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区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06月29日 编辑 fanwen51.com

[区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区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 五、六中全会精神,以排...+阅读

文章标题:区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即将届满。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四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和明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四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生态工业高地”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政策,沉着应对非典、动物疫情、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和“三个集中”,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平稳、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完成了区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十一届政府工作目标。预计,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2亿元,比2002年(下同)增加45.31亿元,年均增长20.4;全口径财政收入8亿元,增加4.9亿元,年均增长();地方财政收入3.7亿元,增加2.2亿元,年均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加40.7亿元,年均增长3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加2.3亿元,年均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46元,增加3438元,年均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4575元,增加1434元,年均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2年的9.5:59.8:30.7优化调整为8.2:65.3:26.5。

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抓住“项目年”和“产业发展年”契机,扩大对外开放,与浙江桐乡等县市建立了资源互补的战略伙伴关系,紧紧围绕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鼓励以企招商,4年来,共引进了台玻公司、米高化肥、巨石集团、天马轴承等工业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2006年引进协议资金200亿元,增加(),年均增长();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9.16亿元,增加(),年均增长();合同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增加(),年均增长();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增加(),年均增长()。工业增加值53亿元,增加25.6亿元,年均增长24.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48亿元,增加24.2亿元,年均增长26.3。

——增长方式转变较快,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川化三聚氢胺、攀成钢340等技改项目顺利完成。4年来,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07.17亿元,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已达50家,其中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50。引导产业集中发展,资源集约化配置程度进一步增强,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二)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商贸服务日趋繁荣。编制了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建成了大弯商业步行街,逐步形成了以商业步行街、世纪春天商城为中心的青江路、政府路商业带。通过开展“XXX之夏啤酒西瓜节”、“清真美食节”、“XXX美食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形成了有特色的休闲消费文化。在农村开展了“放心店”建设,建成了农资放心店124个,商品放心店85个。以龙门村、花园沟为代表的农家旅游初具规模,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加6.41亿元,年均增长13.7。

——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实施房地产规模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举办房交会,进一步激活了房地产市场,4年来共开发商品房建筑总面积129.9万平方米,交易额达10.83亿元。

——物流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落户我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成都XXX流园区的立项、环评工作基本完成,招商工作全面展开。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组织43个,带动农户14072户,带户面达15.9。积极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区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达3.58万亩,集中度达10.7。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伏季水果、食用菌、西瓜、特色蔬菜、生猪养殖及深加工五大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农业增加值完成7.3亿元,增加2.5亿元,年均增长11。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一)产业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工业集中发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更加科学。建成了6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发展区,用BT模式融入民间资金4亿元,启动了园区内18条(段)共计37公里道路和电力、天然气、供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共投入公路建设资金2.71亿元,公路通达里程达到612公里,增加了41.07公里,交通状况明显改观;启动了成青快速通道建设。完成了110KV青化线架空出线改电缆、110KV唐家寺变电站等工程建设,能源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城乡通讯网络全覆盖。

(二)

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编制完成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湿地公园、国际社区项目建设。完成了北一路、北二路、红阳西路等14条道路新建工程,完成了政府中路、青江北路、教育街、红阳路南北段等14条道路改造工程。启动了市政广场建设。实施“森林城市”工程,城市绿化率达35。城市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城市资源逐步升值,幸福家园、青江名城等一大批精品楼盘相继推出,商品房价格比2002年翻了两番,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4.96平方米。加强城市管理,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大城管”格局,深入开展城管治乱大会战,城市形象有较大提升。大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完成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试点,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重点镇建设加速推进,城厢镇朝阳路、滨河北路、西街风貌整治和东门、北门广场工程相继完工,启动了清泉镇“花园水村”项目建设工程。完成了弥牟镇茶树街安置区一二期、怡馨花园、福洪乡杏花村新型社区和移民安置区等()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实行医疗、文化、信息等设施集中配置,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民集中居住率达2.4。

三、生态建设奋力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一)环境质量明显好转。认真吸取沱江污染事件的深刻教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投入4亿元(含企业投资)完成了城市雨污分流干管工程,新建了5个污水处理站,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新引进项目严把环境关。启动循环经济工作,加大了废气、废水、废渣再利用力度。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和“三改一建”,规范畜禽定点宰杀,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坚持生态立区,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工程顺利实施,启动了成都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工作,共栽植巨桉96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0.55;主城区1200亩的生态绿化隔离带初见成效。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水质标准。

(二)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强化基本农田保护,通过土地整理落实占补平衡,4年来净增耕地面积1774亩。积极发展新型墙材,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关停了11家粘土砖厂。实施企业节能降耗,每万元GDP能耗从2002年的()下降到()。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和省柴节煤灶。

(三)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认真开展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和农村18岁以下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兑现工作,强化计生服务,连续17年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明显

(一)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投入1.62亿资金元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为着力点,实施劳动力就业实名制度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就业制度,4年来共有17748名有就业愿望的失地、失业、无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2,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共发放低保金962万元;修建民福院8所,实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40。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安排资金92万元帮助350人次困难学生实现就学。实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家庭房租补贴,启动了经济适用房建设工作。实施企业扶贫、集中式扶贫和转移式扶贫,全区减少了24个贫困村,()名贫困人口。

(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与大弯中学成功合并,成钢子弟校、化机子弟校、川化中小学移交地方,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基本完成。优质教育发展较快,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建成投运,大弯中学扩建工程投入使用。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启动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前进职高扩大招生规模。实施对口扶薄和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

(三)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少儿住院互助金制度,参加率分别达92.05和60.73。“两网”建设顺利推进,农村药品集中配送面达100%,价格下降了20%以上,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症不出区”的目标。

(四)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初步形成了桃花诗会、XXX美食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城乡文体事业实现互动。

(五)创建工作成果显著。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顺利通过了工业污染治理的考核验收。加强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创建四川省一级档案馆的目标。深入开展科技强区,获得四川省科普示范区荣誉称号。“双拥”工作深入开展,荣获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区、四川省“双拥模范区”和成都市“双拥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地方志、残疾人保护、侨务、人防、物价、老龄、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民主法制稳步推进,社会安全稳定

(一)社会保持稳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完成了“四五”普法,启动了“五五”普法。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企业人民调解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入开展公安创一流活动,严厉打击街面侵财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治安形势明显好转。深入开展禁毒、禁赌和反邪教斗争。深入开展“平安XXX”创建活动,整合治保巡逻队,全民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市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强。深入贯彻《信访条例》,建立和健全了领导批阅群众来信制度、接待群众制度、信访联席会制度和基层信访代理制度,一批较突出的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及时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

(二)公共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应急工作机制,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逐步增强,成功处置了“非典”、动物疫情、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加大对非法营运、危险化学品运输、非煤矿山开采的整治力度。完成了720天然气管线迁改工程,消除了安全隐患。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搬迁学校1所,农民293户1028人,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山区农户消除了危险隐患。

(三)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加强市场服务和监管,深入开展无证无照无商标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六、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一)服务更加主动。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作风整顿,全面实施“治庸计划”、“责任风暴”,加强了行政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执行力,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和提案,办结率达100,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倾听群众呼声,共办理市长、区长公开电话和市长、区长信箱2901件,处理率达100。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为民办实事85件。推动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建成区、乡、村三级便民网络,在1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分别建成了便民服务室,方便了办事群众。

(二)工作更加规范。坚持科学行政,对重大行政决策实行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集体决策制度,提高了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职能交叉,科学划定部门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了两批共274项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实现流程再造,行政审批项目和其它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限减少3800余个工作日,即办比例达到48.4。坚持政务公开,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在全市率先实施了行政权力公开,实行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开放制度,在公众信息网及办公场所规范设置政务公开栏,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成本更加节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整合部门职能,组建了发改局、商务局、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撤乡并镇,撤并了4个乡镇,撤并率达27。实施村组体制改革,撤并了76个村,撤并率达44.19,村改社区12个。通过改革,乡镇行政编制人员减少了110名,事业编制人员减少了282名。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制度,4年以来完成采购金额4.72亿元,节约资金5697万元,完成审计项目317个,节约财政资金6666万元,确保了资金的安全使用和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整合信息化资源,着力构建网上协同互动平台,初步实现了公文网上传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4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XXX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认真总结4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解放思想,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是尽快改变落后状况的正确选择。4年的实践证明,抓不住机遇发展会落后,发展不足也会落后。只有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人人思发展,人人抓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区发展缓慢的问题,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强化引导,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是尽快扩大经济规模的主要途径。传统手段促发展效率低,成效不显著。“三个集中”实践证明,走集中集约集群发展道路,能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做粗做长产业链,迅速扩大经济总量。

三、顺应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只有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速度与效益相协调,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协调推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不强,办法不够多;发展滞后,历史负债较重,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资金、空间、环境瓶颈问题以及社会稳定问题依然严峻;城市形象陈旧,消费文化不够成熟,市民归属感不强;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差,缩小城乡差别的难度依然很大。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成都北部新城、生态工业高地、和谐XXX的重要阶段。对我区发展来说,今后五年的形势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应对,攻坚克难,在将要面临的困难中发掘机遇,在纷繁多变的挑战中寻找动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争创优势,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

按照区委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坚持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牢牢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这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打造工业集中发展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特色农业区和XXX北部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城乡协调、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成都北部新城、生态工业高地。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一番,达到200亿元,力争2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24亿元,力争14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倍,达到亿元,力争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4倍,达到12.6亿元,力争1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425元,达到7000元,力争7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954元,达到2万元,力争2.2万元;农村城镇化水平由41.9%提高到70。

一、生态工业高地建设强力推进,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以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为方向,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工业向园区集中度明显提高,进一步做大做强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四大主导产业,培育石油化工产业;以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成都XXX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物流先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好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三产业实现全面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业发展新路子,建设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建成特色农业发展区,实现土地基本向规模经营集中。生态区建设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新突破,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到2011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美元,提高20405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5:67:2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耗比降低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废水循环使用率达50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提升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在省、市排名分别为位和位,较2006年提升位和位。

二、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新农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切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山区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重点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实施“土地整理”、“拆院并院”和“新居工程”,人口向集中居住区集中明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自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初步形成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到2011年,农业增加值实现9.1亿元、年均递增4.8%;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亩,占全区总农用地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实现:,农村土坯房和草房彻底消除,摘掉成都市经济发展缓慢区的帽子。

三、成都北部新城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围绕“建设成都北部新城、生态工业高地”的城市发展目标,落实好XXX区分区规划和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旧城区改造和北部新区建设为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创佳工作深入推进,城市形象和品位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XXX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环保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积极开展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确保老百姓喝上清洁水、呼吸上新鲜空气。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水域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四、招商引资方式进一步创新,改革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市场取向改革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三个转变”深入推进,经营城市取得新成效,要素市场发育充分,适应市场需求的投融资体制基本建立,政府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制约XXX发展的资金、空间、能源等瓶颈性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建设投资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出口加工贸易区和保税区建设有序推进,外贸增长方式明显转变。招商引资方式进一步创新,突出产业链招商,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格局形成,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外资利用质量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到2011年末,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其中出口1.5亿美元,年均增长30%。引进项目()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个。引进协议资金()亿元,市以外到位资金()亿元,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和()%。

五、和谐XXX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实施积极的城乡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体系不断完善,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建成充分就业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少儿住院互助医疗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救助工作明显加强,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机制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层次有较大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适应群众承受能力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持安定,平安XXX基本建成。完成四川省科技进步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文化、旅游、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全区商品房新增212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全区放心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每千人医院床位数达到2.5张,确保老百姓住上安全房、吃上放心食品。

六、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作风明显改进,政府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审计、监察和招投标管理工作继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服务成本进一步降低。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〇〇七年政府工作要点

各位代表,2007年是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起始之年,做好()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区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区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破解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难题,深入推进“三个集中”,着力培育和壮大产业支撑,不断优化城市形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和谐XXX建设,为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2006年(下同)增长();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8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9。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完成,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做粗做长产业链为重点,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整合招商力量,加大招商力度,集中信息资源,建立“引进—建设—投产”一站式全程跟踪服务新模式。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招商政策,走以企招商、专业招商的路子,加快引进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力争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和企业()个。充分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引进企业合作包装、推介和开发一批特色农家旅游、现代工业旅游项目。落实好商业业态规划,启动五星级酒店建设,尽力引进商品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超市,促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围绕伏季水果、食用菌、西瓜、特色蔬菜、清真食品和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培育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充分利用物流先导产业优势,引进一批关联度大的产业化项目,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抓好攀成钢、川化、巨石、台玻等企业新上项目的服务工作,重点抓好王牌车辆10万辆载货汽车生产线、巨华纺织特种纺织品梳纱线、宝洁公司年产10.5万吨洗衣粉生产线等项目技改工作,促其做大做强。规划建设好载重

延伸阅读:

三年来区政府工作报告文章标题:三年来区政府工作报告(2005-2007年) 振奋精神实干创新为建设繁荣、和谐、美好的_区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__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

2011年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区政府工作报告我代表房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房山区委正确领...

2011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区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

2016年区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总结自换届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007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文章标题:2007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稳健起步,实现快速发展的过去三年 我区成...

区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2010年工作报告区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2010年工作报告 2010年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政府办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参谋助手、...

2017区政府办公室季度工作总结规范措施,深入加强内部管理,以下是小编搜罗的2017区政府办公室季度工作总结,欢迎参考和借鉴! 2017区政府办公室季度工作总结【范文一】 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

201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在挑战中发展、...

区政府信息化建设初探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对转换政府的运行机制促进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节约行政成本、增加政府的运作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提高政府的决策科学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