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演讲稿

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

12月12日 编辑 fanwen51.com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刘立仁厅长回到南京的当天,一边处理繁忙的工作,一边接受记者的专访。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是这位全国人大代...+阅读

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

三农”问题是中央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三农”问题涉及面广,这里简单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农

村改革则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这项突破使亿万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活力,推动我国有效地解决了温饱问题,进而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取得这个成就的根本支撑是农产品大幅度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产量从6000亿斤连续登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四个台阶。棉花产量从4000万担连续登上5000万担、6000万担、7000万担、8000万担四个台阶,其他农产品也都大幅度增长。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78—2003年,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我国。我国农产品的供应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亿万农民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生活条件也有很大改善。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元,2004年达到2936元,增长20多倍。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生活变化最大的时期。

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即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发放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严格保护耕地、严控农资价格、加大农业投入。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4年,粮食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775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粮食单产也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今年以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夏粮、早稻获得较好收成,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

在增粮增收的同时,农业自身基础建设也不断增强,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防旱防涝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全国农田灌溉面积达到9.2亿亩,占耕地面积50%。大江大河经过治理,一般可防范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从2004年开始,我们实施了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包括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争取再用5年时间,建设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型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撑保障服务体系,使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几年来,全国农村一直坚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从2003年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选择13种优势农产品,在40多个最适合的区域,选用最优良的品种,采用先进的种养模式,制定一整套扶持措施,争取到2007年培育一批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世界知名的优势产业带。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水稻产业带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86%,棉花产业带种植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从2004年起又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争取到2007年末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公斤。现在,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乡镇工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小城镇迅速发展。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全国已拥有近10万人的农业科研队伍和上百万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还有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已初步形成多学科配套的科研体系和覆盖全国的科技推广体系。我国对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超级稻等研究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5%。同时,创新、集成、推广了一批良法。如测土配方施肥,既增产,又省肥,还可减少环境污染。从今年起,我们开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应用50个主导品种、20项主推技术,培育10万个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小区,辐射带动200万农户。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农业系统和农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取得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从近期看,今年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12全文查看还有一些难以预测的因素。从长远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值得关注。第一,如何既保证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难度相当大,任务相当艰巨。第二,我国农业既面临需求增长的巨大压力,又面临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第三,在建立市场机制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矛盾。

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近几年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密联系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认真总结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并注重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作出了一系列事关改革与发展进程的重大判断,形成了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是在发展方略上,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方略,是“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实施城乡统筹,最重要的是实行三个“统筹”: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安排,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是在工作布局上,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理解,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这样重要的位置,这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是农业和农村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也是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的。

三是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工农、城乡关系“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后来进一步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2%,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这说明我国不但有必要而且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体现。

四是在政策措施上,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举措。“多予、少取、放活”,体现了城乡统筹的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多予、少取、放活”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多予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在少取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在放活上,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现在,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就是实现“三个确保”: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是:

第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让两亿多小规模经营农户生产的小批量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绝不能走土地归大堆的老路,而必须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联合起来,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发展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发展行业协会。

第二,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以乡镇工业为主体,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商业服务业为纽带,形成

一、

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使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版权所有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保证农村的稳定和谐。农村的稳定和谐,关系全国的稳定和谐。建设和谐农村,既要靠干部带头,更要靠群众参与,要建立能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民主制度,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乡镇体制改革。

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农业更加发展、农民更加富裕、农村更加和谐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12全文查看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

三农”问题是中央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三农”问题涉及面广,这里简单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农

村改革则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这项突破使亿万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活力,推动我国有效地解决了温饱问题,进而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取得这个成就的根本支撑是农产品大幅度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产量从6000亿斤连续登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四个台阶。棉花产量从4000万担连续登上5000万担、6000万担、7000万担、8000万担四个台阶,其他农产品也都大幅度增长。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78—2003年,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我国。我国农产品的供应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亿万农民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生活条件也有很大改善。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元,2004年达到2936元,增长20多倍。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生活变化最大的时期。

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即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发放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严格保护耕地、严控农资价格、加大农业投入。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4年,粮食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775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粮食单产也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今年以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夏粮、早稻获得较好收成,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

在增粮增收的同时,农业自身基础建设也不断增强,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防旱防涝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全国农田灌溉面积达到9.2亿亩,占耕地面积50%。大江大河经过治理,一般可防范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从2004年开始,我们实施了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包括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争取再用5年时间,建设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型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撑保障服务体系,使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几年来,全国农村一直坚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从2003年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选择13种优势农产品,在40多个最适合的区域,选用最优良的品种,采用先进的种养模式,制定一整套扶持措施,争取到2007年培育一批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世界知名的优势产业带。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水稻产业带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86%,棉花产业带种植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从2004年起又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争取到2007年末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公斤。现在,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乡镇工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小城镇迅速发展。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全国已拥有近10万人的农业科研队伍和上百万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还有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已初步形成多学科配套的科研体系和覆盖全国的科技推广体系。我国对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超级稻等研究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5%。同时,创新、集成、推广了一批良法。如测土配方施肥,既增产,又省肥,还可减少环境污染。从今年起,我们开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应用50个主导品种、20项主推技术,培育10万个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小区,辐射带动200万农户。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农业系统和农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取得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从近期看,今年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还有一些难以预测的因素。从长远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值得关注。第一,如何既保证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难度相当大,任务相当艰巨。第二,我国农业既面临需求增长的巨大压力,又面临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第三,在建立市场机制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矛盾。

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近几年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密联系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认真总结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并注重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作出了一系列事关改革与发展进程的重大判断,形成了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是在发展方略上,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方略,是“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实施城乡统筹,最重要的是实行三个“统筹”: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安排,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是在工作布局上,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理解,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这样重要的位置,这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是农业和农村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也是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的。

三是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工农、城乡关系“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后来进一步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2%,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这说明我国不但有必要而且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体现。

四是在政策措施上,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举措。“多予、少取、放活”,体现了城乡统筹的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多予、少取、放活”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多予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在少取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在放活上,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现在,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就是实现“三个确保”: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是:

第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让两亿多小规模经营农户生产的小批量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绝不能走土地归大堆的老路,而必须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联合起来,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发展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发展行业协会。

第二,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以乡镇工业为主体,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商业服务业为纽带,形成

一、

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使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版权所有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保证农村的稳定和谐。农村的稳定和谐,关系全国的稳定和谐。建设和谐农村,既要靠干部带头,更要靠群众参与,要建立能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民主制度,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乡镇体制改革。

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农业更加发展、农民更加富裕、农村更加和谐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延伸阅读:

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

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 主讲人简介:温铁军,中国研究“三农”问题的权威专家,中国体改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评为中...

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我们这次论坛所讨论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质问题。 农村全面建设小...

在全市三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在全市三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三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三农”工作推进会,主...

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字出问题,与农有关的都成了问题,进而带出个“三农”问题。三个问题捆在一起,成了一个让人们感到极其头疼的问题,一个许多人都想解决但...

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 我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是保证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绿色食品、制药...

学校支部加强党建工作的举措党建党委支部加强党建工作的举措 一、健全制度,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全员素质。 1、领导班子健全每月两次理论学习(结合在行政会上),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言行成为教...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心全意服务“三农”党建党委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最根本的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要求是要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我们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积极投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

强化监管,创新举措,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强化监管,创新举措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市场科在处部大会上的表态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表态发言的题目是《强化监管,创新举措,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