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订单农业风险防范与转移问题思考

11月22日 编辑 fanwen51.com

[浅谈对医疗纠纷防范的认识]文章标题:浅谈对医疗纠纷防范的认识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的变化和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医疗卫生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主要因素,不仅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影响了单位的...+阅读

订单农业是一种以销定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的产生起源于欧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十分成熟的农业产销形式。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订单农业才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订单农业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对订单农业的发展障

碍进行剖析,厘清相关交易主体间利益及内在关系,准确制定化解措施,进而有效寻求化解订单农业发展矛盾之路。

一、订单农业风险

订单农业的兴起,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的联结在一起,有利于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了农业风险,促进效益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在我国订单农业却总是发展不起来,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究其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订单风险所致。

(一)价格风险是订单农业的主要风险。价格是订单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是难免的.而价格又直接决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订单农业的签约双方所依据的只是当时的局部市场状况,加之受自身决策能力的影响,因而订单所确定的价格并不具有代表性,结果便会出现价格过低农户缺乏种植积极性,过高企业经营风险太大,在订单到期日,订单的某一方就有可能因市场条件的变化而遭受损失。同时,企业和农户的价格风险不会因为签订了订单而消失或减弱,它只是在两者之间转移,也就是说,订单农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回避价格风险。

(二)履约率低制约订单农业的发展。农业订单如不能兑现或履约率过低,不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农产品卖难的矛盾,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延缓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订单农业涉及面广,连接的农户多,由于我国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薄弱,短期行为严重,买卖双方在利益驱动下,往往会单方面放弃订单。在推行订单农业过程中,粮食流通企业与签约的农户在生产前按约定价格签订收购合同。农民将其价格风险转移给了粮食流通企业,但作为订单农业的主要组织者的企业仍然承担着巨大的价格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汀单价格是否合理,以及签收后粮价的波动,仅仅依靠单一的现货市场,粮食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这种风险极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的巨额亏损。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说,订单农业并未让巨大的市场风险消失,而只是风险主体转移,这样就会降低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二、订单农业风险原因分析

(一)订单农业方式本身的不足。农产品的订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现货远期合约,相对于现货即期交易来说,它显得更加方便灵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现货交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卖方取得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买方获得相对稳定的货源,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这种远期交易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合约是签约双方私下协商的产物,本着“契约自由”的原则签订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种商品的现货远期合约,由于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双方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合约中的具体条款及条款的具体内容都不同,因此它的价格决定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而且容易导致经济纠纷,交易成本也相应增大。第二,远期合约的履约仅以签约双方的信誉为担保,现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导致了合约的不稳定性。第三,签约双方在签约时所达成的价格协定不能彻底转移价格风险,只是使价格风险在签约双方之间相互转移,价格风险依然停留在流通领域之中。价格一经确定,就无法再变,使价格失去了本身所应有的随时反映供求状况变动的能力,降低了价格的灵活性。

(二)订单农业标的的特殊性。无论从交易商品还是交易双方来看,订单农业的标的是农产品,它与工业产品不同,有其特殊性。首先,因为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其产品质量又受制于自然因素,而产品品质问题更是订单履行的重要因素。其次,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分散型的,市场化程度低,农户的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差,信誉水平和质量观念低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短期利益,极易违约。

三、利用期货市场转移订单农业价格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来发展订单农业,保护农民权益,但价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订单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回避风险的作用是极有限的,那么,在发展订单农业的过程中,如何规避订单风险呢?期货市场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市场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回避风险,也可以为订单农业的顺利运行提供载体。因为期货市场本身功能可以为订单回避风险。首先,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可为订单农业提供合理化的参考价格。期货市场存在众多交易者,期货价格能够集中反映出较为真实的供求关系及未来变化的趋势。它一12全文查看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预期性,另一方面,期货价格对各种价格因素反应极为灵敏。其次,期货市场作为风险转移与风险再分配市场,集中了众多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巨大的风险可以在大量的市场参与者间进行重新分配。同时,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使参与交易的每一方都要达到一个最低信用水平,这就保证了交易双方都不存在违约风险。可见对于那些对彼此信誉水

平都没有充分信心的远期交易者来说,选择期货交易作为一种避险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需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政府服务职能,改善期货市场内外环境。要使期货市场对订单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一方面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重视对期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鼓励相关企业、农民学习利用期货市场。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变自己的职能,要为农产品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法律服务,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一方面,美国政府改革农业政策。在1996年前,美国政府对农业实行的也是保护政策,通过对休耕土地给予补贴,对农场主提供贷款,设立农产品保护价格等措施来保证农场主的利益。1996年,美国政府取消长达60多年历史的农产品价格与收入支持政策,让农民自担风险,独立决策,政府通过引导农民参与期货与期权交易,化解和分担农民的市场风险,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督促农民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合理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另一方面,政府为农民支付权利提供低息贷款,结果是农民参加期货市场的比例越来越高,美国政府就这样巧妙地把补贴政策与期货期权交易结合起来,将农业市场巨大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之中,既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又稳定了农业生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完善和利用期货市场,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

(二)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除大的农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息来源充足,可以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外,大多数农民都是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间接参与期货市场,合作社为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现状,加之农民在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欠缺,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存在一定困难,但作为农业生产者,在今后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他们对套期保值的需求是真实的,从中国国情看,中国的农民永远不可能象美国农民那样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直接进行套期保值。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套保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培育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农民合作社,由农民自己经营管理,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建议,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和流通逐渐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当然,通过建立合作社引导农户进入期货市场,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说,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对于农产品重点产区而言,如果生产相对集中,产量相对稳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增加农产品期货品种,以拓宽期货市场为订单农业发展服务的空间。就我国目前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看,还不具备有效回避农业经营风险的能力,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有限,也表现在市场的流动性上,因此,我们应扩大期货市场的规模,增加期货市场的品种数目。首先,期货市场的规模是市场功能发挥的基础。如果规模过小,则不易发现真实的价格,也很难使套期保险者顺利实现风险的转移。建议我国适度放开投资者准入限制,培养一定数量的机构投资者,既有利于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又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理性与稳定。其次,扩大期货市场的品种数目。在期货市场上,增加一个交易品种,也就增加了市场功能辐射的领域,也就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机会。

四、建立保障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的完备机制

发展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是农户获得订单的前提条件,质量是订单农业发展的生命,数量是订单农业的基础。所以发展订单农业始终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来调整耕作制度和优化品种结构,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在发展订单农业中紧紧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从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增强农民的质量意识。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的规模产量,使农户多赢得订单。

订单能否有效履行,是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环节。只有订单签约双方形成了责权利统一的制约机制,订单才能有效履行。在发展订单农业中,一方面把订单农业纳入法制化管理,维护订单的严肃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各种互惠互利、相互制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为订单的有效履行创造条件。同时还要运用政策法规规范订单农业,搞好引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订单的签订和管理办法,为当事人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合同纠纷处理等服务,切实保护当事人利益,防止毁约事件的发生。

同时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各种风险基金,如生猪生产调节基金和实行农业保险,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组予支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发展效益农业多做实事。三是组建农业贷款担保公司,由政府财政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有关农业企业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按股份制运作,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如协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利用农业信息网、招商引资等,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与厂商、客户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农户获得订单牵线搭桥等,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结论

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和生产规律决定了订单农业履行的高风险性,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一直是发展订单农业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利用期货市场、完善保障机制、强化信用观念,提高订单的履约率,推动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这其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也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全文查看订单农业是一种以销定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的产生起源于欧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十分成熟的农业产销形式。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订单农业才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订单农业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对订单农业的发展障

碍进行剖析,厘清相关交易主体间利益及内在关系,准确制定化解措施,进而有效寻求化解订单农业发展矛盾之路。

一、订单农业风险

订单农业的兴起,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的联结在一起,有利于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了农业风险,促进效益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在我国订单农业却总是发展不起来,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究其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订单风险所致。

(一)价格风险是订单农业的主要风险。价格是订单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是难免的.而价格又直接决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订单农业的签约双方所依据的只是当时的局部市场状况,加之受自身决策能力的影响,因而订单所确定的价格并不具有代表性,结果便会出现价格过低农户缺乏种植积极性,过高企业经营风险太大,在订单到期日,订单的某一方就有可能因市场条件的变化而遭受损失。同时,企业和农户的价格风险不会因为签订了订单而消失或减弱,它只是在两者之间转移,也就是说,订单农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回避价格风险。

(二)履约率低制约订单农业的发展。农业订单如不能兑现或履约率过低,不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农产品卖难的矛盾,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延缓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订单农业涉及面广,连接的农户多,由于我国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薄弱,短期行为严重,买卖双方在利益驱动下,往往会单方面放弃订单。在推行订单农业过程中,粮食流通企业与签约的农户在生产前按约定价格签订收购合同。农民将其价格风险转移给了粮食流通企业,但作为订单农业的主要组织者的企业仍然承担着巨大的价格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汀单价格是否合理,以及签收后粮价的波动,仅仅依靠单一的现货市场,粮食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这种风险极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的巨额亏损。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说,订单农业并未让巨大的市场风险消失,而只是风险主体转移,这样就会降低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二、订单农业风险原因分析

(一)订单农业方式本身的不足。农产品的订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现货远期合约,相对于现货即期交易来说,它显得更加方便灵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现货交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卖方取得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买方获得相对稳定的货源,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这种远期交易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合约是签约双方私下协商的产物,本着“契约自由”的原则签订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种商品的现货远期合约,由于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双方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合约中的具体条款及条款的具体内容都不同,因此它的价格决定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而且容易导致经济纠纷,交易成本也相应增大。第二,远期合约的履约仅以签约双方的信誉为担保,现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导致了合约的不稳定性。第三,签约双方在签约时所达成的价格协定不能彻底转移价格风险,只是使价格风险在签约双方之间相互转移,价格风险依然停留在流通领域之中。价格一经确定,就无法再变,使价格失去了本身所应有的随时反映供求状况变动的能力,降低了价格的灵活性。

(二)订单农业标的的特殊性。无论从交易商品还是交易双方来看,订单农业的标的是农产品,它与工业产品不同,有其特殊性。首先,因为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其产品质量又受制于自然因素,而产品品质问题更是订单履行的重要因素。其次,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分散型的,市场化程度低,农户的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差,信誉水平和质量观念低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短期利益,极易违约。

三、利用期货市场转移订单农业价格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来发展订单农业,保护农民权益,但价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订单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回避风险的作用是极有限的,那么,在发展订单农业的过程中,如何规避订单风险呢?期货市场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市场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回避风险,也可以为订单农业的顺利运行提供载体。因为期货市场本身功能可以为订单回避风险。首先,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可为订单农业提供合理化的参考价格。期货市场存在众多交易者,期货价格能够集中反映出较为真实的供求关系及未来变化的趋势。它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预期性,另一方面,期货价格对各种价格因素反应极为灵敏。其次,期货市场作为风险转移与风险再分配市场,集中了众多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巨大的风险可以在大量的市场参与者间进行重新分配。同时,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使参与交易的每一方都要达到一个最低信用水平,这就保证了交易双方都不存在违约风险。可见对于那些对彼此信誉水

平都没有充分信心的远期交易者来说,选择期货交易作为一种避险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需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政府服务职能,改善期货市场内外环境。要使期货市场对订单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一方面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重视对期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鼓励相关企业、农民学习利用期货市场。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变自己的职能,要为农产品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法律服务,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一方面,美国政府改革农业政策。在1996年前,美国政府对农业实行的也是保护政策,通过对休耕土地给予补贴,对农场主提供贷款,设立农产品保护价格等措施来保证农场主的利益。1996年,美国政府取消长达60多年历史的农产品价格与收入支持政策,让农民自担风险,独立决策,政府通过引导农民参与期货与期权交易,化解和分担农民的市场风险,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督促农民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合理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另一方面,政府为农民支付权利提供低息贷款,结果是农民参加期货市场的比例越来越高,美国政府就这样巧妙地把补贴政策与期货期权交易结合起来,将农业市场巨大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之中,既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又稳定了农业生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完善和利用期货市场,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

(二)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除大的农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息来源充足,可以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外,大多数农民都是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间接参与期货市场,合作社为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现状,加之农民在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欠缺,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存在一定困难,但作为农业生产者,在今后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他们对套期保值的需求是真实的,从中国国情看,中国的农民永远不可能象美国农民那样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直接进行套期保值。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套保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培育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农民合作社,由农民自己经营管理,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建议,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和流通逐渐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当然,通过建立合作社引导农户进入期货市场,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说,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对于农产品重点产区而言,如果生产相对集中,产量相对稳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增加农产品期货品种,以拓宽期货市场为订单农业发展服务的空间。就我国目前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看,还不具备有效回避农业经营风险的能力,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有限,也表现在市场的流动性上,因此,我们应扩大期货市场的规模,增加期货市场的品种数目。首先,期货市场的规模是市场功能发挥的基础。如果规模过小,则不易发现真实的价格,也很难使套期保险者顺利实现风险的转移。建议我国适度放开投资者准入限制,培养一定数量的机构投资者,既有利于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又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理性与稳定。其次,扩大期货市场的品种数目。在期货市场上,增加一个交易品种,也就增加了市场功能辐射的领域,也就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机会。

四、建立保障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的完备机制

发展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是农户获得订单的前提条件,质量是订单农业发展的生命,数量是订单农业的基础。所以发展订单农业始终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来调整耕作制度和优化品种结构,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在发展订单农业中紧紧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从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增强农民的质量意识。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的规模产量,使农户多赢得订单。

订单能否有效履行,是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环节。只有订单签约双方形成了责权利统一的制约机制,订单才能有效履行。在发展订单农业中,一方面把订单农业纳入法制化管理,维护订单的严肃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各种互惠互利、相互制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为订单的有效履行创造条件。同时还要运用政策法规规范订单农业,搞好引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订单的签订和管理办法,为当事人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合同纠纷处理等服务,切实保护当事人利益,防止毁约事件的发生。

同时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各种风险基金,如生猪生产调节基金和实行农业保险,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组予支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发展效益农业多做实事。三是组建农业贷款担保公司,由政府财政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有关农业企业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按股份制运作,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如协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利用农业信息网、招商引资等,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与厂商、客户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农户获得订单牵线搭桥等,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结论

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和生产规律决定了订单农业履行的高风险性,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一直是发展订单农业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利用期货市场、完善保障机制、强化信用观念,提高订单的履约率,推动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这其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也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对农发行防范化解道德风险的思考对农发行防范化解道德风险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窗口行业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要防...

关于防范和治理干部工作中拉票问题的思考关于防范和治理干部工作中拉票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各地在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中,坚持以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为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文章标题: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高风险行业,自1951年诞生以来,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

地税局岗位风险防范机制工作心得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提高税务机关工作质效,南平市地税局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作为依法行政工作重点,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执法风险排查与防范工作。通过对...

药监局反腐倡廉防范体系运行机制建设的思考文章标题:药监局反腐倡廉防范体系运行机制建设的思考 如何加强县级药监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是摆在每一位药监人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而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根据本...

浅析期货经纪公司之风险防范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2004年国内各期货交易所分别推出了棉花、燃料右、玉米和黄大豆2号合约等四个新品种上市交易成功,国内期...

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策略和措施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评价基础之上的,审计过程乃至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述都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审计人员不可能发现财务报告中所有的错误和舞...

对有效防范金融案件的思考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金融系统在内控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定,防控能力也有了一定增强,对防范金融犯罪、降低发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各类金融案件仍不断发生,对金融行业的...

浅议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审计中的风险及防范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能查出有关问题或因处理不当而带来的潜在的相应后果。这种风险在政府工程审计中一旦变为现实就会损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引发被审...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