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经济案件诱因调研报告]加强案件防控治理,做好农信社各类案件的防范,有效遏制重大经济案件发生,努力减少和避免资金损失,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案件发生原因 农信社经济犯罪,究...+阅读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商业银行向城市收缩、向大户集中,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在改革和调整,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信贷已开始发放,典当商行、民间借贷纷纷抬头,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一统天下”的局面正面临“瓜分”,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这种状况?本文以**省**县为例,分析农村信用社
的经营困难,提出其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和谐、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南端,是一个“七山二岭一分川”的半山区农业小县,全县28万人口,55万亩耕地,年财政收入2亿元。县信用联社内设七股一室二部,下辖13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1个信用分社、7个储蓄所,共有干部职工240人,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210个行政村的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截止今年7月底,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90415万元,较年初净增16015万元,完成年计划14500万元的110.4%,各项存款增幅在全县金融机构中排第一位,市场占有份额达36%;各项贷款余额59908万元,当年净投放6491万元;各项贷款中,农业贷款余额15511万元,占95.5%,全县90%以上的农业贷款都是农村信用社投放的;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余额为2058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34.8%;当年实现总收入2679万元,其中利息收入2158万元,当年实现赢余529.9万元。今年以来,在省市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县联社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规划和目标,及早谋划,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各项业务实现了稳健、和谐、持续发展。一是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2843万元票据于6月份成功兑付,目前已进入后续检测阶段;组建一级法人社的申报工作正按程序稳步进行;二是业务经营实现了规模发展、质量提升、效益增长,几项主要指标均完成计划目标;三是清收不良贷款和清理借冒名贷款“攻坚战”取得一定成效,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四是合规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内部管理趋于规范;五是“三千三百惠农工程”不断推进,服务“三农”工作得到了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六是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长期深入开展,没有发生一起经济案件和责任事故;七是扎实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主题竞赛活动,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了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不良贷款清收难度大,困难多,效果差,前清后增是信用社面临的最大风险。一是余额大,占比高。7月底,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余额为20582万元,占比34.8%。另外,还有部分形态不实贷款没有向不良贷款调整,调整后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还会更高;还有一些“隐形”不良贷款没有充分暴露出来。二是清收难度大。很多不良贷款都是由于行政干预造成,有的企业借改制之名逃废信用社贷款;有的企业人去楼空,找不见原借款人,致使不良贷款清收难,进展慢。三是反弹压力大。(1)借新还旧贷款居高不下。7月末,全县信用社借新还旧贷款余额达5620万元,较年初减少913万元;(2)受国家宏观调控和节能减排政策影响,全县化工、金属镁、铸造等行业贷款余额852万元,占到贷款总额的1.4%,如处置不当会形成新的信贷风险,潜在的风险隐患较大;(3)2007年新放贷款到期仍有3800万元未能及时收回,可能形成新的不良;(4)关联企业、社团贷款集中度高,风险大,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大量不良贷款。7月末,全县信用社发放的关联企业、社团贷款余额达1000万元。
2、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如所在地的农业、林业、建筑、水利、畜牧、教育资金以及预算资金和国家投入的农业专项资金等没有存到所在地信用社,而是存在其他专业银行或邮政储蓄,造成农村资金外流。
3、有些职能部门对信用社的检查和罚款过于频繁,信用社不得不频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搞好支农服务。政府应统一协调所属行政执法单位,规范对农村信用社的多头重复检查,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帮助、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4、人员队伍有待优化,员工培训机制不健全。目前,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业务品种的推陈出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主力军地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国外银行的进入、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村镇银行的设立等等,给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关帝银联卡的发行、通存通兑业务的延伸、票据业务及中间业务的开办、网络系统的建立等对信用社员工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员工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要建立员工长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员工优质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同时,健全员工进出机制,拓宽进入渠道,优化人员配置,以达到提高素质、优化队伍的目的。
5、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当前,农村信用社受结算渠道限制,邮政储蓄、各国有专业银行吸走了大量社会闲余资金,他们将吸收到的资金大部分上存上级行,造成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承担着县域85%以上的信贷压力。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支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三农”资金需求日益扩大,农村信用社在上级行、社控制的存贷比例之内,将信贷资金全部向“三农”倾斜,仍无法满足当地急剧膨胀的信贷需求。
6、社
会信用环境和金融执法环境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企业悬空债务、个别赖债者逃废贷款债权的现象上。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存在着“敢借、敢用、敢不还”的赖债思想。有的企业借改制破产之机,想方设法逃废、悬空信用社债务;有的企业利用金融业不规范竞争之机,多头开户,隐瞒经营成果,恶意拖欠贷款利息;有的企业破产后,有效资产所剩无几,信用社得到的补偿十分有限,资产损失严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制止打击不力,在这种信用环境下,无疑增大了信用社的经营难度。
三、形成风险的原因分析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形成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政策性原因,造成经营风险。1996年,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国务院作出了关停年产5000吨以下小纸厂的决定,**县有36家小纸厂宣布关停,贷款360余万元形成呆帐损失;去年,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对一些企业又采取了限制措施,导致信用社852万元贷款形成不良。
2、行政干预造成信用社经营风险加大,不良贷款增加。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急功近利,不顾自身条件、产品销路、还贷能力,热衷于上项目、增产值、创业绩,超能力地盲目新上或扩建项目,以行政手段代替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信用社大量风险资产。截止目前,由于行政干预造成风险贷款达1031万元,占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总额的5%。
3、体制不顺造成。信用社在农行管理期间,农行转嫁或强令信用社贷款,使全县信用社风险贷款达465万元。如南樊硅铁厂、明胶厂属乡镇企业,在农行管辖范围,可是在1989年期间,农行因信贷资金超了规模,无法向上级行报表交帐,行领导便指令信用社月底贷款给南樊硅铁厂、明胶厂,归还企业在南樊营业所贷款,月初南樊营业所再贷给所辖企业归还信用社,形成由农行担保并把农行信贷规模转嫁给南樊信用社。这样反复办理转嫁规模手续,共办理给硅铁厂贷款6笔,金额97.1万元;贷给南樊明胶厂4笔计24.87万元,两厂共计欠贷10笔,金额高达121.96万元,到目前,预计欠息近300余万元。1989年,用同样办法,大交信用社和安峪信用社由农行担保分别给南樊硅铁厂贷款50万元。么里信用社由农行担保贷给卫庄镇铁厂14万元;卫庄信用社由农行担保贷给卫庄铁厂和果脯厂2笔计16万元。1992年1月,南樊硅铁厂因缺资金无法生产,农行又强令信用社贷款50万元,支持企业生产。这样,农行先后转嫁或强令信用社贷款高达465万元,而这些企业目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些企业已经关停、破产,致使贷款本息难以收回。
4、自然灾害,使信用社经营风险加大。**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农村信用社每年投放的贷款80%以上用于农业生产,由于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大,且该县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薄弱,农业贷款呈现占用多、周转慢、效益差、风险大的严峻形势,从而使相当多的贷款很难按时收回,以2007年为例,**县农村普遍遭受了旱、涝、雹、虫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当年新形成逾期贷款800余万元。加之,信用社为帮助农民群众抗灾自救,增投贷款500万元。如2007年7月,一场冰雹降落**县,全县13个乡镇有11个乡镇遭受雹灾,农业直接损失1亿元,全县信用社因之形成逾期贷款800多万元,少收利息100余万元。
5、由于前几年信用社职工素质低下,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内部管理偏松,导致信用社经营风险增加。一些信贷人员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差,违章拆借、违规放款、违纪担保、违法办事,结果使不少的信用贷款不讲信用、抵押贷款不具法律效力、保证贷款没有保证实力,给信用社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还有些信贷人员不认真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只讲人情、不顾三性(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凭个人好恶主观臆断,贷前调查不深入、贷中审查不严格、贷后检查不落实,使许多不该放的放了,该及时回收的未能及时收回来。甚至一些社,有钱抢着放,没钱借着放,重放轻收,只放不收,使信用社存贷比例严重超计划、不良资产逐年增长,经营陷入困境。还有一些单位和信贷人员随意发放跨区贷款、借、冒名贷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等形形色色的违章违规贷款。
6、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难。一是债务落实难。如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贷款,由于合作社解散、人员变更、体制转换,造成部分集体贷款债务落实难。二是由于个别企业关闭、破产、企业主外出不归,造成部分贷款落实难。三是法院执行不力。如联社营业部与盐业公司贷款纠纷一案,2002年法院已判令赔偿,但至今仍未归还,法院也未采取有效措施等等。
7、邮政储蓄、各类保险机构、民间借贷和高利贷以高利息、高手续费等手段与信用社搞无序竞争,为信用社经营带来风险。他们普遍采用高利息、高手续费,向储户暗里滥发实物等手段,拉站干,拉存款,使大量农村资金流向城市,信用社储源受阻。
延伸阅读:
当前农信社改革发展调研对策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服务“三农”方向进一步明确、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得到好转。但是,我们必须...
当下农信社结息工作调研思考近年来,由于内控制度的细化和会计、信贷禁令的出台,以及信贷人员不允许带凭证下乡收贷收息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风险。但从目前的操作情况看,现在季度结息普遍做不到前台...
农信社树立新理念成就新队伍调研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农村信用社已逐渐向构建现代金融企业迈进,产权得到明晰、法人治理不断完善,经营机制悄然转化等事实无不是很好的鉴证,但在许多联社,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存...
农信社科技工作情况调研建议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信息科技的投入,使得网络信息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从总体上看,目前农信社在科技工作上,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设备运行比较正常,软件管理比较规...
关于农信社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思考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改进农户小额贷款,不断增加小额信贷的服务内涵,解决小型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扶持了小型企业和农业的经营生产,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对规避农信社信贷风险看企业财务防范的调研报告随着“三化”(工业化、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地方各级政府“工业突破”战略的实施,小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得以迅猛发展,而融资难、贷款难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主要瓶颈,曾一...
农信社案件防控工作调研建议****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控工作中,坚持以提高本行业竞争力和监管有效性为主线,以督导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和风控管理为重点,不断创新案件防控手段,大力强化案件防控职能建设...
关于农信社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研分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条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何事情,干什么工作,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事情才能做好,工作任务才能圆满完成。当前农信社正处...
农信社打造银行卡后发优势调研分析**省农村信用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形象,以“蜀信连城乡,一卡通天下”为品牌宣传主题的银行卡——蜀信卡自4月15日在全省面市营销发行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在宣传营销上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