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02月15日 编辑 fanwen51.com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是: (1)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工作,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2)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 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阅读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于是对其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了 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2岁到4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艾里克森认为这时幼儿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着探索新的世界。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阶段是产生俄底普斯情结的时期,对此,艾里克森的看法不同于弗洛伊德。他认为,男女儿童虽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罗曼谛克的爱慕之情,但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遂产生对同性的自居作用,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了代替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俄底普斯情结在发展中获得最终的解决。 本阶段也称为游戏期,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艾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这一阶段艾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继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

虽然对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人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如果说以上五个时期是针对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提出的,那么以下的三个阶段就是艾里克森的独创。由于这三个阶段,使他的发展理论更加完善。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艾里克森认为这时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这时,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巩固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之感。艾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里的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是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因此,有人即使没有自己的孩子,也能达到一种繁殖感。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需要,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之感。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这时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伸延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外,与新的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而为一体的感觉。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艾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不同于别人,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延伸阅读:

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权变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西蒙提出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这是因为在高度不确定刁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论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每一个人都应该理解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再理解战略的连续性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创新,我们把大脑对科学和发展的抽象快照看成观念,这就是科学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标准化操作方法。 (2)工作定额原理。(3)挑选,培训“第一流工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5)改进管理方法:计划与执行职能分开;计划归企业当局;执行是个人和工长;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四德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四德工程”即“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建立良好道德规范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凝聚道德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四...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