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住房的变迁

11月24日 编辑 fanwen51.com

[荧屏里的变迁]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是美国1941年发明的,而中国在1958年以前,电视工业一片空白。直到57年6月,天津无线电厂在缺乏技术、没有资料的困难条件下,在多方密切配合下,终于在1958年1月装配...+阅读

风雨兼程,岁月如歌,我们欣喜地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六十年光阴,在岁月的记忆中或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所发生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这是不平凡的60年,是光辉的60年,是伟大的60年。60年艰辛坎坷使我们的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我们吃着粗茶淡饭,缺鱼少肉,缺油少盐,今天,我们吃着新鲜的蔬菜水果,餐餐大米白饭,顿顿有鱼有肉;过去,我们衣衫褴褛,今天,我们穿着光鲜;过去我们只能听听广播,今天我们看着彩色电视,玩着电脑,通过各种媒体来了解世界……我们生活在这温暖的祖国怀抱中,我们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美好。

如今,别说几十年未返家寻根的朋友会惊叹家乡翻天覆地的巨变,就是天天住在家乡县城,也由衷赞叹家乡“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路宽了,楼高了,桥多了,公园一个接着一个,小轿车简直流成了河……

记得“文革”结束第二年我到家乡看望几位亲朋师友,家乡给我的印象是住的还不如乡下好。乡下居住条件固然不咋的,露天摆粪缸,房子很低矮,蚊蝇嗡嗡叫,但总算还宽舒,那些城里亲朋则实在太挤了。走进大杂院,绝对是“七十二家房客”,不仅房屋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且往往许多人挤住在一间房里,甚至三代四代同堂。子女多的,一间屋里要摆几张双层床,就像学生宿舍,墙角里还要腾出地方放马桶或痰盂。清早起来,主妇第一件要紧事便是倒马桶。里弄街巷,最“生意兴隆”的肯定数公共厕所。

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变化依然不太大。那年我和妻子调到家乡县城工作,单位非常照顾,分给我们一套24平米的两居室。楼上楼下共住了十家。两居室的一概由教室隔成,一个教室分作两家,每家一间半;一居室的则由办公室改建。厨房在屋后排成矮矮一排,每天吃饭时都像在开厨艺展览会。

真正大变化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居民楼像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个新村那个小区,名字一个比一个更好听更富诗意。起先有泰景园、后洋新村;后来不得了了,将军山庄、江华苑、龙鑫花园……楼越造越高,套型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好。我也在1996年乔迁教师公寓一套80平米的两室一厅。我与妻一间,孩子一间,我们乐得就像登天一样。

前年,我们又在县城繁华地带购置了一套143平米的四房两厅,居住环境更加优越了,小区里还有物业管理、运动器材、学校、商店、老年活动室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家是国的细胞,只有让老百姓家家户户居有所安,社会和谐才有坚实基础。

六十年的成就是伟大的,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颇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工作和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我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延伸阅读:

庆祝祖国60华诞征文小家庭的变迁我小的时候,家住淮河岸边的农村,条件非常艰辛,三顿饭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有什么玩具可玩了。哪像现在的孩子什么芭比娃娃啦、变形金刚啦、飞机火车啦、电脑游戏啦...... 那时候...

变迁的足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健身强体、一试身手要穿运动鞋,上班公务要穿名贵的皮鞋,休闲度假要穿休闲鞋,派对约会要穿情侣鞋,爱美、懂美女士“衣不厌新、鞋不厌贵”,自然要穿时尚新...

看灯具变迁60年1949年9月4日,**建起了一台恢复生产用的100千瓦发电机。建国初期,全市仅有表灯用户122户,其中工业户14户那个年代的夜晚,除了月亮,许许多多的家庭还只能通过煤油灯照明。如今,流光...

我家住房三步曲步入中年的我,曾经居住过难以遮风挡雨的土墙茅草屋、闷热难熬的桑拿式的简易平房、宽敞舒适的居民楼房,这段往事记忆犹新,令人难忘。 1969年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我随父母从*...

收音变迁话今昔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时刻,回眸60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就拿收音设备来说,上世纪 5、60年代我用的是自己装配的矿石收音机,虽然那时候几个...

看60年来矿灯的变迁说起煤矿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矿灯了。60年来,矿灯几次更新换代,雪亮雪亮的,堪比神灯一样。我听过老矿工讲,解放前“口衔油灯爬陡坡,千斤煤炭用背驮,工头背后甩皮鞭”,如今“头戴...

发展变迁成就时光荏苒,岁月沧桑,60年来,乌兰耸翠之下,黄河砥柱之畔,一支可歌可敬、朝气蓬勃蓝色队伍,他们求新思变,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税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历了60年的...

火车的变迁1963年夏天,我从苏州铁路机车司机学校分配到**机务段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八岁刚出头的青年人。那时,**机务段专门担当上海到常州的货物列车。沪宁线上行驶的货车都是由大马力的蒸...

感受服装变迁服装,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发展进步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忆;服装变革史,也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不...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