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试论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

11月27日 编辑 fanwen51.com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推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并取...+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到党的性质、宗旨的高度,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一、审计文化的含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的狭义论出发,“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理念、行业风格、行为模式以及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思想和精神。

二、审计文化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按照文化的一般性结构学说,审计文化也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审计物质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审计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员工队伍状况。审计人员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专业化程度等反映或代表着审计文化。二是审计机关办公场所状况。机关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房屋设计及布置、绿化等都是凝固关态的审计文化。三是各种生活、福利、文化设施。四是审计特色。审计工作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有亮色,这些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反映。

(二)审计制度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审计制度文化按纵向大体分为法规制度、准则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按横向结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制度;二是责任制度;三是一些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如评议干部制度。上述制度分别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处理人与工作、岗位与岗位、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审计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三)审计精神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层,是审计人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一般讲的审计文化主要指的就是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等,大体上可以归为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四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审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因此中国审计文化也有较久远的历史,它的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新时期探讨审计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精华与糟粕同在,必须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去伪存真。这里仅简要的谈几点:

(一)传统文化中有利的思想

1.以人为本——审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易经》是中国古代圣贤创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周易》算起近三千年的历史,孔子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周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天地人三才合一“以人为本”。当前以人为本的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设审计文化也不例外。广大审计人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建设者,是载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审计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审计人也应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身其中。

2.和谐审计——审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讲平衡和谐,提倡天人合一。最早《易经》中就提了这一思想;孔子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不仅是指人际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儒家思想精髓之一就是“中和位育”的思想,这也是在讲和谐的重要性。当前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审计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审计,使之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

3.创新——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易经》哲理指出宇宙中人和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必须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中国经历的惨痛历史看,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文化体系平行于其他的世界体系,并且一度比西方世界体系更发达,但长期的封闭导致政府腐败、科技落后、经济凋敝以及心理上抱残守缺、妄自尊大,致使这个庞大的体系失去活力,终于被西方殖民扩张压倒。这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二)传统文化中不利的思想

1.中庸观。传统12全文查看文化强调“不偏不倚”的行为准则,宁肯无功,不可有过,不能容忍失败和错误,但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冒险,这就有失败的可能。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一些人安于现状、一些人求全责备。

2.均平观。中国深受均平主义的影响,历来有“均平富”的理想。任何创新、开拓都是对过去平衡的打破,都易被世俗所难于容忍。尤其是在

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往往使经济利益作为内驱力的效能减弱。机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审计管理效能的发挥。

3.等级观。传统文化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种等级观念在机关内的表现就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效率低下,同时重视等级又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依赖,频频请示汇报,遗误时机,领导者在管理上倾向于行政方法,权威管理,直接控制等,这些都使审计缺乏活力,难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官本位观。受传统文化“仕农工商”的价值取向影响,一些人将事业的成功与仕途的升迁紧密联系,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更是深受影响。一些专业人员在取得成绩后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一些平庸的领导又“能上不能下”,这些影响审计队伍的巩固和发展,制约了审计精神的萌发。

四、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当前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以审计精神文化创新为核心,推进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为最终建成和谐审计作贡献。

(一)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以推进文明审计为重点。

审计精神文化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因此,审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诸多要素中又以价值标准为核心。因此,首要的是创新方式和方法,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文明审计。文明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要以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文明审计的“六个方面”要求自己、衡量自己。再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行业凝聚力、向心力。第四是选树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培育和强化审计行业精神。第五是要抓好载体建设。一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载体;二要抓学习型行业创建载体,全力打造创新型单位、创新型行业,着力提升审计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抓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这些会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职工自觉地真正地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行列。第六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忧患意识,最终建成审计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以完善和实施审计准则为重点

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的三个纵向层面中,法规制度一般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又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的就是准则制度,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准则制度也是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制度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审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审计准则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适时出台新的准则规定,定期对现有准则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准则的先进性,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当前关注的应是质量准则的修订、完善和实施。而对具体的某个审计机关来说,就要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管理到位的基本前提。

(三)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以打造审计质量特色为重点

一种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化,关键是在于要有特色,审计文化要体现创新性,先进性,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就要表现出这一点。在物质文化诸多要素中,审计质量方面体现出特色至关重要。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擅长查处大案要案,如武汉特派办,一些单位擅长效益审计,如深圳市审计局,这些工作特色已经成了这些单位的招牌,人们一提起这些特色,就自然联想起这些单位,很明显这些特色已经沉淀为这些单位的文化特征。质量特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审计物质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质量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生命线,抓住重点、抓出特色。第二要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施人才强“审”战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专业化水平。第三是争取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审计人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他们也是凡夫俗子。恩格斯曾指出:人们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也是最大程度保持独立性,完成使命的必要条件。

12全文查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到党的性质、宗旨的高度,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一、审计文化的含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的狭义论出发,“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理念、行业风格、行为模式以及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思想和精神。

二、审计文化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按照文化的一般性结构学说,审计文化也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审计物质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审计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员工队伍状况。审计人员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专业化程度等反映或代表着审计文化。二是审计机关办公场所状况。机关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房屋设计及布置、绿化等都是凝固关态的审计文化。三是各种生活、福利、文化设施。四是审计特色。审计工作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有亮色,这些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反映。

(二)审计制度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审计制度文化按纵向大体分为法规制度、准则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按横向结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制度;二是责任制度;三是一些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如评议干部制度。上述制度分别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处理人与工作、岗位与岗位、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审计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三)审计精神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层,是审计人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一般讲的审计文化主要指的就是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等,大体上可以归为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四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审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因此中国审计文化也有较久远的历史,它的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新时期探讨审计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精华与糟粕同在,必须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去伪存真。这里仅简要的谈几点:

(一)传统文化中有利的思想

1.以人为本——审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易经》是中国古代圣贤创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周易》算起近三千年的历史,孔子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周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天地人三才合一“以人为本”。当前以人为本的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设审计文化也不例外。广大审计人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建设者,是载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审计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审计人也应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身其中。

2.和谐审计——审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讲平衡和谐,提倡天人合一。最早《易经》中就提了这一思想;孔子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不仅是指人际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儒家思想精髓之一就是“中和位育”的思想,这也是在讲和谐的重要性。当前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审计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审计,使之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

3.创新——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易经》哲理指出宇宙中人和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必须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中国经历的惨痛历史看,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文化体系平行于其他的世界体系,并且一度比西方世界体系更发达,但长期的封闭导致政府腐败、科技落后、经济凋敝以及心理上抱残守缺、妄自尊大,致使这个庞大的体系失去活力,终于被西方殖民扩张压倒。这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二)传统文化中不利的思想

1.中庸观。传统[]文化强调“不偏不倚”的行为准则,宁肯无功,不可有过,不能容忍失败和错误,但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冒险,这就有失败的可能。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一些人安于现状、一些人求全责备。

2.均平观。中国深受均平主义的影响,历来有“均平富”的理想。任何创新、开拓都是对过去平衡的打破,都易被世俗所难于容忍。尤其是在

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往往使经济利益作为内驱力的效能减弱。机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审计管理效能的发挥。

3.等级观。传统文化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种等级观念在机关内的表现就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效率低下,同时重视等级又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依赖,频频请示汇报,遗误时机,领导者在管理上倾向于行政方法,权威管理,直接控制等,这些都使审计缺乏活力,难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官本位观。受传统文化“仕农工商”的价值取向影响,一些人将事业的成功与仕途的升迁紧密联系,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更是深受影响。一些专业人员在取得成绩后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一些平庸的领导又“能上不能下”,这些影响审计队伍的巩固和发展,制约了审计精神的萌发。

四、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当前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以审计精神文化创新为核心,推进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为最终建成和谐审计作贡献。

(一)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以推进文明审计为重点。

审计精神文化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因此,审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诸多要素中又以价值标准为核心。因此,首要的是创新方式和方法,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文明审计。文明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要以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文明审计的“六个方面”要求自己、衡量自己。再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行业凝聚力、向心力。第四是选树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培育和强化审计行业精神。第五是要抓好载体建设。一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载体;二要抓学习型行业创建载体,全力打造创新型单位、创新型行业,着力提升审计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抓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这些会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职工自觉地真正地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行列。第六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忧患意识,最终建成审计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以完善和实施审计准则为重点

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的三个纵向层面中,法规制度一般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又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的就是准则制度,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准则制度也是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制度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审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审计准则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适时出台新的准则规定,定期对现有准则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准则的先进性,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当前关注的应是质量准则的修订、完善和实施。而对具体的某个审计机关来说,就要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管理到位的基本前提。

(三)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以打造审计质量特色为重点

一种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化,关键是在于要有特色,审计文化要体现创新性,先进性,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就要表现出这一点。在物质文化诸多要素中,审计质量方面体现出特色至关重要。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擅长查处大案要案,如武汉特派办,一些单位擅长效益审计,如深圳市审计局,这些工作特色已经成了这些单位的招牌,人们一提起这些特色,就自然联想起这些单位,很明显这些特色已经沉淀为这些单位的文化特征。质量特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审计物质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质量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生命线,抓住重点、抓出特色。第二要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施人才强“审”战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专业化水平。第三是争取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审计人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他们也是凡夫俗子。恩格斯曾指出:人们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也是最大程度保持独立性,完成使命的必要条件。

延伸阅读:

审计局学习《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孙继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

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会X区始建于年,2000年11月份在原奋斗、团结、金山三个街道办事处24个居委会基础上组建奋斗、金山两个街道办事处,下辖11个社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常住户12213户,总人口35532人。近...

审计个人工作自我评价光阴似箭,三年的会计专业学习即将结束;也是我的知识提升的一大转折点。三年的学习生活,使我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让我懂得了会计...

浅谈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文章标题:浅谈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浅谈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培育文...

廉政文化建设在当前形势下的作用廉政文化是文化总和的一个分支,寓于文化的大环境之中,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也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它包含着廉政的认知程度、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价值取向、规章制...

文化建设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文化建设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兴起新高潮需要增强新认识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

大学生审计和会计实习心得体会在税务师事务所度过了5个月的实习期,在这里我遇到了不同的人,适应着陌生的环境,这里的人都很热情,很耐心地教我,哪怕是一些很简单的知识,因此,我积攒了很多的实践经验,获益匪浅。在...

审计人员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一是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通往成功的指路灯,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就能创造奇迹。我们党能够取得今天辉煌成绩,正是与其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分不开的。审计因其...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