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调研报告

对某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

08月04日 编辑 fanwen51.com

[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对策 地埋式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以农村能源技术为主的生态环境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要求,以“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阅读

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和宝贵结晶,**市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当前,**市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化产业已成为加快中原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力。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2007年文化产业

发展情况

2007年,在**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大环境下,**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逐年增大,2007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45.37%,增速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是**市gdp增速的三倍多,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三倍多。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到2007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88351人,占全市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7.08万元,同比增加2.31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3万元,是全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2.78万元的2.55倍,文化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文化产业结构情况

1.文化产业分层发展情况

核心文化产业和外围文化产业平稳增长,相关文化产业大幅增长。核心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2007年,核心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19805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2.42%,实现增加值7056万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13%,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下降7.81%,增加值增长19.8%;外围文化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2007年,外围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6972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7.89%,实现增加值25428万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6%,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下降13.16%,但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34.9%。

2007年,核心文化产业、外围文化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之比为22.4:7.9:69.7,增加值之比为1.1:4.1:94.8。与上年相比,外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和下降0.3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在吸纳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和下降1.1个百分点。核心文化产业分别比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和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表明**市文化产业中,外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市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优势份额。

2.文化产业的分行业发展情况

从具体行业看,在核心文化产业、外围文化产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其他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270万元,增长65%,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2.76%,从业人员为3590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06%,是核心文化产业、外围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其次是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31万元,增长24.8%,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0.8%,从业人员为1463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7%;其余依次为文化艺术服务,实现增加值4905万元,从业人员5289人,;网络文化服务,实现增加值2927万元,从业人员1919人;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实现增加值1279万元,从业人员1675人;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实现增加值872万元,从业人员12841人。

在相关文化产业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超过一半,实现增加值528931万元,比上年增长48.5%。所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高达80.7%,从业人员53504人,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60.56%;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销售行业实现增加值64245万元,增长30.1%,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0.27%,从业人员8070人,占全部文化产业的9.1%。

(三)**市文化产业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从全省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看,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30亿元以上的省辖市共有4个,分别是郑州、南阳、**和新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是南阳、**、郑州和新乡。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各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强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重点文化行业的实力不断增强

1、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2007年全市文化机构1201个,其中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8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馆8个,图书馆6个。2007年全市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2140场,观众404万人次,总收入729.8万元。全市6个公共图书馆,馆藏量58.16万册(件),全市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二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戏剧艺术在**历史悠久,古戏楼早在元代就已出现,**“大油梆”早在清同治年间,就已闻名省内外。现在**留存的戏曲有三种,分别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国家一级演员1人,国家二级演员19人,国家三级演员51人。到2007年底,全市有专业剧团9个。众多戏剧类项目极大地推动我市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三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市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市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市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2、新闻出版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新闻出版业发展正在逐渐赶上周边先进地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新闻出版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报纸出版增长较快,**市目前有新闻出版机构404个,从业人员1050人,有印刷企业231家,国有新华书店6个;随着家用视听设备的普及和升级换代,音像制品种类丰富。2007年出版音像及电子出版物销售数量1830万册(张、份、盒),销售金额达到2998万元。

2、广播电视持续发展。

到2007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共有从业人员1675人,比上年增加97人;资产总额达到12240万元,比上年增加720万元;全市广播电视总收入570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实际创收收入为4123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广告收入为2451万元,网络收入1396万元。形成了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传输覆盖的格局。

目前,**市的广播电视已经初步形成了事业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广播与电视互为补充,有线与无线紧密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2007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6和3.13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2007年全市现有无线广播电台6座,无线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广播节目有7套,电视节目有7套,与上年基本持平。2007年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1484小时,比上年增长0.4%。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37206小时,比上年下降7.5%;制作电视节目时间2912小时,比上年增长8.7%。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2007年底,全市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2900公里,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1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15.11%,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市、县、乡三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已基本形成,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富的文化大市,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市作为中原腹地,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文峰塔、春秋楼、霸陵桥等众多人文景观,闻名遐迩。**这片历经战乱饱经风霜的原野孕育了以夏禹传说为主的“上古文化”、以三国典故为主的“曹魏文化”、以神后钧瓷为代表的“钧瓷文化”和以花都鄢陵为主的“生态文化”,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四大产业旅游项目。

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入境游客5308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2007年底全市共有森林公园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星级酒店17个,旅行社45家。2004年被国家评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五)文化消费日益活跃

随着**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兴起。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04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6元,比上年增长18.2%,我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2和4.3个百分点,说明我市人民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536.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6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80.2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8元,比上年增长14.2%。显示出我市人民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人民的物质需求所占比中下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加强。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仍需加大力度,文化产业结构有待改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既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文化产品制造业2007年增加值增速高达48.5%。但相比之下,**市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市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31.3%,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17.2个百分点。2007年**市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5.2%,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从业人员占30.3%,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8.8%。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2007年**市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8%,增速高达46.2%,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1.1%和4.1%,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6.4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7112家,平均每个单位仅12.4人;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三)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2007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7.1%和2.8%。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2007年**市人均gdp超过2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已超过285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4%。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四)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市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2007年,文化产业投资额为1.94亿元,同比增长56.3%。但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6%,低于全省的0.89%和全国的0.96%平均水平;政府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支出为1.12亿元,同比下降35.7%。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五)企业集约化和产业集中程度偏低

**文化产业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为中小经营户,缺乏龙头企业;经营运行机制僵化,冗员多,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经营活力不足,虽然也组建了一些企业集团,除个别有点起色外,多数经营情况一般,效益不理想,产品档次不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还普遍比较薄弱。同时文化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显的有些不足,未能有效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应用现代科技改造抢救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很不充分,致使有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濒临消亡。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小的限制,对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文化产品难于大量涌现,真正具有核心版权和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缺乏。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热切期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需求;我市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优势。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把发展潜力变为产业优势,以创新理念、超常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配置、投资多元化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为动力,加快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势化重组和跨越式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体产业

在国家文化产业标准中,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程度和对社会的影响,把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定位为文化产业的主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增强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传媒、文艺演出等主导产业,加快文化旅游、网络文化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广告会展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要相应调整文化产业投资结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产业层次,重点、优先发展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相关性大、竞争力强,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形成一批强势文化产业,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

(二)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一是加强**市特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历史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二是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加强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市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网点;加强全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市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政策允许进入的出版物分销、有线电视接入网、影视节目制作和销售、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或参加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兴办文化企业,加快**市文化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

要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重点向农村倾斜,使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文化领域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逐步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大的状况。二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扶持乡镇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力争实现100%乡镇拥有一座具备展览展示、科技培训、书刊阅览、农村信息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网。

(四)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职能进行科学定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着眼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要实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使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自主开展服务活动。

(五)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努力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渠道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模式。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民间团体、企业和私人等投资文化事业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鼓励民营、外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及旅游企业改制,培育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

(六)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我市文化消费不足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想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一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这样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二是要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培养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三是要创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同时要倡导文明消费,逐步提升广大人民的文化素养;四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延伸阅读:

某市停车管理调研文章08交通行业展览会市场研究报告中国交通软件交流基地大型城市活动综合交通专题 2009rtie轨道交通产业榜评选 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递增,汽车停放目前已成为优化首都发展环境中十...

苹果产业发展壮大调研报告我县苹果产业历经“七五”起步,“八五”发展,“九五”提高,“十五”跨越四个阶段,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苹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四大关键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

当前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措施国家统计局**调查队通过第一阶段深入学习和认真领会,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有了更...

对信息产业发展的调研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近...

食品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有关于食品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食品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食品行业涉及酒类、粮油加...

甜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甜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甜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甜柿是我县千余年来的传统农特产品,也因此被原国家林业...

市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市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广播影视产业,...

某市粮情调研报告农户余粮增多,结构不尽合理,粮企肩负重任 ——xx粮情调查与分析 根据省市粮食局的统一部署,xx开展了农户粮情调查,调查资料显示,农户余粮增多,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一、农户余粮增...

对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村位于**镇南部塬区,总户113户,总人口 423人,总耕地面积 1324亩。截止目前,苹果栽植面积1110亩,挂果面积达 余亩,常年产量在 吨左右。有富士、秦冠、新红星、嘎啦、黄元帅等品种...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