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疾病

03月25日 编辑 fanwen51.com

[惊蛰节气如何养生预防疾病]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节气的养生需要根据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的调养。 饮食篇 3/3分步阅读 饮食要以清淡为...+阅读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疾病

同学们:现在正值秋冬季节,很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有时运动不注意也会受到损伤。下面给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秋冬季节,当身体遇到冷空气时,鼻咽部粘膜上的血管扩张,粘膜充血,具有保卫作用的绒毛运动就迟缓,从而降低了粘膜的抵抗力。此时细菌、病毒便可乘虚而入,引起吸道系统疾病,例如流感、流脑、禽流感、SARS、水痘、腮腺炎等。危害严重的是继发感染,如咽喉炎 、鼻窦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心肌炎,还可引起变态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流感、禽流感、SARS危害更大。

因此希望同学们要做到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2、讲究室内卫生,课间要开窗通风换气。3、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4、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漱口。在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5、疾病流行时尽量不串门,不到公共场所。6、如预测有疾病流行时,要提前打相关疫苗。对于禽流感的预防,除了上述几条外,还要做到不去疫区。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鸡、鸭等家禽及鸟类。另外吃禽肉、禽蛋时要煮熟、煮透。

二、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身体各系统敏感性降低,肌肉、关节相对僵硬,活动欠灵活,剧烈活动容易受到伤害。体育课、跑操时应该注意:

1、身体不适的同学运动时要量力而行。2、服装、鞋子大小要合适,穿着要方便、轻适。3、要做好准备活动。保证身体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运动刺激,反应灵敏。这样不但能提高成绩,还会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4、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出现喉部不适、呼吸不畅。5、运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整理活动,千万不要马上停下休息,避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腿抽筋等系列症状。6、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饮水,以免出现腹痛;也不能马上脱衣服,避免受凉生病。待擦干身上的汗时,要及时穿好衣服,注意保暖。

同学们,预防甚于治疗。让我们提高保健意识,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秋季如何预防流感等传染病转

1、勤洗手,预防经接触传播传染病;

2、做好保暖,逐渐添衣;

3、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4、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去时最好戴口罩。

6、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避免传染他人。受寒感冒该尽快做这些事——

1、喝一大杯温开水;

2、咽喉疼的话一勺蜂蜜、一捏盐、几滴柠檬汁;

3、尽快排除寒气:生姜5大片 红糖煮水;

4、大桶泡脚,浑身出汗;

5、继续喝温开水,多上几次厕所;

6、蒙上被子睡觉;

7、等待第二天,继续用生姜红糖巩固——这样基本上已经好了。

秋季需要预防的传染病——秋季重点预防的传染病,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到“五要”,防止病从口入。即:饭前便后要洗手,海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秋季宝宝食疗防燥健身——秋季各种传染病增多,为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秋季饮食应以优质蛋白为主,适当增加含热量高的食物,以增加体能。

...

秋冬接替容易患疾病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吗

这个季节容易患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是潜伏期短, 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烧、咽痛、干咳、乏力、球结膜发红、全身肌 肉酸痛。一般持续数日全身不适,严重时可致病毒性肺炎或肺部继发感染。对于年老体弱 者来说,流感是一个威胁极大的传染病,因为它除了可引起发烧和周身不适外,还易使病 人发生并发症,使原患有肺心病,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据有关资料报 道,世界上最近几次的流感爆发中,都有千万人因患流感而死亡。 流感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它的流行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 般3—5年形成一次小流行,8—10年形成一次大流行。 对于流感的预防和控制,世界上目 前多采用疫苗和药物预防两种措施。

疫苗对甲、乙型流感均有预防作用,而预防流感的药 物—金钢烷胺却只对甲型流感有预防作用。我国目前对金刚浣胺的使用已较普遍,即在甲 型流感的爆发区域内对所有人员用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做预防性投药,使流行的范围逐渐 缩小,甚至中止流行。但流感疫苗的使用,目前在国内还不广泛。下面,我们向大家说明 一组预防流感的简易有效措施—食醋消毒法,可与药物预防结合使用。 1.个人防护口、鼻洗漱法:食醋一份加开水一分等量混合,待温,于口腔及咽喉部含 漱,然后用剩余的食醋冲洗鼻腔,每日早、晚各一次,流行期间连用5天。 2.空间消毒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家庭住房,将食醋一份与水一分混合,装入喷雾器, 于晚间休息前紧闭门窗后喷雾消毒。新式房屋或楼房以每立方米空间喷雾原醋2-5毫升, 老式房屋每间按50-100毫升为宜,隔天消毒一次,共喷3次在流行严重期间或家庭内部已 出现病员的情况下,食醋的用量要增至每间房150-250毫升。

3.住宅熏蒸(煮)法:将门窗紧闭,把醋倒入铁锅或沙锅等容器,以文火煮沸,使醋 酸蒸气充满房间,直至食醋煮干,等容器晾凉后加入清水少许,溶解锅底残留的醋汁,再 熏蒸,反复3遍;食醋用量为每间房屋150毫升,严重流行高峰期间可增加至250-300毫升,连用5天。 在这两种空气消毒法中,可根据条件任意选择,如只有暖气设备而无火源时可采取空 喷雾消毒法。在有火源而无喷雾器时,可采用熏蒸消毒法。这些方法的实行都很简便,也 都具有消毒的实效。 除吃药预防以及实行个人口鼻腔消毒预防、环境空气消毒外,还要注意在流感流行期 间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要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身 体抵抗力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秋

冬季有四件事不要做: 在冬季,有些看上去合理的措施,也不要随便去做,否则就会起反作用。 痒了想挠不能挠: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就要看医生,对症涂些药物软膏。 受冻想烤不能烤:手脚受冻,烤烤火加加温好像是应该的,但不可取。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淤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受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唇干想舔不能舔:嘴唇干了,不能用舌舔来增加水分。

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用来滋润口腔和消化食物,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唇上就好像抹上一层糨糊一样,风吹后水分蒸发,淀粉酶粘在嘴唇上,因而干得更厉害,甚至造成嘴唇破裂流血,引起化脓感染。因此,嘴唇干裂时,可用热水洗净,抹上一层香脂或甘油,平时多喝开水,多吃些蔬菜、水果。 天冷想“猫”不能“猫”:我国北方有个“猫冬”习惯,冬天一到,一些无事做的人便“猫”进小屋不愿意动。但是,如果居室紧闭一冬,有不少灰尘积聚,污浊的空气也容易让人得病。所以,冬天居室应适当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预防疾病。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抵御和杀死多种病菌病毒,并可有效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等疾病,在冬天晒太阳,还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和老人骨质疏松症。

因此,天气好时人们要多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更多新鲜空气,适应气候的变化。

延伸阅读:

在小寒节气如何养生预防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更高。 冬季严寒,血管收缩,血压易升高,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

春季预防疾病的方法春季到来,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的多发期,而上学的孩子最容易受到这些传染病的侵害,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 感冒:开学上课时,学生进入紧张学习状态,身体疲劳,...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夏季气温高,人们的饮食量和睡眠时间都比其他季节少,人体的水分也比其他季节失去得多,身体抗病能力减弱,极易引起疾病。8月15日,宜昌市消协联合市卫生监督中心就如何正确选购食物...

个人如何预防性传播疾病同人类的其他疾病一样,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十分关键,就个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性接触要慎重。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所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就要避免与患者或可疑带菌者发生...

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恶化溶血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一)预防 冷凝集素病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应避免受凉,通常的裸露部位也不应忽视。温抗体型AIHA溶血的发作无明显诱因部分患者的发作与外伤、手术、妊娠精...

如何做好幼儿的冬季疾病预防工作进入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是幼儿极易患上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幼儿的冬季保健是家长注意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家长应当多了解此方面的知识。 1. 合理穿衣,及时...

秋冬季节防病知识秋冬季节防病知识,有关预防疾病的知识:冬季感冒治疗七法: 黄芪茶预防法:取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乌梅1个放入保温杯中,开水冲泡10分钟,当茶饮服,喝完后再倒开水,一天一剂,不仅...

预防疾病公益用语预防疾病公益用语,爱护身体健康的句子:1、心里若有阳光在,草木英华似有神。 2、走健康之路,品百味人生。 3、心灵与你相约,健康与我同行。 4、微笑可以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 5、...

有关预防疾病的知识有关预防疾病的知识,预防传染病要注意什么: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要预防疾病必须找出疾病和致病因素的关系,并消除或避免这些致病因素,使人体处于相对安全状态。 但是,自然界是个...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