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计划

日常教学怎样渗透德育

02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中职德育实践心得体会400字]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阅读

一、认真研究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因此,在教学中,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楚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的德育因素深入体会,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精心设计教学,把握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德育教育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把握住时机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不能因为思想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也不能只顾及教学而对德育敷衍了事,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德育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目的。

三、把握学科特点,增强德育教育的生动性要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如:①语文课富于形象性,具有感染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②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联系起来。

在这方面,教师可经常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学了“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布置学生“设计铺设自来水管的最佳方案”;学了计量单位后,让学生测量操场的跑道长度、教室的面积等。这样,学生将逐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们生活与国家建设都离不开数学,只有学好数学,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更好地为建设祖国服务,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③在地理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领土辽阔,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有960万平方公里,山川秀丽,资源丰富。④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要抓住“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教学《全家福》一课时,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养育自己的典型事例,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学习《贴春联》一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感受浓浓的春节气息,通过对家乡民间文化传统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要以此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样,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便能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

四、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苦,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

例如:在讲授《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时,针对当今学生耐挫能力差这一精神需求,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时应该做到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以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是教师最佳的选择。

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

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渗透只是手段,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溶于教材,教师除了有极大的热情、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较强的德育...

延伸阅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音乐教师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专门人才,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传递者和传播者,因而音乐教师的素质决定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音乐教...

如何使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建立新的德育模式,开创新的德育局面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的教育思想和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德育作为教育的重...

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多层次、多...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怎么制定何语文教进行德育渗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语文教应培育主义情、社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积极态度确价值观逐步养实事求、崇尚真知科态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品德修养审美情趣...

如何在综合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很多,但最基本的途径是各科教学.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检查、指导和总结,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学校制订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改进意见”后,我...

如何加强中小学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每一位学科教师,也都是德育工作者。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此,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论什么学科的教师,都应通过自己学科的教学...

如何在小学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体育教育,做到使学生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而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课题中期报告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

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什么是德育呢?我们可以翻阅查找大量的资料,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关的资料,关于对德育的解释有不下百种,但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基本还是一致的。基本上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其内容为:广义...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