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档卷烟和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的提高,我们现在面临着农村市场低档卷烟(新五类卷烟)需求低迷,新四类卷烟城市、农村市场均需求旺盛,而工业无生产计划,商...+阅读
近年来,国家局对低档烟有效供应问题的高度重视是有目共睹的。国家局局长姜成康指出“能否解决好低档烟供应和农村卷烟市场问题,关系我们烟草行业在实践层面是否真正树立了“两个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国家局副局长何泽华指出“低档烟是销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也是结构不断提升的关键。正确对待低档烟就是正确对待今后的长远发展。”
客
观地说,低档烟是销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也是结构提升的关键,低档烟问题是攸关行业发展的问题。然而,低档烟有效供应并非易事,行业上下必须深度关注。笔者不揣浅陋,认为必须脉动市场,警惕低档烟“蝴蝶效应”,与大家商榷。
一、“蝴蝶效应”概念及内涵
什么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最初是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提出的。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常理看来,“蝴蝶效应” 观点无疑是夸张的。但笔者认为,这个看似夸张的观点,其实也蕴藏着一个厚重的内涵:一个不利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称为“龙卷风”或“风暴” 。
二、脉动低档烟“蝴蝶效应”
笔者认为,“蝴蝶效应”在低档烟市场的表现是非常典型的:2006年之前低档烟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供不应求,2007年之后则演变为供非所求。
(一)2006年之前低档烟市场供不应求
概而言之,2006年之前,低档烟生不生产、生产多少,是由工业决定的。在卷烟消费税制改革的背景下,工业为了全国性大市场,为了“两个十多个”,为利税、为品牌考虑,都不愿意生产低档烟。对于这一点,已成行业共识。
(二)国家局将低档烟作为指令性计划并严加考核
“两个维护”共同价值观,是中国烟草建立行业社会责任体系的一个起点,是烟草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承诺。而低档烟供不应求,工业不愿意生产低档烟,消费者买不到低档烟,从政治层面而言与行业价值观是相悖离的,从行业发展层面讲也不是健康的发展。
为此,2007年之后,国家局将低档烟作为指令性计划并严加考核,将生产销售低档烟作为政治任务下达给出工商企业,是充分考虑了社会利益与行业长远发展利益,正确的初衷是勿庸置疑的。
(三)实际调控效果与调控初衷出现偏离
国家局对低档烟产销任务考核的力度和决心,工商企业都有深切的感受,客观地说同时也在积极应对低档烟产销矛盾中出现的难题。
但实际效果是,调控效果与调控初衷出现了偏离。从数据显示来看,低档烟销势显著趋缓。2007年全国共销售低档卷烟不足1400万箱,同2006年相比减少150万箱,降幅超过10%。2008年1-3月,低档卷烟产销继续呈下降趋势,完成低档卷烟产量298.86万箱,同比下降5.73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计划的24.14%;完成低档卷烟销量305.46万箱,完成全年计划的24.65%,低档卷烟的产销形势不容乐观。 从市场表现来看,情况更为严峻,突出表现为存在“五不”现象(供求不平衡、区域不均衡、产销不对路、品牌不适应、结构不合理)。有客户一提到“低档卷烟”就比较泄气或激动,对于低档烟的评价众说纷纭,综合起来无外乎两点:一是低档烟占了客户太多的库存,卖不动;二是市场价格严重偏低,没钱赚。
三、低档烟“蝴蝶效应” 供非所求,谁之过?
低档烟“蝴蝶效应”供非所求,谁之过?是决策层,是工业、商业,还是零售户、消费者?或是行业外因素?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推理假设。决策层说:“低档烟产销作政治任务下达了”。工业说:“低档烟我作政治任务生产了”。商业说:“低档烟我作政治任务全力在销了”。零售户说:“低档烟不好卖了”。消费者说“低档烟不好抽了”。有道理吗?有,但这样,一个圈下来,问题只能回到原点。
笔者认为,如果要究其缘由,首先零售户、消费者是可以排除在外的,原因很简单,在现行专卖体制下,即使是大力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的今天,不客气地说,实际上零售户、消费者对行业低档烟走向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至于行业外因素,笔者认为是经济变化因素、消费走向因素等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能作为太极推手的理由。
笔者2006年曾撰写《破局之亟:农村卷烟市场如何鹤舞龙形》一文,在此复述其中一个观点: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烟草的发展令人侧目,成效有目共睹。但回归理性,农村卷烟市场的发展,在市场那里,在客户那里,尤其是在消费者那里,达不达标,满不满意?侧身为烟草行业的一员,我们必须捂着胸口作答。
综而言之,低档烟“蝴蝶效应”供非所求,行业无可规避。
理性分析低档烟的发展,存在前提、过程及效果三层面的游离。前提层面的游离:低档烟的发展,缺乏一个关键与根本的前提:真正市场化的货源支撑。农村卷烟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在于烟草所实施的特殊的专卖专营政策和体制,而是在特殊国情及特殊心理作用下,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烟草,纠结与承载了太多人、太多层面
的利益与负累。所以,才有近几年来低档卷烟的缺位,才有农村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农村市场整体虚高。过程层面的游离:低档烟发展是“两个维护”的切实体现,但工商企业目前还难以真正做到“行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多是关注行业与部门的利益,不同程度存在“重税利增长、轻市场需求,重结构调整、轻有效供给,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虽然是“已所不欲”,但做不到“勿施于人”,在低档烟发展问题上,多有现实困难与客观理由,主观能动上有一定的差距,非市场因素制约了低档烟在过程中的发展。效果层面的游离:农村卷烟市场是一个超级市场,也是一个没有得到应有的仔细研究与精心挖掘的超级市场,一个客观上日益淡出的超级市场,而无论我们网络建设理念与方式有多先进,连客户与消费者基本要求都没能满足的农村卷烟市场,我们无法奢谈客户、消费者的满意与市场的认可
四、客观分析低档烟“蝴蝶效应”深度因素
(一)工商企业在生产销售环节积极性不高
国家局一直高度重视低档卷烟的生产销售,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和维护工商企业在低档卷烟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利益,调动工商企业生产销售低档卷烟的积极性,政策的效果是积极而明显的,对于增强低档卷烟的有效供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工商企业对于低档卷烟生产销售的积极性仍然有限,低档卷烟的生产销售仍然是被动的、任务式的,在产销计划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低档卷烟产生的效益自然无法同中高档卷烟相提并论,直接影响工商企业的积极性。
(二)有效供应与真实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一线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反映,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低档卷烟没有供应,而烟草公司供应的低档卷烟并不适销对路,消费者不认可、不接受这些品牌,以低档卷烟整体而言,在有效供应与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工业企业对于低档卷烟消费习惯的研究本身就有所欠缺,产品研发的投入更多地倾向于中高档卷烟,而在品牌整合的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和循序渐进的程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低档卷烟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低档卷烟供求矛盾的缩影。
(三)消费以区域性品牌为主,全国性大品牌市场表现缺乏说服力
低档卷烟的消费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同的区域对于品牌的选择有很大的差异性,市场需求以区域性品牌为主;二是规模上有优势的大品牌,主要的销售区域也非常集中,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同时,在低档卷烟市场,全国性大品牌的表现也不如其它价区的品牌表现抢眼,在产品品质、市场推广、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并没有表现出高出一截的实力,竞争力仍然较为孱弱。
(四)“低档烟=低质烟”观念趋同
不少消费者认为,“低档烟=低质烟”,低档卷烟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包装差,保管不方便。主要表现在存放时间一旦过半月,水分含量不合理,容易受潮或者脱水,不利于保存。二是吸味差,入口不纯洁。主要表现在“味道不纯正,土壤味和生烟味道过浓,吸食两支后,喉咙不舒服”三是品质差,质量不稳定,烟厂把好烟叶全生产好烟了,低档烟只能是残次烟叶。四是设计差,影响形象。
消费者“低档烟=低质烟”的认识应该说是不全面或者不准确的,但其基本面应该说是实际的,那就是低档卷烟品质在某些方面的确存在着缺陷。
(五)结构上移,导致低档烟销售难
消费结构上移,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主动上移;二是被动上移。
主动上移:生活水平上升、工资水平上涨、导致消费层次上移。“有钱了,抽好烟”的道理即是如此。有数据指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收支水平延续上升态势。减免农业税、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扩大城市居民低保范围、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城乡特困群体的救济救助力度等政策的出台,导致低收入者的收入预期不断提高。受收支水平和收入预期等利好因素的影响,部分传统低档烟消费群体逐步提高卷烟消费档次,改吸价位略高的卷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低档烟的需求。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第二种,被动上移。近年来,卷烟工业企业不断提高低档烟的生产结构,高端低档烟的卷烟产量不断增加,由于低档烟价格区间的不断上移,致使低档烟消费群体可选择的价格区间越来越窄,低档烟品牌和价位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导致部分低档烟消费群体被动提升消费结构,改吸结构略高的卷烟产品;部分无法提高消费潜力的低收入卷烟消费群体不得不转吸手制烟、假冒烟或减少吸烟数量,而这两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低档烟销量的下降。
五、低档烟“蝴蝶效应”如何破局?
什么才是低档烟“蝴蝶效应”解决之道?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高度重视,同步实施,持续跟进。
(一)行业上下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责任与行业利益的关系
低档烟的问题,归结来说,首先是行业定位与市场定位不甚一致的问题。低档烟是销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也是社会利益与行业利益容易冲突的关键。但市场根还是在农村,行业注重根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唯其如此,我们的步履才能沉稳。
(二)加强并持续跟进低档烟发展的研究
我们应该继续高度重视低档烟销售工作,进一步健全对低档烟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分析低档烟市场真实需求、销售形势、销售结构、农村低档烟消费等情况。
(三)保障并适当提高低档烟质量
对于工业企业,应增加对低档烟生产的补贴力度。为了提高低档烟生产企业的积极性,稳定低档烟生产,确保低档烟的供应,国家局出台了对低档烟生产企业进行政策性补贴的措施。该政策的实施对缓解低档烟生产的成本压力、增加企业生产低档烟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工业企业也要用好这个政策,要加大执行力的监督,形成有严格约束力的行业规范。
(四)加强调控,保证客户合理利润差价
零售客户作为卷烟经销商,其经营目的就是赢利,如何保证零售客户的合理利润是销售好低档烟的关键。进一步加强调控力度,通过建立科学的诚信体系、合理的管理办法,依靠多种形式监督、执行明码标价,切实保证客户合理的利润差价,以提高他们销售低档烟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加大低档烟考核力度
低档烟销售反映一个经营班子的政治水平和一个单位的经营水平。行业上下要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低档烟销售工作,继续把低档烟销售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确保完成低档烟销售任务。坚持把低档烟销量作为对经营情况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以科学的考核促进低档烟销量的增长。
总之,低档烟“蝴蝶效应”出现,困难多多,但笔者相信,在国家局高度重视下,在行业上下、工商企业共同努力之下,低档烟“蝴蝶效应”一定会走出困局,低档烟也一定会有其健康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