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留给中国最大的机遇]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大家好! 全球金融危机关乎世界,关乎中国,关乎我们东北。九象范文23: .9xwang.第一句话,对世界的影响就是“百年一遇,天摇地动”。 这里讲的“百年一遇”,不是讲我...+阅读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这次国际研讨会把交流“各国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作为一个重要主题,顺应了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有利于及时总结交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深入研讨在危机情况下的公共行政领域理论和实践创新问题。借此机会,我主要就中国政府近两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做法,谈一些认识,与大家交流。
近
两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极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国虽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也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但这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速一度陡然下滑,经济增长速度由的13%降至9%,其中第四季度猛降至6.8%,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1%;出口大幅下降,由增长17.2%转为下降16%;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少企业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大批农民工返乡。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作出全面分析和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主要做法有:
一是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内需、保增长。从第四季度开始,就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并不断丰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一系列措施。包括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幅度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扩大投资规模,增加消费能力,主要靠国内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二是着力调结构、上水平,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后劲。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制定和实施支持重点地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体制性障碍。适时推动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推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有序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时,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支持出口企业,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显著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增加教育支出,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由于及时、果断采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从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迅速扭转,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企稳回升,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标志是:经济平稳增长,我国gdp逐季快速回升,二季度回升到7.9%,四季度达到10.4%,全年比上年增长9.1%;1至9月gdp同比增长10.6%。就业不断增加,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1至9月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同比多增80万人。出口快速回升,12月出口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7.7%;1至9月,出口同比增长34%。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7%,以来物价温和回升,1至9月,同比上涨2.9%。与此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证明,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是有力、有效的,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经受住了考验。
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积极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取果断措施,迅速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扩大即期社会需求。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既重视弥补市场失灵,又重视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注重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者关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经济增长遇到严重困难的特殊情况下,采取超常规做法,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同时,重视短期增长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强调保持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全球受金融危机冲击、外需急剧收缩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加大开拓国内市12全文查看场力度,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外需,努力保持国际市场份额,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四是注重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通
过加快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是注重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总揽全局,调动各种资源,及时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引导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各地方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高度重视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这方面包括:增强政府决策力,建立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制度,做到见事早、决策准、行动快,并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政府应变力,创新政府管理理念,优化行政权力结构,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做到反应敏捷、对策灵活。增强政府执行力,加强行政督察检查,建立行政问责和绩效评估制度,确保国家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带头勤俭节约,压缩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营造行政新风。同时,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改进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发展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透明度,完善社会听证和社会公示制度。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通过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
以上这些做法和经验,不仅使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取得显著成绩,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发展模式的科学内涵。
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世界经济虽然缓慢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虽然总体形势向好,但也面临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
不久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重要历史文献在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分明确地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总体战略部署上,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方针。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要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二)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提升经济建设现代化水平。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就业和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贯彻落实以上决策部署,就一定会成功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就可以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无疑地,新的形势和繁重任务,对中国公共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完全可以相信,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行政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一定会不断得到提升,既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也一定能够实现。
女士们、先生们:
一位伟人说过:“人类遭遇的每一次灾难,总是以社会的进步作为补偿的”。近年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人类社会遭遇的一场灾难。通过应对这场灾难,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将会更有力地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提高预防和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这也是国际公共行政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让我们共同努力,点燃思想火花,激发真知灼见,深入探讨问题,加强交流合作,为各国政府提高公共行政水平,更好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12全文查看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这次国际研讨会把交流“各国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作为一个重要主题,顺应了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有利于及时总结交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深入研讨在危机情况下的公共行政领域理论和实践创新问题。
借此机会,我主要就中国政府近两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做法,谈一些认识,与大家交流。
近
两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极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国虽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也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但这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速一度陡然下滑,经济增长速度由的13%降至9%,其中第四季度猛降至6.8%,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1%;出口大幅下降,由增长17.2%转为下降16%;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少企业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大批农民工返乡。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作出全面分析和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主要做法有:
一是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内需、保增长。从第四季度开始,就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并不断丰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一系列措施。包括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幅度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扩大投资规模,增加消费能力,主要靠国内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二是着力调结构、上水平,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后劲。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制定和实施支持重点地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体制性障碍。适时推动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推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有序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时,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支持出口企业,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显著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增加教育支出,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由于及时、果断采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从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迅速扭转,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企稳回升,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标志是:经济平稳增长,我国dp逐季快速回升,二季度回升到7.9%,四季度达到10.4%,全年比上年增长9.1%;1至9月dp同比增长10.6%。就业不断增加,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1至9月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同比多增80万人。出口快速回升,12月出口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7.7%;1至9月,出口同比增长34%。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7%,以来物价温和回升,1至9月,同比上涨2.9%。与此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证明,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是有力、有效的,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经受住了考验。
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积极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取果断措施,迅速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扩大即期社会需求。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既重视弥补市场失灵,又重视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注重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者关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经济增长遇到严重困难的特殊情况下,采取超常规做法,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同时,重视短期增长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强调保持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全球受金融危机冲击、外需急剧收缩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加大开拓国内市[]场力度,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外需,努力保持国际市场份额,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四是注重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通
过加快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是注重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总揽全局,调动各种资源,及时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引导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各地方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高度重视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这方面包括:增强政府决策力,建立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制度,做到见事早、决策准、行动快,并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政府应变力,创新政府管理理念,优化行政权力结构,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做到反应敏捷、对策灵活。增强政府执行力,加强行政督察检查,建立行政问责和绩效评估制度,确保国家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带头勤俭节约,压缩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营造行政新风。同时,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改进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发展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透明度,完善社会听证和社会公示制度。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通过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
以上这些做法和经验,不仅使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取得显著成绩,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发展模式的科学内涵。
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世界经济虽然缓慢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虽然总体形势向好,但也面临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
不久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重要历史文献在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分明确地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总体战略部署上,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方针。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要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二)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提升经济建设现代化水平。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就业和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贯彻落实以上决策部署,就一定会成功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就可以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无疑地,新的形势和繁重任务,对中国公共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完全可以相信,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行政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一定会不断得到提升,既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也一定能够实现。
女士们、先生们:
一位伟人说过:“人类遭遇的每一次灾难,总是以社会的进步作为补偿的”。近年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人类社会遭遇的一场灾难。通过应对这场灾难,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将会更有力地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提高预防和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这也是国际公共行政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让我们共同努力,点燃思想火花,激发真知灼见,深入探讨问题,加强交流合作,为各国政府提高公共行政水平,更好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