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医务室工作总结]2012年小学医务室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学校卫生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医务室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为工作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各项学...+阅读
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工程。我县自1997年通过省“普九”达标验收、1999年通过省复查验收以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不断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采取“全面动员,依法治教,加大投入,巩固优势,强化弱项,坚持标准,整体推进”等措施,使“普九”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经县政府组织力量自查审核,认为五项指标均达到省定复查标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嘉鱼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东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南近洞庭岳阳,西与洪湖隔江相望,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全县国土面积1017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辖8个镇,8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5.8万人,占总人口的71.7。2005年,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984元,人均财政收入56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1元。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有76所,专任教师2078人,学生42334人。其中小学59所,专任教师1029人,学生22174人;初中17所,专任教师1049人,学生20160人。
二、五项指标达标情况
㈠普及程度方面。近三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绝大部分初中适龄少年也能按时入学,残疾儿童全部随班就读;小学没有辍学现象,初中辍学人数控制在规定范围;15周岁人口全部能够接受完初等教育,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全县已经消除了青壮年文盲。
㈡教育经费方面。2003—2005年度,财政对教育拨款、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公用经费做到了“三个增长”,教师工资做到了定时足额发放,直达教师存折。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达到了规定比例,城镇教育费附加按规定征、管、用。
㈢师资水平方面。全县中小学教师均有相应的任职资格,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5.5,中小学教师高学历人数占总数的一半,全县中小学校长均参加了岗位培训,其中56名小学校长、19名初中校长参加了校长提高培训,占总人数的8
3、61。全县按省定标准配备教师,认真落实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所有教师均有财政工资,教师的调配、考核,任职资格的评审、职务聘任均由县教育局负责管理。
㈣办学条件方面。中小学的设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校舍坚固、够用、无危房。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均超过省定最低标准。初中理化生实验室的配备、生均图书册数达到了省定最低标准。
㈤教育质量方面。全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身心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005—2006学年内,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70余篇,获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
一、二等奖26人次,学生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中共有1650余人次获奖。
二、主要作法及成效
㈠政府主导,构建“普九”巩固提高的工作机制。
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按照“适度超前”的思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把巩固与提高“普九”成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普九”工作机制,有效地巩固了“普九”成果,提高了“普九”质量。
1、政府主导,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巩固与提高“普九”成果工作,坚持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两手抓,两不误”。一是召开全县“普九”专题工作会议,县长与各镇镇长签订“普九”工作责任状,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镇、部门和学校,责任到人。县委书记王汉桥、县长王兆民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普九”工作。县委副书记尤晋、副县长刘智毅带领督办组,不辞劳苦,跑遍了全县村村校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加大对镇党委、镇政府的牵引力度。自199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至少召开1—2次由各镇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参加的以“普九”工作为重点的教育工作会议,定任务、提要求。县政府还与各镇级党政领导签订基础教育保障工作责任书,每年由县委组织部、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班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乡镇年度工作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2、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任务和目标,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引领和程序化的连续不断工作来完成。为此,我们一是成立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九”工作领导小组,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提供领导和组织保证;二是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为成员12全文查看的“普九”工作指导小组。指导组下设六个指标组,由教育局各股室负责人组成,依据“普九”指标体系和标准,分工负责,做好情况调研、检查指导和动态评估;三是以镇为单位,成立由各镇中学校长为第一任责任人的工作实施小组,全面推进各镇的“普九”工作。上述三个方面组织机构的建立,为我县完成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工作任务和目标提供了“决策—执行—督导
”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上的保证。
3、部门协作,整体联动。“普九”是一项社会工程,单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密切合作,整体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普九”工作态势。财政局强化预算管理,抓好教育经费的筹措。人事局不断深化教育系统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解决急需紧缺学科教师编制,及时缓解农村学校师资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县政府组织审计、物价、财政对全县教育经费的筹、管、用进行专项审计与检查。“普九”工作的各个环节得到了财政、计划、城建、土管、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大力协作与支持。
4、营造氛围,全员参与。为营造“普九”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我们一是通过各级会议、各级媒体广泛宣传“普九”巩固提高的意义,大造依法治教的社会舆论。通过上上下下的宣传鼓动,“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在我县妇孺皆知,全县形成干部讲“普九”,群众议“普九”,人人支持“普九”工作的大气候。二是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全县上下层层建立“普九”专班,层层实行责任制。各镇从党委书记到分管镇长,从驻村干部到村书记、主任,对“普九”分块督办。教育部门从局长到股室干部,通过召开研讨会、培训会,组织自检、互检等措施,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督导检查到位,整改措施到位,整体推进了我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县、镇两级召开了“普九”复查迎检动员会,号召全党动手,全民参与,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成为在党政统一领导下的全民举措。
㈡依法治教,确保普及程度稳步提升。
普及程度是“普九”首要的核心指标,也是我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的重点。为保证这个基本目标的实现,全县多法并举,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教力度、行政力度、劝学力度、资助力度和管理力度,确保了普及程度的稳步提高。
1、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坚持制度控流。全县坚持把每年的3月、9月作为义务教育宣传月,大力宣传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政策,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做到电视有形、广播有声、标语上墙、册子上门,把社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宣传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县政府颁发了《关于全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通告》,实行了《中小学入学通知书制度》、《学生流失报告制度》、《辍学劝返制度》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证书制度》,成立了县、镇、村三级“义务教育执法队”,以此来督促学生入学。
2、实行双线包保,强化责任堵流。全县实行政府一条线,镇、村干部包片包校包村组,把学生入学巩固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工作业绩考核内容并与奖惩挂钩;教育一条线,实行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层层包保,加大劝学力度,把控制学生流失的责任具体到人。
3、规范收费机制,落实减负防流。全县中小学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政策,在教育收费过程中坚持做到“三公示”、“三统一”、“三禁止”。即公示收费文件和依据,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举报电话和校长承诺;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费票据;禁止提高收费标准,禁止自立项目乱收费,禁止收费打白条。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有效地防止学生辍学。
4、构建扶贫助学机制,实施救助截流。一是落实政府责任,把“两免一补”作为德政工程来抓。县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成立机构,落实经费,保证了“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确保贫困生受到资助。教育局为每名资助对象建立档案,发放资助证,实行统一管理。2005年,全县享受“两免一补”学生5785人,2006年增至7800人,所有贫困生严格按“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收教科书费和杂费。二是组织党政干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近三年来,共资助贫困生5857人次,资助金额34.1万元,结对帮教2419人次,劝返流失学生2009人次,确保全县中小学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5、强化管理机制,以教阻流。一是严格学生异动管理,县教育局严格把好异动审批关,对正常异动的学生严格审批把关,规范转学手续,防止因转学而失学,因流动而流失,也较好地解决了城区学校超级大班的问题。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二是规范教学行为管理。全县中小学校不分快慢班、不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愿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对“学困生”、“留守生”、“后进生”等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不歧视,不体罚,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做到以教阻流。
㈢强化师资建设,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管理,强化师德教育,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1、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县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为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辞退民办教师、代课教师1127人,处理擅自离岗外出打工教师200余人,最大限度空余编制。二是对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压缩其它部门编制,解决教师编制。2005年,全县解决往届本、专科及引进的资教生、应届本科生编制217人;2006年,又引进资教生、本科生50人。引进的本、专科生大部分都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优秀人才的引进,新鲜血液的注入,结束了我县农村小学第一学历无专科生,农村中学第一学历无本科生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学科结构,增添了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2、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多年以来,我县坚持开展全员参与、实效突出的“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的师德教育活动。每年突出一个主题,解决1—2个突出问题,树立了厚德为师理念,创新了师德教育形式,培育了师德模范群体,健全了师德建设制度,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成效明显。2005年,我县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通过召开千人师德教育动员会,组织教师宣誓、教师师德承诺签名,观看电教片《全国师德论坛》,开展师德师风巡回演讲等形式,使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动员,组织评议,落实整改,总结反馈”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内容充实,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一是建立完善了教师继续教育六大培训机制,即:新教师培训、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历提高培训、计算机培训、普通话培训,初步构建了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全县累计培训新课程实验教师1500人次,课改年级教师培训面达100,有2200余名教师参加计算机培训,2300余名教师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县共有146人被评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二是把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主渠道。全县中小学坚持开展“四个一”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一项校本课题研究,写一篇教学论文,备一节体现课改精神的高质量教案,写一本教学笔记,做到以研促训。同时,以校、镇、县为单位层层组织评“四优”活动,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体现以赛励训。通过研、讲、评系列活动,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提升专业素质。近三年来,全县教师在各级业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30人次,省级奖励120人次,市级300余人次,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50篇,省市级刊物发表200余篇。三是积极参与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2005年和2006年暑假,全县先后选送800多名教师到省电大和武汉地区高校培训“充电”,提升了农村教师水平,促进全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4、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一是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努力吸引优秀人才到我县农村中小学任教。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积极探索校长职级制。三是每所学校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四是完善教师交流制,通过开展城区教师下乡支教,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城乡学校手拉手等活动,不断改变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现状。2006年,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参评中高职称的教师必须有下乡支教一年的经历,实现了支教扶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五是因事设岗,按岗选人,分流局机关和二级单位管理人员,并在撤销教育组的基础上,将中心学校与镇中学实行实质性合并,120余名富余人员全部充实到学校教学一线。
㈣、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为了建设好“普九”的硬环境,全县中小学咬定办学标准不放松,用足政策,引外援,鼓内劲,上求支持,下抓发动,使全县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1、全面实现学校危房改造目标。我县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强化工程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工程质量。对危房改造工程严格实行“七统一”的“交钥匙”工程,即统一规划、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监理、统一审计、统一申请项目资金拨付、统一组织项目竣工验收。2005年,我县改造B、C级危房36所,消除危房面积2117平方米,改造D级危房18所,消除危房面积23062平方米。新建校舍10560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4950平方米,大面积改善了全县中小学校的育人环境。
2、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我县按照城镇发展要求,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并着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坚持把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与重点建设中心校、稳妥发展民办学校相结合,走联村办完小,镇办初中的路子,实现学校建设重心的大转移。三年来,全县撤并生源不足100人的中小学3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原来的112所调整为现在的76所。通过收缩教育资源投放范围,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质量。
3、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2005年,我县投入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项目学校101所(农村中小学91所,城镇中小学10所),项目资金按中央补助三分之一,地方配套三分之二的原则,中央补助80.8万元,省财政负担48.48万元,县级财政补助64.56万元,项目学校筹措64.56万元。目前,全县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已全部投入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边远农村地区,缩短了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初步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4、全力打造教育品牌。我县不断加大各级学校办学水平的督导力度,按规定每两年组织一次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促进学校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在此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意识,建设一批素质教育窗口学校,形成分布合理、示范有力的辐射格局。
㈤落实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稳可靠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是发展义务教育的关键。为此,我县突出重点,努力做到“五保”。
1、保投入。我县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努力落实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教育事业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坚持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拨付给教育。
2、保工资。按照中央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县委、县政府将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列入财政专户,实行银行直达教师工资卡,全县可通存通兑,保证教师工资按月发放。从2005年起,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公务员标准做到五项工资全额发放,年底参照公务员标准增发一次性奖金,县财政每年增加支出300万元。2006年,城区学校教师第五项工资由县财政列支一半,明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此外,全县公办教职工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全部由财政负担,平均每年财政补贴达540多万元。
3、保安全。全县到目前为止已全部消除原有的D级危房,为避免因危房改造给学校增加新的债务,县财政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所需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建立危房改造资金专户,除争取中央、省危改专项补助金872万元外,县财政在每年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中按10的比例用于危房改造。2003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1247万元,累计消除D级危房34418平方米,极大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确保了师生安全。
4、保运转。县财政按照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15元拨款标准,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统一设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对学校的收费收入和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实行统一管理,由教育部门提出使用安排方案,经财政部门审核后足额拨付给学校。200
4、2005年,县财政分别列支81.7万元、82.4万元,弥补中小学公用经费,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5、保减债。2005年7—8月,县政府出台了《嘉鱼县化解“普九”债务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五个工作专班和一个督办组,按照“宣传发动、债务清理、债务认定、债务移交、检查验收、债务偿还”六个步骤,先后对八个镇和四所县直学校“普九”债务进行了剥离。全县共认定“普九”债务3571.4万元,占教育总负债的84.28。同时,依规依法与县、镇两级政府办理了移交手续,制订切实可行的偿还计划。从2005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偿还“普九”债务,并做到逐步增长。各镇视财力状况每年也将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力争三至五年彻底化解“普九”债务。
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县中小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突出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机制,落实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在广大教师中牢固树立了“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并重,德育为先”的观念。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紧抓社会热点进行教育活动。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教育,让每个学生感受师爱、感受亲情,形成了良好的育人、育才氛围。
2、进一步加强体育艺术卫生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保证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精神,督促学校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开齐开足课时、上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活动的内涵,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全县所有学校都能够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专题讲座,出健康教育专刊,培训健康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禽流感专题教育,真正把健康教育落在实处,学生的卫生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三是抓好艺术教育队伍建设。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先后组织了全县中小学书法、绘画竞赛,全县艺术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三年来,全县先后有372名学生在县市书法、绘画竞赛中获奖,160余名学生在各级文艺汇演中获奖。
3、大力规范常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新路子,建立了以县教研室为龙头,中学为重心,村办完小为主体的三级常规教学管理与研究网络。对全县每一所中小学、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实行过程监控,形成了常规教学层层有人抓、校校有人管、质量步步高的良好局面,先后涌现出了20余所市级常规教学管理示范学校。近三年来,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高考均创佳绩。学生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中共有3580人次获奖。
4、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了保证课改工作有序、深入开展。我们注重突出“三个加强”:加强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开展“优秀校本课程”征集活动,使70以上的中小学做到校本课程的教材、教师和课时“三落实”;加强课改评价制度的探索,制订出台了《嘉鱼县中考跟踪评价实施办法》,对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教育科研,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建立完善县、镇、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做到资源共享、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全县共组织10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其中省级课题10个,市、县级科研课题56个。围绕“素质教育进课堂”,每年在全县范围开展教学开放月活动,所有教研员到学校、进课堂、上讲台,与教师一道听课、说课、讲课、评课,并对社会、家长开放。三年来,全县共组织开放交流活动20余次,参与讲课教师达3500余次,教师参与教研率达100,促进了我县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㈠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嘉鱼,发展最快的是教育,但最需要加快发展的也是教育;财政投入最多的是教育,但投入最不足的也是教育。我县属于基础教育改革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必然需要相应的办学条件,然而县域经济的实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办学条件方面的所有问题。
㈡城乡教育存在差距,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人民群众渴望子女受到优质教育,造成城区少数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而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往往是小班教学,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不足。
㈢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相对滞后。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后,学校对教师的制约能力明显减弱,教师的管理难度加大;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资源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教师不能合理、有序地流动,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教育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㈣留守子女教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据了解,目前全县中小学共有一万多名留守子女。调查发现,这些留守子女缺乏家庭温暖和教育,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给予她们正确的教育引导和更多的关爱,使她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及对策
㈠强化举措,不断提高普及程度。普及程度是五项指标的核心,而初中普及程度,又是全县普及程度方面的重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提高15周岁人口的完成率、初三年级的巩固率更需要加以重视。全县各镇、村和各学校,要认真学习新的《义务教育法》,大力做好防辍控流工作,紧抓辍流重点,掌握学生流向。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籍管理工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校,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在校。
㈡政策倾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县的办学条件从目前来看是达标的,但存在质量偏低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是县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县政府将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政策倾斜,除将地方教育费和教育费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安排“普九”债务偿还资金外,还要在适当时候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重点帮扶相关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督促各个学校用好相关经费,把办学条件的改善落到实处。
㈢科学引导,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要按照“相对集中、方便入学、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的思路来进行。二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要扎实做好城区优秀教师的支教工作和省派资教生的接收工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十一五”期间,要建设好7所寄宿制初中、9所寄宿制
延伸阅读:
林业站2012半年工作总结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已基本结束,南坪林业站在市林业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坚持服务于林业改革、发展和...
2005年厂务公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文章标题:2005年厂务公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我市自98年推行厂务公开以来,坚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步步深入”的工作方针,努力从提高认识水平,消除思想误区入手,围绕热点、难点、焦...
公司员工2012个人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快三个月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
卫生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注重学习。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把学习当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政策、法规,以求凡事做到...
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我们村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858户3912人,耕地面积4428亩,其中水田2484亩,旱地1944亩。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村...
县蔬菜办公室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章标题:县蔬菜办公室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基本情况我县全年计划种植蔬菜20万亩,目前为止已种植10.5万亩,完成52.5,维持去年同期种植面积。建立常规专...
小学少先队中队工作总结时光匆匆,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想一学期来的少先队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以德育为本,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注重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
2006年上半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文章标题:2006年上半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和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于局党组的高度重视,我局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
11月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首先,必须重点提出的就是学生纪律问题。主要是课堂纪律:第一个课堂纪律,讲话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个安静的环境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老师必须严格控制好课堂纪律;还有,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