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交际礼仪

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初探毕业论文

12月11日 编辑 fanwen51.com

[试析模因论视阙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又是毕业季,越来越多的同学又在为毕业论文设计担忧,有了好的毕业论文,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更顺利的领到毕业证,步入社会。下面FANWEN51小编为大家送上文化毕业论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阅读

大家是否还在为写不出论文而苦恼,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优秀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大家快来看看吧。摘要: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语用模糊的概念,产生,类型,功能和存在的意义,目的在于给读者提供一个语用模糊的基本概念并希望以此引起更多学者关注这一现象。论文关键词:语用模糊,功能理解,语境1. 语用模糊的概念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acts or forces)的现象(Thomas, 1995; 俞东明,1993)。

例如:例(1)Would you like to e in and sit down?这句话可以同时实施邀请,请求或命令等不同的言外行为,也可以是三种言外行为兼而有之,其界限是模糊的。语用模糊比较常见的英文表述是pragmatic ambivalence(根据《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ambivalence意指矛盾情绪,矛盾心理,笔者认为这里可能指语言结构形式进入运用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但是也有人称语用模糊为语用歧义,用pragmatic ambiguity/ambivalence来表达(项成东,2001;周红,2002)。

笔者认为无论是语用模糊还是语用歧义,只要是从语用学角度,在语用学的范围内进行的研究,就都可以接受。2. 语用模糊的产生根据Thomas(1995:22) 的动态语用学理论,语义的产生与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有以下要素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说话人与听话人对意义的商榷讨论,话语产生的语境(包括物质,社会和语言等诸方面),话语可能表示的各种潜在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语用模糊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周红,2002):2.1 指示语引起的语用模糊。

指示语是指那些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定冠词以及一些表示地点和时间的副词。指示信息不清楚的话语往往很难理解甚至会产生语用模糊。例如:例(2)He said he was a teacher.例(3)He said he was ing today.2.2 会话涵义引起的语用模糊。在我们所说的话和我们说话的用意之间常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话语的用意就是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何兆熊,2001:152)。

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一般是隐而不宣的,不能靠所说话语的字面意义来确定,而要靠听话人根据语境进行辨认和推导,真正认识到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赋予话语的施事行为用意。例如:例(4)Is that your coat on the floor?(可能是指责命令)例(5)Waiter, there is a fly in my soup.(可能是抱怨指令)2.3 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模糊。Searle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的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1975:60),是一种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

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理解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然后从字面用意推断出间接用意,即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施事行为用意,这也是引起语用歧义的具体表现。例如:例(6)Can you pass the salt?(可能是询问请求)例(7)There is a wolf in the mountain.(可能是陈述警告,吓唬)2.4 语境制约缺失引起的语用模糊。Leech(1974:67)清楚的谈到语境在确定语义时的三大作用:语境消除信息中的歧义和多义;语境指出某些指称词的所指;语境能提供被说话人和作者省略的信息(转自胡壮麟,2002)。

语境的构成因素包罗万象,某一种语境因素的缺失都可能对语境的制约功能产生影响。例如:例(8)鸡不吃了。例(9)小王上课去了。2.5 多语境叠加引起的语用模糊。不同类型的语境对同一语言表达片断叠加影响会变异出不同的语用用意,同一段语言在篇内语境中是一种语用用意,在篇外语境中又是另一种语用用意,因而使该表达片断形成语用歧义。例如:例(10)三太太:高医生,高医生来啦!高医生:奥,是三太太,上回给你开的药吃了怎么样?三太太:好多了,就是夜里总不踏实。

高医生:哦,嗯那我抽空再给你换两味药。三太太:好啊!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上述对话在电影篇内场景衬托下的语用用意是病人与医生之间的关于病情的对话,而篇内情境变异出的篇外语用意义是二人在当众巧妙的回味前情并暗定幽会。3 语用模糊的类型语用模糊大致有下列几种类型(Thomas,1991; 俞东明,1993;何兆熊,2001):A) 多重语用模糊(pragmatic multivalence),即说话人在一话语中对不同的听话人表达其不同的言外行为。

例如:例(12)(Old man to an infant crying in its pram and his mother was present) Doesnt your mother change your diapers?B) 双重或数重语用模糊(pragmatic bivalence/plurivalence)即指一话语对同一位听话人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言外之力。例如:例(13)Speaker a : Next-doors dog is in our garden.Speaker b: I must he left the gate open.C) 条件性的双重言外行为(conditional bivalent illocutionary act),可以用句式if X thenY; if not X then Z表示,例如:例(14)(a在卫生间外等着使用,b不知他在一旁等着,看到卫生间空了便径直走了进去)a: I was waiting.b: Oh, were you? Im sorry.D) 话语性模糊(discourse ambivalence),即在话语层面上的复杂的言外言语行为或言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初探毕业论文

延伸阅读:

文学作品中非言语交际的描述想到写毕业论文就头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缓解头疼!摘要: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交际手段虽然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忽视非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