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古典诗歌意象组合的“陌生化”效果

12月13日 编辑 fanwen51.com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浅谈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文章摘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要透过意象、通过联想并结合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诗歌是诗人将自己的所见...+阅读

又到了大四毕业季,看似轻松好玩的大四生活其实也暗藏着无限的压力,找工作、考研,谋出路的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确保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下面就由FANWEN51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文化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哦!

摘要:规范,约定俗成,是语言一大特征,诗歌的语言亦然。诗歌的语言是文学语言,而且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生活用语相比较,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新奇。但是,自然、生活中的物象,与人密切相关,发生紧密的情感关系的物象毕竟是有限的,能被选来作为诗歌意象的物象就更加有限。新意象的创造远难与意象的传承。所以,诗歌的陌生化效果常常来源于意象的组合。不同的意象组合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效果,新奇独特的意象组合,更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

关键词:古典诗歌 意象

一、单一的意象只能调动一种感官感受,通过意象的组合,才能让人感受到多感官的,立体的世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看起来都是俗常物象的组合,但是它有声有色,调动了人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而且意象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因素。鸡声与草屋,本为居家之物,给人以俗常温馨之感,可是这些却又在羁旅之途,温馨之中有清冷,故此感又与人迹之稀疏,霜之秋凉相谐,意象之间具有跳跃性,留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人之经验有同有异。让人如临其境却又与自己亲自早行相疏离,既勾起人的共通感,又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皆属此类。

二、视角的切换,产生陌生化的效果

《天净沙秋思》之视角,看似第一人称,眼前意象亦为读者眼前之意象。可是读者眼前的画面是相互转换的。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以一片萧条之景,而作者却不按常理,次句小桥流水人家,给读者以一种闲适温馨之感,而古道西风瘦马又转以萧瑟苍凉,反差之后深化悲伤。末句,替换枯藤老树昏鸦之悲凉,残阳如血,秋之萧瑟与思之凄苦相映相融,视角又聚焦于断肠的天涯游子,作者与读者视角在眼前之画面转换之后重合,而断肠人成为特写之焦点,似之前所有意象皆化为同一景,同一情,如此情境混溶,这些情感体验,皆出于诗歌之意境,即使读者亲临马致远所处之境亦难以体会得如此形神丰富,内蕴深厚。固有陌生化的效果。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前两句让我们以第一视角,看到了一个秋雨之夜,凄苦思乡的主人公,接着,作者通过联想,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看到主人公和妻子共剪烛花的幸福场景,夜雨之日倚窗叙话,虚实对照,寒暖相对,时空视角的转换自然,内容与形式融合无间。如此情境,非俗常的游子思乡之诗歌所能创设,虚实意象组合,使得视角新奇独特,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

杜甫的《月夜》,首句就以想象的手法,以夜月和闺中之妻的意象相组合,从妻子的视角,去看夜月,遥寄相思。颔联以想象中的儿女的视角观其妻,不解其思亲之情。颈联又以作者自己的视角,关心妻子不胜清寒,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虚实意象的组合,巧妙而灵活的视角转换,让人体会到情感之丰富,构思之新奇,让人耳目一新。

三、意象组合,使得内容与形式违反常情、常理、常事,艺术上超越常境

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对莲花意象的选择,本就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君子之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内涵,而是寓于相思之情,芙蓉乃夫容。而且,传统的,莲花盛开的季节,采莲是江南女子的盛事,采莲场面都是热闹而欢快的。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莲花的意象通常都是与塘、溪等意象相组合,而此诗中,莲花、芳草,却与江、泽这些非闺阁之物进行组合,非常情,亦不合常理。探究其因,涉江越泽,方能远离喧嚣,掇取空谷幽兰,独自忧伤,独享思念,与采莲的热闹场景隔空相对,其情真切,其意绵长。再者,望故乡者,或翘首企盼,或载欣载奔,而此诗中,所思之人还顾望乡,非俗常之情境。思亲情切,却又因何而远离故乡,与相爱之人不得不背道而驰,其中苦楚,引人深味。同时,长路漫浩浩更非俗常之语,路漫漫,已言路之遥远,加以浩浩,独特新奇,引人深思。涉江之人,眼前江水浩浩,遥思爱人,相聚渺茫,千山万水,烟波浩渺,虚实相应,亦真亦幻,其意境之深远蕴藉,不可尽言。

《湘夫人》之中,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鸟与水草,渔网与大树,皆为不关联之物,却奇特地组合在一起,乾坤倒转,天地倒悬,非常之景以抒非常之情,久待不来,心之迫切,昭然可见。

四、意象组合增加了感知的难度和时间,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

诗人有意不按常规的意象组合方式,或倒装,或将生活中本来联系在一起的意象,有意进行措置,让读者重新去组合,或者通过想象补充出必要意象,从而产生新奇独特的艺术效果,读者在动用自己生活经验和语言能力的时候,产生了审美愉悦。

杜甫《秋兴八首》的第八首里,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乍一看来,实难理解。重新组合,应为鹦鹉啄食过的香稻粒,凤凰栖息过的梧桐枝,通过知人论世,知道作者怀念长安风物,于回忆之景,皆有美好之情。为了强调稻之香,想象它被美好之物―鹦鹉啄食过,梧桐之碧枝,必曾有凤凰栖息。读者欲读懂诗歌,必将意象进行新的组合,并通过知人论世和想象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旨趣,倍感新奇。

新奇的意象组合,可以调动读者多种感官体验,从结构、视角,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产生陌生化的效果,让诗歌成为有意味的语言艺术,让读者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趣味,与作者达到共鸣。

参考文献:

[1] 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古典诗歌意象组合的“陌生化”效果

延伸阅读:

试论语言陌生化及其对文学价值实现的影响毕业论文无论对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是成教毕业生都是个挠头的问题,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等等都是让人十分烦恼的事情,下面FANWEN51小编为大家带来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欢迎阅读!论文...

浅析语言陌生化及其对文学价值实现的影响临近毕业,很多大学生最忧愁的就是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好了,小编送福利的时间到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欢迎广大毕业生们阅读参考! 论...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英美文学作品无论是在作品的风格上还是在语言表达方式上,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英美作家对语言的表达善于处理,以此把整个文学作品的气氛烘...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