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让艺术类中专高中语文课见到实效

03月29日 编辑 fanwen51.com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研究 课题编号:GHKT201306 主持人:徐 萍 主持人单位:汉滨区大竹园初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阅读

让艺术类中专高中语文课见到实效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 要】艺术类中专文化课教学没有专门的课程标准,就语文课来说,参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又有一些实际困难。

针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内容多,课时少,教师疲于赶进度,而学生学习积极性却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艺术类中专不能盲从普校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艺术类中专 新课标 课堂教学 灵活性

近年来,艺术类中专文化课教学研讨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们渴望交流与提高。

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艺术类中专学生要和普校学生一起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虽录取分数线略低,但学习内容与学习难度是一样的。

而艺术类中专文化课时有限,无法完成如此大量的教学任务,更难达到高考所要求的学习深度。

二是一直以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迎来了课改,在新课程标准下,艺术类中专文化课教学何去何从,教师们有些茫然。

日前,笔者参加了一个艺术类中专语文教学研讨会,艺术类中专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与高考接轨,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等,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

本文以此次研讨会高一语文观摩课为例,就艺术类中专如何从自身特点出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解决语文课老师讲不完学生不愿学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教学思路。

艺术类中专没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只能参考普通高中的新课标。

但艺术类中专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点,决不能照搬新课标,必须在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新课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教学发展的路子。

新课标在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对艺术类中专来说,这里有三个要点需要把握:一是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艺术类学生文化课时少,又基本上没有预习与复习的时间,课堂上表现为逻辑思维较弱,形象思维活跃,所以教学目标不易过高、过多,让学生无所适从。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单纯、实际,并明确地交代给学生,这样才能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学得明白。

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艺术类中专受文化课时少的限制,按部就班地使用教材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这也正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三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课堂活起来,这也是艺术类中专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艺术类学生普遍不重视文化课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满堂灌讲授方法只能更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厌学情绪。

我们不宜照搬普校的严谨、完整、逻辑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

一堂课有几个点,有的学生前面的点没抓住,从下一个点还可以继续开始。

一堂课如果从头到尾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而有的学生开始没好好听的话,后面就会听不懂,可能因此而放弃后面的学习。

艺术类中专文化课时只有普校的一半,但教学内容并不是简单地减去一半,而是用一半的时间,尽可能达到相同的目标,这就对艺术类中专文化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我们看一堂某艺术类中专高一语文课教学实例: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研究探讨文章主旨: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含意深刻的语句。

2.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知识和作者对艺术品的独特审美角度。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帮助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找出关键句理解含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授课过程

(一)导入:深山藏古寺

欣赏画――提问学生――结论:想象的空间

(二)介绍维纳斯的人文背景(展示米洛斯的维纳斯图)

(三)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

提问:看图有哪些感受?

美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找出并理解关键词、关键句)

(四)阅读课文第

4、5自然段

提问:能不能复原?

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从全文看为什么不能复原?

(五)阅读课文第

6、7自然段

提问:为何失去的必须是双臂?

(六)两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去年今日此门过,

人面桃花相映红。

麻婆麻花对面搓。

人面不知何处去, 麻婆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麻花依旧下油锅。

――《题都城南庄》 ――今佚名

缺憾美:主体美则缺憾美,主体不美,则缺憾也不美。

(七)学生实践活动

提问:有没有别的让你产生无限遐想的作品?它是如何给你留下想象空间的?

(八)总结布置作业

问:如此的此是什么意思?而且表示什么关系?

至此22分钟

回答:如此的此指的是艺术的美。

至此35分钟

提问:两首诗哪首更美?

学生列举《踏花归来马蹄香》《红楼梦》

至此43分钟

至此45分钟

教学效果点评:

本课的教学过程大致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上课后对课文进行逐层分析,并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谈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后布置作业。

总体来说遵循了普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安排细致、紧凑,教学过程衔接紧密,并注重对学生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不少受到好评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课堂上贯彻不下去,或效果不佳,这正是由艺术类中专文化课堂的特殊性决定的。

就上面这堂课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课堂设计必须加进朗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和记笔记的时间。

艺术类学生课余时间基本让位于自己的专业,即使布置文化课预习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而阅读课,朗读课文又是大前提,只有熟悉了课文,接下来的环节才有可能进行。

阅读课往往离不开研讨活动,而教师提出问题后,常常是马上让学生起来回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

表面看来节省了时间,课堂显得紧凑,但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学生也会感到紧张、疲劳。

多媒体的使用也加快了课堂节奏,有时教师投影内容转换过快,学生来不及记笔记。

而如果加进朗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和记笔记的时间,本课是很难完成如此多的教学任务的。

2.梳理课文用时稍多,探究问题时间不足。

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各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逐段分析、逐句品味的方法。

散文阅读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品的主旨。

特别是对翻译作品,不必纠缠疑难句子,有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只要不影响对主旨的理解,可以搁置起来,或课后探讨,而把宝贵的时间用于知识的拓展和对问题的探讨上。

课堂上不拘泥于文本,不等于脱离文本。

以文本内容为核心,向课外延伸、扩展,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是语文课的亮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课在此环节只留给学生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

3.教学重点要鲜明、突出,主要观点不能含糊。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独特的美学观点,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提高艺术感受能力,同时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但这一教学重点淹没在细致、紧凑的课文分析中,真正用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作者观点的时间十分有限,也没有突显散文的文体特点。

为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缺憾美,教师用两首诗进行比较说明,而《题都城南庄》这首诗并没有什么缺失或遗憾,作为例子显然不具有典型性,因而使不少学生在对缺憾美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如学生在举例谈自己的感受时,举了绘画作品《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例子。

这个作品没有直接画花,而是通过蝴蝶绕蹄飞,表现马是踏花而归。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是间接表现,不能与丧失残缺画等号。

这个作品虽然也可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但不属于缺憾美的范畴。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缺憾美,而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强调的是能产生无限遐想和想象空间的作品,这会使得学生误解为只要采用的不是直接表现的手法,而且能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和想象空间的作品,就具有缺憾美。

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总设计师。

向45分钟要效益,并不是塞给学生的越多越好,而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结合艺术类学生自身的特点,灵活使用教材,灵活组织教学,灵活掌控课堂,让学生有明明白白的收获,有成就感。

这样就能使课堂活起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下面提示出笔者的教学思路,希望与艺术类中专高中语文教师共同交流与探讨。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主旨,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深入领会作者观点,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三、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句、疑难句。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导入,引出美与断臂,并简介维纳斯与断臂的来历。

(二)课文分析

1.范读课文。

2.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作者观点。

3.列出作者的理由。

4.定义残缺美,把握虚实有无的关系。

5.区别残缺美与间接表现。

例:残缺美――《米洛斯的维纳斯》《红楼梦》等

间接表现――《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等

(三)问题探究

1.对作者观点的评价

2.自己的观点

3.列举生活中感受到的残缺美(结合教材思考练习2)

4.教师的参与:完整也可以美,残缺美只是美的一种形态。

七、布置作业

列举作品,谈谈自己对残缺美的感受和见解。

(字数不限)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肖海洋.善待语文,创造生命课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6).

让艺术类中专高中语文课见到实效

延伸阅读:

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学学习状况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学学习状况,下面带来的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学学习状况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学学习状况【1】摘要: 为有效地进行公共心理...

综合性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管理工作综合性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管理工作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 要】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具有严峻挑战且又长远的工作。 我们作为高校思想...

艺术类院校会展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艺术类院校会展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 要] 随着会展业的迅速发展,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会展专业。 然而会展专...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面带来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1】摘要:本文就大学生中艺术类大学生的...

班主任工作与艺术类职高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班主任工作与艺术类职高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对于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文化修养偏弱的艺术类院校学生,班主任更要注意教育方...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应对策略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应对策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 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的艺...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为了准确了解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分析艺术类学生的...

艺术类职称论文指导一.引言 谈话节目,为具体有现在意识、关心公众事物的人们提供了十分便捷、可以广泛参与的言论平台。 与报刊杂志、网络等新老媒体比较,普通人在这里更容易得到话语权。 由于...

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在心理方面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教...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