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灯光越来越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家乡的变化万万千千,我个人体会最深的是灯光的演变和发展。 记得儿时,奶奶和妈妈都有一只铜制的灯台,下面有底座、铜...+阅读
我的家乡在**省**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炊烟”,不仅是勾起我思乡的一种景象,而且还是反映我家乡变化的见证之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木柴是家乡不可缺少的燃料,做饭、取暖都离不开它。因为家乡不通公路,不通电,不产煤,再没有比木柴更方便的燃料。无论春夏秋冬,朝朝暮暮,每家房顶上总是炊烟袅袅。用木柴生火,浓浓的烟雾直朝眼鼻里钻,让
人呛得流鼻涕、掉眼泪,房屋、家具都被柴烟熏得黑不溜秋的。尽管如此,只要有柴烧就算是“幸福人家”。还有许多农民因为缺柴,不知伤过多少脑筋。有的要到很远的“公山”(没有划分到户的荒山野岭)上去打柴,有的要向有柴的人家讨要或者采取其它方式交换,还有极少数村民居然采取“偷”的手段……
在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上山打柴是我最主要的家务活,稚嫩的肩膀不知留下多少磨痕。同时在我的记忆中,家乡一片片茂密的山林在刀砍斧剁下都渐渐变成了光秃秃的山丘……
打柴不仅费时误工、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不时发生伤亡事故。我父亲曾上山打柴被粗大的木柴砸伤腿脚,三个多月动弹不得。我哥哥有次打柴被柴刀砍伤手腕血管,差点丧命。更惨的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姓刘的农民打柴时不慎摔下悬崖身亡!
那时,在我们家乡,有“打柴担水一半工”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柴山水源”就成了姑娘们选择“婆家”最为看重的条件。
光阴荏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八十年代末,家乡修通了主公路,部分村民开始从外地运煤作燃料。九十年代初、中期,绝大多数村民用上了电,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到了本世纪初,公路逐渐向村、组、户延伸;经过大规模的农网改造,用电得到根本保障,家用电器渐入百姓家。特别是近几年来,县政府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主干道全部“黑色化”,家乡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公路;电力部门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全县人民用上了优质高洁的电能;村民们积极投入生态家园建设,大部分村民建起了沼气池,有的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基础设施大大改观的同时,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凸显富裕的乡亲们再也不用木柴作燃料了,取而代之的是煤炭、沼气、液化气和电,既方便,又卫生。
近年来,我时常从县城回乡探亲,到处见到的是“山清水秀”的景象。放眼望去,每家房顶上再也见不着昔日那冉冉升起的炊烟。
延伸阅读:
快板。奥运圣火到家乡竹板一打振四方 鞍山引来众目光 为啥引来众目光 奥运圣火到家乡 迎圣火 盼奥运 鞍山人憋足了劲 传递钢城人梦想 圣火点燃激情广 迎奥运圣火情 各行各业献真情 讲文明树新风...
美丽的家乡在豫东大地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许多好玩的景点:有黄河故道、火神台、壮悔堂、木兰祠等。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景点要数**了。 **位于**古城南门,...
走在家乡的大路上小时候,一看到爸爸往架子车(有的地方叫平板车)上装干柴、粮食什么的,我就知道爸爸要去县城卖东西了,于是闹着也要进城,爸爸就让我先跑到“大路沟”等他。“大路沟”是村北水库的溢...
我的家乡我的河我的老家在河北易县。 易县以山河闻名。山是狼牙山,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故事美名颂扬;河是易水河,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诗篇,不朽传唱。 小时候听...
喜剧小品还是家乡好人物 茅奶奶 女 80余岁 山 妹 女 20来岁 罗伯斯 男 70余岁 萨基玛 女 20余岁 妹 奶奶 奶奶,来客啦 奶 慌什么 鬼子进村啦 妹 是两个洋 鬼子 奶 啊?别慌,有我呢,当年奶奶在茅山打...
谁不夸咱家乡好我小的时候,家乡给我的印象是:贫穷、落后,街道狭窄高低不平。晴天是尘土飞扬,雨天是满地泥泞。到了晚上更是漆黑和冷清。但仅仅过去了几年时光,商丘变了,再也不是那个脏、乱、差的...
交通工作者建国60周年征文家乡的路年前,我们买了一辆汽车,有时周末懒得做饭,一家三口便开着车前住锦丰的父母那边“蹭”饭,二十分钟就到了。每到此时,父亲总会发出感慨:“现在的路真好啊,你瞧,我才搁下电话不久!你们就...
家乡新印象喜迎国庆60年征文**印象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那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
颂祖国,赞家乡庆祝新中国六十年华诞快板:颂祖国,赞家乡 竹板那个一打响连天, 美丽的十月金风飒飒秋光多灿烂, 你看那簇簇节日焰火织彩锦, 亿万华夏儿女喜迎祖国母亲华诞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