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职员敬业工作报告]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到年末岁首时,回想过去的一年,心中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完美,但逝去的光阴已无法挽回。...+阅读
围绕全面小康坚持科学发展开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在区委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五”发展历程和2005年工作,科学安排“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6年工作,深化细化加快发
展的战略部署和主要措施,审议通过区委《关于制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启“十一五”发展新征程,谱写“十一五”发展新篇章,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下面,我根据区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意见,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围绕“三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十五”及2005年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
“十五”期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求突破,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环境立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应对经济“紧运行”,努力克服非典和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新的成就。对××而言,过去的五年是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的五年,是探索发展新路、强化特色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五年,是推动思想解放、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体制弊端、优化发展环境的五年,是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创业活力最强、环境变化最显的五年,巩固和发展了政通人和、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区泰民安的良好局面。一是经济建设提速增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额完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2.2倍、3.8倍、4.4倍、1.4倍、1.5倍,年均分别递增16.
7、30.
7、34.
4、
7、8.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4.4:41.8:33.8调整为15.2:53.5:31.3,初步形成了骨干税源支撑、基础税源稳固的财源体系。招商引资成效显著,5年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43个,协议引资62.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21亿元。农业开发区与××区实行“区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设立了一级财政和金库,现已进入财政回报期,今年可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工业新区建设取得突破,开发面积3.5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引进项目83个,其中竣工项目51个。工业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全口径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每年递增均在20以上,新口径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每年递增均在35以上,列统企业由2000年的32户增加到81户,初步形成了化工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第三产业日益繁荣,5年累计投资36亿元,完成开发项目81个,老城区、浦东新区、城南新区三大板块联动开发效应日益显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出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减负、农村稳定繁荣的良好局面。民营经济不断壮大,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数量、注册资本金、从业人员每年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二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调研,创建省文明城市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由原来的16.76平方公里发展到27.4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了枚乘路、枚皋路等40条城区道路,建成了152公里长的农村道路,新建、改造了551条巷道、9个垃圾中转场、9个农贸市场、191座城区公厕、1.7万座农村户厕、72座桥梁、22座泵站,农村改水新增受益人口5.3万人,完成了东西大街改造工作。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0和35,人均公共绿地达7平方米,完成了清安河、文渠河等地段绿化和入海水道防护林、古楚风景区、高速环风光带建设。市容环境进一步美化,“五小”行业和公共场所创卫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三是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改制151户企业,置换职工身份8000余人;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改制58户企业、131个网点,置换职工身份3000余人。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完成事改企近1000人,机构、人员、编制各精简了20。干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了任用干部票决制,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了25名科级干部和15名股级干部,公推竞选了和平镇镇长,民主选举了11名中小学校长、25名副校长,选拔12名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四是党的建设与时俱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得到加强,干部作风有了新的转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意识普遍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成果丰硕,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法治××、平安××、和谐××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5年12全文查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四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五届八次、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确立的战略部署和奋斗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关键举措,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6亿元(预计,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财政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90元、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9250元,同比分别增长22.
8、57.
9、36.
6、
6、11.6。
(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招商平台建设得到加强。通过集中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等途径,着力提高招商成效,提升项目质量。全年引进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项目119个,协议引资2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9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81个,协议引资15.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85亿元。工业新区在功能规划、道路建设、供热供水、园区绿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成效,如盐河王元工业集中区已有开工项目6个,签约项目7个,协议引资1.53亿元;黄码工业集中区引进6个项目,协议引资1.37亿元。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在“工业经济突破年”的强力推动下,全区实现全口径工业产值65亿元、销售收入61亿元、利税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
1、30.
6、69.8;实现新口径工业产值28亿元、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2.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
8、59.
4、108.7,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完成技改投入10亿元,同比增长118.3。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化工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今年实现销售总额25.13亿元,利税达2.49亿元,占全部列统企业的93.1和93.9。主攻项目投入,着力培育新增长点,认真做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淮海盐化20万吨盐硝联产项目、天士力600吨葡醛内脂生产线、长链二元酸生产线、苏建混凝土、永立特种化纤、神工机械一期等68个千万元以上项目顺利开工竣工。重点选择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予以重点引导扶持,加快其成长步伐。新增列统企业25户,净增12户,列统企业总数达81户。把壮大重点骨干企业作为突破工业经济的重要抓手,聚焦政策,集聚要素,促进其迅速发展。淮海盐化、新联化纤、联合塑料、金凤集团、振昌金属制品、天士力帝益药业、盈德气体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加大推进企业创新力度,积极挂靠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了21个新产品,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投资7.9亿元,实施项目27个。新建、改造巷道83条、城区公厕34座、农村户厕5007座、垃圾中转场3座、农贸市场3个、桥梁13座、小沟级以上建筑物420座。完成了11条计14.4公里长的农村道路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完成了富春路、文庙路、新民东路东段等道路建设。农村改水新增受益人口11922人。在三产开发方面,完成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87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开发投入15.2亿元,同比增长64.6。实施重点开发项目32个,开工面积65.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4.6万平方米。一批住宅工程和经营性三产项目相继立项、开工、竣工和营业。在“三农”工作方面,实现农业总产值8.15亿元,同比增长14。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低产田改造取得新进展,成立了黄码大椒营销、盐河生猪产业等五个协会。培训农村劳动力3500人,新增劳动力转移8000人,其中有组织转移5506人。在环境建设方面,以创建“四城”为抓手,通过集中整治、长效管理,市容环境进一步整洁靓丽,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和谐。拆除违法建设93户计8600平方米,取缔流动摊点1620起,清理占道经营734起,清运生活垃圾10万吨。完成植树52万株,营造成片林2000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4万亩、高速绿色通道30公里。加大了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控力度,主要污染源得到较好控制。
(四)全民创业活力增强,民营经济成为新增长极。创业主体进一步扩大。全区私营企业新增数量、注册资本金、从业人员分别为327户、3.5亿元、4905人,同比分别增长
11、29.
1、45;个体工商户新增数量、注册资本金、从业人员分别为2628户、5733万元、10512人,同比分别增长14.
9、34.
3、14.8,民营经济上交税金占全区税金总额的79.1。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通过宣传发动、鼓劲造势,激发了私营个体业主和广大干群的创业热情。如天河大酒店老板张久继开发淮燃电器项目后,又投资成立了全市首家民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在第
三、第四次全民创业调研服务活动中,共为私营个体业主解决了787个实际问题。区担保公司共为54户私营个体企业办理141笔担保,担保总额达1.26亿元。机关干部服务全民创业、服务民营经济的意识普遍增强。
(五)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精心组织了“弘扬三创精神、推进率先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三创”典型和“双带”典型的系列宣传活动,取得较好效果。与《××日报》联办“聚焦××”版,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在组织人事工作方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省、市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完成了村(居)党支部换届工作,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得到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在纪检监察工作方面,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着力打造“不倒”和“树人”两大工程,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努力使党员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共立案29件,其中涉及乡科级干部2件,万元以上案件3件。在统战人武工作方面,统战部门在积极宣传党的统战政策的同时,强化了经济统战,启动了社区统战。人武,双拥部门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提高军民共建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谐××建设全面推进。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坚持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构建和谐文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大、政协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视察、监督、评议、协调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政法综治部门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打击不法分子,着力打造“平安××”,刑事案件发案率不断下降,全年未发生一起人命案。工青妇、关工委、工商联、残联、科协等团体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立足自身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卫生系统通过改革,增加了压力,激发了活力,增添了动力,教学质量和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通过省级先进区验收,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市级先进区验收。竞技体育取得丰硕成果,有185名运动员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共获奖牌127枚,其中十运会银牌2枚,省级金牌8枚。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912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保持在9
4、96以上,保险基金收缴率进一步提高。农保工作开展顺利,全区共有49578人参加,有319人领取农保养老金。社会救助工作及时有力,发放救助资金200余万元、低保金724万元,创办了两个慈善超市。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774人,实现就业再就业46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累计发放补偿金额238.6万元。实施计生四项手术538例,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8以上,省计生示范区创建工作受到省验收组好评。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及时支付政策规定的各项费用。精神文明建设形式多样。在窗口服务行业和单位,开展了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了“道德规范从我做起”巡回签名活动;在城乡开展了“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评和“文明育农、科技富民”系列活动,以此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策应市美食文化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体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信访稳定工作富有成效。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的《信访条例》为契机,加大依法治访力度,强化信访责任落实,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受到省通报表彰。共接待上访1289批3752人次,同比批次下降6,人次下降15。
以上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抢抓机遇、顽强拼搏、艰苦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十五”发展和2005年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富民强区、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各种发展机遇,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用改革的思路突破体制上的束缚,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坚持以富民优先为根本,把发展经济与善待百姓统一起来,让全区人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必须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把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任务,积极解决发展中不够协调、不够全面的问题,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互动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十五”发展中,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少、人均收入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不够高,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工业化水平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直接利用外资较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发展相对滞后;少数群众还没有脱贫致富,深层次社会矛盾还比较多。在2005年工作中,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大项目少,外资项目少,进园区项目少;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了部分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少数企业存在阶段性停产,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产开发前瞻性不强,开发特色体现不够;在创建“四城”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长效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还比较多,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热情不够高涨,在创造性开展工作方面比较欠缺。对以上存在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围绕全面小康,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谋划“十一五”及2006年各项工作
今后五年,不仅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决战阶段,也是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和国际化提升期。这一时期,我们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我们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更大范围地分享国际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机会。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处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发达地区缺电、缺土地、缺劳动力等现象严重,迫使这些地方的企业和产业向外转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我们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外来资本,加速自身发展。从省内市内看,省委、省政府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证。随着苏北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铁路运输的开通,我区交通枢纽作用将日益凸现。从区内形势看,经过建区20年来的滚动发展和不断积累,工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三产联动开发效应日益显现,企业民营化改革基本完成,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多,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在加剧,如土地紧张影响到园区建设品位和大项目的落户;区域竞争的内涵重点在拓展,已从单项指标的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从资源要素、优惠政策竞争转向以创新能力、机制活力等为重点的潜在优势竞争。此外,我们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所有这些都给我们今后的发展增加了难度和困难。
面对不利因素和消极影响,面对挑战和压力,我们绝不能等待观望、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而应该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科学应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判断形势,敏锐捕捉机遇,树立“创大业、创新业”的雄心壮志,像攀岩那样,咬定目标,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敢与快的比,向高的攀,同强的赛,切实做到关注变数、胸中有数、增加胜数,就一定能破题闯关,在竞争中崛起,在比拼中腾飞,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十一五”及2006年全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为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环境立区”战略,着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扩张经济总量,着力构建和谐××,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十一五”发展目标是:总值翻一番,投资增百亿,财政超三倍,率先达小康。即通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五”末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五”期间增加百亿以上,“十一五”末财政收入超过“十五”末的三倍,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0亿元、180亿元、7.5亿元、7300元、16540元,年均分别递增17.
5、21.
2、24.
6、7.
1、12.3,三次产业结构为
6、5
7、37,城镇化率达70,努力实现“八个明显”,即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创新力度明显加大、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2006年全区主要经济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比今年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为10.
5、56.
5、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5560元,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0元,增长13.5。
推进我区“十一五”发展和2006年工作,关键是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方面要发现新机遇,抓住新机遇,用好新机遇;另一方面要分析新矛盾,规避新风险,解决新难题,在经济工作中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重点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创发展优势,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城乡区域互动的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生活科学有序,利益关系更加协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展的目标定位上突出率先发展。把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发展的基本定位,坚持率先发展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全力保持××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我区经过20年来的滚动发展和不断积累,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这些发展都是在小基数、低起点、浅层次上的发展,经济总量还很小,可用财力还很少,人均收入还很低,许多农民和下岗职工还没有脱贫致富,深层次社会矛盾还比较多,其根本原因就是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充分。没有又快又好的发展,既不可能实现率先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加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稍不留神就会落伍,就会掉队。因此,我们一定要只争朝夕,励精图治,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始终坚持快中求好,好中求快,力争又快又好,奋力争先创优,全力谋求在更高起点上科学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和谐发展,在更高层次上率先发展。在发展的政绩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富民作为最用力的工作、最过硬的政绩,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努力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同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中资产性、经营性收入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相称。在发展的战略途径上突出科教优先。充分挖掘科教和人才资源,更加自觉地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发展的价值取舍上突出环保优先。将积极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贯穿于发展的各个领域,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治本之策,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和清洁发展,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在发展的模式选择上突出节约优先。加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到节约和集约使用资源能源,尤其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力戒铺张浪费,盲目攀比。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起步之年,抓好2006年发展对整个“十一五”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为此,我们要统筹谋划2006年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2006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重点做到“八个不动摇”:
(一)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证明,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量,是一个地方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据。工业化是创造物质财富、提升文明程度、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全局,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基本面貌。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壮大财力的关键和希望。工业兴则区兴,工业强则区强。尽管近几年来,我区的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经济总量较小,发展水平较低,发展后劲不足,竞争能力不强。为此,我们要坚持工业强区第一方略不动摇,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依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靠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产值77亿元、销售收入74亿元、利税5.5亿元,分别增长18.
5、21.
3、22.2;实现新口径工业产值38亿元、销售收入37亿元、利税3.5亿元,分别增长35.
7、3
7、32.1。在具体措施上,突出“五抓”:一抓项目建设。大发展有赖大推进,大推进依托大项目。项目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既是当年增长的物质基础,更是持续增长的后劲所在,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大投入;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的增长点。市委将明年确定为“工业项目推进年”,各地、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项目意识,重抓、大抓、苦抓项目,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抓项目推进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工作只能抓紧不能放松,特别要下大力气抓一批带动和辐射能力强、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全年确保实施超1000万元项目100个以上,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20个以上,完成技改投入14亿元、增长40。二抓支柱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提速发展、提升档次、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做强做优四大支柱产业。化工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要分别达到11亿元、11.5亿元、7亿元、3亿元,利税要分别达到1.8亿元、0.7亿元、0.5亿元、0.2亿元。三抓骨干企业。认真落实和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在项目、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快资源和要素集聚,加大对发展速度快、社会贡献大的企业经营者的奖励力度,着力培植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的旗舰型企业。全年培植销售超3000万元企业20户,其中销售超亿元3户,销售超亿元企业总数达10户,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10户
延伸阅读:
区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区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委六届一次全会以来,区委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区六次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团结...
社区责任医生工作报告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布满挑战,布满机遇,布满创新的2011年行将过往了,对此,我们要总结过往的工作经验,为行将到来的2012年提供前车之鉴,更好的为医院,为社区,为居民服务,献...
区审计局领导班子2012年工作报告一、依法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一是深入开展同级财政审计。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历年审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大财政审计理念,对我区财政预算的批准和在执...
2005年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六中党支部 2005年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区教育党委文件通知精神,学校党支部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布置和落实。对照《2005年党建、精神...
2008年政府卫生工作报告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奋斗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国、全省...
电力公司年终总结大会工作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集团公司隆重召开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客观总结集团公司年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动员公司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
团区委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7年工作思路2005年,团区委在区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工作方针,切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和“团的基层建设年”活动结...
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集团公司安排,20XX年我分别担任88股份公司、99发展公司的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6月份之后我来到00公司担任总经理和党委书记。 一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
区委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十二)消防平安整治。以构筑社会消防平安“防火墙”工程为载体。集中治理消防平安隐患,确保消防通道和平安入口疏通。落实基层派出所消防平安责任,强化防火知识普及和农村防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