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国家开发银行转型

07月06日 编辑 fanwen51.com

[分析为什么引入更多民营银行能激活金融市场为经济转型提供新动力]1、因为民营企业银行也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享有使用经济资源的机会、公平公开公正...+阅读

国家开发银行转型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 赵晓辉 陶俊洁)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6日在京挂牌成立,成为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新成立的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继承原国家开发银行全部资产、负债、业务、机构网点和员工,注册资本3000亿元。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资1539.08亿元和1460.92亿元,分别持有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1.3%和48.7%的股权。国家开发银行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自1994年成立以来,有力地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等重点领域建设,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合作,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从1978年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业监管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实践,历经了30多年时间,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3年的单层式管理阶段,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于一身,银行的经营与管理综合在一起,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

第二阶段是1984年到1992年的双层式管理阶段,1984年四大专业银行成立,人民银行主要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专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不再开展经营活动,银行的经营与监管分离,形成双层式组织,不过此时中国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架构还没有明确,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还集中于人民银行。

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2002年的监管架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的监管相继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分别由证监会和保监会执行,银行业的监管仍由人民银行执行,但是分业监管的架构逐步明确。同时,银行业的治理和监管有了新进展。

第四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以风险控制为本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新阶段。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成立。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新的监管架构形成,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新阶段。银监会立足于中国实情,密切跟踪国际金融监管,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监管框架,由此拉开了以风险为本的银行业监管实践。

自建党1921年90周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1912年 中华民国顺势成立,中国银行应运而生 1912年—1928年 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6年 抗拒袁世凯政府停兑令,全力维护中行信用 1916年-1923年 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 1917年 则例之争——官商争夺中行领导权的斗争 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汉口中行损失惨重 1928年 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1930年-1937年 兴建外滩中行大厦,抗衡上海外资银行 1932年 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 1929年-1936年 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我国外汇业务 1929年-1936年 扩大贷款规模,转变贷款结构,支持国内生产发展 1931年 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 1932年 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 1933年-1935年 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 1932年-1933年 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 1935年 国民政府垄断金融,强迫中行再次改组 1939年 南京政府成立四联总处,调整四行分工 1938年-1942年 加强钞券调运,供应抗战需要 1939年-1941年 平衡上海汇市,全力维持汇价 1939年-1943年 坚持进行货币斗争,抵制日伪金融侵略 1939年-1945年 努力争取侨汇,积极支持抗战 1946年-1949年 “粒米百元”——恶性通货膨胀给中行带来严重影响 1947年-1948年 南京政府勒令外汇移存,中行迫于压力抵制未果 1949年 各地职工迎接解放,中行被顺利接管 1949年-1952年 承担外汇经营管理工作,成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 1949年-1950年 积极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1950年-1952年 反封锁、反禁运、反冻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1964年-1976年 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 1968年-1976年 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实现出口收汇保值 1973年 加强调研工作,按时完成陈云同志布置的十个调研专题 1978年 顺应改革开放需要,开创中国信用卡先河 1979年-1980年 中国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 1979年-1989年 加强外汇管理,发行外汇兑换券 1979年 解决中美冻结资产问题,促进中美金融合作发展 1979年-1992年 加大外资利用,发行国际债券 1979年-1980年 恢复国际金融组织合法席位,支持国内经济文化建设 1987年-1992年 取得港币澳门币发行权,利于港澳经济繁荣稳定 20 中国银行奥运存折04年 中国银行稳步推进股改工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008年 百年奥运,百年中行——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 2006年 中行实现精彩上市,开启百年历程新篇章 2009(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

中国银行业面临哪些变革与转型

中国银行业变革与转型的四大趋势与三个方向趋势之一: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实施综合化经营。趋势之二:跨界经营将成为常态,产融结合更加广泛和具体。趋势之三: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变革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趋势之四:对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方向之一: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分业经营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事实上,金融产品的创新已突破了分业监管,使得金融各业态之间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从国外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发展过程,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需要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从而提供综合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方向之二:国际化经营。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体现在对外资、外企的“引进来”,也体现在中资企业“走出去”。金融资本是依附于产业资本的,没有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因此,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是支持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要支持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本地化、多元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方向之三:创新型和智能化。创新是银行经营发展的活力及动力所在,是应对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要树立创新的理念,将创新贯穿整个经营发展过程、各业务条线,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智能化是银行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体现在让客户快捷、低成本的享受金融服务,也体现在银行员工操作的便捷化,更体现在银行对未来发展的敏锐洞察力。...

延伸阅读:

专业转型升级转型大环境下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论文如今知名外企的裁员声“一浪高过一浪”,每年的9——10月,更是业界公认的外企最易发生裁员的“高危季节”。员工遭遇裁员风暴后,如何增强自己的裁员免疫力?如何走出裁员阴影,迅速...

农商银行如何转型第一,允许差异化市场准入,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农村商业银行长期植根于我国最低层次的金融市场中,对小微、对三农金融服务最熟悉,也最有经验与自觉性。为此,未来农村商业银行...

如何发挥银行人力资源优势促进转型发展 2016首先 在以下情况应该推行HR三支柱模式:1) 复杂度:三支柱模式将HR的角色一分为三(BP, COE, SSC),这意味着专业分工加深,因此,更适合规模较大、业务复杂度较高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通过...

如何进行银行网点转型网点转型内容 (一)推进网点硬件设施转型。包括网点的标准化改造、网点的选址装修、网点的形象建设、门牌更换、文明标准服务导入工作等,全面启动网点转型,还需要进一步在硬转方...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如何发展转型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如何发展转型,农商银行如何转型:长期以来,银行面向广大中小客户销售的理财产品,以预期收益率型产品为主,涉嫌刚性兑付,成为此次监管整治的重点。而投资者也已经...

目前从事金属产品制造行业想转型成为结构开发工程师有比较零散目前从事金属产品制造行业想转型成为结构开发工程师有比较零散,如何熟悉五金行业:推荐书籍《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产品结构工程师的...

中国银行业面临哪些变革与转型中国银行业面临哪些变革与转型,急: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格局的划分:中国银行业变革与转型的四大趋势与三个方向趋势之一: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实施综合化经营。趋势之二:跨界经营将成...

社会转型是什么社会转型是什么,社会转型是什么意思?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转型是什么:在研究“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出了“社会转型”的问题。关于 “社会转型”的含义,在...

开发人员如何转型做产品经理开发人员如何转型做产品经理,如何做好一个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最终出路又在哪里:开发人员到一定阶段以后就要寻求转型,以前主要的转型方向是做技术管理,但一个公司开发人员可以很...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