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做好政府投资审计的思考

12月01日 编辑 fanwen51.com

[浅谈审计心理学——审计假设]我们知道,学科的分支是因为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产生的。审计的特殊性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审计的特殊性就在于对所审查对象持有怀疑,验证其经济活动是否真实。这就是审计的特殊性...+阅读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投资的结构、财政性建设资金将主要投向公益基础工程。但由于我国公共财政的改革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政府投资审计在基层审计机关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不足

1.审计方式多是事后审计,未能真正渗入建设全过程。投资审计主要是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种方式,都是事后审计监督方式。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监督面临着“时间滞后、诉讼增多、风险加大”等新的挑战,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近年来,虽然也安排了部分在建项目审计,但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和审计力量有限的约束,“在建”审计也成了“最终”审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未真正有效形成。

2.投资审计工作仍主要着眼于单一建设项目。就项目审项目,在宏观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够。投资审计往往围绕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等问题展开,就事论事,很少能涉及到宏观的、更广的层面。

3.审计内容仍以查错防弊为主,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是重点。由于投资领域的市场运作、建设管理尚不规范,发现和揭露建设过程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仍然是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概算执行、工程造价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查项目、找问题,可谓驾轻就熟;至于投资是否合理、投资效益如何,则一般不予评价。

4.审计手段落后,仍以传统的手工审计为主。传统的看图纸、拖皮尺、手工计算工程量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 且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应用环境较好的财政、金融审计相比,也处于滞后状态。

二、解决的对策

1. 审计方式从事后审计逐步向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回顾我们近年以来的审计项目,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可行性论证不充分、投资决策不科学等问题仍十分普遍,由此造成的损失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显然,如何采取措施,有效遏制建设过程中的巨大损失浪费,是投资审计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唯有把审计“关口”前移,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投资审计工作做在项目开始之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材料设备采购、施工、竣工决算等建设全过程,才有可能做到及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在投资领域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审计促进项目管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作用。

2. 从单一的就项目审项目向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政府投资审计相结合转变。财政性建设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产生的效益,需要经过分配、拨付、使用等环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政府投资审计相结合,实现把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纳入宏观的财政范畴,审计可以从宏观着眼,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要通过预算分配环节的审计,分析财政性建设资金的投资分配原则是否符合国家投资政策、投资规模是否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之内、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分配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从宏观上掌握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促进财政性建设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

3.审计内容从以查错防弊为主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相结合转变。开展投资绩效审计是投资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投资审计要在真实性、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否达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提出的预期指标,深入分析投资绩效未达标的原因,揭示项目在投资决策、投资管理上的深层次、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积极发挥审计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4.从传统的审计手段向以现代的审计手段为主转变。传统的审计手段是手工计算工程量和钢筋数量,测量的方法则是手工拖皮尺,这种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精度也不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现代技术手段审计,如将工程测量软件、钢筋分析软件引入到审计中,激光测距仪设备进行实地测量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5.从平均使用审计力量向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转变。投资审计涉及的资金大、部门多、环节多、人员多,时间跨度大、违法违纪问题多。突出重点是保证审计质量出“精品”的关键。投资审计突出重点,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资金的审计。具体而言,审计的重点应当是数量大、影响大、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投资项目,包括:关系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领域,关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保护领域,关系社会生活质量的社会公共12全文查看

服务性领域。

12全文查看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投资的结构、财政性建设资金将主要投向公益基础工程。但由于我国公共财政的改革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政府投资审计在基层审计机关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不足

1.审计方式多是事后审计,未能真正渗入建设全过程。投资审计主要是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种方式,都是事后审计监督方式。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监督面临着“时间滞后、诉讼增多、风险加大”等新的挑战,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近年来,虽然也安排了部分在建项目审计,但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和审计力量有限的约束,“在建”审计也成了“最终”审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未真正有效形成。

2.投资审计工作仍主要着眼于单一建设项目。就项目审项目,在宏观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够。投资审计往往围绕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等问题展开,就事论事,很少能涉及到宏观的、更广的层面。

3.审计内容仍以查错防弊为主,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是重点。由于投资领域的市场运作、建设管理尚不规范,发现和揭露建设过程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仍然是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概算执行、工程造价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查项目、找问题,可谓驾轻就熟;至于投资是否合理、投资效益如何,则一般不予评价。

4.审计手段落后,仍以传统的手工审计为主。传统的看图纸、拖皮尺、手工计算工程量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 且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应用环境较好的财政、金融审计相比,也处于滞后状态。

二、解决的对策

1. 审计方式从事后审计逐步向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回顾我们近年以来的审计项目,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可行性论证不充分、投资决策不科学等问题仍十分普遍,由此造成的损失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显然,如何采取措施,有效遏制建设过程中的巨大损失浪费,是投资审计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唯有把审计“关口”前移,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投资审计工作做在项目开始之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材料设备采购、施工、竣工决算等建设全过程,才有可能做到及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在投资领域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审计促进项目管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作用。

2. 从单一的就项目审项目向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政府投资审计相结合转变。财政性建设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产生的效益,需要经过分配、拨付、使用等环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政府投资审计相结合,实现把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纳入宏观的财政范畴,审计可以从宏观着眼,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要通过预算分配环节的审计,分析财政性建设资金的投资分配原则是否符合国家投资政策、投资规模是否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之内、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分配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从宏观上掌握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促进财政性建设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

3.审计内容从以查错防弊为主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相结合转变。开展投资绩效审计是投资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投资审计要在真实性、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否达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提出的预期指标,深入分析投资绩效未达标的原因,揭示项目在投资决策、投资管理上的深层次、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积极发挥审计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4.从传统的审计手段向以现代的审计手段为主转变。传统的审计手段是手工计算工程量和钢筋数量,测量的方法则是手工拖皮尺,这种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精度也不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现代技术手段审计,如将工程测量软件、钢筋分析软件引入到审计中,激光测距仪设备进行实地测量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5.从平均使用审计力量向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转变。投资审计涉及的资金大、部门多、环节多、人员多,时间跨度大、违法违纪问题多。突出重点是保证审计质量出“精品”的关键。投资审计突出重点,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资金的审计。具体而言,审计的重点应当是数量大、影响大、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投资项目,包括:关系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领域,关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保护领域,关系社会生活质量的社会公共[]

服务性领域。

延伸阅读:

审计作风建设要“廉洁、文明、作为”三管齐下廉洁是基础,文明是保障,作为是关键,审计作风建设必须“廉洁、文明、作为”三管齐下,既有知名度,又有美誉度,才能适应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政务日益走向公开,政府工作必须接受群众评...

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科学发展观与我国最新审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国家审计本质理论的深化和最新发展。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基层审计机关要结合本部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新一轮审计事业大发展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意义深远、针对性很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

对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认识与思考刘家义审计长在去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的科学命题。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论点是...

浅析审计工作中的谨慎原则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质量都是它的生命线。而对于审计,则尤其如此。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谨慎原则...

招聘专员教你做好自我评价招聘专员眼中的求职自我评价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一名招聘专员来教大家如何来做好自我评价范文,供参考: 一个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招聘专员,经他手的简历应该有上千份,他最不喜欢...

教师要重视做好自我评价长期以来,我们注视他人评价,而不重视自我评价。这与我们的管理制度以及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管理制度中没有教师 自我评价 的内容,管理者只根据社会、学校、学生对教师...

试析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基本路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各级政府都要强化...

详谈如何建设审计线索数据库2009年4月8日,笔者在审计署网站发表了《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 促进审计资源共享》一文,文中提到审计线索数据库的建设,但限于篇幅,并未做详细论述,现结合工作实际和参照目前部分审...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