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急需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总结!

05月04日 编辑 fanwen51.com

[初二下学期学期总结]时间过得真的好快,匆匆忙忙不知不觉间,又是一年。随着今年的中考的落幕,我也终于意识到,我即将升入毕业班,或许,是已经吧。毕业班这个词,曾经是我两年前的一个标签,犹记当年与之不匹...+阅读

急需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总结!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

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变阻器 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电流。答案补充

七、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 / 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 = U / R 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答案补充 第8章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答案补充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

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

(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归纳初二下学期物理重点

最佳答案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

初二下学期物理的知识要点

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下) 《电压电阻》

一、电压

1、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2、 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的单位是 “伏(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m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V=103 V 1 mV=10-3 V 1mV=10-6 V.

3、 常见电压值:记住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1.5V。(2).人体安全电压值不高于36V。(3).家庭电路的电压值220V 。(4)蓄电池一个电压2V。

4、 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

(1).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 V,分度值“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 V,分度值“0.5 V”. (2).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二要、一不、二看清.试触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用电器(或电源)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试触: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猜想或假设]:如图(右). U= U1+U2 ;(2). U= U1=U2 ;(3). U>U2>U1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图,我们组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像 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U(V) U1(V) U2(V) 4.5 2 2.5 结论:U= U1+U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串压两个分)

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猜想或假设]:

(1)U= U1+U2 ;(2)U= U1=U2 ;(3)U>U2>U1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图,我们组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像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A′、BB′、C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U (V) U 1(V) U 2(V) 4.5 4.5 4.5 结论:U= U1=U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并压处处等)

四、电阻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 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sistance).电阻的符号:R 电阻无论它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也叫定值电阻,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欧 符号W;常用单位:千欧(kW)、兆欧(MW) 1 kW=103W 1 MW=106W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五、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1)结构示意图: 电路图中的符号:(或 )。

(2)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的。

(3)作用:①改变电路的电阻;②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③改变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用电器两端电压。

(4)使用:①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柱要一上一下接入电路;③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④在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远离下接线柱阻值变大,靠拢下接线柱阻值变小)

(5)变阻特点:逐渐改变电阻,不能表示出阻值。

(6)改变电流的特点:是连续性的。 2.电阻箱:

(1)变阻特点:能够表示出阻值。

(2)改变电流的特点:是跳跃性的。 3.变阻器的应用:调节收音机和电视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怎样? [猜想和假设]:1.电流和电阻成反比.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

(一)设计思想:

(1)一个灯泡,用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

(2)同样的两节电池,2.5 V的灯比6.3 V的灯亮.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电流小,电阻小的电流大.

(二)实验电路: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要记做上面的图)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 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R=10Ω 电压U/V 2V 4V 6V 电流I/A 0.2A 0.4A 0.6A 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 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U=3V 电阻R/Ω 5Ω 10Ω 15Ω 电流I/A 0.2A 0.4A 0.6A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W) 2.欧姆定律的应用

(1)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步骤:[画出图,标出量、求出数]即:①根据题意画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③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2)对额定电压的理解: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3)短路是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由I=U/R可知,短路U不变,R很小,I很大)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1)串联:①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

求初二下学期所有的物理公式详细点

初二物理计算公式总结 物理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G——重力 m——质量 N kg 单位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 粗 略 计 算 时 取 2.密度公式: g=10N/kg。 单位 单位换算: 1kg=103 g 1m3=106cm3 1mL=1cm3 1g/cm3=1* 103kg/m3 1L=1dm3 ? ? m V 物理量 ρ ——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V——体积 kg m3 g cm3 3.浮力公式: 物理量 F 浮——浮力 单位 N N N 称量法:F 浮=G – F G ——物体的重力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阿基米德法: F 浮=ρ 水 物理量 F 浮——浮力 ρ ——密度 单位 N kg/m3 m3 gV 排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F 浮=G 排=m 排 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平衡法: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Fu fu 物理量 单位 N N F 浮=G F 浮——浮力 G ——物体的重力 ④压力差法: F 浮=F 向上-F 向下 (不要求计算) 4.压强公式: p= 物理量 F S p——压强 F——压力 S——受力面积 单位 Pa;N/m N m2 2 注意: S 是受力面积, 指有受 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1 mm2 =10--6m2 5.液体压强公式: p=ρ gh 6.功与机械效率 功 (W) 物理量 单位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一 2 p——压强 Pa;N/m 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 ρ ——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离; g=9.8N/kg , 粗 略 计 算 时 取 g=10N/kg

(1)定义 W=Fs 重力做功 W=Gh=mgh 1J=1N.m 功 率 W P ?

(2) t ? W=Pt W有 = W有 ? W额 W (P)

(1) η 机械 W有 = W总 由于有用 功总小于 率 (η )

(2) 滑轮组: η 总功,所 G = nF (n 为在动滑轮 以η 总小 于1 上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7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F1 F2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m N m 提示: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 题时,L

1、L2 的单位只要相 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 L2 L1 8 滑轮组: 物理量 单位 F = 1 n F —— 动力 N G 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 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G总 s =nh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1 2 G s=h s =2 h 9 机械效率: W有用 W总 物理量 单位 ?? η ——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J W 总——总功 J * 100%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 总小于 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公式总结:

1、 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 =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 gh

6、浮力:

(1)F 浮=G-F ( 称重法)

(2)F 浮=G (漂浮、悬浮)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ρ 液 gV 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9、功率:P=W/t=FV

10、机械效率:η =W 有/W 总 ?W 总=W 有 +W 额外 提示: 机械效率η 没有单位, 用百分率表示, 且总小于 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第一篇:初二物理下册公式 物理量 单位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密度公式: ?? m V 物理量 3 单位 ρ ——密度 kg/m g/cm3 m——质量 kg g 3 V——体积 m cm3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 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浮力公式: F 浮=G – F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F 浮=G 排=m 排 g F 浮=ρ 水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gV 排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G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压强公式: p= F S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 面积单位换算: 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 1 cm2 =10--4m2 那部分面积 1 mm2 =10--6m2 液体压强公式: p=ρ gh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ρ ——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竖直距离; 功的计算:①W=Fs;② W=Pt ① F 表示物体受的力;s 表示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② W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做的功,单位 J;P 表示物体在时间 t 内做功 的功率;t 表示时 功率的计算:① ②P=Fv P 表示功率,单位 W;t 表示做功用时,单位 s;W 表示做功多少,单位 J。 F 表示做功的力,v 表示速度 滑轮组中功、机械效率计算(不计绳重、摩擦力) 拉力 F 做功(即拉力 F 做的总功) :W 总=Fs 物体重力做功(即拉力 F 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 物 h 额外功(即动滑轮重力做功) :W 额=...

延伸阅读:

初二下学期个人总结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

初二学生下学期学期总结到了初二,学习慢慢紧张了,比起初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疯玩了。在进入初二第一次比较大的考试月考中,我的成绩是年级第十。比起我原来的成绩,这算很不错,但这可能是因为暑假刚刚结束...

谁帮总结下初中物理知识一、 运动 定义式:v=s/t 扩展式:s=tv t=s/v 实际运用: 车辆过桥问题:v车=(桥长度+车长度)/总时间 回声测距离:距离=0.5*声速*时间 反射光测距离:距离=0.5*光速*时间 速度的比较: 当时...

初二学生学期总结及下学期计划莫泊桑说:“人活在希望之中,一个希望破灭了或实现了,就会有新的希望产生。”新学期就是新的期盼,新的征程,新的收获。新学期,新起点,新面貌,让我们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再一次踏上...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总结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quot:兆欧(MΩ),千欧(KΩ),则P = P0 ;正常发光: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灯很暗.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我们怎样听到声...

求初二上学期物理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 真空不能...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可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

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知识总结:必修2知识点 1、功(A)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功的定义式: 注意: 时, ;但 时, ,力不...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