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带头厉行节约倡议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共克时艰,让改革开放成果充分运用到民生工程和经济发展上,迫...+阅读
文章标题:浅论以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促廉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腐败现象。于是,反腐倡廉就当然的成为我们党内教育和工作的重点之一。但要抓好这项工作,我认为还需要在我们党内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因
为这是源头和根本,要以此促廉,以此纯净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才是促廉的有效手段。
一、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面对任何困难的优良品格,这是我们民族之魂。在中国近百年的反对外族侵略的斗争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的法宝,并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孟泰精神以及我们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可是,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形势稍有好转,人们手头的钱多了些,有些人便认为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脱离实际,盲目地讲排场,摆阔气,花钱大手大脚,搞“高消费”等等不良现象时有所见有所闻。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困难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困难,同心同德,共渡难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勤俭,不是小气;节约,更不是寒酸。它是一种创业精神,是一种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我们过去需要它,现在需要它,将来仍需要它。因此,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江泽民同志出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以身作则,同全国人民一道,过几年紧日子,力争用三年或更多一些时间,从根本上缓解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胡锦涛总书记也就此多次作出指示。因此,我们说,新时期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条件;是贯彻党章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可靠保证;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所以,需要充分认识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重要性,才能够切实搞好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二、艰苦奋斗精神重在教育在建国57年和见建党85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并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并坚持用这些精神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人民群众,使我们新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克服3年严重自然灾害,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等等,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并在这些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艰苦奋斗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树立了一大批艰苦奋斗的典型,号召人民学习。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建国初期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孟泰等等,这些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火花的伟大典型,为全国人民塑造了学习的楷模,曾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创业奋斗不息,他们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大庆40多年来的开发建设,也造就出了六十年代的王、马、段、薛;七十代的钢铁钻工吴全清、学铁人标兵高金颖;八十年代的申冠、吴训东;现在各行各业选树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群体,他们是大庆各个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影响着广大石油工人,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忘我奋斗。二是坚持教育不间断,让艰苦奋斗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扎根。过去,我们各级党组织十分注重职工特别是青年进行实践教育。诸如参观革命圣地、到工厂、农村、部队学习考察。我们大庆经常组织的参观铁人事迹展览馆、铁人一口井、研究院地宫、前线井队荣誉室等地教育。一些单位开展的访“四老”(走访会战初期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三代人”恳谈(老会战、新工人、少先队员座谈会),发动职工开展“爱岗节约、爱岗致富、爱岗成才、爱岗创业”活动。这些灵活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受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不仅没有过时,在新时期也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失为艰苦奋斗的良好途径。三是注重加强对青年党员干部的教育,让艰苦奋斗的思想一代代相传。青年党员干部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民族兴亡,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应该看到,八十年代以来的青少年生长在新社会,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难,没有经历过困难时期的社会考验,他们热衷于追求理想化的生活方式、生活12全文查看待遇和高品味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而这些事情,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达到。尤其是我们国家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社会物质财富还不够极大丰富,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今天,必须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年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让他们明白历史的责
任需要他们不断开拓、创业、发展,付出几代人的艰辛。否则,就会丧失奋斗进取的信心,贻误社会主义宏伟大业;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就会化做泡影。所以,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历史的高度出发,把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当成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来抓,把千百万革命先烈缔造的社会主义大旗一代一代地扛下去。
三、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艰苦奋斗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又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一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相结合,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树立改革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并逐步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创造未来的过程,而创造则有赖于艰苦奋斗,所以说,改革的过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将艰苦奋斗教育同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教育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特色理论”统一职工思想,用“八荣八耻”指导他们行动,从而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增强忧患意识,自觉为国分忧,为改革开放献计出力。二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开拓进取、树立竞争意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利于不败之地。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主人——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敢为人先的思想。因此,要求职工必须树立竞争意识,认识到在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场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以不畏困难敢创一流的工作作风,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企业腾飞贡献力量。三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科学技术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放眼未来,树立科技意识。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提倡将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但实干不是傻干,更不是蛮干。当前,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对职工进行科学技术教育,使职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强职工技术技能的培养锻炼,使之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增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成为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代新人。四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经济效益观念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效益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片面地追求高指标、创纪录,不顾经济效益,算政治帐多,算经济帐少,形成了重速度、轻效益的冒进现象。生产任务完成得虽然较快,可产品质量不过关,成本超支,效益相对减少了。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教育和引导职工更新观念,在工作中坚持由生产型向经营转变,由经验向技术型转变。靠产品质量求效益,向节约挖潜降耗要效益。从而使职工牢固地树立效益观念和国家集体利益第一的全局观念。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做国家和企业的主人翁。
四、要不断探索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新途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也同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既要一脉相承,又要各具特色。新时期搞艰苦奋斗教育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在方式方法上要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行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探索。一是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因时施教。当前与六十年代相比,不论从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忆苦思甜”这种做法在建国和大庆会战初期的艰苦奋斗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教育作用。但今天的党员干部善于横向比较,更重要的是要使社会引导的价值观由过去的以苦为荣、越穷越革命转向追求文明、富裕、效益。因此,如果总是回味过去受苦,看到现在生活比过去好了就满足,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息进取的表现。要教育党员干部艰苦奋斗不是让他们去吃糠咽菜。搬出楼房住“干打垒”,自找苦吃。而是教育他们追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的责任,提别是国家还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处于功艰阶段,振兴国民经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前进的路上还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这些都要求当代人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动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二是探索党员干部思想变化规律。年轻党员干部是艰苦奋斗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快,且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观察能力,往往不喜欢受人摆布。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很难打动他们的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时,要结合他们的心里特点,在寓教于理、寓教于乐上下功夫,将灌输式教育与诱导式教育结合,使年轻的党员干部在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变被动受教为主动参教,自我教育,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三是探索教育客观性,努力结合本单位、本企业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以往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我们有的企事业单位只注重开展大型活动,片面追求轰轰烈烈,忽视了细致入微。浮在上面作表面文章,基层工作却冷冷清清,这不符合艰苦奋斗的求实精神。艰苦奋斗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具体的讲就是在各个不同的行业有这对性地开展艰苦奋斗教育,使行业各具特色。例如:在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石油、煤碳等行业,开展立足本岗建功立业的教育;在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开展优质、低耗、高效的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为用户负责一辈子的思想。应提倡企业或行业精神,创造行业艰苦教育的小气候,用灵活、多样化的形式教育不同行业的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实现工作向基层转移。这样,艰苦奋斗精神才能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党员干部为发展现代化建设争做贡献的内在动力。只有让艰苦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廉正建设工作才有更广阔的平台,才能更有效的促廉。
《浅论以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促廉》12全文查看文章标题:浅论以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促廉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腐败现象。于是,反腐倡廉就当然的成为我们党内教育和工作的重点之一。但要抓好这项工作,我认为还需要在我们党内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因
为这是源头和根本,要以此促廉,以此纯净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才是促廉的有效手段。
一、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面对任何困难的优良品格,这是我们民族之魂。在中国近百年的反对外族侵略的斗争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的法宝,并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孟泰精神以及我们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可是,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形势稍有好转,人们手头的钱多了些,有些人便认为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脱离实际,盲目地讲排场,摆阔气,花钱大手大脚,搞“高消费”等等不良现象时有所见有所闻。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困难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困难,同心同德,共渡难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勤俭,不是小气;节约,更不是寒酸。它是一种创业精神,是一种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我们过去需要它,现在需要它,将来仍需要它。因此,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江泽民同志出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以身作则,同全国人民一道,过几年紧日子,力争用三年或更多一些时间,从根本上缓解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胡锦涛总书记也就此多次作出指示。因此,我们说,新时期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条件;是贯彻党章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可靠保证;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所以,需要充分认识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重要性,才能够切实搞好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二、艰苦奋斗精神重在教育在建国57年和见建党85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并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并坚持用这些精神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人民群众,使我们新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克服3年严重自然灾害,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等等,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并在这些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艰苦奋斗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树立了一大批艰苦奋斗的典型,号召人民学习。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建国初期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孟泰等等,这些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火花的伟大典型,为全国人民塑造了学习的楷模,曾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创业奋斗不息,他们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大庆40多年来的开发建设,也造就出了六十年代的王、马、段、薛;七十代的钢铁钻工吴全清、学铁人标兵高金颖;八十年代的申冠、吴训东;现在各行各业选树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群体,他们是大庆各个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影响着广大石油工人,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忘我奋斗。二是坚持教育不间断,让艰苦奋斗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扎根。过去,我们各级党组织十分注重职工特别是青年进行实践教育。诸如参观革命圣地、到工厂、农村、部队学习考察。我们大庆经常组织的参观铁人事迹展览馆、铁人一口井、研究院地宫、前线井队荣誉室等地教育。一些单位开展的访“四老”(走访会战初期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三代人”恳谈(老会战、新工人、少先队员座谈会),发动职工开展“爱岗节约、爱岗致富、爱岗成才、爱岗创业”活动。这些灵活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受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不仅没有过时,在新时期也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失为艰苦奋斗的良好途径。三是注重加强对青年党员干部的教育,让艰苦奋斗的思想一代代相传。青年党员干部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民族兴亡,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应该看到,八十年代以来的青少年生长在新社会,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难,没有经历过困难时期的社会考验,他们热衷于追求理想化的生活方式、生活[]待遇和高品味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而这些事情,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达到。尤其是我们国家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社会物质财富还不够极大丰富,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今天,必须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年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让他们明白历史的责
任需要他们不断开拓、创业、发展,付出几代人的艰辛。否则,就会丧失奋斗进取的信心,贻误社会主义宏伟大业;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就会化做泡影。所以,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历史的高度出发,把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当成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来抓,把千百万革命先烈缔造的社会主义大旗一代一代地扛下去。
三、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艰苦奋斗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又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一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相结合,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树立改革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并逐步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创造未来的过程,而创造则有赖于艰苦奋斗,所以说,改革的过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将艰苦奋斗教育同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教育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特色理论”统一职工思想,用“八荣八耻”指导他们行动,从而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增强忧患意识,自觉为国分忧,为改革开放献计出力。二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开拓进取、树立竞争意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利于不败之地。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主人——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敢为人先的思想。因此,要求职工必须树立竞争意识,认识到在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场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以不畏困难敢创一流的工作作风,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企业腾飞贡献力量。三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科学技术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放眼未来,树立科技意识。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提倡将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但实干不是傻干,更不是蛮干。当前,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对职工进行科学技术教育,使职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强职工技术技能的培养锻炼,使之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增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成为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代新人。四是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经济效益观念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效益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片面地追求高指标、创纪录,不顾经济效益,算政治帐多,算经济帐少,形成了重速度、轻效益的冒进现象。生产任务完成得虽然较快,可产品质量不过关,成本超支,效益相对减少了。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教育和引导职工更新观念,在工作中坚持由生产型向经营转变,由经验向技术型转变。靠产品质量求效益,向节约挖潜降耗要效益。从而使职工牢固地树立效益观念和国家集体利益第一的全局观念。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做国家和企业的主人翁。
四、要不断探索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新途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也同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既要一脉相承,又要各具特色。新时期搞艰苦奋斗教育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在方式方法上要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行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探索。一是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因时施教。当前与六十年代相比,不论从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忆苦思甜”这种做法在建国和大庆会战初期的艰苦奋斗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教育作用。但今天的党员干部善于横向比较,更重要的是要使社会引导的价值观由过去的以苦为荣、越穷越革命转向追求文明、富裕、效益。因此,如果总是回味过去受苦,看到现在生活比过去好了就满足,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息进取的表现。要教育党员干部艰苦奋斗不是让他们去吃糠咽菜。搬出楼房住“干打垒”,自找苦吃。而是教育他们追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的责任,提别是国家还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处于功艰阶段,振兴国民经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前进的路上还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这些都要求当代人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动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二是探索党员干部思想变化规律。年轻党员干部是艰苦奋斗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快,且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观察能力,往往不喜欢受人摆布。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很难打动他们的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时,要结合他们的心里特点,在寓教于理、寓教于乐上下功夫,将灌输式教育与诱导式教育结合,使年轻的党员干部在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变被动受教为主动参教,自我教育,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三是探索教育客观性,努力结合本单位、本企业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以往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我们有的企事业单位只注重开展大型活动,片面追求轰轰烈烈,忽视了细致入微。浮在上面作表面文章,基层工作却冷冷清清,这不符合艰苦奋斗的求实精神。艰苦奋斗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具体的讲就是在各个不同的行业有这对性地开展艰苦奋斗教育,使行业各具特色。例如:在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石油、煤碳等行业,开展立足本岗建功立业的教育;在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开展优质、低耗、高效的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为用户负责一辈子的思想。应提倡企业或行业精神,创造行业艰苦教育的小气候,用灵活、多样化的形式教育不同行业的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实现工作向基层转移。这样,艰苦奋斗精神才能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党员干部为发展现代化建设争做贡献的内在动力。只有让艰苦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廉正建设工作才有更广阔的平台,才能更有效的促廉。
《浅论以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促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