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协议合同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什么是可撤销合同

01月04日 编辑 fanwen51.com

[租赁林地合同怎么写]合同要严谨才能最大程度的防范风险,租赁林地合同,可以参照以下范文写。 林 地 租 赁 合 同(范本) 合同编号:某地(2011)001 甲方(出租方):汉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承租方): 双方同意甲...+阅读

您好,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包括:

(1)条件不同。可撤销合同效力的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仅有可撤销的事由而无撤销行为时,其效力不消灭;而无效合同,只要存在无效的事由,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无效,该合同当然无效,绝对无效。

(2)引起的原因不同。可撤销合同主要是因为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无效合同主要是因为其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3)有权主张的人不同。对于可撤销合同,只有依法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才能主张其无效;而对于无效合同,双方当事人、与该合同有利害关系的人,都可主张其无效。

(4)确认或管辖机关不同。可撤销的合同,其确认或管辖机关一定是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无效合同的确认或管辖机关则主要是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政府机关也可以确认合同无效。

(5)能否主张宣告不同。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处理案件时,对于无效合同,应依法主动宣告其无效;而对于可撤销合同,必须经撤销权人提出了申请,才可以对其予以撤销。

(6)申请确认无效有无限制不同。对于可撤销合同,可因撤销权的消灭而不得再主张撤销;对于无效合同,确认其无效没有任何限制。

延伸阅读:

林地租赁合同范本哪个有林 地 租 赁 合 同(范本) 合同编号:某地(2011)001 甲方(出租方):汉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承租方): 双方同意甲方将其流转的林地在有效期限内租赁给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试用期合同的内容要有哪些呢甲方: 乙方: 甲方聘用乙方为试用期员工,试用期为壹 个月,自2014 年2 月17 日起至2014 年 3月 17日止。经双方平等协商,现就试用期间的有关事项订立以下条款,以共同遵守。 一、乙方...

签了2年合同可以辞职么可以。下面是《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与公司签下了两年的劳务合同如果在合同期内提出辞职会有什么后果首先,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日可以解除合同。 其次,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种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约定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如果...

签了两年的劳动合同想辞职怎么办一、辞职的一般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

签了两年劳动合同未到期自动离职会怎样自动离职是违法解除合同,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自动离职,即不告而别,是违法解除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

如果签了两年合同没做完就辞职了要承担赔偿吗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辞职的,劳动者是应当支付用人单位违约金。 在劳动仲裁中,用人单位应当就产生的专项服务费进行举证,如...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概念各是什么关于无效合同的概念 所谓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被确认为无效。可见,无效合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

合同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一)合同无效的情形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