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辖宜城、枣阳、老河口、襄阳、南漳、保康、谷城和襄城、樊城个县(市)区。境内沟壑纵横、河流交错,有大小河流条,流域...+阅读
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对于盐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根据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结合盐津实际,紧紧围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盐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
、xx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xx县紧紧依托门户通道、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地沿文化和品牌文化优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1场,观众达29700余人次;文化“三下乡”活动共开展了41场,观众达50000人次;部门专题宣传24场,观众44000人次。启动实“2131”电影放映工作,市文体局配送了价值12余万元的农村电影流动放映车和4套电影设备,“十五”期间全县电影放映703场,观众达67.1万人次,覆盖率达100%;参加省市文艺调演2场,提高盐津文艺的知名度;老年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县有组织的老年文艺队1个,在重大节日和各种庆典活动共演出8场,参加300人次。
(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的精神,集中整治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环境,竖决打击黄、赌、毒,坚决制止娱乐场所接待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法行为,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运行,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有各类文化经营户99户,从业人员145余人,年创收76万元,实现利税5.3万元。
(三)历史文化开发多措并举。一是与旅游相结合开发豆沙历史文化。豆沙古镇扼西蜀之要冲,锁南滇之咽喉,自古就是滇川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县委、政府启动并分步实施了以风景名胜区豆沙景区为龙头的旅游开发方案,以丰厚的自然历史文化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二是加大了保护设施建设投入。对豆沙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修保护,维修保护项目5个,投入资金60余万元。软件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在今年5月,县委、政府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和领导100余人云集盐津,围绕挖掘豆沙古镇历史文化内涵,探索旅游市场运作,打造旅游精品为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研讨会上共形成论文22篇,其中涉及历史文化的18篇,县文体局将收集到的这些宝贵材料编写出版《豆沙关五尺道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一书。同时,豆沙古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已形成,将筹资建设。三是品牌争创不断实现,遵循“适度操作、分步实施、逐步加温、推向高潮”的原则,抓对外宣传工作,唱响“豆沙关”品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拓宽渠道,精心包装,强力推介,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显。一是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投资65万元、建设面积760.36平方的普洱文化站已建成启用,正在建设的豆沙文化站、新区文化馆投入资金160万元,建设面积1600m平方。二是非文化长廊设施建设,庙坝文化站投资23万元,建设面积300平方。三是建设竣工的旅游公厕总投资25万元。四是豆沙风景区两座牌楼建设将在今年10月份完工,投入资金30万元。
(五)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推进有序。一是成立机构,为顺利完成普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进行人员培训,为普查工作提供了业务保证。三是通过模底调查,确定“庙坝火纸”等7个重点项目,完成上报材料29份,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四是对普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为民族民间文化的查询建立了历史档案。五是完成了申报工作,经县政府批准,将《关河号子》等6个传统文化项目列为盐津县第一批县级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进行公布。形成材料64份,按时上报。
(六)群团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一是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其活动内容有:体操、工间操、太极拳、扭秧歌等,累计参加人数达5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受到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好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定期召开篮球运动会。五年间共召开了5次篮球运动会,共有61支球队,618人参赛。比赛场次共达323场,投入资金40多万元,观众达5万多人次;三是以生基为主的民族体育活动多姿多彩,别具一格,每年苗族“花山节”吸引了众多邻近县、乡的苗族同胞前来观看,五年来共举办3次苗族“花山节”,参赛项目共10个,参加人员共2000多人次,投入经费3万多元,观众人数达16000多人次。增强了民族团结,发展了民族体育。四是“十五”期间我县中小学参加了市级举办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次,获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6枚,共投资1万元;五12全文查看是老年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县老体协利用各种规格节日开展以门球、地掷球为主的体育活动,2004年全市县老年体育门球运动会在盐津召开,我县参加了5个项目,有4个项目分别获得了名次。同时,我县老体协积极参加活动,共参加6场次,参加人员177人。在十二个乡镇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极大地丰富了退休老同志的文化体育生活。六是体育场地的基础设
施建设良好。老县城灯光球场进行维修改造,修建了门球场、地掷球场,共投入资金40万元,保护了这些体育场的完好,有利于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七是文体荣誉接踵而至。“十五”期间全民健身活动受各级表彰7次,县文体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书协活动内容丰富,共展出8次,拟在今年9月推出《古道行吟•盐津书画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作品选集》一书。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盐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文化体育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目前,老县城文化馆、县图书馆馆舍面积狭窄,不能满足正常业务开展;新区还无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文化的需要;乡镇文化站大部分无独立用房,且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二是产业结构失衡。文化产业起步晚,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经营收入(即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商贸业、文化传播业、文化服务业和其它收入)结构看,全系统产业经营收入主要是服务业和其它收入,反映出我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三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才紧缺。文艺创作、表演行当不齐,编、导、演人员青黄不接,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缺乏才艺素养,文化经纪人才匮乏。四是资源亟待整合。我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致使文化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船工号子”、“打鼓草”、“僰人舞”、“傩戏”等是我县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因受各种原因的冲击,这些民间艺术濒临灭绝,亟待拯救。五是现行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县财政仅能满足有限的人头事业经费,文化系统大部分单位甚至连必要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文化产业市场机制还未形成,致使文体产业难以启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快盐津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为使文化产业发展既体现省、市的要求,又符合盐津县域文化发展的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盐津县县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县域文化发展强县),抓住一个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坚持五大原则(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的原则;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抓住发展机遇与依托丰富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三个重点(豆沙关文旅结合的历史文化开发;市场文化的调整整顿,规范管理,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中开展经营性文化活动)打造六大品牌(以实施“精品工程”为重点,打造文艺创作品牌;以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重点,打造城乡文化建设品牌;以推动社区(街道)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军营文化、商贸文化的普及和提高为重点,打造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品牌;以积极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为重点,打造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以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业品牌;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高规格文旅结合品牌),主攻三大项目(豆沙关历史文化开发的重大项目;市场文化上的重大项目;公益性文化中开展经营性文化的重大项目),强化四大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社会环境保障,管理保障)。力争我县文化产业GDP比重在“十一五”期间达到6以上。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紧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四大机遇,创新思路,整合资源。
盐津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又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发展机遇优势。我们将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再次掀起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抓住豆沙镇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机遇。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盐津精神,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县委、政府“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思路,建设“过境旅游县”的定位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县的门户、通道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地沿文化、品牌文化优势,邀请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策划,创新规划思路、开发思路、资源挖潜思路、产品开发思路、热点亮点思路、文化科技含量思路和宣传促销思路,使之摆脱浅层次起步,以高起点的水平进入市场运营。
(二)培植龙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豆沙关是盐津文化产业开发的龙头,要在僰人文化、五尺道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上。开展石门漂流,湖泊荡舟,关隘、古镇觅古活动,观赏古关隘风光,领略历史文化风采,形成雄关、湖泊、古镇浑然一体的龙头精品亮点景区,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风景名胜之地,成为盐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精品景区。
1、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一是开发以豆沙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掘、整理僰人文化,以豆沙古镇、唐袁滋题记摩崖、僰人山寨三大有形资源和汉族劳作民歌“打鼓草”、僰人舞蹈、傩戏三大无形资源开发为主,形成“人无我有”的高档品牌,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开发;二是搞好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开发民族民俗风情,如歌、舞、曲展出,书画、服饰以及饮食文化等;三是培育发展文化市场,扶持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员开展文化市场经营,鼓励企业从事文化产业建设、经营,培育发展农村文化户,填补农村文化薄弱和农村文化产业滞后现象;对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立奖励机制,给予优惠政策和信贷优惠条件,创造良好的产业市场环境。
2、繁荣文艺创作。以樊忠慰的诗歌、李荣曦的书法为代表树立我县品牌文化。樊忠慰在省内、国内发表新诗40余首,《绿太阳》诗集获省政府文学创作二等奖,樊忠慰获云南第七届王中文化奖;李荣曦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参展、被收藏、获奖;两位的作品均参加人文昭通在昆展出;盐津散文队伍健康成长,数名新秀佳作在省内、国内大刊上发表问世,为盐津的文艺繁荣创造了条件。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省委、省政府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抓住对正在实施的我省千里边疆文化长廊昆水线各点和农村文化站建设,加快我县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点新区文化馆、新区图书馆、豆沙文化站、柿子文化站、盐井镇文化站、普洱文化站、滩头文化站建设步伐;加快非长廊建设点庙坝、中和、艾田、串丝、落雁、兴隆、牛寨等乡文化站建设步伐,改善全县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4、培育文化市场。要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引导消费。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充分履行法律赋予文化部门的职责,实施管理,加强文化娱乐业的引导,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民间工艺品展销和民俗文化旅游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5、加强队伍建设。专业、业余、管理、文经四支队伍是文化队伍建设的主流。专业队伍主要抓人才调入、专业培训培养,改变文化人才数量少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业余队伍主要抓业余文化协会组织,骨干培养和群众、民族、民间、校园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要高度重视行政、文物、市场三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文经队伍主要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开发,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上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在深化文化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内涵,提质升档,切实抓好七项工作
1、主要课题的定位研究。聘请专家对盐津历史文化中一些主要课题进行学术研究,科学定位,为发展创新提供历史依据。
2、历史文化的考证定位。考证僰人悬棺年代,阿杓墓年代及是否是乌蒙王,史万岁南征是否经豆沙关,马湖府边界线,李兰义军在牛寨整编,何提督简史,赵端横江起义,朱德在盐津等史料。
3、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层挖潜。对僰人文化、五尺道文化、“三川半”文化、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定位、整理、开发。
4、流散史料的征集鉴定。为研究盐津新石器以来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广泛征集民间有史料价值的诗文、器皿、钱币、书法、绘画、雕刻、族谱、契约、工艺品等实物史料,为研究工作提供详实的佐证史料。
5、依据资料,撰文纂书。把有价值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人玉音、前人足迹、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特色文艺,通过收集整理、编纂成书、出版发行,展示盐津厚重的历史文化风采。
6、摄影摄像,集册制片。把盐津有档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物、民间文艺、民族风情,通过摄影摄像方法,精心选择剪辑,出画册,制作专题片,以图像系统展示盐津山川人文风光。
7、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产品。一是开发乌骨鸡、腊肉、九香虫、竹笋、魔芋、茶叶等天然食品;二是开发豆沙粑、黄粑、猪儿粑、泡粑、油花子、甜浆油糍、水粉等名特小吃;三是开发天麻、虫草为主的中药材保健产品;四是开发竹编、竹雕、木刻民间工艺品;五是开发兰花、盆景、根艺产品;六是开发地方书法、绘画、摄影艺术产品。
(四)悉心谋划,创建载体,广泛宣传,强力推介。
要立足本土特色,精心组织人员,谋划宣传方案,从十个方面抓好文化宣传推介:一是发扬“云南团队”精神,参与全省实行整体宣传促销战略;二是准备宣传资料,积极参与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宣传活动。三是加强同周边省市县旅游部门、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中介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四是拍摄旅游宣传专题片,在电视台宣传我县的旅游资源、区位交通优势、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五是准备宣传材料、图片,通过新华网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六是请省内、国内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社,到我县进行采访报道宣传,同时拍摄印制专页或综合性的宣传画册进行宣传;七是充分利用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宣传;八是在滇川交通干线和昭通、宜宾两市设大型宣传广告牌进行宣传;九是开展专题研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产品展销进行宣传;十是举办“南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扩大宣传效应。
(五)严格执法,强化管理,优化环境,提供保障。
依法规划,依法开发,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使盐津的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建文化执法队伍,培训执法人员,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手续,开展执法工作,做到宣传有人抓、市场有人管、违法有人究。二是开展文化法规宣传。宣传国家、省的保护、规划、开发、经营、安全、消防、卫生、纳税等方面的法规,增强部门、行业、经营、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水平,自觉依法开发文化资源。三是严格依法管理。对文化规划、开发、经营、保护的领域和行为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防止违法违规的行为出现,给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业资格认证制度,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投诉举报制度。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全面规范经营行为,严格查处一切违法案件,实行公开曝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六是搞好部门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要强化公安、工商、国土、质监、建设、环保、消防、安全、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执法的保障体系。
(六)加强领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为确保文化产业的有序推进,全县将从四个方面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一是实施分级开发战略,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县县、乡两级根据资源结构、条件,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拓展市场,发掘亮点,从而以点连线,以线连片,形成整体合力。二是要求各乡镇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定期研究,强化督促和引导,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切实搞好服务工作。四是调整工作重心,实现政府管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方向转变。
12全文查看
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对于盐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根据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结合盐津实际,紧紧围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盐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县紧紧依托门户通道、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地沿文化和品牌文化优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1场,观众达29700余人次;文化“三下乡”活动共开展了41场,观众达50000人次;部门专题宣传24场,观众44000人次。启动实“2131”电影放映工作,市文体局配送了价值12余万元的农村电影流动放映车和4套电影设备,“十五”期间全县电影放映703场,观众达67.1万人次,覆盖率达100%;参加省市文艺调演2场,提高盐津文艺的知名度;老年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县有组织的老年文艺队1个,在重大节日和各种庆典活动共演出8场,参加300人次。
(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的精神,集中整治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环境,竖决打击黄、赌、毒,坚决制止娱乐场所接待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法行为,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运行,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有各类文化经营户99户,从业人员145余人,年创收76万元,实现利税5.3万元。
(三)历史文化开发多措并举。一是与旅游相结合开发豆沙历史文化。豆沙古镇扼西蜀之要冲,锁南滇之咽喉,自古就是滇川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县委、政府启动并分步实施了以风景名胜区豆沙景区为龙头的旅游开发方案,以丰厚的自然历史文化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二是加大了保护设施建设投入。对豆沙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修保护,维修保护项目5个,投入资金60余万元。软件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在今年5月,县委、政府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和领导100余人云集盐津,围绕挖掘豆沙古镇历史文化内涵,探索旅游市场运作,打造旅游精品为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研讨会上共形成论文22篇,其中涉及历史文化的18篇,县文体局将收集到的这些宝贵材料编写出版《豆沙关五尺道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一书。同时,豆沙古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已形成,将筹资建设。三是品牌争创不断实现,遵循“适度操作、分步实施、逐步加温、推向高潮”的原则,抓对外宣传工作,唱响“豆沙关”品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拓宽渠道,精心包装,强力推介,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显。一是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投资65万元、建设面积760.36平方的普洱文化站已建成启用,正在建设的豆沙文化站、新区文化馆投入资金160万元,建设面积1600m平方。二是非文化长廊设施建设,庙坝文化站投资23万元,建设面积300平方。三是建设竣工的旅游公厕总投资25万元。四是豆沙风景区两座牌楼建设将在今年10月份完工,投入资金30万元。
(五)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推进有序。一是成立机构,为顺利完成普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进行人员培训,为普查工作提供了业务保证。三是通过模底调查,确定“庙坝火纸”等7个重点项目,完成上报材料29份,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四是对普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为民族民间文化的查询建立了历史档案。五是完成了申报工作,经县政府批准,将《关河号子》等6个传统文化项目列为盐津县第一批县级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进行公布。形成材料64份,按时上报。
(六)群团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一是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其活动内容有:体操、工间操、太极拳、扭秧歌等,累计参加人数达5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受到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好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定期召开篮球运动会。五年间共召开了5次篮球运动会,共有61支球队,618人参赛。比赛场次共达323场,投入资金40多万元,观众达5万多人次;三是以生基为主的民族体育活动多姿多彩,别具一格,每年苗族“花山节”吸引了众多邻近县、乡的苗族同胞前来观看,五年来共举办3次苗族“花山节”,参赛项目共10个,参加人员共2000多人次,投入经费3万多元,观众人数达16000多人次。增强了民族团结,发展了民族体育。四是“十五”期间我县中小学参加了市级举办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次,获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6枚,共投资1万元;五[]是老年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县老体协利用各种规格节日开展以门球、地掷球为主的体育活动,2004年全市县老年体育门球运动会在盐津召开,我县参加了5个项目,有4个项目分别获得了名次。同时,我县老体协积极参加活动,共参加6场次,参加人员177人。在十二个乡镇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极大地丰富了退休老同志的文化体育生活。六是体育场地的基础设
施建设良好。老县城灯光球场进行维修改造,修建了门球场、地掷球场,共投入资金40万元,保护了这些体育场的完好,有利于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七是文体荣誉接踵而至。“十五”期间全民健身活动受各级表彰7次,县文体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书协活动内容丰富,共展出8次,拟在今年9月推出《古道行吟•盐津书画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作品选集》一书。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盐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文化体育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目前,老县城文化馆、县图书馆馆舍面积狭窄,不能满足正常业务开展;新区还无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文化的需要;乡镇文化站大部分无独立用房,且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二是产业结构失衡。文化产业起步晚,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经营收入(即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商贸业、文化传播业、文化服务业和其它收入)结构看,全系统产业经营收入主要是服务业和其它收入,反映出我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三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才紧缺。文艺创作、表演行当不齐,编、导、演人员青黄不接,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缺乏才艺素养,文化经纪人才匮乏。四是资源亟待整合。我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致使文化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船工号子”、“打鼓草”、“僰人舞”、“傩戏”等是我县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因受各种原因的冲击,这些民间艺术濒临灭绝,亟待拯救。五是现行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县财政仅能满足有限的人头事业经费,文化系统大部分单位甚至连必要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文化产业市场机制还未形成,致使文体产业难以启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快盐津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为使文化产业发展既体现省、市的要求,又符合盐津县域文化发展的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盐津县县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县域文化发展强县),抓住一个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坚持五大原则(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的原则;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抓住发展机遇与依托丰富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三
延伸阅读: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广播电视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广告经营、节目生产经营、网络经营、网站经营等业务。近几年来,宜昌市区不断加快广电产业发展步伐,产业功...
乡镇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乡镇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概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广播电视产业是整个信息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讲话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谋划“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安排部署2011年度全县旅游...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个人理财业务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各家银行已普遍认识到了开展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细...
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今天,我们召开第三届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总结一年来特色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明年...
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刚才,X副县长对我县茶叶产业发展作了《抓住机遇、拓展思路,努力开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我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开发潜力、发展态势及存...
在全市竹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5月9日召开了规模大、规格高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绿色**,培育林业产业,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做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座谈会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区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就***8区如何发挥临港和城市中心区两个优势,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确立...
农村青年入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农村青年入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XX市农村青年入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做好在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及时把那些符合入党条件的先进青年吸收到党内来,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党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