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入党入团

论述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

03月09日 编辑 fanwen51.com

[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阅读

论述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在孔子看来,管理者要讲求道德,以之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这样自己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这就像将“德”放在北极星的位置上,其他的人都是围绕着它而运转的。因此在儒家看来,要治理一个国家,只要集中精力制定和带头实行好的道德规范,就足以把国家治理好了。在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是唐朝的魏征提出的作为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必须要考虑的 10个方面,即《十思疏》,全面地提出了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对以后儒家“德“的管理思想起着重大的作用。这10个方面是:1)领导者一有欲望就要想到应有所克制;2)将有作为,就要想到如何安定百姓;3)位居高位,就要想到谦虚谨慎;4)担心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容纳百川;5)游玩安乐,就要想到世间事物不可能全部享受;6)担心松懈,就要想到凡事都应有始有终;7)担心闭塞,就要想到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8)打算赏赐,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之喜而滥赏;9)担心谗言,就要想到修正自身以远避小人;10)打算惩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之怒而滥罚。

孟子还具体说明了德治是使王道得到较好管理效果的原因:恃仗实力来使人服从,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的实力本身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好象孔子的72位大弟子都诚服孔子一样。所以儒家的管理思想就是通过德治的力量使人心悦诚服,这样,天下无不心服地归顺于王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主要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管理的。在儒家看来,道德教化是一个国家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要想使一种政治措施能迅速地推行,管理者就要以身作则;要想使广大人民迅速地归附,这种归附是心悦诚服的,那么管理者就要道之以德才行。这是要求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把一定的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成员的头脑中去,使之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不是通过外在的而是通过内在的把人性中的最积极的东西调动出来,实行内在的管理自我控制,来达到管理的目标。

什么是儒家的管理思想?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儒家管理思想的有关内容,对于历史,我们要传承。正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等经典思想一样,儒家学说的管理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追求人的存在的完善发展和推进有道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人类始终在求索和践履的一个关于如何管理自身的永恒问题。正是在对这一问题的自我主动认识和实践中,人类由远古走向现代文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由于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更新递进的社会活动,因而关于这一问题的理想答案,既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形成,也不可能一经形成而不再变化,它将随着人类的生存而存在,并将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更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这一问题认识实践的丰富智慧的结晶。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对此具有很深的认识。从儒家文化的内容特征上看,还是从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看,都可以说,儒家文化实际上是关于如何管理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学说。儒家的管理哲学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它构筑了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用。由于儒家的理论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对其中一些主要的管理思想进行一些分析。我们可以把儒家的管理思想分为这么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管什么?儒家的回答是“治人”;其次是谁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劳心者治人”;最后是怎样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和为贵”。对这三个方面儒家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

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儒家有一句话很能反映这个哲学。“天地之性人为贵”。所以贵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根本观念。在儒家看来,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是万物之灵。这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人看成社会的最重要的财富有关,那时是以人口的多少来反映国家的强弱。所以在儒家看来,一切的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既然是管理人,那么就要对人进行分析。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的本性看,人是可以使之成为善良人的,至于人的不善不能归于他的本性,这是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使他的善良的天性被掩盖起来了。另外,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去追求善,则善就会丢掉,而表现出来的是恶。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为儒家的“礼”而服务的,在于为实现国家的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所以,管理者们,必须对一般的老百姓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化和管理,这样才能使之从善,才能把国家管理好。儒家对于人性的假设,从理论的深度来说,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偏重于道德。从管理的对象来说,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是着重于整个国家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道德的研究,而且是偏重于如何管好管理者的理论。至于恶的来源,儒家的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来源于天生的,而改变人的本性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努力。儒家在对人性的假设方面和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相当多的见解,认为人性的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解决,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一个人最高的奋斗目标是做圣人,并提出向此目标奋斗的途径。尤其是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和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义,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礼和义,儒学理论都有较多论述,当群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和谐,使之达到良好的组织运行。荀子认为:人们生来就有无穷的要求和欲望,有欲望而不能满足,则不能不去追求,追求而没有一定的限度,则不能不引起争夺,一有争夺就会引起混乱,一有混乱就会导致贫穷。国家的管理者为了制止这种混乱的局面,就要制定礼和义,划分等级,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从而使人们的欲望不至于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资也不至于因为人的欲望而用尽。这就是儒家对于由谁来管理和通过什么管理的要旨。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的内容有这样几点:首先就是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能称上仁,才是一个完美的人。

孔子在回答他的弟子时,在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回答,第一次回答是“仁者爱人”,第二次回答是“仁者先难而后获”,第三次则更为具体了:“居恭处,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和推行“仁政”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他认为:凡事以民生安定为第一位,这是实行王道政治的第一步,只有人民生活安定了,社会才会稳定。王道上位者本身具备“德”,再将“德”推广,教导每个老百姓的方式,也就是说与国民“有福...

祥解儒家核心的几点管理思想

1、儒家的天命观是人奋发图强的原动力

在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塑造全体职员的这种天命观。用远大光明充满希望的目标和理想统一和凝聚人们的思想和心志,使人心齐备、智力集中,这样就可以整合企业上下的全部力量把事业做好做大。

2以“仁治人”的人性管理法

儒家强调仁义和宽恕,“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孔子思想的主线,在短短的一本《论语》中“仁”出现109次。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荀子曾经深刻讲到:“力不若牛,行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也。”所以既然群那么重要,怎样才可以达到很好的群呢?儒家推出了“仁”,并将之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儒家“仁”的内涵有几点对我们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非常有意义。

3礼仪廉耻和自省自律

“礼”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要重视培训和“教化”。要在整个企业内部树立起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和宽容礼让的人文气息,打造文明先进的企业文化。再用这种企业文化熏陶我们的全体职员广泛认可。我们的人事制度、纪律规章以及各项制度的建设都不能仅仅流于依靠强制和威猛。而应首先从人的本性出发用柔性的“礼”---礼仪廉耻,宽厚仁义、友好爱人等从内心教育感化熏陶人,改进人,把一个集体变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大家荣辱与共、一损具损、一荣具荣,于是就容易形成亲如手足、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这样就容易形成了上下一致、人心齐备、思想统一、团结紧密的战斗集体。这样我们的个体人力资源就容易整合成巨大的合力,给企业带来理想的收益。

在企业管理中有哪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

其次,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

延伸阅读:

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1.“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

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什么是儒家的管理思想?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儒家管理思想的有关内容,对于历史,我们要传承。正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等经典思想一样,儒家学说的管理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追求...

试述中国儒家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影响儒家管理思想的运用儒家的许多管理思想也能很好地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一个企业,如果不施行“仁政”,就不能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并留住人才;儒家提出的“义”原指行为...

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启示意义你好,根据著名管理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研究总结: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出的,中国古代流...

论述儒家的主要思想观念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

有关儒家的思想精粹以及体现其思想的名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体制动摇和利益调整等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开放搞活也无法避免良莠不齐的思潮混杂涌入,这些必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产生强烈冲...

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分析儒家思想地位不同的原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原因是儒家的思想不能符合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实行,儒家的思想虽然没有道.家的无欲无求,也没有墨家的“兼爱非攻”但在那样的一个分割...

论述中国文化的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引用儒家道家及相关的文献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