葬,社区要知青把骨灰带走。
这个 “三无” 知青老人最后這樣无依无靠死去的凄惨境遇,是當今社会的缺失和耻辱。
有一位女知青刘春兰1969年3月上山下鄉,下鄉前就有严重哮喘病,说话走路都喘得厉害,下鄉后根本不能参加体力劳动,连队分配她看菜园,回城后分配在社办工厂工作,工资低,无钱治病。
九十年代下岗后,女儿失业,丈夫踏三轮车,生活更为窘迫困难。
她日常简单生活都难以为继,更无从到医院治病,也不参加任何的知青聚会,在极度贫困中苟延残喘,对未來生活失去信心,心情极度痛苦絕望,最终上吊自尽。
还有一對知青夫妇,女儿在国外工作,这对空巢老人退休金加起来只有2000多元,生活艰苦,无钱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保健护理,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后來中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女儿雖回國陪伴护理照顾一段时间,后來也回去了。
这对知青老人经过治疗,稍有恢复,但行动不便,只有半自理能力。
后经当地知青组织爱心小组热情相助,轮流帮助买菜、烧饭,料理家务,扬州电视台专门為此报道表扬。
类似以上事例还有许多,不逐一例举。
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现象还会越来越多,知青老人的不幸事情还会經常发生。
(二) 富裕户少,有的因病致贫。
知青调查中的富裕户、富足户只有12人,占调查知青的3%。
按清华大学李強教授的“城市中层阶级占30%”的推断,若富裕户就相当于城市的中层阶级,知青中层阶级只占城市中层阶级旳十分之一。
筆者调查的400个知青中,沒有一个公务员编制,只有两人虽在市级局机关担任中层干部,但只是亊业编制,虽然在职时工资待遇与公务员相差不大,但退休后待遇与公务员退休差距较大,退休金只有公务员及同等退休人员的60%左右。
知青的富裕户雖然比贫困户退休金高一倍多,医疗保障,生活质量也要好得多,但他們有时也脆弱。
因为年紀一天天老了,随之而來是就是年老体弱或患病,也要進入弱势群体。
老年人都會有依靠感,希望能依靠子女。
然而由于知青絕大多教是独生子女,据统计知青中近三分之一是空巢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
有钱的稍好一些,老人可以住进私办养老院,但一旦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或需要治病护理,养老院也是不负责旳。
故他們既使养老金多些,一旦患上大病也陷入窘境。
有一双知青夫妇,妻子不到50岁患乳腺癌死亡,男知青在中学当教师,退休后的退休金有4000多元,不幸65岁患肌肉萎缩症,后期瘫痪在床,呼吸要靠呼吸机,大小便失禁。
儿子远在西安工作,被迫请假回家服侍照顾父亲,但不可能长期请假在家服侍病人,當地的全天侯护理工很难找,而且工资很昂贵。
儿子无奈,只有将瘫痪并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父亲,用担架抬上火车,带到千里之外的西安,安置在身旁,一边工作,一边照应父亲。
(三) 知青家庭空巢现象普遍
上世纪七十年代下半叶是知青返城、结婚的高峰期,恰恰这时期中国開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知青婚后都只能生育一个子女。
21世纪中国进入老年化时代后,人口的红利时代结束,知青一代首当其冲要面對老年化問題,要面對社会养老福利设施不足;社会养老资源奇缺;政府的养老福利政策不配套、不健全等巨大困扰,令独生子女政策極大冲击了“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
如今知青二代又进入结婚年龄,许多知青家庭就變成“4+2+1模式”,即两个年青人夫妻要赡养照理四个老人,同時還要撫養一个子女,令知青老人空巢现象非常普遍。
事實上,許多知青隨著年龄衰老,身体多種疾病逐步纏身,十分需要身旁有人照料护理。
由于知靑大都退休金低,醫保条件差,普遍难以维持养老治病。
就是经济富裕的知青家庭,由于身边无子女照顾,养老也举步维艰。
以上众多的知青养老窘事表明了两大困扰:一是经济拮据;二是无人护理。
(四) 知青贫富与文化高低相应
筆者调查了解的400个知青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文化高低与贫困、富裕程度相對应。
這400个知青中半文盲、初小文化程度的占67%;初中文化的占28%,其中絕大多数是1968届的初中文化,其实只有初一程度;高中以上文化的僅占5%。
江蘇地區1969年初上山下鄉时,不少知青只有十
五、六岁,最小的只有十四岁,都是在校中、小学生或社会青年,屬于学龄階段的儿童、青少年。
他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回城后,大部分分配在社办集体企業或商业单位工作,職業的技术含量低,收入較低,工作环境差,當時已處于城市边缘群体。
九十年代初由于大批企业关停并转,许多知青被迫失业在家;有的知青雖能二次就业,但因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无技术專長,大都只能干一些脏活累活;很多都是路頭摆摊卖小吃、水果的小販;有的則当保姆、钟点工、踏三轮车等。
這類的所謂“二次就业”收入很微薄,难以养家糊口。
但许多知青迫于生计不顾年老体弱还要打工挣钱,處境十分艱難。
其中也有少數知青不甘现状,奮發向上,参加自学高考、电大、职大、函授等,重新走进课堂学习,经过拼搏努力获得大专文凭,或学到新的专业技术,跻跃到机关、学校、央企工作,改变了自己命运,獲得較好待遇。
这部分人多為學校校长、企業厂长、干部、教师等,退休金相对较高,生活境况也相对较好。
五、知青养老困境的原因
中国地广人多,国情复杂,进入老年社会后面临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多,当局和社会都深感困扰。
就知青养老问题而言,笔者认为当前存在“四大缺位”,即主体缺位、政策缺位、资金缺位、资源缺位;还有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
(一) 养老主体缺位
中国传统历来强调“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
人进入老年必然产生依赖感,究竟能依赖谁?80年代曾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90年代变成,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新世纪后大家的共识是,养老不能靠政府。
中国传统的养老理念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对当代的中国社会已不现实。
因为1979年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普遍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三口小家庭,他们的独生子女婚后呈现“4+2+1”的倒三角模式。
一对年轻夫妇要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自己还要工作挣钱,导致很多年轻家庭负担很重,照顾老人往往力不从心。
有人戏称,中国独生子女的一生是:无比幸福的童年;无比沉重的中年;无比凄惨的晚年。
在当今中国,要实现“养老靠社会”是很不现实的。
因为“养老靠社会”的实质就是要依靠政府或社会慈善公益组织,而中国的社会公益慈善机构组织现时很不完善,国民整体慈善意识不强,老百姓也好,企业家也好,他们的捐助慈善多是发生大灾大难的时侯,依靠广大民众的善举不可能支撑永久性的社会慈善开支。
2014年3月的“两*”代表曾这样回答记者:“社会养老不能靠政府,要靠家庭”。
这显然是推缷责任的套话,社会必须负起养老的全面责任。
中国的政府是一个大政府,拥有无所不包的权力、财力。
政府的钱都是来自纳税人的,当然对社会养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养老是去中国的政府当前要面对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之一。
(二) 养老政策缺位
许多社会研究专家都强烈批评当前中国的政府的养老政策,如认为养老金的双轨制不合理,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缴纳社会保险金的比率过高等等,他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的这些养老政策极不符合人性化,也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1.养老保险替代率过高:养老是当前中国民众都面对的首要问题,其中以养老保险替代率问题最为突出。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关键性指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的平均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平均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从一个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得知他的退休生活大致在一个什么水平。
现时中国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的替代率,已经下降至40%以下。
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应为为55%,中国已经低于国际警戒线。
而机关、事业单位由于沿用财政包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约为90%左右。
2.社会保险金缴费率过高:现时中国社会保险金缴费率在全世界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为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和香港、台湾的4.6倍。
现时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已经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更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
社会学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现时企业职工负担的社保缴费过高,以政府规定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保五险”计算,目前企业缴费占比30%,企业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占11%,如果再加上目前高达10%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这样的社保缴费率在全世界已经是最高的。
3、缴纳社保金、领取养老金实行双轨制:
现时中国缴纳社保金,领取养老金釆用着二套方案。
一套是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在职时不缴付养老保险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他们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资最多90%的退休金,此称“免缴型”。
另一套是对企业现行职工实行的社会保险统筹制度,基数是根据个人每月的税前工资,由企业负担20%,职工本人负担8%,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月约为在职工资的40%-50%,此称“缴费型”。
这种不平等方式意味着企业职工要拿他们缴纳的养老金,为国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员工“买单”。
据统计,中国的政府2010年向退休公务员的财政转移支付了为218亿美元,达当年GDP的5.4%。
作为老知青的中国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这样认为,“养老双轨制”是一个带有严重歧视性的剥削制度,强制性的把中国人给划分成了不同等级。
“养老双轨制”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公,对社会的就业平衡、人才流动也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为什么同是中国在职人员,普通职工缴纳的养老金要占工资的28%,而政府公务员却无须缴纳;但退休后,政府公务员的退休金却可以是一般普通职工3倍。
如以江苏省的处级公务员为例,他们从不用缴纳社保,但所拿的退休金可高达
七、八千元,一般职工只有
二、三千元,明显违反公平、公正原则:
(三) 养老资金缺位:
中国的政府的财政对社会养老保障的投人较少。
王锡锌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政府对社保的整体投入太少,现时的社保投入水平仅占财政指出的7.5%,远低于德国的55.5%,加拿大的45.6%,美国的30.2%。
然而现时中国的政府每年的行政经费开支,却高达20%。
据有关媒体报导,中国的政府最早于2001年决定做实8%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时,最早曾以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做试点。
8%由财政补贴5%,其中中央财政给3.75%,辽宁省拿出1.25%。
到2002-2003年黑龙江、吉林两省加入该试点后,也沿用此比例;但后来做实个人账户的试
延伸阅读:
三下乡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当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教育、企业商界也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社会实践、社会认识、社会经验。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
教师下乡支教有补贴吗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是否有补助?国家会为下乡支教的教师发放生活补贴。下面是小编给你带来的关于下乡支教教师补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下放知青联谊会开幕致辞尊敬的带队干部、老农代表、各位老战友:新年好! 灵猴腾空去,金鸡报春来。在这春暖花开、和风惬意的新春之即,我们终于荣幸地迎来了留车余田知青队下放知青分别后的第一次...
家电下乡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集中、有效的宣传,让家电下乡政策内容辐射到全县每个乡镇、每个村组、每个农户,让农民群众深入了解政策、明白政策,让各级干部、生产企业、销售商家准...
2010年卫生下乡义诊活动方案根据《中共达县县委办公室、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达县第十六届科普活动月暨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卫生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
2017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各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
2018年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各团总支、学生分会,各学生社团: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
国土资源局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方案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活跃城乡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政治和文明素质。现制定我局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