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神奇的“力”

01月03日 编辑 fanwen51.com

[神奇的树叶]活动目标: (1)采集形形色色的树叶,认识树叶的形状、颜色。 (2)搜集、背诵赞美树叶的儿歌。 (3)学唱赞美树叶的歌曲。 (4)制作树叶贴画。 (5)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阅读

一、设计意图: 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对周围各种事物、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明显增强,为了让他们感知看不见、摸不着的力,本活动设计注重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对力的初步探索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幼儿身边丰富而熟悉的材料、器械,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参与、尝试。 活动过程中,教师一改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传授方式,在《新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将教师的身份隐藏起来,始终以激趣、启思、导疑的同伴身份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引导幼儿不断地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游戏互动中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成功的乐趣。

二、有益经验: 1.通过户外体育游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观察、主动探究的欲望,能初步感受力以及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体验互动合作、协商与分享。

三、活动重、难点: 感受力以及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小皮球、小推车、沙包、圈、沙袋、轮胎、羊角球

五、预设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略显神秘,让孩子找一位看不见的朋友 2.幼儿自选游戏活动,感知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引导幼儿说出身体的哪个部位在用力 (1)介绍玩具及活动要求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进行活动,教师参与,引导 (3)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物体受了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3.游戏投沙包 (1)幼儿第一次尝试:比一比,看谁投得远; (2)教师示范讲解:怎样用力,才能使沙包投得更远; (3)幼儿第二次尝试:体验身体用力的部位及用力的方法,初步感受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4.游戏聪明的大力水手 (1)将幼儿分组; (2)提出要求:将玩具、轮胎、沙袋搬运到指定地点,分三次完成; (3)幼儿感受搬运物体的重量,协商搬运的方法; (4)第一次比赛; (5)教师引导、暗示,用何种方法更快更省力; (6)第二次比赛,通过比较,感受力的神奇,庆祝成功。

5.谈话、延伸: (1)看不见的朋友是谁? (2)它藏在哪? (3)随机引发新的问题,自然结束。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