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法律制度

完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04月01日 编辑 fanwen51.com

[浅谈如何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无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司法制度。它积极吸收...+阅读

【关键词】司法鉴定;辅助t作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4-0292—02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

《决定》),《决定》实施后,我国已经运行了近20年的

法鉴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法院把司法鉴定工作

交付给社会机构,法院不再拥有自主鉴定的职能。《决

定》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鉴定机构的独立、鉴定人资

格的确定以及鉴定人负责制度的实行等等,都很好地

完善了司法鉴定体制。

人民法院取消自主鉴定权后,不是不需要司法鉴

定人员,而是不再开展司法鉴定工作。但是对于司法

鉴定文书的审查,对于司法鉴定委托的规范、高效运

作.却是必须的。因此只有在法院内建立起司法技术

辅助工作机制,完善司法技术辅助t作管理制度,发

挥司法技术人员的辅助功能,才能保证审判工作和执

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法院可以留下业务精湛的鉴定人

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

作。技术室的职能由自主鉴定向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转

变。技术室的鉴定人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

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技术室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证

据展开。司法鉴定有“证据之王”的美誉,对案件的发

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诉讼就是一

场“鉴定大战”,矛盾和焦点都集中在司法鉴定上。技

术人员对司法鉴定的审查判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

法官在专业问题方面限于自身知识、经验、技能的不

足.需要技术人员的辅助以弥补缺陷。同时司法鉴定

体制改革过程中,鉴定体制尚未完善,在鉴定启动、鉴

定管理、审查监督、鉴定结论质证、违法鉴定责任追究

等制度方面还有缺陷,容易造成鉴定结论的不科学、

不客观、不公正。因此人民法院的技术室工作不仅不

能削弱.还应当加强,以控制、影响、促进鉴定质量的

提高和帮助法官认定鉴定结论,对于如何转变和加强

技术室的t作。笔者作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技术室人员帮助审判人员对诉讼中的案件行

使鉴定和重新鉴定决定权。并进行鉴定的委托和组织

监督

(一)司法鉴定的启动需要中立性,中立性是司法

鉴定的本质要求.在程序上必需体现司法公正性。司

法鉴定与当事人单方的举证鉴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委托管理模式,在诉讼中,当事人单方委托的鉴定,因

其鉴定人的中立性和送检材料的真实性、全面性有程

序上的缺陷,难免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合理质疑,而由

人民法院依职权或应当事人申请决定启动实施司法

鉴定.从形式上和程序上保障了鉴定的中立性、鉴定

主体的合法性、鉴定客体的真实性。有助于法官对事

实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判,对消除诉累、上访等现象

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审判人员在判断某一专业问

题是否有鉴定的必要和可能时.也需要技术人员辅助

的帮助,因此,在诉讼中应该由技术室帮助审判人员

行使鉴定决定权来保证程序正当。

(二)根据《决定》规定,鉴定机构之间具有平等

性。所作出的鉴定结论也是平等的。从表面上看,鉴定

是中立了.而在实际的运作中鉴定机构由于经济利益

驱动.鉴定结论往往为了迎合不同当事人的需要而有

所差异。很有可能违反其中立地位.同时各个鉴定机

构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和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经验

差别较大,都有可能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准确

性,从而使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可

能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由司法技术人员指派或

委托鉴定人符合程序规范.所委托鉴定事项及送捡材

料是经过审查确定的,并由司法技术人员对鉴定过程

进行组织、监督.不会随意委托一些不合格的机构进

行鉴定,从而保证了鉴定质量,避免浪费人力物力,防

止出现不必要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

二、技术室在对外委托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应

进一步完善相关委托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越来越

[作者简介]刘长远(1971一),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主检法医师,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主要人事司法鉴定

制度的研究。tel:+86—0831—2322315;e—mail:llleha#163.corn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4期)

多,司法鉴定范围日益扩大。审判业务庭在碰到需要

委托检验、鉴定、审计、评估、拍卖等t作时,将统 12全文查看一移

送技术室处理。根据《决定》规定,技术室在委托社会

机构时所委托机构应是依法批准的司法鉴定机构才

可以进行鉴定t作。鉴于目前社会上此类机构鱼龙混

杂,技术室为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将采取严

格的审查准入制度,对于已取得司法鉴定资格证的从

事司法鉴定t作的社会专业机构或专家,将通过集中

事前审查,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选择各方面

都比较优秀的机构和专家人册,编制法院的“专家机

构和专家名册”。按照具体案件的鉴定要求。通知双方

当事人一起按下列程序确定鉴定机构:(1)双方协商选

定适格的鉴定机构;(2)由法官提供几个鉴定机构供双

方选择;(3)若上述方法无效,再由法官主持双方当事

人从法院名册中通过随机方法选定一家鉴定机构。汇

编入册的机构和人员都由法院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鉴

定机构诚信和质量评价制度,根据该机构受理司法技

术工作情况,对不履行义务、违反有关规定,尤其是不

按规定履行鉴定人出庭义务的机构和专家,会将其淘

汰出法院名册,并向有关机关发出司法建议书。

三、从技术辅助人员中培养复合型的专家法官

有的地方人大、政协代表提出“人民法院在审理

关于医疗、伤残纠纷案件中应更加专业化”的提议,可

以通过遴选、任命复合型法官来解决专业性案件的审

理。技术室中有审判职称的法医技术人员应加强审判

业务知识的学习,今后可作为复合型法官参加合议庭

审理案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参加审判。法官在审理

医疗纠纷案件、工伤事故案件、伤害案件的过程中,限

于自身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的不足.往往难以对有关

法医学鉴定、医疗事故鉴定作出合理的评价.有的专

业问题太复杂。即使鉴定人员出庭阐明了其所采用的

方法、依据材料及观点,进行了解释,双方当事人也进

行了较为有效的质证,法官也不一定能够作出合理、

有效的判断。因此应提倡审判的专业化.即在审理涉

及专业问题的案件中应有相关专业的人员参加合议

庭,使案件得到正确及时的解决。各业务庭根据案件

需要(包括刑事和民事方面的案件),可以从技术室临

时邀请复合型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专业性强的案件.

如医疗纠纷案件、t伤事故案件、伤害案件等.参加合

议庭的技术型法官同样受到回避制度、合议制度等庭

· 293 ·

审规则的制约。既符合正当程序原则,同时又弥补了

法官对专门问题方面的不足,使案件能得到公正、及

时的解决。

四、对审判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技术咨询

和审核

技术室应审判业务庭的委托可对审判中的案件

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审核,主要是对鉴定程序、鉴定

方法和鉴定结论等进行审查并出具意见书。

(一)审查鉴定主体是否合法。审查鉴定人是否具

有鉴定人资格,是否有解决这些专门性问题所应具备

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鉴定主体是否是经特别授权的

合法的鉴定机构和人员。

(二)审查鉴定结论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

的规定。如鉴定人是否达到法定人数,鉴定人是否在

鉴定书上签名或盖章等。

(三)审查鉴定程序是否合法。鉴定委托、受理、实

施等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鉴定人是否具有需要回

避的情形等。

(四)鉴定资料是否真实、是否符合鉴定条件、是

否能够作为鉴定的基础资料等。

(五)审查鉴定人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经过国家有

关部门的计量认证,是否先进、可靠,采取的方法和操

作程序是否科学、规范、正确,其所获结果的准确性如

何等。

(六)审查鉴定结论是否有科学根据,论据是否充

分,论证是否合理,论据与结论之间是否有矛盾等。对

出现以上情形,有明显不妥之处的,可建议法官不采

信该鉴定书或启动重新鉴定,对于严重违规、鉴定错

误明显的鉴定机构。还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发出司法

建议书,对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另外,技术室人员有在死刑执行中进行技术监

督、指导和确认死亡等工作职责。

通过以上思考和建议.希望能改革完善人民法院

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管理制度,做好司法技术辅助丁作

职能调整。并探索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目标、任务

和制度。使技术室工作能充分满足法院审判的需要,

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

的独立、公正、科学、规范、管理有序的司法鉴定体制

打下良好的基础。

(收稿:2006—06—17) 12全文查看【关键词】司法鉴定;辅助作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4-0292—02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

《决定》),《决定》实施后,我国已经运行了近20年的

法鉴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法院把司法鉴定工作

交付给社会机构,法院不再拥有自主鉴定的职能。《决

定》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鉴定机构的独立、鉴定人资

格的确定以及鉴定人负责制度的实行等等,都很好地

完善了司法鉴定体制。

人民法院取消自主鉴定权后,不是不需要司法鉴

定人员,而是不再开展司法鉴定工作。但是对于司法

鉴定文书的审查,对于司法鉴定委托的规范、高效运

作.却是必须的。因此只有在法院内建立起司法技术

辅助工作机制,完善司法技术辅助作管理制度,发

挥司法技术人员的辅助功能,才能保证审判工作和执

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法院可以留下业务精湛的鉴定人

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

作。技术室的职能由自主鉴定向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转

变。技术室的鉴定人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

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技术室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证

据展开。司法鉴定有“证据之王”的美誉,对案件的发

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诉讼就是一

场“鉴定大战”,矛盾和焦点都集中在司法鉴定上。技

术人员对司法鉴定的审查判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

法官在专业问题方面限于自身知识、经验、技能的不

足.需要技术人员的辅助以弥补缺陷。同时司法鉴定

体制改革过程中,鉴定体制尚未完善,在鉴定启动、鉴

定管理、审查监督、鉴定结论质证、违法鉴定责任追究

等制度方面还有缺陷,容易造成鉴定结论的不科学、

不客观、不公正。因此人民法院的技术室工作不仅不

能削弱.还应当加强,以控制、影响、促进鉴定质量的

提高和帮助法官认定鉴定结论,对于如何转变和加强

技术室的作。笔者作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技术室人员帮助审判人员对诉讼中的案件行

使鉴定和重新鉴定决定权。并进行鉴定的委托和组织

监督

(一)司法鉴定的启动需要中立性,中立性是司法

鉴定的本质要求.在程序上必需体现司法公正性。司

法鉴定与当事人单方的举证鉴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委托管理模式,在诉讼中,当事人单方委托的鉴定,因

其鉴定人的中立性和送检材料的真实性、全面性有程

序上的缺陷,难免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合理质疑,而由

人民法院依职权或应当事人申请决定启动实施司法

鉴定.从形式上和程序上保障了鉴定的中立性、鉴定

主体的合法性、鉴定客体的真实性。有助于法官对事

实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判,对消除诉累、上访等现象

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审判人员在判断某一专业问

题是否有鉴定的必要和可能时.也需要技术人员辅助

的帮助,因此,在诉讼中应该由技术室帮助审判人员

行使鉴定决定权来保证程序正当。

(二)根据《决定》规定,鉴定机构之间具有平等

性。所作出的鉴定结论也是平等的。从表面上看,鉴定

是中立了.而在实际的运作中鉴定机构由于经济利益

驱动.鉴定结论往往为了迎合不同当事人的需要而有

所差异。很有可能违反其中立地位.同时各个鉴定机

构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和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经验

差别较大,都有可能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准确

性,从而使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可

能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由司法技术人员指派或

委托鉴定人符合程序规范.所委托鉴定事项及送捡材

料是经过审查确定的,并由司法技术人员对鉴定过程

进行组织、监督.不会随意委托一些不合格的机构进

行鉴定,从而保证了鉴定质量,避免浪费人力物力,防

止出现不必要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

二、技术室在对外委托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应

进一步完善相关委托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越来越

[作者简介]刘长远(1971一),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主检法医师,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主要人事司法鉴定

制度的研究。l:+86—0831—2322315;—mil:lllh#163.corn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4期)

多,司法鉴定范围日益扩大。审判业务庭在碰到需要

委托检验、鉴定、审计、评估、拍卖等作时,将统[]一移

送技术室处理。根据《决定》规定,技术室在委托社会

机构时所委托机构应是依法批准的司法鉴定机构才

可以进行鉴定作。鉴于目前社会上此类机构鱼龙混

杂,技术室为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将采取严

格的审查准入制度,对于已取得司法鉴定资格证的从

事司法鉴定作的社会专业机构或专家,将通过集中

事前审查,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选择各方面

都比较优秀的机构和专家人册,编制法院的“专家机

构和专家名册”。按照具体案件的鉴定要求。通知双方

当事人一起按下列程序确定鉴定机构:(1)双方协商选

定适格的鉴定机构;(2)由法官提供几个鉴定机构供双

方选择;(3)若上述方法无效,再由法官主持双方当事

人从法院名册中通过随机方法选定一家鉴定机构。汇

编入册的机构和人员都由法院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鉴

定机构诚信和质量评价制度,根据该机构受理司法技

术工作情况,对不履行义务、违反有关规定,尤其是不

按规定履行鉴定人出庭义务的机构和专家,会将其淘

汰出法院名册,并向有关机关发出司法建议书。

三、从技术辅助人员中培养复合型的专家法官

有的地方人大、政协代表提出“人民法院在审理

关于医疗、伤残纠纷案件中应更加专业化”的提议,可

以通过遴选、任命复合型法官来解决专业性案件的审

理。技术室中有审判职称的法医技术人员应加强审判

业务知识的学习,今后可作为复合型法官参加合议庭

审理案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参加审判。法官在审理

医疗纠纷案件、工伤事故案件、伤害案件的过程中,限

于自身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的不足.往往难以对有关

法医学鉴定、医疗事故鉴定作出合理的评价.有的专

业问题太复杂。即使鉴定人员出庭阐明了其所采用的

方法、依据材料及观点,进行了解释,双方当事人也进

行了较为有效的质证,法官也不一定能够作出合理、

有效的判断。因此应提倡审判的专业化.即在审理涉

及专业问题的案件中应有相关专业的人员参加合议

庭,使案件得到正确及时的解决。各业务庭根据案件

需要(包括刑事和民事方面的案件),可以从技术室临

时邀请复合型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专业性强的案件.

如医疗纠纷案件、伤事故案件、伤害案件等.参加合

议庭的技术型法官同样受到回避制度、合议制度等庭

· 293 ·

审规则的制约。既符合正当程序原则,同时又弥补了

法官对专门问题方面的不足,使案件能得到公正、及

时的解决。

四、对审判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技术咨询

和审核

技术室应审判业务庭的委托可对审判中的案件

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审核,主要是对鉴定程序、鉴定

方法和鉴定结论等进行审查并出具意见书。

(一)审查鉴定主体是否合法。审查鉴定人是否具

有鉴定人资格,是否有解决这些专门性问题所应具备

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鉴定主体是否是经特别授权的

合法的鉴定机构和人员。

(二)审查鉴定结论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

的规定。如鉴定人是否达到法定人数,鉴定人是否在

鉴定书上签名或盖章等。

(三)审查鉴定程序是否合法。鉴定委托、受理、实

施等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鉴定人是否具有需要回

避的情形等。

(四)鉴定资料是否真实、是否符合鉴定条件、是

否能够作为鉴定的基础资料等。

(五)审查鉴定人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经过国家有

关部门的计量认证,是否先进、可靠,采取的方法和操

作程序是否科学、规范、正确,其所获结果的准确性如

何等。

(六)审查鉴定结论是否有科学根据,论据是否充

分,论证是否合理,论据与结论之间是否有矛盾等。对

出现以上情形,有明显不妥之处的,可建议法官不采

信该鉴定书或启动重新鉴定,对于严重违规、鉴定错

误明显的鉴定机构。还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发出司法

建议书,对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另外,技术室人员有在死刑执行中进行技术监

督、指导和确认死亡等工作职责。

通过以上思考和建议.希望能改革完善人民法院

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管理制度,做好司法技术辅助丁作

职能调整。并探索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目标、任务

和制度。使技术室工作能充分满足法院审判的需要,

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

的独立、公正、科学、规范、管理有序的司法鉴定体制

打下良好的基础。

(收稿:2006—06—17)【关键词】司法鉴定;辅助t作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4-0292—02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

《决定》),《决定》实施后,我国已经运行了近20年的

法鉴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法院把司法鉴定工作

交付给社会机构,法院不再拥有自主鉴定的职能。《决

定》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鉴定机构的独立、鉴定人资

格的确定以及鉴定人负责制度的实行等等,都很好地

完善了司法鉴定体制。

人民法院取消自主鉴定权后,不是不需要司法鉴

定人员,而是不再开展司法鉴定工作。但是对于司法

鉴定文书的审查,对于司法鉴定委托的规范、高效运

作.却是必须的。因此只有在法院内建立起司法技术

辅助工作机制,完善司法技术辅助t作管理制度,发

挥司法技术人员的辅助功能,才能保证审判工作和执

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法院可以留下业务精湛的鉴定人

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

作。技术室的职能由自主鉴定向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转

变。技术室的鉴定人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

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技术室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证

据展开。司法鉴定有“证据之王”的美誉,对案件的发

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诉讼就是一

场“鉴定大战”,矛盾和焦点都集中在司法鉴定上。技

术人员对司法鉴定的审查判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

法官在专业问题方面限于自身知识、经验、技能的不

足.需要技术人员的辅助以弥补缺陷。同时司法鉴定

体制改革过程中,鉴定体制尚未完善,在鉴定启动、鉴

定管理、审查监督、鉴定结论质证、违法鉴定责任追究

等制度方面还有缺陷,容易造成鉴定结论的不科学、

不客观、不公正。因此人民法院的技术室工作不仅不

能削弱.还应当加强,以控制、影响、促进鉴定质量的

提高和帮助法官认定鉴定结论,对于如何转变和加强

技术室的t作。笔者作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技术室人员帮助审判人员对诉讼中的案件行

使鉴定和重新鉴定决定权。并进行鉴定的委托和组织

监督

(一)司法鉴定的启动需要中立性,中立性是司法

鉴定的本质要求.在程序上必需体现司法公正性。司

法鉴定与当事人单方的举证鉴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委托管理模式,在诉讼中,当事人单方委托的鉴定,因

其鉴定人的中立性和送检材料的真实性、全面性有程

序上的缺陷,难免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合理质疑,而由

人民法院依职权或应当事人申请决定启动实施司法

鉴定.从形式上和程序上保障了鉴定的中立性、鉴定

主体的合法性、鉴定客体的真实性。有助于法官对事

实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判,对消除诉累、上访等现象

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审判人员在判断某一专业问

题是否有鉴定的必要和可能时.也需要技术人员辅助

的帮助,因此,在诉讼中应该由技术室帮助审判人员

行使鉴定决定权来保证程序正当。

(二)根据《决定》规定,鉴定机构之间具有平等

性。所作出的鉴定结论也是平等的。从表面上看,鉴定

是中立了.而在实际的运作中鉴定机构由于经济利益

驱动.鉴定结论往往为了迎合不同当事人的需要而有

所差异。很有可能违反其中立地位.同时各个鉴定机

构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和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经验

差别较大,都有可能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准确

性,从而使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可

能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由司法技术人员指派或

委托鉴定人符合程序规范.所委托鉴定事项及送捡材

料是经过审查确定的,并由司法技术人员对鉴定过程

进行组织、监督.不会随意委托一些不合格的机构进

行鉴定,从而保证了鉴定质量,避免浪费人力物力,防

止出现不必要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

二、技术室在对外委托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应

进一步完善相关委托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越来越

[作者简介]刘长远(1971一),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主检法医师,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主要人事司法鉴定

制度的研究。tel:+86—0831—2322315;e—mail:llleha#163.corn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4期)

多,司法鉴定范围日益扩大。审判业务庭在碰到需要

委托检验、鉴定、审计、评估、拍卖等t作时,将统 12全文查看

延伸阅读:

计算机局域网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高新区信息中心是管委会局域网的管理部门。 2、局...

员工休假管理制度第一条 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及其劳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员工休假管理制度。 第二条 第二条 法定节假日是指我国现...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如何优化一、确定薪酬管理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内部公平性。公平原则是薪酬管理的根本原则。只有员工认为薪酬是公平的,才会认同薪酬的激励。②竞争性原则外部竞争性。竞争性包含两重意...

司法局党支部科学发展观分析总结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我局领导班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寻计问策,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司法行政工作中打下了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作为...

司法鉴定工作论文【摘要】**市面向社会服务司法鉴定机构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司法鉴定管理模式在我市呈现出积极探索、稳妥推进的新局面。但我市也存在着司法鉴定的运行机制较为混乱、司...

员工再培训管理制度使新进员工熟悉和了解公司基本情况、相关部门工作流程及各项制度政策,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特制定相关制度。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立足岗位当先锋司法为民谱新篇廖俊波同志以自己始终如一的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坚守着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回顾廖俊波同志的一生,务实为民、兢兢业业、敢于担当,这是...

司法局2018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活动总结按照《市司法局 市普法办关于开展2018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xx司通[2018] 号)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履行社会...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 总则 1.1 目的 为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