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医务室工作总结]2012年小学医务室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学校卫生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医务室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为工作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各项学...+阅读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绘发展蓝图、谱改革新篇县发展和改革局作为主管计划工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伴随着彝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20年间,虽历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从县计划经济委员会到县发展计划局再到现在的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机构变更和职能演变,但始终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计划工作的根本原则,按照
上级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服务经济建设,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实施重大建设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工作1984年我县设立县计划经济委员会,行政上受县人民政府领导,计划业务上受州计划委员会的领导。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发挥本地区优势和其他重要经济政策及技术政策提出建议;经过综合平衡,编制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解决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计划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县的计划管理体制遵循“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进行管理,又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州计委规定的方法进行计划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内容,根据每个时期国家提出的政治、经济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主要由上级计划管理部门下达规划计划,主要有工业、农业、基本建设、商业、地方财政、教育、卫生7个方面的计划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工作不断得到加强,计划内容不断增加,到1982年,国民经济计划扩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基本涵括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各主要方面。在社会计划方面,除了以往涉及的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外,还增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滑坡泥石流治理、以工代赈等有关基本国策和关系人民群众生存、生产和发展的计划管理内容。1985年以来,县计划管理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除拟定、下达、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年度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外,先后编制了“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规划。同时,还编制了一些行业性规划。这些中长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计划,描绘了彝县在一定发展时期的发展蓝图。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只是计划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计划任务的组织实施。为了保证计划的贯彻执行,县计划管理部门始终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经常、系统、全面的检查,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计划指标的实现。总之,20年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计划工作的经验教训,改进计划工作,建立、发展和完善计划工作制度,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体制,顺利完成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工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的重大转变。与此同时,还集中有限的财务、物力、人力进行重点建设,为不断增强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职能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县发展和改革局紧跟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深化计划体制改革,更新观念,在实践中逐步改革计划体制,增大市场调节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计划管理上,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在建设资金筹集上,由财政拨款为主转变为拨改贷、银行贷款和自筹投资为主。从职能上实现了七个转变:一是从过去偏重于生产建设的微观经济活动,转向用主要精力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经济效益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问题;二是从过去偏重于指令性计划管理,转向必要的指令性与指导、协调、服务型的管理相结合,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并加强了信息咨询服务;三是从过去主要着眼于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经济活动,转向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突出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从过去偏重于对工业和基本建设的管理,逐步扩展到对整个经济、社会、环境包括
一、
二、三产业以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引导与宏观调控;五是从过去偏重于指令性计划为手段配置资源,转向注重价值规律,积极促进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六是从过去偏重于静态的县内经济活动和县内资源平衡,转向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资金,实行动态的、开放式的总量平衡;七是从过去偏重于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直接管理,转向必要的直接管理与运用产业政策、经济杠杆、经济法规、经济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管理。从而较好地履行了“研究战略,制定规划,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产业政策,培育市场,重点建设,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较好地适应了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彝县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七五”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12全文查看好服务工作,为加快彝县的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谱写了计划工作改革新篇。
(一)研究县情,拟大战略。围绕建立新型的指导性计划制度,进一步改革年度计划,逐步建立起以中长期计划为主体的计划体系。从实践结果看,“八五”计划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都比较符合县情,特别是“十五”计划,提出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制药四大
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这一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为彝县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最近,根据省州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改革有关精神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初步完成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思路(草案)》的起草工作,使计划在保持原有前瞻性、宏观性、指导性的基础上,更注重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二)根据战略目标,提大政策。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全县中长期计划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研究提出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政策措施,体现计划管理的政策性,充分发挥计划管理的总体指导作用。这些大的综合性政策除在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中充分体现出来以外,还体现在发展和改革局的日常工作之中。例如,为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配合扶贫工作的开展和《七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县发展和改革局设立了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到2004年,全县共向国家和省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7222万元。以工代赈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极大地加强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三)出大主意,抓大项目。从根本上摆脱繁杂、过多、过细的实物计划管理困扰,积极发挥计划管理的综合服务职能,加强面向全社会和各种所有制的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保证全县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八五”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强化了对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和协调服务,主要抓了5个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1、大漾公路。县发展和改革局积极承担和参与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立项工作,多次向省州计委汇报,得到国家计委和省州的大力支持,并给予了国债资金补助2000万元。
2、小春箐水库。县发展和改革局大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前期工作,在立项、资金申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得到省州支持,并将小春箐水库项目列入以工代赈计划,累计补助资金总额达1250万元。
3、瓦厂大桥至鸡街弹石公路。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到省州计委等部门汇报,经多方协调,总投资1317万元的瓦鸡公路改造项目获得批准建设,在建设方案的优选以及建设过程中,县发展和改革局也做了大量协调工作。
4、雪山河第二大桥。县发展和改革局除认真协调各项前期工作外,还努力向国家省州争取资金补助,经过努力,2005年获得了国家资金补助500万元,加快了雪山河第二大桥的建设步伐。
5、其他项目。20年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在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上承担了责无旁贷的责任,并出色地完成了县公安局技侦楼、检察院技侦楼、县疾控中心、县医院住院部、县医院传染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社会事业项目的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全县教育、卫生、公检法等的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我县基础设施落后面貌。20年来,计划管理工作历风雨而沐春光,经冬夏而获秋实,绘出一幅幅发展蓝图,谱写一首首改革新篇,为彝县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12全文查看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绘发展蓝图、谱改革新篇县发展和改革局作为主管计划工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伴随着彝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20年间,虽历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从县计划经济委员会到县发展计划局再到现在的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机构变更和职能演变,但始终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计划工作的根本原则,按照
上级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服务经济建设,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实施重大建设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工作1984年我县设立县计划经济委员会,行政上受县人民政府领导,计划业务上受州计划委员会的领导。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发挥本地区优势和其他重要经济政策及技术政策提出建议;经过综合平衡,编制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解决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计划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县的计划管理体制遵循“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进行管理,又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州计委规定的方法进行计划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内容,根据每个时期国家提出的政治、经济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主要由上级计划管理部门下达规划计划,主要有工业、农业、基本建设、商业、地方财政、教育、卫生7个方面的计划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工作不断得到加强,计划内容不断增加,到1982年,国民经济计划扩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基本涵括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各主要方面。在社会计划方面,除了以往涉及的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外,还增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滑坡泥石流治理、以工代赈等有关基本国策和关系人民群众生存、生产和发展的计划管理内容。1985年以来,县计划管理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除拟定、下达、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年度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外,先后编制了“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规划。同时,还编制了一些行业性规划。这些中长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计划,描绘了彝县在一定发展时期的发展蓝图。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只是计划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计划任务的组织实施。为了保证计划的贯彻执行,县计划管理部门始终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经常、系统、全面的检查,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计划指标的实现。总之,20年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计划工作的经验教训,改进计划工作,建立、发展和完善计划工作制度,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体制,顺利完成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工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的重大转变。与此同时,还集中有限的财务、物力、人力进行重点建设,为不断增强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职能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县发展和改革局紧跟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深化计划体制改革,更新观念,在实践中逐步改革计划体制,增大市场调节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计划管理上,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在建设资金筹集上,由财政拨款为主转变为拨改贷、银行贷款和自筹投资为主。从职能上实现了七个转变:一是从过去偏重于生产建设的微观经济活动,转向用主要精力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经济效益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问题;二是从过去偏重于指令性计划管理,转向必要的指令性与指导、协调、服务型的管理相结合,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并加强了信息咨询服务;三是从过去主要着眼于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经济活动,转向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突出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从过去偏重于对工业和基本建设的管理,逐步扩展到对整个经济、社会、环境包括
一、
二、三产业以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引导与宏观调控;五是从过去偏重于指令性计划为手段配置资源,转向注重价值规律,积极促进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六是从过去偏重于静态的县内经济活动和县内资源平衡,转向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资金,实行动态的、开放式的总量平衡;七是从过去偏重于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直接管理,转向必要的直接管理与运用产业政策、经济杠杆、经济法规、经济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管理。从而较好地履行了“研究战略,制定规划,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产业政策,培育市场,重点建设,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较好地适应了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彝县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七五”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为加快彝县的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谱写了计划工作改革新篇。
(一)研究县情,拟大战略。围绕建立新型的指导性计划制度,进一步改革年度计划,逐步建立起以中长期计划为主体的计划体系。从实践结果看,“八五”计划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都比较符合县情,特别是“十五”计划,提出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制药四大
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这一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为彝县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最近,根据省州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改革有关精神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初步完成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思路(草案)》的起草工作,使计划在保持原有前瞻性、宏观性、指导性的基础上,更注重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二)根据战略目标,提大政策。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全县中长期计划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研究提出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政策措施,体现计划管理的政策性,充分发挥计划管理的总体指导作用。这些大的综合性政策除在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中充分体现出来以外,还体现在发展和改革局的日常工作之中。例如,为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配合扶贫工作的开展和《七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县发展和改革局设立了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到2004年,全县共向国家和省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7222万元。以工代赈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极大地加强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三)出大主意,抓大项目。从根本上摆脱繁杂、过多、过细的实物计划管理困扰,积极发挥计划管理的综合服务职能,加强面向全社会和各种所有制的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保证全县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八五”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强化了对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和协调服务,主要抓了5个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1、大漾公路。县发展和改革局积极承担和参与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立项工作,多次向省州计委汇报,得到国家计委和省州的大力支持,并给予了国债资金补助2000万元。
2、小春箐水库。县发展和改革局大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前期工作,在立项、资金申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得到省州支持,并将小春箐水库项目列入以工代赈计划,累计补助资金总额达1250万元。
3、瓦厂大桥至鸡街弹石公路。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到省州计委等部门汇报,经多方协调,总投资1317万元的瓦鸡公路改造项目获得批准建设,在建设方案的优选以及建设过程中,县发展和改革局也做了大量协调工作。
4、雪山河第二大桥。县发展和改革局除认真协调各项前期工作外,还努力向国家省州争取资金补助,经过努力,2005年获得了国家资金补助500万元,加快了雪山河第二大桥的建设步伐。
5、其他项目。20年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在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上承担了责无旁贷的责任,并出色地完成了县公安局技侦楼、检察院技侦楼、县疾控中心、县医院住院部、县医院传染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社会事业项目的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全县教育、卫生、公检法等的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我县基础设施落后面貌。20年来,计划管理工作历风雨而沐春光,经冬夏而获秋实,绘出一幅幅发展蓝图,谱写一首首改革新篇,为彝县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延伸阅读:
林业站2012半年工作总结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已基本结束,南坪林业站在市林业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坚持服务于林业改革、发展和...
2005年厂务公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文章标题:2005年厂务公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我市自98年推行厂务公开以来,坚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步步深入”的工作方针,努力从提高认识水平,消除思想误区入手,围绕热点、难点、焦...
公司员工2012个人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快三个月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
卫生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注重学习。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把学习当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政策、法规,以求凡事做到...
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我们村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858户3912人,耕地面积4428亩,其中水田2484亩,旱地1944亩。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村...
县蔬菜办公室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章标题:县蔬菜办公室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基本情况我县全年计划种植蔬菜20万亩,目前为止已种植10.5万亩,完成52.5,维持去年同期种植面积。建立常规专...
小学少先队中队工作总结时光匆匆,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想一学期来的少先队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以德育为本,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注重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
2006年上半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文章标题:2006年上半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和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于局党组的高度重视,我局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
11月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首先,必须重点提出的就是学生纪律问题。主要是课堂纪律:第一个课堂纪律,讲话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个安静的环境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老师必须严格控制好课堂纪律;还有,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