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入党入团

亚里士多德的真善美思想

02月26日 编辑 fanwen51.com

[入党思想报告《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下面是一篇入党思想报告《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感到一定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一名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在周...+阅读

亚里士多德的真善美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事物和人工制品,都是由于四种原因而存在:即,①质料因——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②形式因——事物的实现形状; ③创造因——事物形成的动力;④目的因——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 创造因、目的因归又属于形式因,因此,一切事物主要是由形式因和质料因构成的。 潜能——质料(潜能的存在) 事物存在状况: 实现——形式(潜能的实现) 事物的形成过程:质料(潜能)——形式(实现) 自然事物从潜能走向实现,形式因(含有动力因)是决定的因素。(这种动力也来自事物本身的一种“缺乏”)。事物的“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一粒种子自身就有长成一棵幼苗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先有雕刻家的构思,大理石才会变成具体的雕像。

质料因与形式因之间也处于变化之中。每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因作为目的和动力,由此可见,具体实体也有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越往上,质料或潜能就越来越少,形式越来越纯粹。上溯到最高的实体,推至最高因,就是永恒的“第一推动者”。它推动别人,自己不动,是一种纯形式的实体,没有潜能和质料,是一种生命和心灵,类似于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 约公元前500——428年)所谓的“心灵”(Nous)。亚里士多德又把它称为“神”。最高因(神)是一切事物运动追求达到的最后结果和最高目标,也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本法则,同时,它本身也完美无缺,也是至高无上的善。 因为善本身就是完美,所以事物内在的这种善的动因,实质上也是美的动因。

因此,自然事物都有美与善的趋向,它们的生长过程,就是美与善的显现过程。因此,说到底,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善。美不等于善。“善常以行为为主,而美则在不活动的事物身上也能见到”。丑和恶的事物,只是事物自然发展受到阻碍、歪曲的结果。 自然事物具有趋同美的本性:从无生命的无机界,到奇花异木的植物界;从珍禽异兽的动物界,到聪明理智的人类;从光明璀璨的日月星辰,到辽阔无际的宇宙,整个自然界显得异常和谐、完整,像是一个万能设计者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它的存在,就是美的法则的证明。 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据是善,美是外在形式,这个观念接近基督教思想。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至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wholeness)。

” 美就是“整一性”。“秩序、匀称与明确”就是“整一性”。“整一性”既不是单一,也不是杂多,而是像音乐一样,五律调和,八音克谐,在丰富复杂的多样性中又保持统一性。“整一性”是艺术作品的标志:“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而“悲剧也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史诗的情节也应像悲剧的情节那样,按照戏剧的原则安排,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东西,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 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它事,但自然引起它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

同时,他还指出,悲剧、史诗等叙事性艺术作品“整一性”的内在根据还是“可然律、必然律”。“整一性”是个体中一种统一的运动,它以内在的有机性而使个体具有丰富而又一致的性质和特征。从事物的最高因来说,这种“整一性”的根源来自于最高的善。 因此,“整一性”既有感性的形式特征,又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根源。这种美,与外在形式相关,也与精神和理念相通。

亚里士多德全集的主要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不论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的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前进,对更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一个感到疑难和好奇的人,便觉得自己无知、如若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而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显然,我们追求哲学并不是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惟有哲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因此,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为必要,但却没有一种科学比它更为高尚。知识因其价值和目的而分为三大类,亦即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理论知识是为知识自身而追求的,实践知识是为行为而追求的,而创制知识则是为制造出来的事物即成果而追求的。

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理论科学又划分为第一哲学或神学、自然哲学和数学,实践科学划分为伦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创制科学则划分为诗学、修辞学和辩证法。至于逻辑学,它是认识的工具而不是研究的对象。第一哲学研究第一本原和根本原因,以往的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本原,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构成自然万物之不可缺少的四种原因,亦即质料因--事物构成的根基,形式因-一事物何以是的原因,动力因-运动自何处来,目的因--事物何所为的原因。由于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同一的,因此,这四种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种原因--形成因和质料因。在个别的具体事物中,形式与质料是不可分离的,它们的分离只能在认识中发生。在认识中,形式先于质料,形式是现实,质料是潜能。

各种特殊或具体的科学研究的是存在的某一属性或某一方面而不是存在本身,而这些属性或方面当然要以存在为其基础和前提,所以应该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本身,这就是第一哲学。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显它们必然就自身而言地为某种本性所有。故假若寻求存在物之元素的人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为就偶性而言的存在所有,而是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所有。所以我们应当把握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存在有多种意义。

但是它们都与一个本原相关,这就是实体,亦即一个事物是什么的定义,或其所是的是。因为事物被说成是存在,有些由于是实体,有些由于是实体的偶性,有些由于是达到实体的途径,有些则由于是实体的消灭、缺失、性质、制造能力或生成能力,或者由于是与实体相关的东西,或者由于是对这些东西中某一个或对实体的否定。所以正如一切是健康的事物都以健康为中心一样,实体乃是存在的诸多意义的中心点。当然,存在是什么,换言之,实体是什么,不论在古老的过去、现在以至永远的将来,都是个不断追寻总得不到答案的问题。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有一个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不同的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人所追求的目的乃是至善,即一切事物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至善自身是无目的的,因为它自己就是自在自为的目的。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地有理智。理智包括理论智慧(或思辨智慧)和实践智慧两个方面,其中实践智慧的作用就在于判断行为中什么是正当的。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德性,关键在于他的欲望和情感等非理性的部分是否能服从理智的律令,而正确的行为必须遵循恰当的理性原则,这种理性原则就是适度和中道。人类的幸福和至善就在于符合德性的活动,不过人类更关心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理性生活,所以惟有在思辨活动中追求智慧、静观真理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哲学能给人以最大的愉悦。理智的思辨活动除了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它有着本已的快乐,有着人可能有的自足、闲暇和孜孜不倦。如若一个人能终生都这样生活,那就是人所能得到的最完满的幸福、这是一种高于人的生活,我们不是作为人过这种生活,而是作为在我们之中的神。

就其自身的思想,是关于就其自身为最善的东西而思想,最高层次的思想,是以至善为对象的思想。理智通过分享思想对象而思想自身。它由于接触和思想变成思想的对象,所以思想和被思想的东西是同一的。思想就是对被思想者的接受,对实体的接受。在具有对象时思想就在实现着。这样看来,在理智所具有的东西中,思想的现实活动比对象更为神圣,思辨是最大的快乐,是至高无上的、如若我们能有一刻享到神所永久享到的至福,那就令人受宠若惊了。如若享得多些,那就是更大的惊奇。事情就是如此。神是有生命的,生命就是思想的现实活动,神就是现实性,是就其自身的现实性,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亚里士多德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中的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亚里士多德曾在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院学习,在那里,他被称为学园的灵魂。他很尊重他的老师柏拉图,但是他并不盲从,他最...

亚里士多德有哪些哲学思想

1、逻辑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以上六篇逻辑学著作总称《工具论》。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3、自然哲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天》、《论生灭》

4、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尼各马克伦理学》、《158城邦制》

5、论人:《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 6、伦理学和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治学》

7、《修辞学》、《诗学》

详见百科:亚里士多德

延伸阅读:

入党思想汇报之“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入党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尊敬的党组织: 我是环境法专业的学生,关注我国的环境问题是我会自觉做的事,这不仅让我更加的了解我国的环境变化,特别是环境的改善,也帮助我更加...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学习先进的思想》敬爱的党组织: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在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歌,将党化作了每一个孩子眼中的太阳,神圣而伟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小学升入中学,再到大学,对党的...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演讲第一,亚翁对法律本质的认识可以说开后世社会契约论、自然法观的先河。探讨法律的本质,离不开对国家本质的认识,但亚翁与我们所奉行的马恩列斯经典学说不同,他认为国家是自然起源...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开展“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及主要人物与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十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其中儒墨道法影响力最大。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论述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的启发教学方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德以育人 启发诱导 诲人不倦 言行一致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学行结合 温故知新 虚心好学 实事求是 以学为乐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启发:教育的目的是...

物理思想与人文思想的论文怎么写牛顿的科学思想方法牛顿定律及其世界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一次飞跃.美国科学史家Kuhn(科赫)把它称为科学革命.如果日心说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牛顿力学就是第二次...

有关儒家的思想精粹以及体现其思想的名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体制动摇和利益调整等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开放搞活也无法避免良莠不齐的思潮混杂涌入,这些必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产生强烈冲...

经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权变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 企业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①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