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业的建议]一、把旅游产业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来抓,作为我市一个产业集群加以培育和发展。 1、提高认识,共促共为。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蕴藏着无限商机和广阔发展前景。...+阅读
利用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中蜂产业上饶县农业局领题人:李志玉课题组成员:黄美珍 孔令华执笔人:孔令华养蜂业是上饶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我县养蜂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勤劳致富开辟了一条途径,而且对提高人们健康
水平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食品安全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食品供求与消费的主调。2007年,我县被中国养蜂学会认定为“中华蜜蜂之乡”,为我县蜜蜂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充分挖掘利用我县地理区位、自然生态和中蜂资源优势,提高我县养蜂标准化水平,生产出绿色安全蜂产品,促进我县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我县蜂业当前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一、 蜜蜂产业发展现状
1、 养蜂生产我县养蜂业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初步统计,全县现已有蜜蜂6万群,主要分布在怀玉山区和五府山区。养蜂户2476户,主要集中在华坛山、五府山、花厅、湖村、上泸、尊桥、望仙、清水、田墩、郑坊等几个山区乡镇,其中养蜂20-50群的140户;50-100群的86户;100群以上的12户。蜂产品以蜂蜜为主,年产蜜1066吨,群均年产蜜20.5公斤,群均年产值807元,全县蜂产品年产值4200万元,蜂农人均纯收入1.26万元,与其它传统种养业相比,养蜂具有显著的比较效益,发展潜力较大。
2、蜂产品加工企业我县现有蜂业龙头企业仅上饶益精蜂业有限公司一家。其产品主要以蜂具为主,生产的蜂箱和隔王栅已占领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加工蜜蜂产品以原料和半成品为主,其中蜂蜜系列桶装原料浓缩蜜和各种小包装蜂蜜20多个品种,蜂王浆有原料鲜王浆、原料冻干片和软胶囊等三种产品,另外还有少量蜂花粉和蜂胶产品。开发出的“益精”牌中蜂系列产品(土蜂蜜),以其高品质、纯天然性的原始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青昧,并在展会上屡获殊荣。公司下设蜜蜂研究所、联合养蜂场、蜂蜜加工厂、专业隔王板厂、专业蜂箱厂、专业巢础厂及蜂具配套厂7个分支机构,现有资产5000万元,从业人员6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65人,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000万元。蜂具、蜂产品销售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3、蜂产品销售渠道我县蜂产品以蜂蜜为主,其中约10%作为原料蜜被蜂业企业收购,其它90%靠蜂农自产自销,销售对象主要是周边乡镇生活水平较高的农民和上饶市区居民,销售量不稳定,没有专门的蜂产品原料购销队伍。没有稳定的蜂产品流通渠道,难免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土蜂蜜价格高时涨到45元/市斤,低时跌至15元/市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仅五府山镇蜂农的蜂蜜较畅销,平均价格达到45元/市斤,这与当地政府加大宣传,市场名誉度较高不无关系;华坛山、花厅等产区蜂农家里还贮积有大量的蜂蜜,难以及时销售出去,售价也较低。
4、其它2007年10月,经中国养蜂学会专家组考察认证,我县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之乡”和“中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基地”称号;五府山镇也被确定为“中华蜜蜂”的模式产地,保存有大量的中华蜜蜂原生态饲养蜂群,主要分布在灌木丛生的山区和半山区,现有中蜂10935群,80%为原始立式蜂桶饲养,该镇的毛楼、船坑、高州等几个自然村,约15公里的山谷里、房檐下、石岩下、草丛中,处处可见原始立式蜂桶饲养的中蜂蜂群,尉为壮观,可谓“家家户户有中蜂,男女老少皆养蜂”,被中国养蜂学会专家考察组誉为“全国少见的原始中蜂资源保存库”。
二、采取的措施和做法
1、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蜂产业的发展,着力加大政策引导力度。2006年,我县成立了创建“中华蜜蜂之乡”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周琳任组长,副县长邱明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办副院长文任徐 东、县农业局李志玉、县林业局苏振文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文化局、县科技局、县质监局和县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在农业局专设了办公室。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蜂产业的发展问题,并先后下发了[2006]121号、[2006]68号、[2006]16号和[2006]12号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全县中蜂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
2、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我县中蜂产业发展的优商、惠农政策,以进一步促进我县蜜蜂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2.1县委办公室下发了[2007]13号《加快蜜蜂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了上饶县蜜蜂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具体组织措施和积极鼓励、扶持蜂农发展的惠农政策。2.2县财政安排了16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养蜂大户发展,对养殖规模在20-49群的蜂农,给予每群10元的资金补助;50群以上的,给予每群20元的资金补助,并给每个大户予以200元的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的实施到位,极大地刺激了蜂农的养殖积极性。2.3对到我县投资的蜂业企业,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外,还按照《上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招商
引资优惠政策》、《上饶县鼓励客商投资优惠办法》等相关文件,在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
3、积极做好“中华蜜蜂之乡”的申报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掀起了一个发展蜜蜂养殖的高潮。为做好“中华蜜蜂之乡”的创建申报工作,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并及时协调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保证了申报工作合理、有序的高效开展。县委宣传部在县报、县电视台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制作了“采得百花甜如蜜”的宣传光盘;县林业局及时提供了全县林业资源分布情况,对十大中蜂养殖基地的合理规划提供了前提条件;县委、县政府两办及时编写和下发了相关政策和文件;县农业部门进行了全县中蜂养殖情况调查、组织实施蜜蜂养殖基地建设,并编写了相关技术资料,积极做好对蜂农的政策咨询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县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文广局、科技局、质监局、工商局也密切配合,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确保了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4、积极做好蜜蜂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和技术咨询、培训服务工作。4.1 针对蜂农中蜂养殖技术还相对滞后的现状,我县非常重视对蜂农的产前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蜂农的科学饲养素质。县农业局先后组织举办了多期养蜂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蜂农1670余人次,并编写了《“中华蜜蜂”饲养实用技术》小册子及配套录像光盘。2007年5月25日,县政府与中国养蜂学会联合举办了“中蜂标准化饲养技术培训班”,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匡邦郁教授亲临授课,主讲了包括中蜂过箱技术、中蜂的日常管理、常见蜂病的防治和原生态蜂蜜生产技术等蜜蜂实用饲养技术,受训蜂农达220余人次,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对养蜂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定当学以致用。4.2在农业局设立了“中华蜜蜂产业化办公室”,专门负责“中华蜜蜂”相关项目建设的实施和协调、中蜂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蜜蜂养殖相关政策咨询和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工作,以及时协调解决蜂农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遇到的政策和技术难题。4.3成立了蜂农经济合作组织,以进一步完善“蜂农+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上饶益精蜂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对蜂农生产的蜂蜜进行“订单”收购,化解了蜂农买产品难的问题,消除了蜂农的后顾之忧,极大地促进了蜂农的养殖积极性。
5、加大蜂业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中蜂资源的开发力度,以市场化的手段,使我县中蜂业步入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2007年,我县将“蜂产品加工”作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并组织编写了“上饶县‘中华蜜蜂’蜂产品加工项目建议书”,通过引进深谙蜂产品市场的蜂业企业深入挖掘和开发中蜂产品的潜在市场价值,对我县中蜂产品进行开发、包装,推广、销售。通过对中蜂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资源转化成效益,以效益促生产。并通过以开发中蜂资源反哺中蜂原种保护的“以蜂养蜂”模式,促进我县“中华蜜蜂”的模式产地保护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蜂产品结构单一。虽然我县养蜂生产正在改变过去以单纯生产蜂蜜为主的格局,开始生产蜂王浆、蜂胶等产品,养蜂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生产蜂蜜为主的特色,蜂蜜收入仍然在养蜂收入占有主导地位,一般在养蜂收入中约占90%以上,蜂王浆、蜂胶等产品的收入约占10%。而在江浙等养蜂发达地区蜂蜜和蜂王浆等产品的收入基本上是平分秋色,在许多地方甚至是蜂王浆等产品收入占有主导地位,高者可达80%以上。因此,蜂产品的多元化将是以后我县蜂业的发展方向。
2、蜂蜜质量提高较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外市场对无公害蜂产品需求的增加,市场对无公害蜂产品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从调查情况看,我县蜂蜜质量在近几年中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不能跟上时代对质量的要求。另外,大多数蜂农在防治蜂病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药品,造成抗生素含量超标。在中国蜂蜜出口屡遭封杀的现实面前,我县养蜂业要与市场接轨,无公害蜂产品生产需要进一步加强。
3、蜂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增值能力不强。我县只有少数蜂业公司对蜂蜜进行了加工,加工量较小,大部分蜂蜜仍靠蜂农自产自销,没有发挥产业化生产增值的作用,导致总产值的降低。
4、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养蜂生产以集约化为特点,产品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而我县养蜂生产属小规模分散经营,蜂场间技术管理水平极不平衡,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一,对市场蜂产品质量要求与价格变化信息反应迟钝,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制约着我县蜂产品生产水平及质量再上新台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蜂业企业。我县现只有上饶益精蜂业有限公司一家蜂业企业,但益精蜂业主要业务是蜂具生产,其蜂产品生产的原料来源主要依托其养蜂基地,加工生产量也较小,发挥不了“龙头”作用。二是缺少养蜂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担负全县养蜂技术推广应用职能的县畜牧兽医站,没有一位养蜂专业技术人才,各乡镇也大多如此。近年来,我县“中蜂活框箱养”技术推广应用虽初见成效,但在蜂王浆、蜂蜡等附加值较高的蜂产品和无公害蜂产品生产方面还存在技术难关。养蜂技术和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蜜蜂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三是蜂农整体素质偏低。养蜂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人员的组成结构和素质的高低。目前我县蜂农的文化素质低,年龄结构老化,养蜂后继乏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蜂农近80%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新学养蜂的青年几乎没有。大部分蜂农对新技术、新标准的认知、接受能力较弱,对生产绿色无公害蜂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忧患意识。
四、对策与措施
1、加大标准化推广力度,生产绿色安全产品制订标准只是一个手段,关键环节是标准技术的推广实施,目的在于将技术标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健全蜂产品标准化的实施推广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蜂产品标准化列为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和《无公害蜂产品生产规范》的普及推广,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办班、讲课、传授标准化的生产和防病技术,规范蜂农的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我县养蜂生产的标准化程度,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安全蜂产品。
2、提高蜂农素质,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通过多种途径对养蜂人员进行再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与技术上扶持素质高的年轻养蜂户扩大规模,发展标准化生产。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是提高我县养蜂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养蜂生产实现规模化,能增加积累,扩大再生产;养蜂生产实现标难化,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县养蜂业朝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方向发展。
3、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建设3.1龙头企业担负着“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的重要角色,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发展产业化的核心。根据我县蜂业实际,一方面应对现有蜂业企业进行扶持和技术改造,使之成为真正的龙头;另一方面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外来资本进入蜂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为我县蜂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2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和蜂农联合创办绿色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建立养蜂示范基地来带动全县养蜂户改变传统养蜂方式,走科技养蜂之路,从而推动我县蜂业产业化进程。
4、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我县蜜蜂产业发展必须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出发,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尽快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蜂产品经营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产销利益共享,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利用“中华蜜蜂之乡”称号的潜在市场价值,扩大现有品牌的知名度,争取尽快培育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产品,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我县蜂产品的附加值,增加蜂业经济效益。
5、 依靠科技创新,延长养蜂产业链政府部门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和扶持蜂业企业有规模的开发生产具较强市场前景的蜂产品,如蜂胶、蜂毒等产品,优化我县的蜂产品结构。同时,针对国内大棚作物和经济果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蜜蜂授粉需求月益增加的实际,学习与借鉴先进的授粉技术,发挥我县蜂群多的优势,为开展蜜蜂授粉服务,既有利于养蜂的增收,也有利于经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6、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提升蜜蜂产业发展水平县农业部门应确定1-2名编制,用以引进或聘用养蜂专业技术人才,专项负责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和技术咨询指导工作;主要养蜂乡镇也要确立至少1名养蜂技术骨干,依托县蜂业推广中心以及蜂业协会,建立健全各镇(乡、街道)蜂业生产技术推广网,负责蜂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标准操作规程的落实。乡、村、农户要建立健全生产管理体系,成立组织好蜂业协会,加强协会会员之间的交流,促进养蜂业发展信息的流通。
7、畅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蜂农的投资主体作用,鼓励蜂农自筹资金或合股发展养蜂业,同时要开阔思路、以财政投入和信贷投入为导向,广泛吸收县内外资金投入蜂业产业的开发,推动养蜂产业发展。县财政、发改、扶贫开发等涉农部门要加大对养蜂业开发的扶持,实行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或优先申报项目资金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发展蜂业经济,加快形成以蜂农为投入主体、政府扶持、信贷投入,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延伸阅读:
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文章标题: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 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鲁西木业加工第一镇茌平县菜屯镇党委政府菜屯镇位于茌平、高唐、临清三县市交界处,距县城70多华里,是茌...
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做大做强城市,培育赶超发展的助推器 ——区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更好地实施城市建设赶超型发展战略,...
推广旱作农业综合技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本文作者:刘晓红 杏园乡位于安定区东南部,距市区40公里,辖9个村76个社9000余人,全乡流域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2008年人均纯收入1950元。全乡平均海拔2200米;年降雨量...
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建议我县旅游业起步较晚,整体实力较弱,目前还处于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足够的旅游产业经济链、旅游附加值小、旅游收入中门票占据了重要地位,(发达地区门票收入只...
对X镇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立足资源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对X镇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近几年来,X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取得了明...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文化是兴县之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经济发展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而且要求文化事业有显著的进步。首先,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艺、新闻出版、广...
扬人文资源优势做旅游经济文章我镇南接姜堰城郊,北连古镇溱潼,是泰州、姜堰到溱湖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故乡和最后的野生消失点,有建于唐代的太平桥和被列入航空标志的参天银杏,又...
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近几年来,X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镇依...
发挥资源优势做强支柱产业加快乡经济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做强支柱产业加快乡经济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