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完善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

12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民兵工作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兵大量流向非公有制企业,使非公有制企业成为不可忽视的民兵工作新领域。非公有制企业聚集着大批高技术人才,他...+阅读

一,审时度势,不断完善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市经济发展主要的增长点和生力军.我们始终把加强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工作纳入市委的工作大局进行精心谋划,特别是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使我们更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勇于探

索,大胆实践,力争年年有新招,出新成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们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市里建立了五套班子党员领导挂钩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并健全非公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从17个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乡镇一级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办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应建立了挂钩联系制度,全市共有231名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294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二是理顺管理机制.我们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增强党的活力"原则,适时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管理机制.对于规模大,集团化,跨乡镇甚至跨县市的企业党组织如南益集团公司党委,由市委委托市委组织部直接管理;对于一些乡镇(街道)企业零星分散,党组织数量少的,由乡镇(街道)党委直接负责管理,这类党支部有78个;对非公有制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如水头镇,我们设置镇企业党委,对辖区内的企业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对于经济发达,党员数多或设置工业小区的村,我们通过把村党支部升格为总支或党委,由村一级党组织直接管辖.

二,加快组建,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

几年来,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我们按照"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的要求,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组建新模式.一是独建党支部模式.八十年代初期,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刚刚起步,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只有个别的相对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对此,我们主要采取独建的办法,建立党组织.比如1984年4月,我们建立了南丰针织厂党支部,成为全省较早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之一.至今,全市以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93个.二是区域联建党组织模式.随着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工业发展年","工业壮大年"各项措施的不断推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一些经济开发区,工业小区,科技工业园区等区域性工业区不断形成,因而解决"多,小,散,杂"的单一企业组建党组织难的问题,就有了良好的条件.这个时期我们主要采取"联建"的办法,形成了"以工业小区为区域,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多企合一'建立党组织"的区域联建模式,较好地解决区域内党员零星分布,以厂组建难的问题.至今,全市共建立区域性的党组织56个.三是村级组织升格管理模式.我们对非公有制企业发达,经济总量大,离土不离乡的党员多的村,运用"升"的组建模式,把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把党总支升格为村党委,下设企业党支部,使辖区内的企业都有党组织覆盖.我们在1994年就开始实施这一组建和管理模式,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12个,下辖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5个;1999年我们在石井镇菊江,梅山镇新蓝,诗山镇凤坡等3个村建立了村党委.四是跨地区组建模式.在泉州市委组织部的协调帮助下,我市于1997年在全省率先突破党组织属地管理的界限,跨县(市,区)成立南益集团党委,下辖xx,鲤城,丰泽等市(区)15个党支部,党员数186人.去年我们主动与大田,莆田两地组织部门进行协商,南益集团党委又跨地市在大田县,莆田市分别组建了南湖针织有限公司,南兴针织有限公司等2 家"南字号"企业党支部.五是组建镇企业党委进行统一管理模式.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步伐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断增多,原来由乡镇党委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管理的领导方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数量多,任务重,管理难的问题.为此,我们适时提出设置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委员会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于1999年组建了丰州,官桥,水头等3个镇企业党委,统一管理,协调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目前,又有石井,洪濑,美林,柳城,诗山等5个镇(街道)企业党委正在酝酿筹建中.六是依托群团组织组建模式.我们始终坚持"大党建"的思路,对于一些暂时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群团先行组建的办法,以团建,工建促党建.特别是去年,我们认真贯彻泉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会议的精神,把工建纳入"大党建"的范畴,着力构筑乡镇工会--村(居)工会--企业工会"小三级"工会网络,为组建党组织创造良好条件,切实做到以工建,团建促党建,实现党工团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去年来,新组建工会组织105个,团组织12个,通过实施"大党建"模式,组建了5家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目前,全市201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共覆盖企业1650家,覆盖率为50.4%.

三12全文查看,提高素质,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性工作.一是抓好班子建设.我们因企制宜,三管齐下抓好非公有制党组织班子成员的选配.第一是内选任职,从处于企业管理层的优秀党员中选任,如宏发食品厂党支部和金鹿集团等企业党支部领

导成员多数来自于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第二是外派兼职,如在南益集团党委成立初期,我们从市委组织部选调2名业务熟悉,组织能力强的党务骨干到该党委兼任党委副书记或党务干部,帮助做好党务工作;第三是下派挂职,如柳城街道下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杏莲工业区党支部担任党支书;全市有6个镇(街道)下派8名镇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切实加强了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抓好教育培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的业务培训,年年依托市委党校举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组织实地参观,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党务干部抓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各镇(街道)也以基层党校为阵地,对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进行培训.南益集团党委还依托集团训练中心,不定期举办党工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培训班,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去年来,我市各镇(街道)以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领会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主题,举办短期培训班共15期,受训企业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达1300多人次.三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采取市,镇,村,企业"四轮驱动"的办法,齐抓共管,落实培养责任,加快发展步伐.在抓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我们注重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双重培养"制度,即建立基层党委负责人和企业党支书双方同时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培养制度,定期进行访谈,做到"手把手","面对面"的传帮带.特别是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以来,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泉州市委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目前,全市已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862人,重点发展对象132人.1999年以来,在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中共发展了195名新党员,仅"七一"讲话后,就发展了56名,还有3名新的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在这次试点工作中被确定为发展对象进行培养.12全文查看一,审时度势,不断完善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市经济发展主要的增长点和生力军.我们始终把加强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工作纳入市委的工作大局进行精心谋划,特别是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使我们更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勇于探

索,大胆实践,力争年年有新招,出新成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们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市里建立了五套班子党员领导挂钩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并健全非公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从17个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乡镇一级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办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应建立了挂钩联系制度,全市共有231名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294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二是理顺管理机制.我们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增强党的活力"原则,适时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管理机制.对于规模大,集团化,跨乡镇甚至跨县市的企业党组织如南益集团公司党委,由市委委托市委组织部直接管理;对于一些乡镇(街道)企业零星分散,党组织数量少的,由乡镇(街道)党委直接负责管理,这类党支部有78个;对非公有制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如水头镇,我们设置镇企业党委,对辖区内的企业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对于经济发达,党员数多或设置工业小区的村,我们通过把村党支部升格为总支或党委,由村一级党组织直接管辖.

二,加快组建,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

几年来,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我们按照"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的要求,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组建新模式.一是独建党支部模式.八十年代初期,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刚刚起步,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只有个别的相对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对此,我们主要采取独建的办法,建立党组织.比如1984年4月,我们建立了南丰针织厂党支部,成为全省较早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之一.至今,全市以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93个.二是区域联建党组织模式.随着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工业发展年","工业壮大年"各项措施的不断推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一些经济开发区,工业小区,科技工业园区等区域性工业区不断形成,因而解决"多,小,散,杂"的单一企业组建党组织难的问题,就有了良好的条件.这个时期我们主要采取"联建"的办法,形成了"以工业小区为区域,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多企合一'建立党组织"的区域联建模式,较好地解决区域内党员零星分布,以厂组建难的问题.至今,全市共建立区域性的党组织56个.三是村级组织升格管理模式.我们对非公有制企业发达,经济总量大,离土不离乡的党员多的村,运用"升"的组建模式,把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把党总支升格为村党委,下设企业党支部,使辖区内的企业都有党组织覆盖.我们在1994年就开始实施这一组建和管理模式,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12个,下辖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5个;1999年我们在石井镇菊江,梅山镇新蓝,诗山镇凤坡等3个村建立了村党委.四是跨地区组建模式.在泉州市委组织部的协调帮助下,我市于1997年在全省率先突破党组织属地管理的界限,跨县(市,区)成立南益集团党委,下辖,鲤城,丰泽等市(区)15个党支部,党员数186人.去年我们主动与大田,莆田两地组织部门进行协商,南益集团党委又跨地市在大田县,莆田市分别组建了南湖针织有限公司,南兴针织有限公司等2 家"南字号"企业党支部.五是组建镇企业党委进行统一管理模式.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步伐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断增多,原来由乡镇党委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管理的领导方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数量多,任务重,管理难的问题.为此,我们适时提出设置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委员会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于1999年组建了丰州,官桥,水头等3个镇企业党委,统一管理,协调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目前,又有石井,洪濑,美林,柳城,诗山等5个镇(街道)企业党委正在酝酿筹建中.六是依托群团组织组建模式.我们始终坚持"大党建"的思路,对于一些暂时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群团先行组建的办法,以团建,工建促党建.特别是去年,我们认真贯彻泉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会议的精神,把工建纳入"大党建"的范畴,着力构筑乡镇工会--村(居)工会--企业工会"小三级"工会网络,为组建党组织创造良好条件,切实做到以工建,团建促党建,实现党工团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去年来,新组建工会组织105个,团组织12个,通过实施"大党建"模式,组建了5家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目前,全市201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共覆盖企业1650家,覆盖率为50.4%.

三[],提高素质,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性工作.一是抓好班子建设.我们因企制宜,三管齐下抓好非公有制党组织班子成员的选配.第一是内选任职,从处于企业管理层的优秀党员中选任,如宏发食品厂党支部和金鹿集团等企业党支部领

导成员多数来自于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第二是外派兼职,如在南益集团党委成立初期,我们从市委组织部选调2名业务熟悉,组织能力强的党务骨干到该党委兼任党委副书记或党务干部,帮助做好党务工作;第三是下派挂职,如柳城街道下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杏莲工业区党支部担任党支书;全市有6个镇(街道)下派8名镇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切实加强了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抓好教育培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的业务培训,年年依托市委党校举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组织实地参观,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党务干部抓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各镇(街道)也以基层党校为阵地,对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进行培训.南益集团党委还依托集团训练中心,不定期举办党工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培训班,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去年来,我市各镇(街道)以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领会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主题,举办短期培训班共15期,受训企业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达1300多人次.三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采取市,镇,村,企业"四轮驱动"的办法,齐抓共管,落实培养责任,加快发展步伐.在抓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我们注重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双重培养"制度,即建立基层党委负责人和企业党支书双方同时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培养制度,定期进行访谈,做到"手把手","面对面"的传帮带.特别是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以来,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泉州市委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目前,全市已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862人,重点发展对象132人.1999年以来,在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中共发展了195名新党员,仅"七一"讲话后,就发展了56名,还有3名新的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在这次试点工作中被确定为发展对象进行培养.

延伸阅读:

**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交流材料近年来,**乡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至今年6月底,全乡有非公有制企业18家,从业人员1399人,其中党员38名。乡党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

统战系统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我国宪法修正案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中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社会属性和政治地位的明确和肯定。因此我...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之研讨文章标题: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之研讨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劳动用工行为,更多地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一些经营者的民主法制意识淡薄,使得非公有制企...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文章标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抓住着力点,开展企业党建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既为民营企业党组织拓展了工作空间,又对其发挥作用提...

浅论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文章标题:浅论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十六大提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

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建议近年来,**县坚持以争创“五个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为契机,紧密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努力寻求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切实做到两项建设同抓,两个成果同要。党的建设和精神...

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先进性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先进性 自4月3日的动员大会至今,经过将近半个月系统、详细的学习,使我对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身处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共产党员的性质、义务以...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保先”教育学习体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保先”教育学习体会 “保先”教育开展以来,我受到的震动很大,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我深深感受到,在前进的征途上,我们的每一次...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